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技

搜索文档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深海科技”,上市公司掘金万亿新蓝海
财经网· 2025-03-25 10:29
政策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与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并列[2] - 上海 青岛 深圳 海南 广东等地出台专项规划和合作协议 加速深海科技产业化进程[3] - 政策表述从2021年深海工程 2023年深海深地探测升级为2025年深海科技 标志战略从科研探索向产业化转型[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深海科技被东吴证券定义为十万亿级市场 深海科技指数近一月累计上涨15.54%[1][4]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38亿元 较上年增长5.9%[2] - 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收到超过400条深海科技业务布局问询[8] 产业链与关键技术 - 产业链覆盖上游装备制造与基础技术研发 中游资源勘探与开发 下游商业化服务与衍生应用[5] - 关键技术包括耐高压耐腐蚀装备 AUV/ROV/UUV水下航行器 海底数据中心 漂浮式风电平台等[6][7] - 深海装备制造 资源开发和新基建成为三大先行赛道[6] 技术突破与成就 -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10909米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突破11000米钻深能力[5] - 全球在大洋深水区钻井超4000口 取芯超40万米[5] - 中集集团蓝鲸1号/2号平台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 钻井深度15240米为全球最深[8] 上市公司布局 - 中集集团在超深水装备和FPSO/FLNG订单取得实质性进展 彰显高端装备制造能力[9] - 海油工程具备3000米级水下工程作业能力 拥有17台水下机器人和深水软铺系统[9] - 科思科技开发自研AI算法和轻量化处理技术 提高水下探测准确率[9] - 邵阳液压深海机器人液压控制系统实现1500米深潜数据采集和故障诊断[10] 资本市场表现 - 深海科技指数成分股神开股份 巨力索具 海默科技等涨超50%[1] - 巨力索具3月13日至21日达成6连板 股价从3.35元升至6.55元[8] - 神开股份走出7连板 海兰信等短期大幅上涨[8] 产业应用场景 - 海底数据中心节能方案和漂浮式风电平台技术逐步落地[6] - 海上风电开发成为深海科技重要表现形式 深远海风电引领技术发展[7] - 深海机器人 水下多相流量计等装备应用于深海油气资源开发[9][10]
震荡不改趋势,A股市场估值重构机会较大,A50ETF华宝(159596)放量上涨
新浪基金· 2025-03-25 06:15
市场观点 - 申万宏源策略团队认为二季度防御思维占优 看好高股息资产 中期继续看好科技产业趋势 重点关注AI算力应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投资机会 科技板块可能出现以季度为单位调整 [1] - 银河证券认为短期年报季临近 业绩驱动行情成为关注点 中长期国内经济处于新旧动能切换转型期 新质生产力发展叠加政策提振下A股市场估值重构机会较大 经济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 市场呈现震荡上行特征 [1] - 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建议维持高低切换思路 回避高杠杆高估值中小市值科技股 关注欧洲制造业扩张带来的有色金属、军工、核电等安全类资产 以及红利股和债券等防御类资产 [2] - 长城证券表示震荡不改趋势 业绩验证成为焦点 投资机会集中在迎来拐点或业绩强劲行业 以及有新催化点持续出现板块 科技方向是核心关注领域 消费板块具备低估值修复潜力 [2] - 东吴证券指出大盘指数上行需要其他板块共同推动 房地产成交和房价数据暂时企稳 基建材料行业开工率较高 商品消费数据快速增长 高股息、地产链、大金融等低估值板块有望成为下一轮上行驱动力 [3] - 东兴证券认为4月行情偏震荡 是重要观察点和转折点 关注中美关系走向和政策落地速度 市场仍处在牛市周期震荡阶段 未来向上趋势未改变 [3] 行业机会 - 科技产业重点关注国内AI算力和应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 [1] - 高端PCB受益于AI算力、新能源汽车及消费电子创新多重驱动 [2] - 深海科技受益于国家战略支持和技术产业化加速 [2] - 消费板块中家电、食品饮料PE低于历史均值 具备低估值修复潜力 [2] - 有色金属、军工、核电等安全类资产受欧洲制造业扩张驱动 [2] - 房地产板块止跌企稳 地产链、大金融等低估值板块有望成为上行驱动力 [3] 产品表现 - A50ETF华宝(159596)3月25日放量上涨 涨幅0.09% 成交额8756万元 [1] - 投资者可通过A50ETF华宝(159596)及其场外联接基金(A类021216/C类021217)布局 [4]
