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集成

搜索文档
梯队分化!全球储能系统竞争三大变局
行家说储能· 2025-08-29 11:44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全球新型储能系统集成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梯队分化"趋势 [2] - 前五大集成商市场份额从2022年62%降至2024年49% [3] - 前十大厂商市场份额由2023年82%降至2025年上半年77% [6] - 榜首与第五名市场份额差距从14个百分点收窄至5个百分点 [6] 中国市场特点 - 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市场集中度最低,前五名占比36.38% [6] - 储能电池、PCS、BMS、EMS的TOP5占比分别为66.27%、51.94%、55.60%、45.80% [6] - 上半年前五名系统集成商总能量为23.45GWh [6] 中国企业全球崛起 - 2024年全球TOP20集成商中中国厂商占据13席 [1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前十强中中国厂商占据七席 [11] - 阳光电源上半年出货接近去年全年28GWh水平,全年预期40-50GWh [11] - 阳光电源2025年上半年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 [11] 国际企业动态 - 特斯拉上半年储能装机量20GWh,连续两个季度下滑 [11] - Powin Energy进入破产重组程序并将被FlexGen收购 [12] - Fluence跌出前五,2025财年仅达收入预期下限 [12] - 日韩厂商加速布局磷酸铁锂产能,三星SDI计划25Q4美国本地生产 [12] 市场竞争主体 - 电芯、PCS、汽车、风电、光伏等各领域巨头云集系统集成赛道 [13] - 宁德时代以电芯技术优势切入集成 [13] - 阳光电源凭借"三电融合"能力快速扩张 [13] - 比亚迪依托整车与电池领域协同效应持续揽单 [13] - 中车株洲所借助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优势登顶国内出货榜首 [13] 新进入者影响 - 宁德时代与中国石油合资成立新能源公司切入系统集成市场 [14] - 地方国企依托资源与渠道优势向系统集成商转型 [14] - 新势力涌入重塑行业竞争生态 [15] - 电池制造商市场份额从2023年超40%降至2025年上半年30%以下 [16] 技术路线变化 - 电池企业与系统集成商关系从合作转向系统层面竞合 [15] - 宁德时代与阳光电源围绕第三代电芯定义权产生竞争 [15] - 系统集成能力对项目长期盈利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6]
上半年参股公司泰凌微、海博思创等股价走高,带动华胜天成业绩扭亏为盈
中国基金报· 2025-08-29 01:0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62亿元,同比增长5.11% [1] -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8331.05万元,核心主业持续亏损 [8] 投资收益贡献 - 投资收益达2.38亿元,主要来自参股公司股价上涨 [1][2] - 直接持有泰凌微1786.19万股(占总股本7.42%),期末参考市值8.56亿元 [2][4] - 泰凌微上半年股价涨幅约45%,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仅0.71% [3][4] - 通过产业投资基金间接投资海博思创、优优绿能、屹唐股份等企业 [6] 参股公司上市动态 - 海博思创(储能系统集成商)于1月27日科创板上市,总市值202亿元 [6] - 优优绿能(充电模块供应商)于6月5日创业板上市,总市值72亿元 [6] - 屹唐股份(半导体设备商)于7月8日科创板上市,总市值958亿元 [6] - 上半年实现投资回款9431万元,部分基金进入退出回收期 [7] 主营业务状况 - 数字化服务业务连续5年亏损(2020-2024年扣非净亏损累计超11亿元) [8] - 业务聚焦生成式AI、云原生、数字孪生等技术,服务政府、金融、运营商等行业客户 [8] - 传统云计算服务受头部企业挤压,高研发投入导致短期盈利困难 [8] 战略协同与市场表现 - 投资硬科技领域(芯片/储能/半导体设备)与数字化升级战略形成产业协同 [8] - 截至8月28日公司总市值286亿元,年内股价涨幅达260% [9]
又见“股神”!600410,靠“投资”大举扭亏!股价暴涨260%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23:2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62亿元 同比增长5.11% [2] -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8331.05万元 主业持续亏损 [12] - 投资收益达2.38亿元 主要来自参股公司股价上涨 [2][4] 产业投资业务 - 直接持有泰凌微1786.19万股 占总股本7.42% 期末参考市值8.56亿元 [4][6] - 泰凌微上半年股价涨幅达45.47% 远超上证指数0.71%涨幅 [5][6] - 间接投资的海博思创科创板上市 总市值202亿元 [9] - 间接投资的优优绿能创业板上市 总市值72亿元 [9] - 间接投资的屹唐股份科创板上市 总市值958亿元 [10] - 上半年实现投资回款9431万元 [10] 核心主业状况 - 数字化服务业务连续5年亏损 2020-2024年累计亏损超11亿元 [12] - 主营业务受头部企业挤压 传统云计算产品服务下滑 [12] - 正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12] - 需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 短期难以盈利 [12] 战略协同布局 - 投资聚焦芯片、储能、半导体设备等硬科技领域 [12] - 与被投企业建立产业协同关系 支持独立上市 [12] - 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布局 部分基金进入退出回收期 [10] - 投资生态提供转型窗口期 需将账面利润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13]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8日收盘价26.10元/股 总市值286亿元 [14] - 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达260% [14]
又见“股神”!600410,靠“炒股”大举扭亏!股价暴涨260%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16:1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62亿元 同比增长5.11% [2] -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8331.05万元 主业连续第六年亏损 [10] 投资业务贡献 - 投资收益达2.38亿元 主要来自参股公司公允价值变动 [2] - 直接持有泰凌微1786.19万股(占比7.42%) 期末市值8.56亿元 [3][4] - 泰凌微上半年股价涨幅约45% 显著跑赢上证指数0.71%涨幅 [4] - 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投资海博思创(储能系统集成商 市值202亿元)和优优绿能(充电模块供应商 市值72亿元) [7] - 另通过基金投资屹唐股份(半导体设备商 市值958亿元) [7] - 上半年实现投资回款9431万元 [8] 主业经营状况 - 数字化服务业务持续亏损 受头部企业竞争挤压 [10] - 2020-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 金额分别为3.60亿/1.01亿/3.88亿/2.98亿/0.27亿元 [10] - 聚焦生成式AI、云原生、数字孪生等技术 服务政府/金融/运营商/能源等行业客户 [10] 战略协同布局 - 投资硬科技领域(芯片/储能/半导体设备)与数字化升级战略形成产业协同 [10] - 通过基金投资进入退出回收期 未来择机退出股权降低资金风险 [8] - 公司股价年内涨幅达260% 总市值286亿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