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密模具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两高四着力”·一“县”观察 丨孟津区 智造高地 向新而行
河南日报· 2025-09-15 02:02
产业集群发展 - 孟津区通过链上共生战略推动高端轴承、精密模具、新型金属材料等产业集群化发展[1] - 产业集群1-5月总产值达40.7亿元 同比增长19.6%[2] - 构建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生态 实现资源共享效益共赢[2] 企业协同创新 - 铜一金属为电子信息、LED照明、动力电池企业提供关键零部件 与本地金属加工及新能源汽车企业深度协作[2] - 铜一金属铜铝复合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2] - 通过三张清单机制精准梳理企业需求、行业短板和政策对接点[2] 技术创新突破 - 铜一金属主导起草《铜铝复合板带》国家标准 独家工艺抬升行业门槛[3] - 鸿元轴承布局人形机器人轴承新兴市场 抢占高精密轴承赛道制高点[3] - 刘氏模具拥有11项专利和自建物流体系 成为国内唯一自有物流团队的铸造模具企业[3] 产业升级成果 - 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至3个月[3] - 全区拥有5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7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 - 通过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构建从中小企业到单项冠军企业的成长路径[3] 未来发展规划 - 鸿元轴承三年营收目标突破10亿元 布局高档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和低空经济领域[4] - 刘氏模具2025年营收冲刺2亿元 发力船用柴油机和数控机床模具[4] - 铜一金属瞄准低空经济 布局超薄复合箔材料[4] 区域战略目标 - 孟津区力争2027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500亿元[4] - 致力于打造中部智造新高地[1][4] - 实施绿色智造与智能化升级 加速向价值链高端攀升[1]
向新提质锻造硬实力——京鼎工业专注精密模具细分领域
经济日报· 2025-05-19 22:08
行业概况 - 模具被誉为"工业之母",工业产品依赖模具生产的比例达75%至85%,在汽车、电子等高精度制造领域接近90% [1] - 行业比例随着智能制造和材料技术创新持续增长 [1] - 急冷急热模具技术等核心工艺长期被发达国家掌控,形成技术壁垒 [4] 公司发展历程 - 1998年创始人黄志强以3万元资金在深圳创业,初期通过生产平口钳获得第一桶金,1年后员工从3人扩充至20余人 [2] - 2004年创立精森源模具(深圳)有限公司,从贸易商转型为实体制造商,专注出口级"商品模" [2] - 2012年成为德国知名汽车公司的特定供应商,获得10年量产订单,成为中国地区首家民营供应商 [3] - 2018年立项研发急冷急热模具技术,通过上千次试验攻克技术难题 [5] - 2023年帮助中外合资车企3天内解决车门结构设计缺陷问题 [6] - 2024年"京鼎未来中心"投入使用,配备先进研发设施 [8]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汽车钥匙模具齿形轮廓偏差控制在±0.01毫米(头发丝直径的七分之一),采用双料注塑工艺实现无缝融合 [3] - 急冷急热模具技术使产品注塑成型周期缩短30%,减少表面瑕疵和废料污染 [5] - 隐藏式车门把手采用普通尼龙结合尼龙透明材料,机械强度与90%透光率兼得 [7] - 同步注塑工艺精确控制两种材料的注塑量、速度和压力,解决熔接痕等问题 [8] - 研发投入连续7年超营收5%,研发人员占比30% [7] 市场与产品 - 产品覆盖汽车零部件、医疗设备、智能清洁机器人等领域,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拥有授权专利154件(发明专利29件) [1] - 在瑞士设立欧洲总部,打造区域性资源平台拓展海外市场 [6] - 目标未来10年营销收入突破百亿元 [8]
厦门上市企业一季报出炉,17家盈利超亿元!榜首是→
搜狐财经· 2025-05-08 10:05
厦门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 - 68家厦门境内上市公司合计实现38 16亿元净利润 其中62家实现盈利 占比超九成 净利润同比增长企业38家 占比近六成 17家企业盈利超亿元[2] - 厦门银行以6 45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居榜首 建发股份(5 84亿元) 亿联网络(5 62亿元) 厦门象屿(5 09亿元)四家公司单季利润超5亿元[9] - 传统行业企业表现稳健 厦门银行预计全年投资回报率将逐步提升 建发股份供应链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9 72%至8 48亿元[9] 头部企业盈利分析 - 厦门银行管理层表示将集中解决短期主要矛盾 中长期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9] - 建发股份营业总收入达1437 73亿元 同比增长9 47% 浆纸和矿产品经营利润增长推动供应链业务发展[9] - 亿联网络营业总收入12 05亿元 同比增长3 57% 通信协作解决方案领域技术优势明显[9] - 厦门象屿净利润同比增长24 88% 风险管控优化使减值损失下降 财务费用同比降低[10] 新兴产业企业增长亮点 - 唯科科技净利润同比大增105 12%至7739 28万元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5G通信带动的精密模具需求[11] - 特宝生物净利润同比增长41 40%至1 82亿元 生物医药产品在病毒性肝炎治疗领域优势显著[12] - 华懋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60 34%至8642 19万元 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推动安全系统业务增长[12] 企业战略布局与优化 - 唯科科技通过布局新能源汽车和5G通信产业链 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12] - 特宝生物持续加大生物医药研发投入 优化产品结构[12] - 华懋科技拓展新能源汽车安全系统 提高产品附加值[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