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

搜索文档
约850家中企在欧洲智慧能源展展示可再生能源创新成果 “让清洁、高效和安全的能源产品走近各国民众”(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5-14 21:55
展会概况 - 2025年欧洲智慧能源展在德国慕尼黑举行,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2700多家参展商参展,吸引超过10万名参观者 [1] - 中国展商约850家,参展规模仅次于德国 [1] - 展会设有光伏、储能、充电桩技术和智能电网四大平行展 [2] 技术创新与产品展示 - 德国萨克森州展台展示一款容量达25兆瓦时的储能设备,由废旧动力电池改造而成,可实现削峰填谷 [2] - 法国雷诺与德国"移动之家"合作推出服务,用户可将闲置电动汽车电池用作电网临时储能,换取免费充电权益 [3] - 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可量产的9兆瓦时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重量低于36吨,已应用于全球1700多个项目 [4] - 隆基绿能展示最新电池产品,正负电极全部集成于背面,光吸收面积增大,转换效率提升,局部温度降低28% [4] - 爱旭ABC全屏光伏面板展示高抗遮挡性能,与传统面板相比在遮挡条件下仍保持高效运行 [8] 中国企业表现 - 中建材海外公司在40多个国家运营41家海外仓及建材超市,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外仓可实现48小时内出库,较行业平均提速80% [5] - 华晟新能源与德国Next2Sun合作推出垂直安装光伏组件,年发电量可提高10%,已应用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等地 [7] - 远景能源与西班牙政府合作建设氢能装备工厂,布局绿氢产业链,打造零碳氢能产业园 [8] - 爱旭公司与欧洲多家公司签署供货协议,推动欧洲可再生能源发展 [8]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在欧盟,太阳能和风能首次超越煤和天然气的发电量,德国可再生能源已满足约60%的净电力消费 [3] - 2024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增长30%,达到329吉瓦,超过其他前十大市场总和 [6] - 中国光伏产业推动全球技术进步,未来有望继续引领全球光伏行业增长 [6] 国际合作与前景 - 中欧企业在新能源领域高度互补,合作前景广阔 [7] - 欧洲智慧能源协会认为中国企业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展现出强大竞争力,预计欧中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8]
投资公司Elkstone警告称,监管不确定性阻碍了爱尔兰住房投资
商务部网站· 2025-05-14 16:42
爱尔兰住房投资 - 监管不确定性阻碍对爱尔兰供应不足的住房部门的投资 [1] - 租金管制制度造成矛盾情况 尽管存在结构性供应短缺 但开发管道停滞 [1] - 租金压力区(RPZ)制度将年度租金涨幅限制在2%或通胀率(以较低者为准) 该制度将于今年到期并接受审查 [1] - 建筑和融资成本增加使许多开发项目无法为开发商带来收益 [1] 数据中心投资 - 爱尔兰能源监管机构暂停新数据中心审批 将潜在投资转向竞争激烈的欧洲市场 [1] - 基础设施瓶颈为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私人投资者提供机会 可缓解容量限制并支持气候目标 [1] 公司背景 - 公司以投资Flipdish LetsGetChecked和Manna等初创公司而闻名 [1]
道达尔(TTE.US)将出售波兰沼气厂50%股份 以提高可再生能源投资回报
智通财经网· 2025-05-14 11:09
交易概况 - 道达尔同意以1.9亿欧元(2.14亿美元)的企业价值出售波兰沼气生产业务Polska Grupa Biogazowa(PGB)的50%股份给挪威投资公司HitecVision AS [1] - 交易需待政府和监管部门批准 [1] - 该交易是公司提高可再生能源投资回报战略的一部分 [1] 战略背景 - 公司正致力于出售其在波兰和法国的可再生天然气权益 [1] - 2025年低碳分子投资预算从2023年的9亿美元降至5亿美元 因沼气等业务回报不足 [2] - 公司转向资本密集度较低的商业模式 [2] 业务现状 - PGB在波兰运营20个沼气装置 2023年生物甲烷产能超450千兆瓦时 [2] - 公司在法国拥有超800千兆瓦时沼气产能 [2] - 美国业务包括2018年入股Clean Energy Fuels和2024年入股Vanguard Renewables [2] 行业环境 - 碳氢燃料价格下跌对大型石油公司利润构成压力 [1] - 生物甲烷生产仍需政府补贴 规模化盈利进展缓慢 [1] - 生物甲烷由农业废弃物等有机物质分解制成 化学性质与传统天然气相同 [1]