深海科技|石华海月揽蛟龙,万亿深海孕生机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25 00:14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深海科技在2025年"两会"中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预计后续地方支持政策将陆续出台[1][2]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同比增长5.9%,为深海科技产业化提供数据支撑[2][5] - 中央财政设立500亿元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基金,支持深海探测、装备制造及资源开发[5] - 上海、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区在规划中明确聚焦深海科技,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5][6] 技术路径与核心领域 - 深海科技发展聚焦"三深":深潜(载人/无人潜水器)、深网(海底观测系统)、深钻(科学钻探),中国已步入世界前列[7] - 高性能万米级潜水器成为多国发展重点,全球累计大洋深水钻井超4000口,取芯40多万米[7] - 深海装备需适配高压、高腐蚀环境,钛合金(抗拉强度1000MPa)和碳纤维复材(比强度1200)为关键材料[13][14] - 水下通信以声学通信(UAC)为主流,未来将向多模态融合(光通信UWOC、电磁波通信UWEC等)演进[13][19] 产业链投资机会 - 上游核心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优先受益,包括钛材、碳纤维复材、锂电池(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270Wh/kg)及电机装备[13][14][16] - 中游装备领域重点关注深海潜航器、机器人、海工装备等,下游运营服务聚焦信息采集、传输与分析[24][25] - 区域布局上,山东发展深海采矿船与空间站,江苏太湖实验室攻关深潜/深网/深探技术,海南三亚深海科技城推动科考与资源勘探[6] 区域发展重点 - 北部地区:辽宁发展深海智能网箱与可燃冰开采,山东推进深海采矿船与基因库建设[6] - 东部地区:上海依托深海重载作业平台研发高端装备,江苏太湖实验室突破隐蔽导航等关键技术[6] - 南部地区:广东构建"一核两极三带"海洋经济布局,海南打造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6]
锂电池走向“深海”
高工锂电· 2025-03-24 11:18
摘要 下一个"低空经济"出现? "深海科技"已被提升至与"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并列的战略高度,这一新兴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 发展机遇。中央定调与政策推动下,深海科技产业链也走向完善,而锂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 安全性等优势,逐步成为深海装备的核心能源选择。 今年,深海科技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标志着国家层面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已做出明确部 署。报告提出,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并将深海科技置于与商业航 天、低空经济并列的关键地位。 各地政府随即积极响应,上海、海南、深圳、青岛、厦门等地相继出台相关规划,进一步加大对海 洋产业,尤其是深海科技领域的支持力度。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崔光磊团队基于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体系,已成功研发出能量密度超过 500Wh/kg的深海电力系统, 并将其搭载于"青能-I",为"万泉号"深海着陆器完成9次下潜,最大 工作深度达10918米,实现了中国万米全海深电力系统的首次示范应用。 行业分析人士 认为, 产业链中的深海装备制造将率先迎来快速增长。 由于深海环境极端,对装备 的耐压性、安全性和抗腐蚀性提出了严苛要求,长期以来,高端深海装备市场主要由国际企业主 导 ...
