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军事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泰方:确认使用集束弹药 不受相关公约约束
快讯· 2025-07-25 13:45
军事行动 - 泰国军方确认在军事行动中使用集束弹药 基于战术需要提升打击效能 [1] - 集束弹药在主弹头命中目标后会释放多个子弹药连续爆炸 用于打击军事目标 [1] - 泰国军方强调集束弹药并非"人员杀伤地雷" 使用后不会对平民造成长期残留危害 [1] 国际公约 - 泰国军方表示《禁用集束弹药公约》对泰国无约束力 因泰国非该公约缔约国 [1] - 泰国军方重申军事行动遵循"相称性原则" 集束弹药仅用于提升军事目标打击效率 [1] - 泰国军方强调集束弹药不针对非军事目标使用 [1]
日本在美日贸易协议中做出了多少让步?丨看天下
搜狐财经· 2025-07-24 11:19
日美关税协议达成 - 美方向日本征收15%的关税,并增加出口美国大米 [1] - 日本股市反应乐观,日经225指数上涨3 2% [1] - 汽车关税从25%降至12 5%,加上2 5%基础关税合计15% [4] - 日本车企股价大涨,丰田汽车上涨14 35%,本田汽车上涨11 15% [4] 日本做出的让步 - 农业领域:日本同意立即将自美国进口的大米增加75%,并采购价值8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 [5] - 汽车领域:日本向美国全面开放市场,涵盖汽车、SUV、卡车等,并为美国车企提供销售网络支持 [5] - 军事方面:日本同意从美国采购数十亿美元的军事及其他设备 [5] - 投资方面:日本对美直接投资净额在2024年达到11 7万亿日元(约合73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6] 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短期市场反应乐观,但长期15%的关税仍对日本汽车产业不利 [6] - 日本对美投资持续攀升,截至2023年对美直接投资余额约为8000亿美元 [6] - 日本将把对美投资提高到1万亿美元 [6] 行业反应 - 日本汽车行业"松了一大口气",汽车股随之大涨 [4] - 农业领域可能受到负面影响,日本农业从业者可能不满 [5] - 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项目可能借助日本投资推进 [6]
金价,直线跳水!特朗普松口:愿意放弃关税条款!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14:45
黄金市场动态 - 伦敦金现价格跌破3410美元/盎司,日内跌幅超过22美元 [1] - 黄金价格跳水可能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态愿意放弃关税条款有关 [1] 美国贸易政策动向 - 特朗普表示若主要国家向美国开放市场,愿意放弃关税条款 [1] - 美日关税谈判取得进展,日本首次向美国开放汽车、农业等市场,并同意购买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事装备 [1] - 中美新一轮经贸会谈将于7月27日至30日在瑞典举行,双方将就经贸问题继续磋商 [1] 美股及中概股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超过1%,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和万得中概股100指数均上涨超过2% [2] 欧盟贸易立场 - 欧盟计划对价值近100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若贸易谈判破裂 [3] - 欧盟将合并210亿欧元和720亿欧元的反制关税清单,方案需成员国批准,反制措施可能于8月7日生效 [3] - 德国支持欧盟动用反胁迫工具进行反制,若欧美未能达成协议 [3]
时隔17年再将核武部署至英国 美国此番加码意欲何为?
央视新闻· 2025-07-22 16:19
美国在英国部署B61-12型核弹 - 美国将数枚B61-12型核弹从新墨西哥州柯特兰空军基地运送至英国拉肯希思皇家空军基地 这是美国时隔17年再次在英国部署核武器 [1][3] - B61-12型核弹被储存在拉肯希思基地一处新建的储存设施中 美国早在2022年国防预算中就计划对该基地进行核任务相关基础设施升级 [3][4] - 2023年8月美国国会批准拨款5000万美元在拉肯希思基地为执行"潜在安全任务"人员兴建宿舍 "潜在安全任务"通常指核武器运用 [4] 部署背景与战略意图 - 部署B61-12型核弹旨在强化美国前沿战术核打击能力 该核弹爆炸当量可在3000吨至50000吨间调节 配备GPS制导系统可对地面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6][8] - 部分美国空军F-35A隐身战斗机已完成使用B61-12的资格认证 F-35A执行战术核打击任务隐蔽性更强 可发动核偷袭 [8][10] - 部署体现美英特殊同盟关系 强化对俄罗斯威慑能力 俄罗斯表示将制定相应防范措施维护国家安全 [10][5] 对欧洲核武器布局影响 - 美国试图通过核弹重返英国干扰欧洲国家核武器布局 此前特朗普在军费问题上为难北约盟友引发欧洲对美国军事保护疑虑 [11] - 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可向其他欧洲国家部署携带核巡航导弹的阵风战斗机 英国计划重建空中核打击力量并采购可携带核弹的F-35A [13] - 美国急于部署B61-12旨在防止欧洲国家依赖法英提供的核保护伞 维持其在欧洲战略安全领域影响力和话语权 [13]
为装甲车升级“防弹衣”
人民网· 2025-07-22 02:19
现代战场上,无人机蜂群和精确制导武器带来的威胁,对装甲车的生存安全提出巨大挑战。近期, 美国陆军斥资1.078亿美元,计划为380余辆现役装甲车换装新一代综合防御系统。这套系统融合主动防 御、信号管理和顶部强化装甲等技术,主要应对战场上可能出现的无人机和精确制导武器,提高装甲车 的生存能力。 在无人机和精确制导武器主导的现代战场上,装甲车依赖四大"防御盾牌"应对威胁。 主动预警拦截。主动预警拦截技术通过高精度雷达、光电/红外传感器和激光告警装置,组成全天 候、全向监控网络,实时探测、跟踪来袭威胁。一旦确认目标,该系统能在毫秒间自动决策,发射拦截 弹或抛射干扰弹进行拦截或诱骗,以色列"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就是这一技术的代表。统计数据显示, 该系统的实战拦截成功率超过90%。这种系统能够在空中对来袭目标进行软/硬杀伤,是提高装甲车生 存能力的主要手段。 传统防御升级。作为装甲车的防御基础,传统装甲防御技术从未停止发展。以复合装甲为例,现代 复合装甲融合了先进陶瓷、轻质高强合金和纳米材料等,具备更强的抗弹、抗爆能力。另外,防弹涂层 和爆炸反应装甲的出现,成为传统装甲防御技术的重要补充。防弹涂层利用涂层的韧性与难穿透 ...
