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制品业

搜索文档
钢研高纳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17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26 04:3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17亿元 同比增长5.0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80.54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64.52% [2] 行业地位与产能 - 国内高端和新型高温合金制品生产规模领先且产品体系最完整的企业之一 [2] - 年产能包括5000吨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母合金及发动机精铸件 [2] - 具备年产1000余吨变形合金原材料和10000余件航空航天用盘环类锻件能力 [2] 技术布局与产业体系 - 深耕镍基高温合金领域并拓展铝镁钛铸锻件领域 [2] - 布局精密铸造/离心铸造/模锻环轧/粉末冶金/精细制造/增材制造产业 [2] - 掌握粉末高温合金/金属间化合物/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泡沫金属等新型合金生产技术 [2] - 形成以北京为总部的"七市十厂"产业布局 [2]
湖北兆洋钛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6 04:20
公司基本信息 - 湖北兆洋钛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法定代表人为王小莉 [1] - 注册资本为50万元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一般项目包括金属制品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售、金属结构销售、金属材料销售 [1] - 经营范围还包括紧固件销售、密封件销售、轴承销售、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销售 [1] - 公司可销售机械电气设备、橡胶制品并从事货物进出口业务 [1] - 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1]
铭科精技:公司东莞基地新投产的2500吨冲压机生产线,当前主要应用于大型五金冲压模具的生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4:03
东莞基地新产线应用 - 新投产2500吨冲压机生产线当前主要应用于大型五金冲压模具生产 满足新能源车轻量化及复杂结构件需求 [2] - 产线运行稳定且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 能有效匹配现有客户订单需求 [2] 机器人业务布局 - 机器人零部件领域仍处于前瞻性储备阶段 尚未形成规模化量产 [2] - 该生产线暂未投入人形机器人部件生产 [2] 未来产能规划 - 将根据客户订单情况和市场需求动态评估是否扩充同类大型冲压或一体化成形设备 [2] - 持续优化产线配置以提升整体产能和柔性制造能力 确保在汽车结构件及潜在新兴业务领域具备竞争优势 [2]
海昌新材: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074.24万元,同比增长0.14%
经济观察网· 2025-08-26 03: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8亿元 同比下降4.75% [1] - 净利润3074.24万元 同比增长0.14% [1] - 基本每股收益0.1239元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55% [1]
屹通新材: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725.04万元,同比下降2.96%
经济观察网· 2025-08-26 02: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 同比增长33.68% [1] - 实现净利润2725.04万元 同比下降2.96% [1] - 基本每股收益0.2725元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3.05% [1]
中钢天源营收净利恢复双增 核心产品产能8.5万吨行业领先
长江商报· 2025-08-25 23:3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17亿元 同比增长16.94% [1][3] - 净利润1.47亿元 同比增长43.07% [1][3] - 扣非净利润1.39亿元 同比增长72.46%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3亿元 同比增长318.28% [3] 业务板块表现 - 工业原料收入5.12亿元(占比33.73%)同比增长23.49% [4] - 电子元器件收入3.68亿元(占比24.27%)同比增长17.02% [4] - 金属制品收入2.61亿元(占比17.23%)同比增长4.96% [4] 产能规模 - 磁性材料产业产能:8.5万吨四氧化三锰(电子级5万吨/电池级3.5万吨)[2][5] - 永磁铁氧体器件产能2万吨 软磁器件5000吨 金属磁粉芯4000吨 稀土永磁器件2000吨 [5] - 金属制品产业产能7万吨 [2][5]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7028万元 同比增长12.59% [6] - 承担政府科研项目12项(科技部1项/国家发改委2项/国防科工局7项/省市级2项)[6] - 申请专利4项(发明专利2项)授权专利19项(发明专利13项/PCT专利1项)[7] 运营效率改善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38.3天 较2024年同期下降36.9天 [4] - 应收账款周转率1.3次 较2024年同期提升0.27次 [4]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6.06亿元 同比仅增长1.82% [4] 历史业绩对比 - 2023年营收27.71亿元(+0.3%)净利润2.75亿元(-29.62%)[3] - 2024年营收27.1亿元(-2.17%)净利润1.72亿元(-37.27%)[3] - 业绩下滑主因:检验检测业务需求下滑+参股公司磷酸铁业务亏损 [3] 市场动态与股价表现 - 参与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原材料检测业务 [7] - 7月22日股价涨停 7月23日达11.53元/股(2022年以来新高)[7] - 8月25日涨停收盘报11.45元/股 [7]
苏州聚亿钢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5 23:13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苏州聚亿钢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涵清,注册资本200万人 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制造;模具制造;模具销售;高品质特种钢铁材 料销售;金属材料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金 属工具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金属切削加工服务;有色金属合金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服务、技 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 开展经营活动)。 ...