“四决断”买什么?锁定这三大方向!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3-24 10:38
市场表现 - 市场全天探底回升尾盘翻红,三大指数微涨,沪指涨0.15%,深成指涨0.07%,创业板指涨0.01% [1] - 大小指数走势分化,微盘股指数跌超4%,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下跌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5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001亿 [1]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等周期股表现活跃,北方铜业涨停 [1] - 旅游股震荡走强,峨眉山A涨停 [1] - 深海科技概念股探底回升,亚星锚链等多股涨停 [1] - 算力概念股震荡走低,锦鸡股份跌超10% [1] 四月决断行情 - 四月决断指每年4月前后市场基于政策落地、经济数据验证及上市公司财报披露等因素,对全年投资主线和趋势做出方向性选择的关键时期 [1] - 市场从"政策预期驱动"向"基本面业绩驱动"转变,资金或逐步从主题炒作转向"绩优股"避险 [2] - 具备稳定盈利能力、低估值与高分红特征的资产或将更受青睐 [2] - 有业绩支撑的蓝筹股更容易受到资金青睐,而高位题材股容易出现风险 [3] 历史四月决断主线 - 2020年:创业板指4月上涨14.9%,全年主线为科技成长 [4] - 2021年:宁组合4月启动,全年主线为新能源 [4] - 2022年:周期板块4月领涨,全年主线为资源品 [4] - 2023年:TMT4月见顶,全年主线为数字经济 [4] - 2024年:科技+资源双主线,全年主线为结构性分化 [4] 2024年三大投资方向 AI算力硬件国产化 - 政策层面,"新质生产力"政策细则落地,AI立法加速,半导体设备退税比例提升至25% [5] - 国产GPU、服务器采购需求爆发,AI算力成为数字经济核心底座 [5] - 2025年或成为"AI硬件量产元年",AI应用产业链企业业绩增速有望超50% [5] 消费复苏与政策刺激 - 财政政策发力,家电以旧换新补贴中央财政出资500亿元,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期至2026年 [6][7] - 消费板块或呈现"脉冲式上涨+分化"特征,业绩兑现度高的细分领域如高端白酒、智能家居全年跑赢指数 [7] 周期股与"中特估"共振 - 经济复苏预期强化,PPI同比转正预测+0.5%,推动资源品铜、铝价格反弹 [8] - 煤炭企业受益于电价市场化改革,周期股与"中特估"形成"价值重估+业绩弹性"双击 [8]
深海科技未被挖掘的低位置龙头:中国交建、华电科工等
2025-03-24 08:1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深海科技、海洋经济 [3][4] - **公司**:中国交建、华电科工、中国能建、中国电建、广东建工、浙江交科、宝钛股份、中油服、熵基科技、神开股份、华票 [3][6][7][1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深海科技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投资机会 [3] - **论据**: - 政策支持:自2012年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2021年“十四五”规划强调拓展海洋经济空间,2024年中央工作会议提及发展海洋和湾区经济,今年两会将深海科技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3] - 经济数据:2024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约10万亿元,占GDP的7.8%,增量占GDP增量的12%;深海科技市场空间约3万亿元,超过低空经济 [3][4][5] - 产业链优势:产业链长,覆盖上中下游多个环节,商业化潜力和远期前景广阔 [3][4][5] - 公司表现:相关公司积极响应战略布局,部分公司业绩增速快、估值有优势 [3][9][1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海洋经济细分行业规模**:海洋旅游业1.6万亿、交通运输业8000亿、渔业4800亿、油气业2500亿、化工业4500亿、工程建筑业2200亿 [4] - **公司业务侧重和特点**: - 中国交建:全球最大港口设计建造企业,市值1500亿元,自由流通市值200亿元,估值约0.5倍PB,股息率4.6%,超前布局深海科技原创策源地 [3][9] - 华电科工:专注海上风电、新型岸桥和钢结构业务,2024年业绩增速预期140%,PE为38倍,2025年业绩增速预期36%,PE为27倍 [3][10] - 中国能建:侧重智能电网、特高压、空气压缩储能和氢能源 [11] - 中国电建:侧重光伏、风电,涉及抽水蓄能及风光水一体化运营业务 [11] - 广东建工:广东省内龙头,风力发电及设备制造业务有优势 [11] - 浙江交科:参与跨海大桥建设,通过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竞争力 [12] - **投资策略**:参考新能源、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关注上中下游各环节龙头企业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同时关注政策动向 [7]
【广发策略】如何看市场调整?深海科技会是下一个低空经济吗?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2025-03-23 10:18