2024年中国对德投资稳居前三, 可再生能源、电池供应链是投资重点
经济观察网· 2025-05-14 08:27
投资总体情况 - 2024年外国企业在德国投资项目总数1724个 同比微降2% 但投资金额高达232亿欧元[1] - 2024年有7个项目投资额超过5亿欧元 其中5个项目至少投资10亿欧元[1] - 美国以229个投资项目排名第一 同比下降26% 瑞士202个项目排名第二 中国199个项目排名第三[1] 中国企业在德投资 - 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项目数量199个 与2023年基本持平 仅减少1个[1] - 中国投资主要行业分布为电子产品和自动化25% 能源与原料21% 交通与物流19%[2][3] - 中国投资业务形式分布为市场和销售41% 生产和研发26% 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欧洲总部为11%[2][3] - 中国企业在德国生产和研发项目占比26% 高于德国外商直接投资平均水平20%[3] 行业投资趋势 - 外国企业对关键战略性行业投资力度增大 特别是软件与IT服务以及可再生能源行业[2] - 每五个投资项目中就有一个从事生产和研发 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2] - 中国投资者重点投资可再生能源 电池供应链 汽车 医疗技术 机器人及软件解决方案领域[3] 德国创新环境 - 德国研究人员2024年申请近25000项专利 比上一年增长04%[2] - 德国在全球专利申请排名稳居第二 仅次于美国[2] - 德国凭借稳定政策框架 顶尖创新能力和欧洲最大消费市场优势保持投资吸引力[1]
巴西能源部长西尔韦拉:巴中携手引领全球绿色转型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14 08:16
中巴能源合作前景 - 巴西矿产与能源部长指出中巴在可持续发展和全球能源转型领域具有广阔合作前景 [2] - 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政治伙伴 双方理念相通并支持多边主义 [2] - 两国正携手推动构建包容、可持续的全球发展新格局 [2] 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 - 巴西与中国都认识到碳排放问题的全球性 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应对 [2] - 巴西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成就 包括"未来燃料"计划、绿色氢能开发和海上风电等创新举措 [2] - 巴西正逐步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全球标杆" 拥有全球最优的能源结构之一 [2] 商业合作与投资意愿 - 巴西代表团与多家中国企业进行交流 这些企业展现出在巴西清洁能源领域投资的强烈意愿 [2] - 巴西将积极参与COP30 与国际社会分享可持续发展经验 [3] - 巴西在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中保持坚定决心和积极行动 [3]
我国绿证获认可,交易持续升温
搜狐财经· 2025-05-14 06:30
近期,绿证市场再获关注。 历时5年 中国绿证的突围路 RE100是国际上倡导绿色电力消费的非政府组织,旨在促进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企业承诺使用100%的 可再生电力。其成员企业需要设定实现100%可再生电力使用的目标时间表,并定期报告其可再生电力 的采购量和使用情况。 时间倒回到2020年,彼时,RE100发布技术评估报告称,中国绿证的环境属性声明需要额外的步骤来确 保其可信度。这一要求直接导致中国绿证在国际供应链中认可度偏低,部分跨国企业甚至要求供应商必 须采购欧美绿证,国内新能源企业每年为此多支出数亿元认证成本。 为了能够让中国绿证得到认可,我国打出了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 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确立了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环境属性的唯一凭证,并将核发范 围从陆上风电、集中式光伏扩展至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等全品类项目。 2024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 碳政策衔接 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强调要拓展绿证应用场景,加强国内国际绿证互认。 ...