欧洲或在5年后爆发战争,法战略评估缘何如此推断
搜狐财经· 2025-07-19 03:54
欧洲军事冲突风险 - 法国《国家战略评估》预测欧洲可能在2030年前爆发与俄罗斯的大规模军事冲突 法国 德国 英国对俄罗斯的忍耐接近极限 [2] - 俄罗斯在东欧的军事行动引发周边国家威胁感 法国暗示欧洲需团结应对俄罗斯挑战 [2] - 德国为"爱国者"导弹系统投资约十亿美元 默茨认为支持乌克兰是保护德国的防御屏障 [2] 各国战略动机分析 - 法国媒体质疑马克龙政府真实意图 认为其更关注金钱和国际影响力而非直接开战 [2] - 德国表现出希望斯拉夫国家相互消耗的态度 通过支持乌克兰间接保护自身利益 [2] - 若德英法三国派兵进入乌克兰可能触发俄罗斯反击 但美国可能不干预非直接侵略行为 [2] 俄罗斯立场与战争可能性 - 俄罗斯无意图侵略北约成员国 法国等国的担忧被评估为多余 [3] - 欧洲战争若爆发且美国卷入 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全球性灾难 [3]
美威胁:100%关税并非针对俄罗斯,对中印二级制裁才会打击俄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7-18 09:46
朝俄军事合作 - 朝鲜可能向俄罗斯提供多达1200万发炮弹 [1] - 存在朝鲜派遣多达3万名士兵加入乌克兰战场的可能性 [1] - 朝俄合作是共同对抗西方国家制裁的战略选择 [1] 俄乌冲突最新进展 - 俄军频繁展开大规模空袭,使用无人机、导弹及制导炸弹打击乌克兰关键基础设施 [1] - 俄军攻陷卡尔·马克思村和尼古拉耶夫卡村等重要战略据点 [3] - 俄军行动从防御状态转向全面进攻,朝鲜炮弹支援起到关键作用 [2] 美国及北约反应 - 美国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 [5] - 共和党参议员提议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和印度征收高达500%关税 [6] - 北约持续东扩被俄罗斯视为国家安全威胁 [8] 中印应对策略 - 中国强调中俄能源合作是正常贸易,拒绝第三方干预 [6] - 印度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并探讨新的防务合作 [6] - 中印提出"携手稳供应链"倡议以抵御外部经济风险 [8] 国际局势影响 - 俄乌冲突升级与北约东扩直接相关 [8]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威胁转移对其政策失误的关注 [8] - 中印两国未轻易被美国政策影响 [10]
德国国防部发言人:华盛顿在向乌克兰部署爱国者系统方面表现出非常积极的迹象。
快讯· 2025-07-14 09:39
德国国防部发言人:华盛顿在向乌克兰部署爱国者系统方面表现出非常积极的迹象。 ...
俄摧毁美制防空系统 乌击退俄多次进攻
快讯· 2025-07-13 23:09
军事动态 - 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控制了2个定居点 [1] - 俄军打击目标包括乌克兰军工企业、无人机操作员培训中心和临时部署点 [1] - 俄军摧毁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的2套发射装置和1座雷达站 [1] - 俄军防空系统摧毁乌军9枚航空炸弹和215架无人机 [1] 战斗情况 - 乌克兰前线发生97次战斗 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最为激烈 [1] - 乌军击退了俄军多次进攻 [1]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对美国马首是瞻的菲律宾,拿到的关税比谁都高
搜狐财经· 2025-07-13 05:44
美国对菲律宾加征关税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菲律宾等六国征收20%~30%新关税 其中菲律宾税率为20% 超过许多非美盟国标准 [1] - 特朗普最初对菲律宾征收17%关税 后直接提高至20% 并将其列入高税率国家名单 [7] - 加税政策可能促使菲律宾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墨西哥或印度 导致订单流失 [8] 菲律宾与美国的经济外交关系 - 菲律宾在政治上高度配合美国 包括增设美军基地至9个 参与四方经济框架和三方安全对话 [3] - 特朗普认为菲律宾在经济上未对美做出足够让步 存在贸易逆差和产业外移问题 [7] - 菲律宾频繁从美国购买军事装备 如二手"黑鹰"直升机和"海鹰"巡逻艇 但被质疑仅为美库存商品 [5] 全球产业链影响 - 菲律宾作为东南亚低成本制造基地 主要从事电子代工和纺织服装等替代性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8] - 加税政策可能促使东盟国家重新考虑在南海问题等敏感议题上跟随美国的立场 [8][10] - 台湾地区被美国视为与中国博弈的筹码 未出现在此次加税名单中 [10] 美国外交逻辑 - 特朗普外交逻辑强调量化经济利益而非忠诚 要求"听话还得付钱" [7] - 加税是对听话但未在经济上付出足够代价国家的警示 旨在树立"美国优先"标杆 [7] - 关系亲近国家可能成为试探对象 菲律宾处境警示东盟重新审视战略方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