如何看待本周市场的调整 - 风格裂口弥合通常通过落后风格补涨或领涨风格下跌完成,3月以来属于强势补涨状态(50、300、红利补涨;恒生科技、1000、科创板震荡)[1] - 历史数据显示风格切换后80%概率回归原风格:如2013年成长→消费→成长(创业板指-13.4%)、2014年稳定→金融→成长(金融+69.3%)[2][14] - 中小盘指数上半年日历效应显著:春节至两会上涨概率超90%(中证1000达93.3%),两会后平均30交易日调整,4月上旬一季报驱动反弹[3][5][6][7][15] - TMT成交额占比安全阈值测算:2月高点44.6%回落至32%(接近0.7倍阈值31%),历史显示回落至情绪顶部70%位置后超额收益回升[9][17] - 全年科技风格仍为主线,建议布局订单兑现快的领域:CSP大厂上游(AIDC)、推理应用工具(昇腾一体机)、端侧(字节/小米)、军工电子[10][18] 深海科技产业分析 - 政策定位提升:首次写入2025政府工作报告,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地方政策接力(青岛/上海3月出台支持文件)[11][19][29] - 产业链三大环节: 1)上游:钛合金材料(耐高压腐蚀)、声呐/水听器等通信设备[21] 2)中游:ROV/AUV潜水器、深海机器人、海工船[21] 3)下游:矿产开发(钴/锰储量超陆地)、国防、能源开采[21][22] - 产业特征: - 军民两用属性(美日俄强化深海国防技术)[22][24] - 24年海洋经济规模10万亿(+5.9%),对标低空经济25年1.5万亿预期[22] - 国产替代空间大(高压环境技术要求高)[23] 深海科技行情对标低空经济 - 启动环境相似:科技催化剂空窗期(GTC/财报落地)+一季报景气线索稀缺(仅风电/电子等少数板块亮眼)[26][27][28] - 行情空间测算:低空经济龙头涨幅1-2倍(万丰奥威+279%)、持续2-3个月,当前深海仍处早期阶段[30][33] - 差异点:低空以eVTOL为核心链状结构,深海更分散,建议关注"卖铲子"环节(材料/装备)[33] 行业数据跟踪 - 房地产:1-2月新开工面积同比-29.6%(较1月降6.6pct),3月成交面积环比+62%[35] - 新能源车:3月前两周零售同比+41%(累计+36%),渗透率升至55.3%[36] - 资源品:螺纹钢价周跌2.4%至3205元/吨,原油库存下降推动WTI涨1.6%至68.28美元[37][38] - TMT板块调整:计算机(-5.32%)、传媒(-4.96%)领跌,TMT成交占比回落至32%[39]
新风口!这一板块,批量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3-21 04:03
海洋经济赛道表现 - 海洋经济赛道成为A股新风口,板块延续强势表现,邵阳液压20%涨停,安诺其、海默科技、海兰信涨超10%,振华重工、开创国际、润邦股份、大连重工、中信重工、巨力索具、神开股份、亚星锚链、东方海洋等涨停 [2][4][11] - 深海科技板块午间休市报1250.83点,上涨90.28点(+7.78%),成交额222.24亿,换手率19.77%,流通市值1384.64亿 [6] - 渔业板块午间休市报836.41点,上涨41.85点(+5.27%),成交额17.60亿,换手率10.56%,流通市值196.80亿 [8] - 海工装备板块午间休市报2563.54点,上涨120.25点(+4.92%),成交额455.82亿,换手率4.29%,流通市值9399.33亿 [10] 海洋经济政策与行业前景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对GDP的拉动作用达11.5%,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2] -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12] - 深海科技领域融合多学科技术,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支撑,涵盖探测开发装备制造、资源利用及生态保护等 [13] - 天风证券认为,在"海洋强国"战略驱动下,蓝色债券等创新型金融工具正成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12] 新股新亚电缆表现 - 新股新亚电缆上市开盘涨400%,单签收益达1.48万元 [14][15] - 公司是华南地区知名线缆企业,主要产品为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及架空导线,深度绑定南方电网等下游龙头企业 [15] - 公司积极拓展特种电线电缆产品至汽车、机器人等新应用领域,在研项目包括"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和机器人电缆 [15][16]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63亿元、30.13亿元、28.34亿元,归母净利润1.11亿元、1.64亿元、1.35亿元 [17]
专家访谈汇总:长和出售港口资产后,行业估值飙升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18 15:06
厦门港务——中国绿色港口,2025有望迎来主升浪 - 港口行业估值受情绪催化和重估因素推动,长和出售码头资产时估值达11倍EV/EBITDA,显著高于行业普遍的6-8倍水平 [1] - 厦门港务依托厦门港(全球第14大集装箱港口)区位优势,形成散杂货码头、临港物流、港口服务三大核心业务 [1] - 2025年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向集装箱码头领域扩展,提升综合性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商地位 [1] - 全球贸易复苏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和内贸物流需求持续增长 [1] - 中远海运港口因背靠全球最大集运联盟海洋联盟,战略价值受重视 [1] 消费趋势演绎,周期轮转不止 - 国产宠物食品企业产能扩增,品牌化推进,海外市场产销布局加速驱动业绩增长 [3] - 