中国绿证被RE100全面认可!背后承载着怎样的战略价值?
中国电力报· 2025-05-14 03:20
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的背景与意义 - 气候组织正式宣布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标志着中国绿证体系获得国际权威认可[1] - 决策时点基于中国绿证制度完善及成员企业需求,270家在华RE100成员企业年用电量达770亿千瓦时,其中59%来自可再生能源[2] - 中国绿证体系已形成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具备项目溯源和环境效益核算的高透明度[3] 中国绿证体系的特点与优势 - 中国绿证涵盖项目注册、签发、交易、应用及注销全流程,实现端到端可追溯性[3] - 政策基础坚实,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百问百答(2025年版)》为企业提供操作指南[6] - 绿证与RE100标准接轨简化了企业声明绿电消费的流程,提升采购灵活性[4] 对企业和市场的影响 - 预计将吸引更多企业加大采购力度,推动市场规模扩大和价格合理化[4] - 为在华企业提供多元化绿电采购选项,降低采购成本并加速全球绿电生产-消费循环[4] - 跨国企业实践显示,绿证机制可助力产业链绿色升级,中国企业可借鉴国际经验[6] 国际化机遇与未来行动 - 绿证国际化为中国出口企业提供窗口期,建议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以提升竞争力[7] - 气候组织与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签署备忘录,推动中国绿证快速落地和国际互认[7] - 未来合作将聚焦绿色电力消费、政策研究和国际合作,加速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8]
专访南非贸工部投资促进首席主任布阿:南非愿深度参与电池产业链,欢迎中国电动车企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00:19
中南经济合作 - 南非有望成为全球电动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国(比亚迪产量超过特斯拉)的合作意义重大 [1] - 南非拥有丰富关键矿产资源,可与非洲国家共同打造区域性电池产业链,助力全球绿色能源转型 [1] - 电动汽车领域有望成为两国经济合作新亮点 [1] - 中国品牌汽车和家电在南非市场表现优异,已进入当地千家万户 [1] - 两国在绿色能源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南非电力基础设施存在发电/输电/变电/新建电厂等多环节投资缺口,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是重点方向 [2][8] - 医药医疗设备、农业农机设备领域存在合作空间 [8] - 天然疗法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可共同开发高附加值天然产品并延伸至制药/保健品产业 [11] - 中国中产阶层规模超1亿人,10%消费群体接受南非产品即可带来巨大市场突破 [2][12] 南非市场多元化战略 - 美国30%关税对南非汽车/农业/采矿三大支柱产业造成显著冲击,这些行业吸纳大量就业且是对美出口主力 [4] - 南非正深化与欧盟合作(通过EPA协定),推进非洲大陆自贸协定(AfCFTA)保障区域市场准入 [7] -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提供稳定政策支持与经济平台,南非支持沙特等国家加入以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影响力 [9][10] - 中国市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南非是首个与中国建立高层级战略互动机制的非洲国家 [7] - 私营部门支持政府推动市场多元化,探索替代市场以分散风险 [6] 南非产品在华机遇 - 南非博士茶在中国市场已有良好口碑但面临进入壁垒 [12] - 南非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潜力大,有望替代部分澳大利亚进口份额 [12] - 含芦荟成分的天然护肤品有望获得中国消费者青睐 [12] - 高端海产品(鲍鱼/小龙虾/龙虾)对华出口表现良好 [13] - 广东已设立"南非商品展示中心"推广博士茶等产品 [13] 金砖机制作用 - 金砖国家快速扩容,众多发展中国家申请加入以加强合作推动经济发展 [9] - 南非虽为金砖最小经济体但在非洲具有独特代表性和战略影响力 [9] - 金砖机制有助于扭转西方国家掠夺性资源获取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10]
