Workflow
金刚石
icon
搜索文档
力量钻石:员工持股平台已减持1.11%股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0:21
股份减持情况 - 商丘汇力金刚石科技服务中心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282.40万股 [1] - 减持股份占公司剔除回购账户后总股本比例1.11% [1]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355.9999万股,持股比例降至1.3991% [1] 合规性说明 - 本次减持计划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1] - 未违反任何承诺事项 [1]
金刚石高端应用加速落地,材料企业集结Carbontech2025
DT新材料· 2025-09-18 16:14
金刚石材料特性与应用潜力 - 金刚石具备超高硬度、极高热导率、宽禁带半导体特性和良好生物兼容性 在工业和科技领域有不可替代地位 [4] - 传统应用集中于切削工具如光伏硅片切割和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加工 新兴应用扩展至半导体、新能源、量子科技及生物医疗领域 [4] - 被称为"终极半导体材料" 因出色导热性和载流子迁移率 可突破硅和碳化硅物理极限 适用于5G通信、高效能芯片及数据中心 [4] 产业发展挑战 - 大尺寸单晶衬底制备及高效切割抛光工艺尚未成熟 制约产业化进程 [5] - 当前全球产能约90%集中于磨具磨料领域 高附加值半导体、光学和生物应用未实现规模化 [5][6] - 产业链上下游存在性能与需求脱节问题 需协同突破以释放材料潜力 [5] 产业链协同与升级路径 - 材料企业需推动合成工艺提升、探索绿色低碳路径并拓展新兴应用 加工与装备企业需通过工艺创新转化材料特性为生产力 [6] - 中国占据全球约90%人造金刚石产能 河南形成完整产业集群 需将产能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 [6] - 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及金刚石项目为产业升级关键路径 展会与行业大会成为聚合产业链的重要平台 [6][7] 行业展会与企业参与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Carbontech 2025)涵盖2大主题展馆、20000+平方米展出面积、800+展商 聚焦半导体碳材料与能源装备 [57][59] - 展会包括4大应用端会议、7大同期活动及3场巡回地推 预计吸引50000+专业观众、3000+终端用户及1000+行业CEO [57][62][63] - 参展企业覆盖金刚石全产业链 包括衬底、外延、热沉、光学窗口、培育钻石及半导体器件等领域 [8]-[52] 代表性企业技术布局 - 安徽尤品新材料专注第四代宽禁带半导体金刚石 产品涵盖衬底、外延、热沉及光学窗口 [11] - 宁波晶钻科技CVD单晶金刚石产能与技术居世界前列 可产业化生产大尺寸低缺陷单晶 [30] - 河北普莱斯曼掌握直流喷射与大功率微波技术 散热产品与微波光学窗口实现国内替代并应用于核聚变项目 [18] - 西安英特斯克自研10KW/15KW微波电源及MPCVD控制系统 定位高附加值电子级片材及散热器件市场 [46]
力量钻石:商丘汇力拟减持1.25%股份
新浪财经· 2025-08-08 09:47
减持计划 - 首发前员工持股平台商丘汇力金刚石科技服务中心(有限合伙)持有公司638.4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2.51% [1] - 拟减持不超过316.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25% [1] -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比例不超过1% 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比例不超过2% [1] - 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1]
摩根士丹利:中国的新兴前沿-投资于不断变化的趋势
摩根· 2025-05-14 05: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中国工业行业观点为In - Line,即分析师预计该行业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一致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当局通过投资新兴产业推动价值链上移,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长期增长 [3][6][8] - 研究中国在研发、人才、资本、政策、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基础六个关键领域的竞争优势,认为人工智能在中国广泛生态系统中有重大机遇,若政策解决经济均衡和地缘政治问题,中国可能从“1对N”创新转向“0对1”创新 [6][8] - 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半导体、先进材料和设备预计稳健增长,识别出28只股票抓住机遇 [6][8] - 中国新兴产业和价值链升级得益于完善供应链蓬勃发展,虽面临挑战,但政府刺激和经济复苏将消除投资者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担忧 [29] - 预计人工智能将重塑中国工业格局,在多领域带来变革并创造巨大价值 [37][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六要素框架 - **持续的高研发投入**:研发对工业化后期产业升级至关重要,中国研发投入占GDP百分比相对较低,但各下游产业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增加,在机动车辆和机械领域研发强度领先美国,信息技术等领域正在追赶 [31] - **强大的人才库**:中国培养大量合格工程师,大学开设新兴专业,2022年工程专业毕业生约300万,超过所有发达市场 [31] - **充足的资本流入**: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2021 - 24年资本流入人民币20万亿元,半导体和机械贡献大,新材料等行业增长率强劲,运输等领域资金流入下滑 [32][33] - **强大和持续的政府支持**:政府战略举措降低进入壁垒和长期资本风险,新能源、半导体和航空航天是常引用行业,2025年强调“AI +”计划 [33] - **有吸引力的市场需求**:需求激增推动企业扩大生产、投入研发,3C、汽车和电气机械是2024年制造业收入最大贡献者,可选消费品和医疗健康消费贡献将增加 [34] - **稳固的供应链积累**:看好位于价值链上游、国产化率低、下游基础强大且潜在市场规模有吸引力的行业,上游芯片和软件挑战大,半导体设备和高端制造业国产化进展良好 [34] 国产化率变动模式 - 国产化进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下游上行时速度加快,上游国产化取决于下游水平,国产化率达40%左右价格竞争加剧,多数行业国产化率从 <10% 到 >50% 约需10年 [35] 宏观挑战和突破性机遇 - 中国供应链展示“1到N”创新实力,未来“0到1”创新可能面临国内经济不均衡和非关税技术壁垒挑战 [36] 人工智能为中国带来重大机遇 - 到2035年,人工智能可为中国创造人民币11万亿元等值劳动力价值,占名义GDP的5.5%,中国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强大,但计算实力在高端芯片方面相对落后,正通过多种方式缩小差距 [37][38] - 人工智能将加速自动驾驶,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促进药物研究,管理金融资产,保障金融安全等 [39] 股票机会 - 在汽车、硬件、互联网、工业、材料和半导体六个关键行业寻找产业升级机会,确定28只股票,如地平线机器人、亿航、立讯精密等,并给出各股票的市值、日均交易量、收盘价、目标价、投资逻辑等信息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