东南亚市场增速快,国内头部饲料企业凭借技术与管理优势迎来新成长机会 [3] - 农业企业扩展至深加工和预制菜领域,产品安全问题可能影响品牌信誉 [3] 全球AI共振,AIDC基建需求拐点已至 - 北美四大云服务提供商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超3150亿美元,AI算力需求驱动数据中心扩张 [4] - 数据中心IT电源需求从2023年49GW增至2026年96GW,90%增长来自AI需求 [4] - 国内数据中心HVDC渗透率12%,互联网巨头投入推动需求增长 [4] - 液冷技术市场占比有望提升至33%,服务器机柜功率提升加速技术应用 [4] - 阿里巴巴Q3资本开支达318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80% [8] 关注GTC大会HVDC电源产品应用趋势 - 数据中心HVDC、UPS等设备需低压电能质量设备补偿无功功率和谐波 [7] - 母线方案因功率密度增加加速替代传统电缆和列头柜 [7] 深海科技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 深海科技被纳入2025年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海洋经济总量2024年突破10万亿 [10] - 行业整合海洋学、AI、生物工程技术,推动仿生机器人、深海传感器发展 [10] - AI技术通过智能传感器网络优化渔业资源评估与保护策略 [10] 风电与电网投资 - 2025年江苏、广东海风项目开工,"十五五"年均海风装机预计超20GW [8] - 风电设备外销增长,叶片、铸件等环节加工费用上涨 [8] - 电网配网投资高增,关注智能电网、配电设备领域技术创新企业 [8]
10万亿级,深海科技突然爆发!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002227”开盘涨停,业绩高增长+低PE+低PB概念股请收藏
证券时报网· 2025-03-18 04:16
文章核心观点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和政策支持使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大幅增长,3月18日早盘充电桩概念股因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而大涨,同时深海科技题材爆发,该产业未来有望成为经济新增长极,县域充电设施正加快补短板,且业绩高增长的低估值充电桩概念股受关注 [1][2][3] 行业发展情况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和政策支持使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尤其是公共充电桩数量大幅增长,截至2025年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1月增量为39.5万台,同比上升49.5%,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18.1万台,同比增长222.5% [1][3] -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保有量预计在2024 - 2029年间持续上升,2029年将突破3200万台,2024 - 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4.9% [3] - 2024年海洋经济达10.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深海科技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未来有望成为经济新增长极 [1] 市场表现 - 3月18日早盘深海科技题材爆发,深水海纳股价触及“20cm”涨停,概念股巨力索具、神开股份、海洋王均已录得连续4个涨停板 [1] - 3月18日早盘充电桩概念股大涨,奥特迅开盘涨停,封单44.5万手,英可瑞、富特科技、金冠股份等触“20cm”涨停,英可瑞、威贸电子等开盘涨超8%,比亚迪盘中一度涨至390元/股,A股市值一度超7000亿元 [2] 政策动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推动其安全健康发展 [1] -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开展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今年是“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第二年 [3][4] 企业情况 - 比亚迪3月17日晚发布“兆瓦闪充”技术,最高充电倍率达10C,最大充电功率1MW,汉L兆瓦闪充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407公里 [2] - 奥特迅是国内最早进入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厂商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全国各类电动汽车充电站 [2] - 道通科技2024年净利润为6.4亿元,同比增长257.34%,数字维修业务预计营收约30.42亿元,同比增长约14.59%,数字能源业务预计营收约8.67亿元,同比增长约52.98% [6] 业绩与估值 -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含扭亏为盈)的充电桩概念股有54只,韶能股份等净利润扭亏为盈,长盈精密等净利润增速超100% [6] - 业绩报喜的充电桩概念股中,截至3月17日收盘,时代电气等17股滚动市盈率低于40倍,其中10股市净率低于3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