德报告:中国是德国第三大投资来源国
环球时报· 2025-05-13 22:37
外国企业在德投资概况 - 2024年德国共登记1724个外国直接投资项目 包括绿地投资 扩建项目 迁移项目 不包括并购 同比小幅下降2% [1] - 外国企业在德投资金额保持在232亿欧元高位 其中1/5的外企将德国作为生产或研发基地 [1] - 美国是德国最大投资来源国 项目数量229个 瑞士以202个项目位列第二 中国以199个项目排名第三 [1] 中企在德投资特点 - 中企在德投资数量同比保持不变 主要关注欧洲和德国的绿地项目 [1] - 中国对德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表现突出 共计31个项目 [1] - 中企在德投资项目涉及的业务领域中 市场和销售占比最多 生产和研发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1] 中企投资重点行业 - 中企聚焦可再生能源 电池供应链 汽车 医疗技术 机器人等领域 尤其是这些行业的软件解决方案 [2] -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投资布局的最大受益方 中企对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疫情结束后增幅显著 [2] 德企在华投资动态 - 50%的德企计划未来两年增加在华投资 超1/3的受访企业加速在华本土化以应对贸易紧张局势 [2] - 2024年德国企业在华新投资57亿欧元 同比增长1/4 [2]
Gevo(GEVO)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3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900万美元,仅为北达科他州奇沃工厂运营两个月的收入 [7] - 本季度末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为1.35亿美元,综合运营收入和其他净收入为3090万美元 [23] - 北达科他州GIVO公司2 - 3月运营收入为5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为180万美元;Gevo RNG公司运营收入为11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为270万美元;Gevo和Gevo Fuel部门综合运营净亏损为217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亏损为1990万美元;公司整体综合运营亏损为2010万美元,非GAAP调整后EBITDA亏损为1540万美元 [24][25] - 公司预计全年调整后EBITDA将持续改善,有望实现正EBITDA,主要驱动因素包括45Z税收抵免的货币化、新的负339 CI评分带来的RNG价值增加以及北达科他州工厂的持续表现 [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乙醇业务 - 北达科他州工厂在2 - 3月生产了超1100万加仑低碳乙醇,每蒲式耳玉米产出约2.9加仑乙醇,同时销售了超4万吨高蛋白动物饲料和300万磅玉米油 [27] RNG业务 - RNG子公司本季度营收为570万美元,较上年增加170万美元,主要因碳评分提高带来的LCFS信贷增加,但部分被RIN价格下跌所抵消 [23][24] - 该业务运营收入为11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为270万美元 [24] 酒精制喷气燃料(ATJ)业务 - 公司正在推进北达科他州ATJ工厂的工程设计,已利用南达科他州普雷斯顿湖工厂的ATJ设计节省时间和成本 [26] - 公司预计ATJ 30项目建设时间与ATJ 60相同或更早,且成本更低,有望吸引更多关注 [44] - 公司与未来能源全球签署了一份具有开创性的承购协议,FEG将收购与未来ATJ生产的1000万加仑/年燃料相关的范围一和范围三排放信用 [3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包括北达科他州工厂两个月和RNG业务三个月,共产生了超10万吨的碳减排量 [29] - 公司认为美国未来十年可能需要超30座6000万加仑/年的酒精制喷气燃料工厂,且有足够的乙醇和玉米产能支持 [2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公司收购北达科他州工厂的增长战略有望带来回报,助力公司今年实现EBITDA转正 [9] - 计划在北达科他州建设3000万加仑/年的ATJ工厂,利用现有设计和工程降低成本和风险,并通过模块化减少项目风险和劳动力成本 [14] - 积极拓展碳减排市场,出售自愿碳减排量和耐用二氧化碳清除信用(CDRs) [15][31] - 利用Verity业务跟踪和追溯土地使用、农业实践、碳足迹等信息,以科学和数据为基础,增强产品透明度和可信度 [36] 行业竞争 - 公司认为酒精制喷气燃料是美国增加喷气燃料产能最具经济优势的方式,其次是用植物油、废食用油或动物脂肪制成的HEFA喷气燃料,而从化石油中生产更多喷气燃料则需新建炼油厂 [18][19][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尽管市场存在噪音,但行业基本面良好,酒精制喷气燃料业务具有巨大的增长机会 [22] - 北达科他州工厂具有理想的条件,适合建设酒精制喷气燃料工厂,且该州政府和各界对公司发展持欢迎态度 [13] - 公司预计能够在第二季度实现45Z税收抵免的货币化,并在全年实现EBITDA转正 [53][54] - 公司对国会关于45Z税收抵免的提案表示乐观,认为该提案将有利于公司业务发展,且消除间接土地使用作为衡量CI的组成部分将使公司受益 [57][5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已获得美国国税局批准,可申请45Z税收抵免,北达科他州工厂是美国仅有的两家能从45Z税收抵免中受益的乙醇工厂之一 [9][10] - 公司的碳强度得分约为20,较低的碳强度使公司在碳减排市场具有竞争力 [11] - 公司的北达科他州工厂拥有该国三个运营中的碳封存业务之一,且碳封存井地质结构和规模良好,已被认证为千年井 [11][1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如何看待公司本季度末1.35亿美元受限现金的现金节奏,以及ATJ 30项目与ATJ 60项目的时间框架比较 - 公司表示不会在2025年为ATJ 60项目支出4000万美元,会将部分资源转移到ATJ 30项目,同时计划对RNG工厂进行再融资以释放现金 [41] - 公司预计ATJ 30项目时间与ATJ 60相同或更早,因其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且概念与ATJ 60相同,设计已完成,预计更简单直接,成本也更低 [44][45] 问题2:碳减排产品是否有现成市场,以及是否能在第二季度开始货币化45Z税收抵免并实现正EBITDA - 公司表示已有一个不断增长的耐用二氧化碳清除市场,公司正在扩大在该市场的销售,并根据市场情况选择将碳价值与燃料一起出售或单独出售 [50][51] - 公司预计尽快实现45Z税收抵免的货币化,并在全年实现EBITDA转正,公司有足够的运营能力实现自给自足 [53][54][55] 问题3:公司预计从乙醇和乳制品RNG分子的45Z税收抵免中获得多少收益,以及参议院的相关政策是否会有变化 - 公司表示乙醇方面,CI得分在20多分,每CI点约2美分,抵免额将相当可观;RNG方面,新提案将对不同类型的RNG进行单独计算,公司认为这对其有利,因其拥有美国最好的RNG设施之一 [68][70][72] - 公司预计参议院会有一些噪音,主要是关于混合商信贷和生产商税收抵免的争论,但最终结果可能与众议院相似,可能会有一些微调,但不会有实质性变化 [82][84][85] 问题4:公司与Future Energy Global的承购协议中,范围一和范围三排放信用的价值是多少,以及是否由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额外需求驱动 - 公司表示这些排放信用的价值远高于LCFS市场中的碳价值,每顿超过数百美元,该协议通过“记账与认领”方式为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有望拓展市场范围 [89][90][91] 问题5:ATJ 30项目已售出的50%产能是全新业务还是来自ATJ 60项目的过剩需求,以及北达科他州工厂理论上可进行多少扩张 - 公司表示ATJ 30项目已售出的50%产能是全新业务,合同结构与ATJ 60不同,公司在北达科他州有更广泛的合同操作空间,且未来可将合同灵活转移 [98][99][101] - 公司认为北达科他州工厂有空间扩展乙醇产能,且ATJ 30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可在其他地方复制建设,同时公司还有其他ATJ 60项目的机会 [10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