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电缆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海底电缆行业政策、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政策领航、需求破浪,海底电缆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8 01:08
文章核心观点 - 海底电缆行业作为跨海域电力联网与全球通信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 涵盖通信与电力两大核心类型 在政策支持 市场需求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下 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预计从2024年230亿元增至2030年700亿元 呈现高端化 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趋势 同时国内竞争格局高度集中 龙头企业主导市场并加速全球拓展[1][12][13][15]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海底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 铺设于海底 用于传输电力或通信信号的线缆系统 被誉为水下生命线和信息高速公路[2] - 主要分为海底通信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两大类 前者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 承载全球绝大多数国际数据流量 后者使用绝缘保护的导体传输电能 可细分为交流电缆和直流电缆 用于海上风电和跨海电网互联[3] 政策环境 - 中国以《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为引领 结合系列政策组合拳 从能源结构转型 海洋经济升级和未来产业布局三大战略维度构建立体化支持体系 明确将深远海风电开发 跨海能源通道互联和海洋物联网基础设施共建作为核心抓手 为行业注入全方位政策动能[6]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中下游紧密衔接 上游以铜杆 铝杆 聚乙烯等原材料供应为核心 中游聚焦电缆制造与集成 由中天 亨通 东方电缆等头部企业主导 下游包括安装运维及应用市场 涉及国家电网和海上风电投资方等终端用户[8] - 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拓展带动高压直流海缆需求激增 成为核心增长点[8] 市场需求驱动 - 海上风电是核心驱动力 2020-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从900万千瓦跃升至4127万千瓦 年复合增长率达46.33% 2025年上半年新增并网容量249万千瓦 累计并网规模4420万千瓦 同比增长15.8% 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7.7%[10] - 2025年30GW海上风电装机目标催生超8000公里动态海缆需求 其中66kV及以上高压柔性直流电缆占比有望达65%[12] - 海洋能开发为重点需求市场 截至2024年底总装机容量突破1.2万千瓦 位列全球第四 2030年目标装机规模40万千瓦[11] - 深远海项目推动单GW海缆价值量翻倍至30亿元以上[1][1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约230亿元 2025年有望突破300亿元 2030年跃升至700亿元量级[1][12] - 新兴场景如深海矿产开发 海底数据中心互联和海上能源岛持续拓展市场边界[1][12] 技术发展现状 - 实现从技术追赶到国际领先的跨越 形成涵盖交流 直流及柔性直流等多种技术的完整体系 电压等级覆盖220kV至500kV 单根无接头长度突破90公里[12] - 成功应用于海南联网 舟山柔直 江苏如东海上风电等重大工程 国产海缆在全球电压等级 输送容量和应用规模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2] 竞争格局 - 呈现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格局 第一梯队由东方电缆 中天科技 亨通光电主导 三者合计市占率达87%[13] - 第二梯队包括汉缆股份和宝胜股份 合计市占率约11% 第三梯队为新进入者 市场份额不足2%[13] - 国际巨头如普睿司曼 耐克森主导全球高端市场 但中国企业在东南亚 非洲等新兴市场加速渗透[13] 重点企业动态 - 东方电缆具备500kV交流海缆与±535kV直流海缆研发与量产能力 截至2025年8月12日在手订单总额约196亿元 其中海底电缆与高压电缆板块达110亿元 同比增长273%[15] - 南方电网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中 中天科技与东方电缆分别以约9.06亿元和8.99亿元中标 该项目创新性敷设单回±500千伏直流海底电缆[13]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端加速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突破 动态海缆 柔性直流输电及AI运维系统支撑深远海风电开发 可降解材料与低碳工艺满足全球碳中和需求[16] - 市场端形成国内深耕加全球拓展双轮驱动 深远海风电与跨国光缆主导国内增长 东南亚 中东等新兴市场通过本地化布局贡献超30%海外收入 海底数据中心互联等场景开辟千亿级增量空间[17] - 生态端构建材料-设备-运维全链条协同 国产化率提升与标准输出强化供应链韧性 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推动毛利率提升 目标全球市场份额从25%提升至40%[18][19]
