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有资产运营
icon
搜索文档
中央企业资产突破90万亿“家底”更厚 国企改革走深走实年底前将完成主体任务
长江商报· 2025-09-21 23:01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日前晒出的国资央企"十四五"成绩单,中央企业的 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68.8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底的91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 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3%和6.5%,综合实力不断增长,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预计"十四五"期 间,中央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利润总额,比"十三五"期间分别增长40%、50%,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 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持续改善。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定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 大,更好发挥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厚积成势 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经营质效保持稳中向好,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升 到6.7%,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从59.4万元增长到81.7万元,国有资本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 都持续改善,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厚。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近年来,国资央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国资央企之力,一体推 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生态构建, ...
区县级国资平台加速向“产业组织者”“价值创造者”转变
中国发展网· 2025-08-22 08:32
发展形势 - 区县级国资平台公司处于政策传导—制度创新—效能释放的关键转型期 需从融资主体向产业组织者和价值创造者转变 [1] - 省级及以上国资平台在新兴产业投资已形成规模 但区县级平台整体参与度和营收贡献仍显不足 受制于资本实力与专业能力 多数处于探索阶段 [1] - 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技术赋能 研发投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倾斜 但数字化投入更聚焦降本增效场景 核心挑战在于数据孤岛化与技术应用碎片化 [1] 区域协同 - 公司突破单点式发展局限 通过对接央企资源 推进跨域协作和共建飞地园区等方式 以小资本撬动大产业 融入跨区域产业集群 [2] - 公司从传统融资建设主体向区域经济组织者和产业赋能者转变 通过资本运作和平台共建提升资源统筹与产业组织能力 [2] 风险防控 - 公司面临债务结构优化与资产效能提升的双重挑战 部分公司正构建现金流平衡—资产流动—资本补充三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 [2] 战略重组 - 资产分散化和业务同质化是核心瓶颈 需明确各层级平台主业边界与协同机制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3] - 可借力区县龙头企业 通过产业基金或混改参控股等方式构建垂直产业生态链 将市场力转化为自身造血力 [3] 体制机制创新 - 市场化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生命线 地方政府可通过负面清单+契约化管理机制实现政府调控目标与企业经营效益同频共振 [3] - 需紧扣区县发展规划筛选核心业务 建立刚性业务准入与动态退出机制 优化结构与盈利模式 [3] 融资创新 - 可构建直融优先+低成本置换融资体系 打破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传统模式 [3] - 可通过建立资金集中管理体系 对各业务板块现金流实行统一归集与调度 [3] 数字化建设 - 组织复杂度高且数字底座完善的公司可率先探索财务和业务管理数字化 推动业财融合 搭建财务共享中心和一体化线上管理平台 [4] - 存在数据孤岛问题的公司可构建统一数据中台 实现科学化和精准化决策 [4] 产业生态构建 - 可立足区域比较优势 聚焦1~2条重点产业链 构建投资引领+空间承载+服务配套一体化的产业培育体系 形成全链条支撑能力 [4] - 创新产城融合+要素运营赋能模式 推动基础设施升级与产业服务供给深度融合 [4]
潍坊国资新动作!潍坊国投战略重组潍坊国资集团
搜狐财经· 2025-08-18 02:50
潍坊市属国企战略重组 - 美晨科技控股股东潍坊国投吸收合并潍坊国资集团 重组后潍坊国投存续并继续履行上级任务 [1] - 潍坊国投成立于2020年4月 注册资本21338万元 原为潍坊国资集团全资子公司 [2] - 潍坊国资集团成立于2023年12月 注册资本20亿元 控股4家子公司 含潍坊国投 [2]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 - 2023年9月潍坊市国资委将潍坊城投持有的美晨生态21.62%股权无偿划转至潍坊国投 使其成为第一大股东 [2] - 重组旨在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 - 潍坊市将原有17家市属国企整合为六大专业化集团 减少管理层级3级 [4] 专业化整合方向 - 聚焦城投 产投 金融 产业运营 化债纾困等领域 打造功能定位明确的主业企业集团 [3] - 形成"1个核心平台+多个专业化子公司"架构 突出主责主业 [3] - 重组后企业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5] 具体整合案例 - 潍坊市产业发展集团整合潍坊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 持股53.4%成为控股股东 [5] - 潍坊交通发展集团与交控科技合作低空经济领域 打造"空地一体化"智能交通生态 [5] - 2023年1月潍坊城投无偿划转文旅集团51.2794%股权及三河生态旅游100%股权 [4][5]
【省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地方国有企业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典型案例汇编》
陕西日报· 2025-08-05 00:14
据了解,此次印发的《地方国有企业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典型案例汇编》收集整理了全国各地近两年 来典型性、创新性较强的国有资产盘活案例,分为综合类、项目类两大类。(记者:沈谦) 近年来,长安汇通坚持因"资"制宜,综合实施战略重组、资产处置、科学赋能、产业培育等举措, 累计盘活企业18户、资产规模超40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设备落后、债务诉讼、项目烂尾等问题,通过 资产价值重塑,加速存量资产在国资体系内腾挪跃升。 长安汇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存量资产盘活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资产处置与盘活板块平 台作用,以存量资产盘活、资产价值提升及结构调整优化为出发点,解决制约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痛 点难点问题,努力打造区域内功能作用突出、品牌效益显著的存量国有资产集中处置平台。 8月4日,记者从省国资委获悉: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地方国有企业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典型案例 汇编》。其中,长安汇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报的《长安汇通企业改制闲置资产盘活综合案例》入选, 为陕西省唯一被收录案例。 ...
