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燃气运营
icon
搜索文档
中泰股份: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章有虎拟减持公司股份300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07:44
公司高管减持计划 - 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章有虎持有公司股份约2137万股(占总股本5.54%)计划减持300万股(占总股本0.7778%)[1] - 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唐伟持有公司股份约23万股(占总股本0.0592%)计划减持约5.7万股(占总股本0.0148%)[1] - 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周娟萍持有公司股份约47.43万股(占总股本0.123%)计划减持11万股(占总股本0.0285%)[1] - 董事俞富灿持有公司股份约14.67万股(占总股本0.038%)计划减持约3.6万股(占总股本0.0093%)[1] - 董事刘晓庆持有公司股份3万股(占总股本0.0078%)计划减持7500股(占总股本0.0019%)[1] - 所有减持计划均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在2025年10月28日至2026年1月27日期间实施[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燃气运营行业占比51.54%[2] - 深冷技术行业收入占比42.58%[2] - 气体运营业务收入占比5.83%[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05%[2] 公司市值信息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81亿元[3]
中泰股份:9月1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8:56
公司动态 - 公司第五届第十七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9月11日以现场和通讯方式召开 审议关于控股孙公司拟与韩国合资公司开展原料气供应业务暨关联交易的议案等文件 [1]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71亿元 [1] 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燃气运营行业占比51.54% 深冷技术行业占比42.58% 气体运营占比5.83% 其他占比0.05% [1]
中泰股份股价连续5天下跌累计跌幅6.78%,兴证全球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333.74万股,浮亏损失420.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7:37
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0.46%至17.32元/股 成交额2.41亿元 换手率3.77% 总市值66.81亿元 [1] - 连续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6.78%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分布:燃气运营行业51.54% 深冷技术设备行业42.58% 气体运营5.83% 其他0.05% [1] - 公司专注于深冷技术工艺开发、设备设计制造销售 成立于2006年1月 2015年3月上市 [1] 机构持仓变动 - 兴全社会责任混合基金(340007)二季度增持153.46万股 当前持股333.74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9%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26.7万元 近5日累计浮亏420.51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兴全社会责任混合基金规模24.66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15.22% 近一年收益率33.69%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282.07% [2] - 基金经理何以广任职10年105天 管理规模28.7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11.91% 最差回报-26.79% [3]
中泰股份(300435):“装备制造+气体运营”双引擎发展,海外订单占比已近40%
信达证券· 2025-08-26 14:44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采用"装备制造+气体运营"双引擎发展模式 海外订单占比创新高达到近40% 技术实力领先 产品出口至53个国家和地区 [4] - 2025H1设备销售收入5.83亿元 同比增长7.52% 毛利率42.28% 同比提升12.83个百分点 [4] - 燃气板块受销气量下滑影响 2025H1收入6.44亿元 同比减少18.64% 但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有望带动业绩修复 [4] - 气体运营收入0.76亿元 同比下降8.37% 公司已具备氪氖氙氦等稀有气体制取技术 成为国内少数具备该能力的公司之一 [4] - 公司积极布局新兴领域包括氦气 氢气液化 LNG船 储能和航空航天等 [5]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总营业收入13.02亿元 同比减少4.79% 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增长9.14%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94亿元 32.96亿元 39.29亿元 增速分别为2.9% 17.9% 19.2%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3亿元 5.11亿元 6.09亿元 增速分别为629.8% 23.7% 19.3% [7] - 2025-2027年预测毛利率分别为23.5% 24.6% 24.8% ROE分别为12.4% 13.5% 14.2% [6] 业务发展 - 设备销售在手订单共24.42亿元 海外订单创历史新高 [4] - 核心产品板翅式换热器设计制造水平国内领先 已为国内外多套高纯氮项目提供数十套产品 [4] - 成功研制绕管式换热器 可应用于海上浮式LNG及大型高压深冷技术装置 [4] - 2023年在山东章丘新建的空分装置已稳定供气 正式进入大宗气体运营领域 [4] - 2024年在唐山新建的精制氪氙气体装置开始试生产 主要应用于半导体 航空航天等领域 [4]
