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消防
icon
搜索文档
国安达(300902) - 300902国安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2
2025-09-22 00:50
战略投资与低空经济布局 - 公司战略投资科卫泰是布局低空经济产业的关键举措,通过整合其无人机系统、智能飞行控制、“三断”通信组网及森林灭火系统等技术优势夯实技术基础 [2] - 投资科卫泰可结合双方技术与市场优势,构建覆盖工业级无人机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及数据应用的全产业链能力 [2] - 低空经济门槛高且技术链条长,科卫泰多年积累的技术、客户资源和品牌能帮助公司快速切入该领域,避免错过行业发展黄金期 [2] - 公司已持有科卫泰19.81%股权,将通过增资10,371.63万元认购31.21%新增股权,使持股比例提升至51.02%实现控股 [3] 储能业务发展与市场策略 - 公司储能消防产品暂无直接出口业务,但已作为配套设备通过电池厂商及系统集成商持续进入海外市场 [3] - 近年来储能系统集采价格下行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售后服务推动储能消防业务收入从2022年约1,100万元增长至2024年1.33亿元 [3] - 2025年公司围绕“创新+降本+提质增效”推进储能业务,通过技术攻关、方案优化、生产控制及市场拓展等多环节提升净利率 [3] - 公司加强研发投入攻克“消防+液冷”等节能新技术,积极培育新业绩增长点以增强持续盈利能力 [3]
通鼎互联:2.9亿元战略收购落地 正式进军储能消防新赛道
全景网· 2025-05-19 09:2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9.15亿元 归属净利润0.77亿元 [1] 战略收购与业务拓展 - 以2.915亿元现金收购和本机电55%股权 正式切入储能消防领域 [1] - 收购已于5月17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相关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和本机电专注于为大储、工商业储能提供消防系统解决方案 是储能安全关键环节 [2] 发展战略与业务布局 - 坚持"聚焦主业 提质增效"发展战略 巩固光电线缆等传统业务优势 [1] - 积极布局光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网络安全等新兴领域 [1] - 通过传统业务与战略投资双轮驱动 构建多元化业务格局 [2] - 立足国家新基建发展需求 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创新 [2] 运营优化与技术创新 - 持续推进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实现降本增效 [2] - 产品涵盖光纤光棒、光电线缆、网络设备等全产业链 [2] - 为运营商及专网用户提供可靠产品和服务 [2] 行业机遇与未来展望 - 收购和本机电看中其储能消防系统解决方案技术优势 [1] - 抓住新能源行业发展机遇 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 [1][2] - 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2]
通鼎互联(002491) - 002491通鼎互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9
2025-05-19 09:16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采用线上文字互动方式面向全体投资者 [2] - 时间为2025年5月19日下午15:00 - 16:30,地点在全景•路演天下(http://ir.p5w.net)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沈小平、总经理白晓明、独立董事杨友隽、财务总监陈当邗、董事会秘书陆凯 [2]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将持续优化健全,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2] - 二级市场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将优化经营业绩、强化核心竞争优势,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2] - 公司生产的光电线缆、ODN光器件等产品可用于数据中心等场景,投资信息以法定信息披露媒体公告为准 [3] - 公司主营业务以通信线缆、设备及解决方案为主,增资南京亿博切入储能消防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寻找新利润增长点;智能制造方面推动传统生产条线智能升级,降本增效 [3] - 公司基于“聚焦主业,提质增效”战略,以传统业务为主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多板块协同发展避免市场和客户依赖性,保持发展动能 [4] 财务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77亿元 [3] - 2024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9%,较2023年下降7.00%,下降原因系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影响;公司将做好主业,提升盈利能力回报股东 [4] 技术研发 - 公司重视技术研发投入,关注行业技术发展方向,结合主营业务布局,形成专利成果和技术标准,增强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详见2024年年度报告 [4] 其他事项 - 行业发展趋势及未来前景详见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3] - 北京北卓业绩补偿事项进展详见2025年4月25日披露的公告,公司将督促业绩承诺方履行业绩承诺补偿义务 [4]
*ST金时:新能源储能业务转型已见成效 营收实现跨越式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0:1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约10倍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39.7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951.76万元,同比增长560.65% [1]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为-1273.54万元 [1]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公司原从事烟标印刷业务,现已转型为新能源储能产业 [2] - 通过并购四川千页科技切入储能消防领域 [2] - 2024年3月正式进入储能系统赛道,实现营收跨越式增长 [2] - 2024年储能系统业务收入25,817.73万元,占总营收68.70% [2] - 2024年储能安全消防业务收入11,365.88万元,占总营收30.24% [2] 产品与技术 - 推出分布式液冷储能一体机、风冷储能一体机及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3] - 产品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套、电网侧调频、工商业用户侧储能等场景 [3] - 重点开发超级活性炭材料及超级电容器产品,拓展新能源车辆、轨道交通等领域 [3] - 子公司千页科技提供电池热失控探测预警及火灾抑制系统 [3] 公司治理与未来发展 - 公司已向深交所提交撤销风险警示申请 [4] - 2024年扣除后营业收入3.7亿元,生产经营能力恢复正常 [4] - 未来将关注能源管理、储能电站开发、虚拟电厂业务等新兴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