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体等级获“A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7-31 08:20
2025年6月30日,中诚信国际公布评级报告,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体等级获"AAA"评级。 来源:金融界 中诚信国际认为宁波市经济财政实力省内领先,潜在支持能力很强;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宁波开投"或"公司")在推进宁波城市建设和国有资本运营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宁波市政府的重要 性高。同时,宁波开投多元化业务布局趋于稳定,资产规模将保持增长,投资资产质量良好,能维持资 本市场认可度,再融资能力保持强劲;但需关注债务规模增长较快、资本支出压力及经营性业务盈利能 力较弱、利润对投资收益依赖程度高对其经营和整体信用状况造成的影响。 资料显示,宁波开投成立于1997年,系由宁波市建设开发公司根据宁波市政府甬政发[97]第104号文件 改建设立,初始注册资本2亿元;后经多次股权变更及增资,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 本均为55.65亿元,宁波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宁波市国资委")持股91.02%,浙江省 财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持股8.98%,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宁波市国资委。宁波开投为宁波市重 要的国有资产运营主体,履行政府部分投资职能,运用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对 ...
太仓娄城高新集团有限公司主体等级获“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6-10 08:29
公司评级 - 太仓娄城高新集团有限公司主体等级获"AA+"评级 [1] - 中诚信国际预计公司信用水平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保持稳定 [3] 公司背景 - 公司前身为太仓经济开发区东洋咨询服务公司,成立于1993年4月 [2] - 2017年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均为高新区管委会 [2] - 2023年2月末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均增至70.00亿元 [2] - 2023年6月股东变更为太仓高新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高新区管委会 [2]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人民币70.00亿元 [2] 业务与运营 - 公司是太仓高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及保障房建设和资产运营主体 [1][2] - 主要承担高新区(除科教新城)基础设施及保障房项目的投资与建设任务及国有资产运营业务 [2]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子公司共70家,均具有实际控制力 [2] 财务与资本 - 公司资产规模将保持增长,能维持资本市场认可度,再融资能力较强 [1] - 需关注投资性房地产处置业务收入存在不确定性、资产流动性不足、债务规模增长较快、即期偿债压力加大等影响 [1] 区域经济支持 - 江苏省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备良好的经济财政实力,潜在的支持能力很强 [1] - 公司与当地政府维持高度的紧密关系,对当地政府的重要性较高 [1]
专题研究 | 2024年至今实现债券首次发行的地方产业类主体案例分析
新浪财经· 2025-05-27 08:44
地方产业类国有企业债券首发特征 - 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超过150个地方产业类国有企业实现债券新增发行 [4] - 首发企业集中于经济发达且负面舆情少的地区,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等省份占比较高 [5] - 地级市及区县级主体发行分化明显,地市级主体集中于河南、湖北,区县级主体集中于山东、浙江、广东 [5] - 40%以上企业收入低于5亿元,利润不足0.5亿元,30%以上企业净资产低于40亿元 [5] - 交易所私募产品占绝大多数,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债务 [4][5] - 带担保发行主体占比41.07%,弱主体普遍依赖外部增信 [5] 城投产业化转型方向及核心资源 - 转型方式包括城投集团内整合产业资源成立子公司或地方政府整合区域产业资源设立新公司 [6] - 国有资产运营方向核心资源包括土地、物业、特许经营权、上市公司股权、矿产等 [7] - 文化旅游方向核心资源为著名景区运营权及酒店资产 [7] - 城市综合运营方向核心资源为供水供热等公用事业资产及停车场 [7] - 金融控股方向核心资源为各类金融资产和企业股权 [7] - 园区运营方向核心资源为工业厂房、园区办公楼及配套管网 [7] 代表性企业案例分析 工程施工类 - 某企业市政项目收入占比超55%,应收账款占资产55.95%体现行业特性 [9][11] - 业务结构从单一市政工程向安置房、产业园等房建领域审慎拓展 [10] 国有资产运营类 - 某市属企业整合粮食储备、产业基建等业务,市场化资产占比超70% [12][14] - 资产结构包含34%采矿权、19%金融股权,工业材料销售业务持续增长 [13][14] 股权投资类 - 某集团整合医疗教育资源,塑膜和石油管类产品业务毛利率改善明显 [15][17] - 资产中26%为商品销售应收款,城投类资产占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7] 园区运营类 - 某功能区运营商存货占总资产75.88%,主要来自地块开发和旧城改造 [19][21] - 写字楼物业租赁合同期限不超过5年,租金定价随行就市 [20] 文化旅游类 - 某旅游集团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百万,门票收入过亿占文旅收入44% [22][23] - 资产中27%为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21%为政府工程垫付款 [24] 公用事业类 - 某区域专营企业燃气销售占比最高,固定资产占资产29.37% [25][27] - 业务涵盖燃气、供水、污水处理,形成稳定现金流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