无锡锐寅昌金属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5 23:13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无锡锐寅昌金属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方凯峰,注册资本100万人民 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金属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金属制品销售;金属制品研发;金属链条 及其他金属制品销售;金属工具销售;建筑装饰材料销售;建筑材料销售;五金产品批发;建筑用金属 配件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新型金属功能材料销售;金属结构销售;砼结构构件销售;有色金 属合金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汕头万顺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5 21: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26.92亿元 同比下降10.11%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06.38万元 同比下降469% [3] - 铝加工业务营业收入23.98亿元 同比增长12% [4] - 纸包装材料业务营业收入2.23亿元 同比增长17% [5] - 功能性薄膜业务营业收入1,222.57万元 同比下降62% [6] 铝加工业务 - 铝箔销量5.1万吨 同比略降4.7% 其中江苏基地3.3万吨/安徽基地1.7万吨 [4] - 铝板带销量8.5万吨 同比增长25% [4] - 成功开发高延伸/高达因/超薄电池铝箔新产品 其中高延伸产品已批量供货 [4] - 安徽中基10万吨电池箔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4] -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铝箔25.5万吨/铝板带26万吨总产能 [4] 纸包装材料业务 - 销量1.7万吨 同比增长12% [5] - 高端专版转移纸产品销量增长较快 带动毛利水平提升 [5] 功能性薄膜业务 - 销量139.9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46% [6] - 调整产品结构 减少毛利倒挂产品 聚焦汽车调光天幕导电膜市场 [6] - 打造车衣膜/节能膜自主品牌 推进光伏高阻隔膜/复合铜箔产业化 [6] 经营环境挑战 - 铝加工业务受国内外铝价倒挂加剧/行业加工费下降/取消出口退税/新产能爬坡等因素影响 [3]
曾觊觎A股主板IPO多时,志达精密欲“屈尊”北交所上市遭拒!
搜狐财经· 2025-08-25 18:26
北交所上市申报动态 - 2025年6月北交所受理近百家企业的上市申请 创单月受理数量峰值 [2][3] - 天波信息于2025年6月3日递交申请但未获受理 于8月13日撤回 [3] - 志达精密于2025年6月25日递交申请但未获受理 于8月22日撤回 [4][9] - 普祺医药和翰林航宇同为2025年6月批次递交申请 截至8月末仍未获受理 [28][29] 志达精密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 同比增长10.93% [6][25] - 2024年扣非净利润7629.3万元 同比下滑近16% [6][25] - 2024年营业成本达8.86亿元 同比增长15.11% [26]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约2% 年均研发费用超2000万元 [7] - 2023年扣非净利润达9072.23万元 [16] 志达精密上市进程 - 2022年8月启动深交所主板上市辅导 2024年7月改道北交所 [15][18] - 2024年8月登陆新三板 2025年4月进入创新层 [19] - 上市辅导验收完成函有效期至2026年6月24日 [10] - 撤回原因或为材料补正困难 需重新排队审核 [11] 研发与人员变动 - 研发人员从2024年初55人减至2024年底39人 占比由7.6%降至4.3% [2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人员再减至37人 较2024年初削减超三成 [28] - 2024年员工总数从720人增至889人 新增303人离职134人 [27] 同业公司对比 - 普祺医药2025年上半年亏损近8000万元 累计未弥补亏损5.03亿元 [29] - 翰林航宇2025年一季度营收7918.8万元 净利润亏损114.6万元 [29] - 北交所上市标准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ROE不低于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