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创意
icon
搜索文档
会展激活文旅新势能,答案就在2025 IPX世界文旅流量大会!
中国经济网· 2025-08-25 02:37
会展经济与文旅产业融合的核心价值 - 展览业产业带动系数约为1:9 即展览场馆每获得1个单位收入 相关产业就能带动约9个单位收入 [1] - 会展经济是庞大的经济生态系统 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带动性 [1] - 会展超越单纯商务聚合功能 成为激活文旅消费的重要引擎 [2] 国际会展经济的文旅带动效应 - 新加坡会展带动文旅消费占旅游收入三成以上 [2] - 东京国际会展溢出效应为周边文化创意产业每年注入数十亿日元 [2] - 展会成为引爆城市文旅消费的流量入口 撬动交通 餐饮 购物 文化娱乐等多维度消费链条 [2] 深圳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 通过发展会展经济激活文旅消费潜力 推动游客走进城市体验文化 [3] - 高规格展会带动周边文旅消费 文博会T8旅游创意园分会场推动文创产品交易超过十亿意向额 [4] - 文创展 潮玩展 数字互动展会吸引大批年轻游客和普通市民参与 [4] 深圳市文化旅游促进会的核心作用 - 协会汇聚370余家文旅相关会员单位 覆盖设计 科技 金融 知识产权等多个板块 [7] - 主办深圳国际IP授权产业博览会 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IP文创平台之一 [5] - 通过策划配套活动让会展成为文化体验和消费升级的催化剂 [6] 会展观众消费行为特征 - 参展观众中40%-50%会选择在展会期间参与城市文旅活动 包括博物馆参观 创意街区探访等 [6] - 观众在互动体验与消费中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直接参与者 [4] - 展会现场的创意衍生品和沉浸式体验活动激发即刻消费需求 [4] 2025 IPX世界文旅流量大会规划 - 大会于8月27至29日在福田会展中心举办 由深圳市文化旅游促进会主办 [7][8] - 联合50多家商协会共同支持 规模与规格属行业领先 [8] - 包含第12届深圳国际IP授权产业博览会和第3届深圳国际文创展&潮玩展 [8] 大会内容架构 - 主论坛邀请秘鲁领事馆总领事 腾讯文旅 百度 实丰文化 中国国家地理等嘉宾 [8] - IP板块包含第八届玉猴奖颁奖典礼 国际IP产业发展论坛等热点议题 [8] - 文创板块聚焦国际化与出海战略 Amazon Coupang 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参与 [8] 深圳文旅产业发展战略 - 城市正优化展会配套设施 升级文化旅游产品 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游客体验 [10] - 推动VR沉浸式展览 智能互动导览 潮玩文化 非遗创新等创新形式 [10] - 目标打造入境消费第一城 为国内外城市提供可复制经验 [10]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四川:蜀道新歌
人民日报· 2025-08-25 01:46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四川综合交通建设自十八大以来完成投资3.5万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3][32] - 成渝中线高铁设计时速达350公里,通行时间从13小时缩短至1小时[4][44] - 川藏铁路搭建海拔高差超3000米的"天堑蜀道",雅西高速首创双螺旋隧道实现10分钟通行10公里[44][47]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从2019年6.3万亿元增至2024年8.7万亿元[22][70] - 川渝高竹新区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80%企业配套重庆,90%产品销往重庆[21][68] - "川渝通办"覆盖355项政务服务事项,超2300家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互联互通[22][70] 国际物流与贸易通道 - 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3.6万列,形成西向开放战略基地[3][32][81] - 四川通过中老班列进口榴莲实现72小时直达,成本降低50%且损耗近乎为零[24][88] - 成都空港口岸2024年上半年入境外国人38.54万人次,同比增长58%[120] 产业创新与技术突破 - 成兰铁路研发100多项新型实用专利,首创全回转全套管施工工艺实现141.7米桩基[41][43] - 空客成都项目实现飞机拆解回收率91%,远超全球60%平均水平[92][96] - 四川数字文创核心产业总规模达3819亿元,规上企业690家[116][117] 能源与绿色产业 - 西藏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超99%,外送电量超161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386万吨[17] - 西藏九大产业推动2024年上半年GDP达1382.72亿元,同比增长7.2%[13][14] - 西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13]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 成都世运会于2025年8月举办,展现天府文化国际影响力[121][123] - "四川造"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登全球影史票房第五,特效镜头达1900余个[112][116] - 四川线上石窟展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展示广元千佛崖等文化遗产[117]
山东为乡村著名让邮路畅通 设置村牌、街路巷牌、楼门(户)牌等标志
