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认证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部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产品设计、服务体验和管理决策的持续创新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7:51
核心观点 -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旨在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 提出到2030年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并选育10家优秀数字化认证机构和50个数字化认证项目 到2035年全面建成质量认证数字技术体系 推动认证行业与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 [1][3][4] 总体要求 - 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为指导 聚焦重点行业推动质量认证与产业数字化融合 加速激活新质生产力 [4] - 2030年目标包括完善顶层制度设计 健全数字化评价规则 探索机器可读标准应用 选育10家优秀数字化认证机构和50个数字化认证项目 [4] - 2035年目标包括全面建成质量认证数字技术体系和实施体系 构建高水平新型质量基础设施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化认证制度 [4] 认证机构数字化发展 - 提升认证机构数字化能力 组建专业数字化专家团队 将数字化基因植入认证全生命周期 [5] - 建立全面可视化认证流程数字化平台 实现认证业务数据互联互通互认 降低企业认证成本 [5] - 推进质量认证与数字技术创新结合 实现认证关键证据实时在线采集 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复核新模式 [5] 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 - 新型工业化领域:开展智能制造能力认证和工业操作系统认证 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 试点软件工程全过程认证 [6] - 智慧农业领域:推进智慧农业管理成熟度认证 探索智慧农场等数字化场景认证 实施节水产品绿色认证 [6] - 服务业领域:打造系统化服务认证支撑体系 丰富数字公共服务认证 深入开展金融科技产品认证和金融领域服务认证 [6] 数字产业认证支撑 - 加强数字化关键设备认证技术研究 开发工业机器人/智能计算设备/数据采集传感器等认证制度 [6] -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认证体系 在操作系统/云计算/数据中心/物联网等领域提升认证供给水平 [6] - 推进网络关键设备认证和网络安全服务认证 推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探索零信任/区块链等可信数字化认证 [6] 智慧监管与数据应用 - 建设质量认证监管大数据中心 实现全链条全领域监管 促进监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7] - 运用多源数据为经营主体精准画像 强化风险研判与预测预警 实现全过程可追溯穿透式监管 [7] - 健全全国统一质量认证数字化管理平台 探索基于大数据的质量预测和追溯 鼓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7] 发展生态建设 - 落实现行优惠奖励政策 统筹支持质量认证数字化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 制定包容审慎监管新模式 [7] - 加快数字化认证方案/实施流程/数据格式等方面标准研究 完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7] - 强化国际组织工作机制对接 鼓励认证机构探索数字化国际互认合作项目 [7]
深圳CA携手保险机构共筑可信AI生态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07:13
据悉,在本次合作中,深圳CA将国密算法与抗量子算法融合,打造面向未来的混合证书认证系统,为 AI大模型生成内容提供全生命周期保护,在内容生成、存证和传播过程中,关键元数据(生成者证书 ID、模型版本、时间戳、内容哈希等)均被签名并绑定内容,实现不可篡改、全程可追溯。 本报讯 (记者李冰)日前,金融壹账通旗下深圳CA(深圳市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有限公司)已与某 大型保险机构合作,利用自身在数字身份认证和国密算法等技术实践优势,共同探索互联网内容的可信 标识和溯源体系,保障保险机构的内容数据在多方流转共享中,拥有"可信认证"和"责任认定"能力;让 每个面向公众、合作伙伴的文案、图片、视频或文件都具备"可信数字身份",实现内容不可篡改、责任 可认定,确保内容的可信和溯源。这项能力让保司在利用AI赋能业务中更有安全保障。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国家网信办备案,240余款通过省级登记,生成式AI产品用户 规模达到2.3亿人。显而易见,AI内容标识已成为企业合规经营的必备基础,推动行业向更规范、有序 方向发展。 同时,多模态智能审核系统整合安全大模型技术,精准识别深度伪造内容和虚假信息,为AI内容安全 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