美国图谋打压中国海底电缆业后,日本被曝打算跟进:换下中企供应商
观察者网· 2025-09-15 13:19
行业格局与市场结构 - 全球海底电缆市场由美国SubCom公司、日本电器公司NEC和法国阿尔卡特海底网络公司垄断 三家公司共占据约90%市场份额 [1] - 中国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入局后 与前述三家公司合计占据全球98%海底电缆制造和安装份额 [1] - 日本既是海底电缆制造商 也是北美与亚洲之间的连接枢纽 日本99%国际通信依赖海底电缆 [3] 日本政府政策动向 - 日本计划在2026年3月前完成海底电缆供应链调查 重点检查中国企业提供的电缆、中继器和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 [1] - 日本政府考虑通过补贴支持企业更换供应商 并可能提供资金帮助企业购买专用电缆铺设船只 [1][4] - 日本2022年设立4.4亿美元基金激励电缆建设 并通过《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将12种物资纳入补贴范围 [4][5] - 日本计划在2026年修订法案时将海底电缆铺设和维护列入"战略服务"范畴 [5] 供应链依赖与贸易影响 - 日本住友电工制造光纤销往美国 供应谷歌和Meta等科技巨头 但受美国关税等贸易壁垒影响出口受阻 [3] - 日本缺乏电缆铺设和维修船只 一直依赖中国制造和运营的船只进行维护工作 [5] - 日本政府计划在完成供应链调查后 可能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寻求豁免部分贸易限制 [3] 地缘政治因素 -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试图将中国华海通信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之外 日本也计划排除中国供应商 [5] - 美国企业严重依赖中国公司修复破损电缆 孤立中国供应商将增加修复难度 全球每年有10多条电缆因捕鱼或自然灾害受损 [6] - 海底电缆被定义为国际民用基础设施 相关限制措施被指破坏正常市场规则和全球数据互联互通 [6]
万亿基金“活水”润泽“苏州智造”
搜狐财经· 2025-08-28 14:33
苏州私募基金规模与地位 - 截至6月末私募基金管理人431家、备案基金2979只、认缴规模超1万亿元人民币 均列全省第一 [1] - 去年新募集基金192只(全国第二)、募资超600亿元、投资案例784起(全国第四)、投资金额366.87亿元(全国第四) [1] 产业基础与科创优势 -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全国第一 科创板上市企业及潜在独角兽企业数全国第三 [2] - 高新技术企业数全国第四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全国第一 国家级人才计划人数全国最多 [2] - 拥有国家实验室及"一区两中心"科创载体 20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机构 [2] 基金生态建设政策 - 出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措施 聚焦汇聚长期资本、提升投融资对接效率、拓展退出渠道 [3] - 通过推动企业上市并购、设立S基金等方式完善私募基金退出机制 [3] 国家级资本布局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累计在苏州设立规模740亿元 吸引资本投资470亿元 [4] - 近三年股权投资笔数稳居全国前五 去年平均每日发生2.2起股权融资案例 [4] 重点投资赛道分布 - 去年医疗健康融资171笔、硬件赛道162笔 合计占全市总量近一半 两赛道融资金额超百亿元 [5] - 新材料、汽车交通、新工业领域同步发展 十亿级融资企业涵盖宝时得、天兵科技、亨通高压海缆、正力新能等 [5] 主要投资机构运作 - 苏创投管理超40只基金 形成千亿级基金集群 覆盖国家战略领域与早期科创项目 [7] - 元禾控股母基金管理规模近300亿元 苏高新创投投资生物医药项目超200个 [7] AIC股权投资试点 - 全国唯一地级市AIC试点 5只基金总规模400亿元 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 [8] - 已储备项目超600家 落地投资金额超亿元 带动社会资本投向硬科技 [8][9] 多元化基金矩阵 - 全国社保基金投资元禾控股母基金60亿元 带动落户苏州规模超1500亿元 支持中际旭创、纳芯微等上市企业 [13] - 东吴证券、苏州资管成立并购基金 已投放项目总额超10亿元 储备项目潜在投资超50亿元 [13] - 百亿人才基金支持"1030"产业 人才壹号基金由苏创投等联合出资 已投资36家人才企业 带动社会资本88亿元 [14]