大众日报· 2025-08-25 01:05
政策目标与框架 - 通过地名服务与邮政快递网络协同提升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1] - 重点覆盖乡村寄递物流投递精准度及"最后一公里"服务畅通性 [1] - 推动"地名+"多维服务模式包括产品推广、文化挖掘及志愿服务整合 [1] 地名体系建设规划 - 2026年6月底前完成乡村居民点、道路及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命名工作 [2] - 统筹设置村牌、街路巷牌、楼门牌并协调标准地址编制 [2] - 探索智慧地名标志集成邮政快递服务、民生服务及文化宣传功能 [2] 数据共享与技术应用 - 建立标准地名信息共建共享机制确保新命名信息同步至邮政管理部门 [2] - 强化地名信息采集与上图应用 规范录入国家地名信息库 [2] - 提升寄递物流行业在互联网地图中的感知度与搜索定位精准度 [2] 产业与文化融合 - 支持乡村产业品牌宣传融入地名元素 [2] - 鼓励开发融合地名文化的邮政文创产品如邮票、明信片、邮册 [2] - 引导邮递员、快递员加入地名志愿服务队伍参与文化建设与信息采集 [2]
上半年传统村落吸引游客超2.93亿人次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00
传统村落旅游数据 - 国家级传统村落8155个和省级传统村落5028个在上半年吸引游客超过2.93亿人次 [1] 产业发展模式 - 各地通过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休闲旅游和文化创意等产业 [1] - 产业发展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1]
上半年全国传统村落吸引游客近3亿人次
央视网· 2025-08-24 12:24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成效 - 全国传统村落上半年吸引游客近3亿人次 带动消费约342.13亿元 [1][7] - 福建龙潭村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片区暑期接待游客约29万人次 [3] - 全国8155个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超5000个村落列入省级名录 [7] 区域发展模式 - 福建 浙江 山东 湖南等地推进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形成集群效应 [5] - 龙潭村与邻近三个村落联合打造文创片区 激活民俗活动与旅游业态 [3] - 采用文化赋能结合产业造血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5] 具体实施举措 - 通过修缮古村民居 整理文化遗存 举办非遗展示与文体竞赛活动 [3][7] - 引导传统村落联合周边资源打造文化品牌 彰显个性特色 [5] - 文化赋能推动休闲旅游 文化创意等产业加快发展 [7]
人居文化与科技研讨会在京举行 启动火星人居科幻城场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06:30
行业活动与战略合作 - 活动举办火星人居科幻城场景启动系列活动 包括专家研讨 研究机构揭牌 签约仪式 文创产品体验等环节[1] -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讲解火星地质特征及人类生存条件分析[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红教授分享无生命环境下的人类生存技术与科研探索成果[1] -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分析科幻主题文旅项目发展趋势 强调文化IP与科技融合在主题公园建设中的核心价值[1] 研究机构与实验室建设 - 主办方揭牌火星人居研究中心 火星生存实验室 国家遥感中心外太空环境要素智能感知实验室 火星人居实验室等机构[1] 企业合作与资源整合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海霍洛维兹数字科技公司 弗锐思北京动漫科技公司等多家单位与北京诣想华苒科技公司现场签约[1] - 签约内容涵盖文旅合作 技术研发 机器人文旅场景应用 产业投资等多个维度 旨在推动火星人居科幻城项目落地与发展[1] 科技文化融合体验 - 文创产品展示区提供VR沉浸互动体验 绘本与漫画阅览 系列衍生产品参观体验[2] - 活动吸引学界 产业界 文旅界等领域400多名代表参会[2]
倒计时10天!“青爱的杭州”欢迎你踊跃参与
杭州日报· 2025-08-21 02:49
杭州青年文创与非遗推广活动 - 第二届"青爱的杭州"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百所高校团队参与 [2] - 浙江工商大学"非遗所思"团队探索十项非遗技艺 包括王星记扇制作(88道工序)、方回春堂膏方熬制、深奥灯彩、杭锻织造和玉石微刻等 [3] - 团队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用短视频展示非遗技艺 开发融合西湖、良渚文化的文创扇 并打造"非遗双语脱口秀"进行国际传播 [3] 工业遗产活化创新 - 中国计量大学团队创作百米漫画《我是杭钢1号高炉,这是我的70年》 描绘1958年第一炉1350℃铁水生产到现代文旅融合的转型历程 [6] - 漫画聚焦杭钢工业遗产70年发展三部曲:艰苦创业、时代蝶变和高歌猛进再出发 获得全国各地大学生喜爱 [6] - 团队通过蹲点式调研 以杭钢与新时代青年对话形式展现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 [6] 乡村文旅融合实践 - 杭州职业技术大学团队在建德李家镇开展"剧本游"项目 创作《化石守卫小英雄》《李家镇的石光密语》两套研学剧本 [7] - 项目配套制作化石科普图册 绘制11个剧游角色形象 开发"时光线索卡"、任务手册和纪念徽章等文创产品 [7] - 团队提出将剧游体验与农特产品联动 并计划引入AR互动和故事地图等数字化元素增强文化IP生态 [7] 青年创意与城市融合 - 大学生团队采用"守其魂、创其形"方式 让老手艺既保持传统精髓又实现创新突破 [3] - 青年学子通过怀旧风将复古韵味与现代审美融合 使杭州遗产成为与当代生活对话的"进行时" [5] - 活动持续至2025年8月31日 欢迎全国大学生分享实践成果 [8]
