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塑料

搜索文档
规模将超百亿!这一材料持续火热,多家A股公司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02:43
行业概况与特性 - PEEK材料被誉为工程塑料中的"皇冠" 具有耐磨 耐高温 高强度 轻量化及生物相容性等特性 比强度约是铝合金的8倍 密度不及铝合金的一半 是实现"轻量化"的极佳解决方案 [1][2] - 材料在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电子信息 能源与工业 医疗健康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并开始在机器人领域崭露头角 [1] - 行业正从"进口依赖"向"国产替代+技术突破"转型 高端产品占比有望逐步提升 [1] 市场规模与预测 - 中研普华预测2025年全球PEEK市场规模将接近70亿元 2031年将超过131亿元 [3] -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21.8亿元 2031年达到50亿元 2025-2031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4.4% [3] - 低空经济 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有望贡献不俗增量 [3] - 机构预计2025年国内PEEK产能将突破万吨 [3] 产业格局与产能 - 全球PEEK生产厂商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英国威格斯是全球最大生产商 产能7150吨/年 约占全球总产能60% [2] - 比利时索尔维现有PEEK产能2500吨/年 德国赢创产能1800吨/年 [2] - 中研股份是全球第4家PEEK年产能达到千吨级的企业 也是目前PEEK年产量最大的中国企业 [2] - 沃特股份具备"聚合-改性-成品制造"全链条布局 年产1000吨聚芳醚酮树脂材料项目一期进入正式生产期 一期以PEEK为主 [3] 机器人领域应用 - PEEK材料适用于机器人精密部件 具有轻量化与高强度完美平衡的特性 同时具有耐高温 耐磨 耐腐蚀 自润滑等优点 能显著降低维护频率 [4][5] - 沃特股份PEEK材料已在多家客户开展测试工作 [4] - 禾川科技将PEEK材料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肌肉"关节核心组件传动 实现30%产品轻量化 背隙5弧分以下高精度定位 [5] - 禾川科技自主研发国内首套全数字伺服驱动器 配套PEEK绝缘轴承座 实现零间隙传动 [5] 成本挑战与降本路径 - PEEK材料成本远高于其他特种材料 价格可能有10倍甚至更高差异 短期内限制其在大体积部件上应用 [1][6] - 中研普华测算当PEEK原料成本突破400元/公斤临界点 且国产设备良率提升至99%以上 PEEK有望进入大众化普及阶段 [7] - 降本措施包括工艺路线优化 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一致性 与关键原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 通过工艺改进降低原料消耗 加快应用拓展和产能建设利用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 [7] - 预计随着国产替代加快及相关产能释放 未来PEEK材料成本和价格均有下降空间 [6] 品牌竞争与市场策略 - 目前国内市场80%多份额由欧美占据 下游客户对每款PEEK产品用量一般不会特别大 且对价格不敏感 倾向于选择国外品牌 [8] - 国内厂商正积极加强品牌建设和技术服务能力 面对下游客户基于供应链自主可控需求以及对本土化服务响应速度要求不断提高 [8] - 医疗级产品价格比工业级等领域贵很多 前者仍主要由英美头部厂商把持 [7]
PEEK材料行业专家电话会
2025-08-24 14:4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PEEK 材料行业 - **公司**:维克斯公司、索尔维公司、盈创、中原股份、中研、聚科高新、华为、小米、三星、特斯拉、威格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全球 PEEK 市场容量约八九千吨,产能略超 1 万吨,产能利用率较高;维克斯公司占全球一半以上市场份额,索尔维和盈创也是重要参与者;国内产能约 5000 吨,高端应用依赖进口[1][3] 价格趋势 - 目前纯树脂价格约 27 万元/吨,同比降 15%;维克斯大客户均价含税约 600 元/公斤,国内厂商价格大多在 30 万元左右;若原材料价格稳定,未来还有 10%左右降价空间;预计未来三五年内价格下降幅度有限[1][4][5][25][26] 生产研发壁垒 - 新玩家进入需较长时间稳定生产并达规模化水平,如索尔维、盈创、中研等都历经多年;生产技术壁垒在于从实验室到工业规模放大,伍德反应釜是主流设备,但 5000 升反应釜投资大、产能低,限制大规模应用;新玩家即便外购技术,也需近十年技术积累实现商业化[6][7][8] 应用领域及需求情况 - **电子半导体和消费电子领域**:占应用市场约 60%,国内半导体国产化替代推动需求增长,2017 年至今每年增速约 20% - 30%;2024 年国内 PEEK 用量 2500 - 3000 吨,半导体与消费电子占比 50%即 1500 吨左右,还有 50%增量空间,新开发应用如薄膜、电子烟等贡献额外需求[2][3][29][32][35] - **汽车领域**:占比约 15%,传统燃油车几乎无增量,新能源汽车带来一定增长[2][29][32] - **航空航天领域**:占比约 5%,应用于飞机结构件、卫星天线罩等;空客正试验每架飞机用 3 - 5 吨 PEEK 材料,若验证通过每年 2000 架飞机用量可观;碳纤维复合 PEEK 方案目前占现役飞机出货量个位数百分比,未来发展取决于商飞是否采用[13][16][29][30][36] - **机器人领域**:用于轴承、齿轮等传动组件,每台机器人用量约 500 克;不同品牌机器人用量因所选减速器类型而异;相比碳纤维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EK 刚性与韧性兼具、自润滑性强,适用于传动组件和人体骨骼替代[9][20][23][24] - **医疗领域**:用于替代钛合金,如脊柱、颅骨板等,脊柱替代率达 90%以上,颅骨板替代率约 50%,未来可能达 90%甚至 100%;预计国内市场空间可达 15 亿元左右,目前成熟应用大概五亿元[33] - **工业和能源领域**:应用于海上风能轴承保持架、海底输油管道连接处等;增速因项目性质难测算,中国陆路输油管道需求相对较少[19][34] 产品性能与质量 - 国产 PEEK 与维克斯相比,在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稳定性及结晶等指标上有差距,尤其在航空结构件等高端应用领域[1][13] 改性 PEEK - 由纯树脂基材与其他材料复合改进,在航空航天、高端电子设备等领域表现出优异流动性和慢结晶特性;价格高于纯树脂基材,如大飞机用复合材料每吨 300 - 400 万元,手机折叠屏和吸尘器叶轮用的每吨 100 万多元[14][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PEEK 由 442 氟 2 苯甲酮和对苯二酚在二苯砜作溶剂、碳酸钠作催化剂的情况下缩聚反应制成[3] - PEEK 生产分合成和精制两个环节,合成是制造产品,精制是提纯过程[6] - PEEK 材料在机器人上应用分注塑一次成型和挤出成型后 CNC 加工两种工艺,精度要求低的用注塑,精度要求高的用 CNC 加工[9] - 一吨 PEEK 需要 700 - 800 公斤覆铜板,覆铜板成本约八九万元,对苯二酚成本约两万元,双酚 A 与对苯二酚合计成本约 11 - 12 万元,总材料成本约 13 万元,总单位变动成本大概十四五万人民币,加上折旧和人工等其他费用,总体区间相似[10][11] - 对苯二酚有三种主要合成路线,PEEK 树脂对其纯度要求高,国内厂家多数依赖进口,中美贸易战促使国内寻求国产替代[12] - 国内外生产 PEEK 材料主要成本差异在人工、动力、设备折旧等方面,原材料和工艺差异不大[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