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资平台

搜索文档
从“加快剥离政府融资功能”到“出清”,地方融资平台或“减量提质”
搜狐财经· 2025-08-12 08:26
政策方向转变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1] - 政策表述从3月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剥离政府融资功能"升级为"出清" 体现政策内涵深化和彻底性[2][3] - "出清"不仅包括剥离融资功能 更要求对无法转型的空壳类平台彻底清理退出 强调减量提质[3] 政策术语解读 - "剥离"侧重于切断融资平台与政府信用绑定 核心是政企分开 仍允许平台以市场化主体存续[3] - "出清"含义更为彻底 可能包括对平台本身进行根本性处置 如合并重组、破产清算等[4] - 城投转型为经营性国企的趋势和顶层设计要求不可逆转 与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和严肃财政支出纪律一脉相承[4] 实施框架要求 - "有力"体现政策决心 要求地方政府加快融资平台退出进度 各地退出时间不得晚于2027年6月末 2025年将是退平台大年[5] - "有序"强调风险可控 避免运动式清退引发新风险 通过分类施策实现梯度退出 防止融资平台一退即死[5] - "有效"聚焦真转型 要求退出后平台能实现市场化运作 划清企业与政府界限 从根本上切断对政府信用的依赖[6] 政策执行考量 - 平台转型面临较大压力 区县及平台缺乏优质资产 融资和产业转型较为困难[4] - 若不出清地方融资平台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将不断滋生 体现中央治理隐债的决心[4] - 有序出清需根据不同平台具体情况、区域财政承受能力制定详细计划 避免化解风险过程中引发新风险[6]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释放哪些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7-31 11:32
宏观经济形势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 同比增长5.3%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7% 第二产业增长5.3% 第三产业增长5.5% [2]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就业形势稳定 [2] - 二季度经济运行较一季度小幅放缓但整体平稳 风险挑战定调由"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变为"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 [1] 政策导向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1][3]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3] - 政策储备包括实施更有力度降息 财政政策三箭齐发 上调财政赤字率 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 提高新增专项债额度 [3] 杠杆率变化 - 2025年二季度宏观杠杆率上升1.9个百分点至300.4% 其中居民部门杠杆率下降0.4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上升0.3个百分点 [2] - 政府部门杠杆率上升2.0个百分点至65.3% 显示经济回稳主要靠政府发力 尤其是中央财政发力 [2] 地方债务管理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5] - 财政政策侧重推动存量政策落实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 - 建议统筹用好各类资源 以促发展为主线动态调整化债政策 对融资平台在过渡期予以支持 [5][6] 产业竞争治理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7] - 反内卷政策继续推进 着力反对无序竞争 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7] - 大宗商品价格反弹需从供需关系考虑 单纯压缩供给难以持续推升价格 [7] 城市更新发展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提法向质量和品质提升侧重 [8][9] - 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 通过用地政策 金融政策等六项举措加强支撑保障 [9] - 预计加快落地顶层设计 支持地方探索可持续模式 吸引社会资本介入 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好房子建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