香港投资推广署:鼓励内地文创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23:34
据悉,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园与香港的合作已从"走出去展示"迈向"深水区共创"。如《声生不息·港乐 季》,就是马栏山企业芒果TV与香港TVB团队联合打造的现象级文化IP。 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胡朝晖说,当前,马栏山加快推动传统文化业态转型升级,催生了一批动漫游戏、 数字文博、数字文旅、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希望此次会议能成为两地文创产业携手前行的新起 点。(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香港投资推广署:鼓励内地文创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 中新社长沙8月19日电 (向一鹏)"内地文化创意企业可利用香港平台优势助力其'出海',包括将香港作为 国际化业务运营中心、授权与版权运营枢纽,充分利用香港资本市场、人才库和国际化团队等优 势。"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创意产业、体育及娱乐总裁方婉儿19日在长沙表示。 "湘遇香港·创领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圆桌会当天在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园举行。此次活动由香港特别行 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与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园管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武汉经济贸易办事处湖 南联络处共同主办,旨在拓展湘港两地在文创领域的合作空间。 "今天的香港不仅是湖南 ...
德必集团: 关于5%以上股东减持期限届满暨实施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9 11:21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长兴乾悦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456,41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636%,减持均价为23.72元/股 [1][2] - 减持后长兴乾悦持有公司股份6,105,164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从5.0031%降至4.0395% [2] - 减持股份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前持有的股份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增加的股份 [1] 减持计划执行情况 - 减持计划自2025年4月22日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实施,实际减持期间为2025年5月19日至2025年8月18日 [1][2] - 减持数量较原计划最高减持数量1,463,815股减少7,400股,完成度为99.49% [1][2] - 减持后公司扣除回购专户股份后的总股本为145,142,091股 [2][3] 减持影响说明 - 本次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3] - 减持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规要求 [3] - 减持实施情况与已披露的减持计划一致,不存在违规情形 [3]
非遗X运动市集!华远集团“远方有礼”解锁传统文化潮玩法
经济观察网· 2025-08-19 02:38
核心观点 - 华远集团旗下"远方有礼"品牌通过体育嘉年华市集活动 创新融合非遗技艺与运动生活场景 为文商旅体协同发展注入文化活力并探索夜间经济活化新路径 [1][2][3] 活动概况 - 市集活动于8月16日至17日在大吉巷举办 从正午持续至晚间 精准覆盖日间休闲与夜间消费黄金时段 [1] - 大吉巷作为区域商业文化新地标 兼具老北京文化底蕴与年轻时尚活力 为非遗展示提供天然舞台 [1] - 展位以"传统技艺动起来"为核心搭建 包含销售区 互动区与打卡区三大功能区域 [1] 产品与互动展示 - 非遗宫毯系列创新演绎为益智拼图 将传统纹样融入趣味游戏 帮助儿童在玩乐中认识古老图案 [2] - 祥云纹 团花纹等经典元素应用于休闲运动服饰 成为潮流单品 使非遗元素自然融入日常穿搭 [2] - 金属公司推出錾刻挂件 华远典当推出和田玉饰品 将千年工艺巧妙植入日常配饰 [2] - 白塔寺药店联合跃动运动馆以"运动+健康"形式 将特色茶饮系列精准对接运动场景需求 [2] 特色活动设计 - "鱼洗搓盆"装置展现传统智慧与科学原理的对话 吸引儿童反复尝试并体会工艺智慧 [2] - "绳结解锁大挑战"要求参与者累计跳绳次数兑换鲁班锁解谜机会 实现运动耐力与空间思维的双重碰撞 [2] - 亲子协作闯关模式成为市集打卡热点 推动文化从静态陈列转化为可触摸 可品尝 可互动的生活方式 [2] 战略意义 - 活动秉持"体育为核 文化为魂 商业为脉"理念 实现非遗技艺与运动生活场景深度联结 [1][3] - 通过文化基因融入城市肌理 使非遗工坊成为全民参与的活力场域 [3] - 以非遗为纽带激活文化DNA的现代表达 体现国企以文化软实力赋能城市升级的实践 [3] - 探索以文兴城 以商活文 以旅彰文 以体促文的协同发展模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