万亿“活水”润泽“苏州智造” 多元基金矩阵打造全国领先创投生态
苏州日报· 2025-08-27 22:49
基金规模与行业地位 - 截至6月末私募基金管理人431家 备案基金2979只 认缴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 均列全省第一 [1] - 去年新募集基金192只居全国第二 募资金额超600亿元 投资案例784起 投资金额366.87亿元 均列全国第四 [1] - 国家大基金在苏州累计设立总规模740亿元 吸引高能级资本投资470亿元 [4] 产业基础与创新实力 - 科创板上市企业数 潜在独角兽企业数均居全国第三 高新技术企业数全国第四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全国第一 [2] -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全国第一 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人数全国最多 [2] - 拥有国家实验室 "一区两中心"等重大科创载体 200多所高校建有合作机构 [2] 投资领域分布 - 去年医疗健康赛道融资171笔 硬件赛道融资162笔 合计333笔占全市总量近一半 两赛道融资金额超百亿元 [4] - 新材料 汽车交通 新工业领域融资活跃 十亿级融资企业包括宝时得 天兵科技 亨通高压海缆 正力新能等 [4][5] 基金生态建设举措 - 出台促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建设并购重组联盟和并购服务平台 [3] - 设立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母基金(S基金)探索基金份额市场化转让 [3] - 平均每天发生2.2起股权融资案例 近三年股权投资笔数稳居全国前五 全省第一 [4] 主要投资机构布局 - 苏创投集团参与设立管理基金超40只 构建千亿特色基金集群 [6] - 元禾控股母基金累计管理规模近300亿元 全国社保基金总投资额60亿元 [6][9] - 苏高新创投投资生物医药 医疗器械项目200余个 [6] AIC试点与耐心资本 - 全国唯一地级市获批AIC股权投资试点 首批5只基金总规模400亿元 [7] - AIC基金储备优质项目超600家 已落地投资金额超亿元 聚焦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先进材料 新能源领域 [7] - 试点促进科创企业"资金—资本—资产"循环 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7][8] 专项基金发展 - 百亿人才基金支持"1030"产业赛道人才项目 苏州人才壹号基金完成签约 [10] - 苏州资管集团通过各类基金投资人才企业36家 带动社会资本超88亿元 招引7家高层次人才企业落地 [10] - 东吴证券 苏州资管集团成立并购基金 并购标的总额超10亿元 储备项目16个潜在投资金额超50亿元 [9] 产业发展目标 - 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 培育15个超千亿级产业 推动规上工业产值达5万亿元 [6] - 构建"1030"现代产业体系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 集成电路 新能源 新材料等主导产业 [8]
美西方又盯上中国深海活动,亮出了这“三板斧”
观察者网· 2025-06-07 01:48
海底基础设施行业格局 - 全球95%以上的互联网、语音和数据流量通过海底电缆传输[12] - 具有跨洲际海缆交付能力的企业共四家:美国SubCom、法国ASN、日本NEC及中国华海通信(HMN Tech)[14] - 法国阿尔卡特海缆网络(ASN)于2024年1月被诺基亚出售至法国政府[14] - 谷歌、脸书、亚马逊及微软四家互联网企业拥有当今世界逾半数的海底电缆投资[14] 中国海底基础设施参与情况 - 中国华海通信(HMN Tech)是全球四大海缆铺设企业之一[14] - 中国《刑法》第124条规定破坏公共电信设施罪最高可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10][11] - 中国司法实践中已有因破坏海底电缆被判七年六个月有期徒刑的案例[10] - 中国信通院2025年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具备国际海缆建设能力[14] 行业技术发展动态 - 国际电信联盟(ITU)与国际电缆保护委员会(ICPC)于2024年12月建立海底光缆韧性建设咨询机构[5] - "蛟龙"号2025年技术更新重点提升水下作业效能[1] - 加强海底电缆"韧性"建设方式包括:构建互通网络、改善电缆材质及制造工艺[5] 国际治理体系现状 - 国际电缆保护委员会拥有243个成员单位包括企业、高校及部分政府机构[17] - 该委员会通过发布建议报告指导电缆安装维护和政府保护政策[19]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12-113条规范海底电缆铺设和保护义务[12][15] - 海底基础设施保护主要面临非国家实体参与带来的治理缺口[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