中泰股份(300435):深度研究报告:深冷技术专家,设备出海+气体运营打开成长空间
华创证券· 2025-07-06 09: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中泰股份“强推”评级 [1][1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泰股份是国内深冷装备领先企业,实现“装备制造 + 投资运营”双擎驱动,海外订单高速增长,随着订单交付能力提升业绩有望高增 [6][113]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32.3、38.6、47.2 亿元,同比增长 18.8%、19.7%、2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5.1、6.3 亿元,同比增长 616.3%、25.8%、24.0%;EPS 分别为 1.0、1.3、1.6 元 [2][6][113] -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 2025 年 20 倍 PE,对应目标价 20.9 元,股价较当前有约 39%的空间 [2][6][1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装备制造 + 气体运营”双轮驱动,出海打开成长空间 - 依托深冷技术,由高端制造走向全面出海 - 以深冷技术为核心,延伸气体运营实现“双轮驱动”,板翅式换热器出口 53 个国家和地区,2019 年收购山东中邑确立双引擎模式 [13] - 主业向上,海外拓展成新增长点,截至 2025 年 3 月底海外订单占比超 30%,2023 年与韩国浦项制铁成立合资企业实现“设备出海 + 财务投资” [14] - 核心股东股权结构稳定,下属多个重要子公司 [17] - 深冷技术业务占比修复,运营业务多元化,2024 年设备业务收入 11.57 亿元,同比增长 13.7%,工业气体运营业务收入占比达 5.8% [18] - 装备制造业务稳步增长,运营板块多元化延伸 - 设备业务向上,燃气板块影响收窄,2024 年营业收入 27.17 亿元,同比下降 10.86%,归母净利润 - 0.78 亿元,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 1.00 亿,同比上升 42.83% [20][22] - 业务结构使毛利率承压,净利率领先,2018 - 2024 年销售毛利率由 25.43%降至 18.96%,2025 年一季度提升至 25.60%,销售净利率提升至 14.06% [25] - 2025 年一季度管理费用率下降,2024 年 ROE 及 ROA 受燃气业务影响,周转率下降,现金流较好,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偿债能力稳健 [30][33][34] 国内深冷技术领先企业,产能释放装备出口持续发力 - 深冷技术在能源石化行业有重要应用,技术难度大壁垒较高 - 深冷技术是流程工业重要工艺,下游应用广泛,核心原理是将原料气降温至 - 100°C 以下实现液化或分离 [40] - 新型煤化工经济性凸显,深冷装备需求大,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符合环保要求,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能与规划有差距,煤价走低、产成品价格稳定使新型煤化工经济性凸显 [45][51][54] - 液化天然气清洁高效,深冷设备不可或缺,国内产量增长,天然气液化是产业链重要一环,未来需更多深冷液化装备 [65][66] - 空分设备下游需求广阔,前景可期,冶金和化工是主要下游,呈现多元化趋势,国内技术成熟,中泰股份等进步快 [67][69][71] - 公司在手订单高速增长,产能瓶颈打开 - 设备订单增长,海外亮眼,2020 - 2024 年设备业务收入 CAGR 达 26.0%,2024 年新签订单 18 亿元,海外 6 亿元,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在手订单 24.6 亿元 [76] - 新产能投放,核心设备领先,2024 年底大型真空钎焊炉投入使用,适配项目大型化需求 [79] - 核心产品领先,业绩丰硕,板翅式换热器国内领先,绕管式换热器可应用于海上浮式 LNG 等,各领域均有成熟业绩 [80] - 设备制造业务利润率高于友商,海外订单交付将提升盈利能力 [81] 气体运营渐入佳境,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 天然气需求广泛,输配环节进入门槛较高 - 国内需求依赖进口,开发和储运有望扩张,2024 年进口液化天然气是国内产量的 3.1 倍 [87] - 输配环节准入门槛高,具有区域垄断特点 [90] - 燃气运营有望筑底,工业气体稳步拓展 - 全资收购中邑燃气优势互补,政策调整短期承压,2018 年收购,二者业务模式互补,2024 年燃气业务收入利润下滑,计提商誉减值 3.2 亿元 [91][92][100] - 依托装备优势切入工业气体运营,实现装备运营同步出海,2021 年进入大宗气体运营领域,2023 年投产,2023 年与韩国浦项制铁合作项目进入设备设计等阶段 [101][104] - 充分发挥深冷技术优势,前瞻性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在氢能领域多环节有技术储备与示范应用,计划形成“制氢 - 储运 - 加氢”产业闭环 [10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 - 深冷技术业务:假设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30.0%、25.0%、25.0%,收入分别为 15.04、18.80、23.50 亿元 [109] - 燃气运营业务:假设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10.0%、15.0%、20.0%,收入分别为 15.40、17.71、21.26 亿元 [109] - 气体运营业务:假设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速均为 15.0%,收入分别为 1.82、2.09、2.41 亿元 [110] - 营业收入: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为 32.28、38.63、47.20 亿元,增速分别为 18.83%、19.68%、22.18% [110] - 毛利率:假设 2025 - 2027 年深冷技术毛利率分别为 35.00%、36.00%、36.50%,运营类业务毛利率分别维持 10.0%、20.0%,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22.24%、23.23%、23.75% [110] - 估值 - 选取杭氧股份、福斯达等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 2025 - 2027 年平均 PE 分别为 19.1、15.5、13.2 [111] - 给予公司 2025 年 20 倍 PE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