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叶
icon
搜索文档
“英德红茶,世界高香红茶!”英德红茶全新广告即将上线
南方农村报· 2025-09-05 13:34
品牌推广活动 - 英德红茶全新广告将于9月6日至21日在广东电视台多个频道黄金时段播放 累计播放72次 [9][10][11] - 广告覆盖广东卫视 民生频道 影视频道 大湾区卫视及珠江频道 采用高频次高曝光传播策略 [9][10][11] - 品牌曾通过地铁高铁广告 广州塔展示 央视宣传及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屏幕进行多元化推广 [13][14][15][16][17]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英德红茶在2025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价值达51.78亿元 同比增长8.5% 首次位列全国红茶类第一 [28][29] - 品牌获评为"世界高香红茶" 并被誉为"东方金美人" 以"浓醇甜香"特点驰名中外 [26][27][28] 产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 英德茶园种植面积达18.16万亩 干茶年产量1.8万吨 实现综合产值90.45亿元 [31][32] - 清远市将英德红茶纳入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 通过工业思维推动高质量发展 [30][32] - 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英德红茶产业规模与产值实现双提升 综合产值有望突破百亿元 [32][33] 历史底蕴与品质特征 - 英德产茶历史可追溯至1600多年前的南朝刘宋时期 被誉为"世界红茶之乡" [20][21] - 当地独特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孕育了英德红茶极佳品质 [20][24][25] 市场拓展计划 - 计划于9月19-22日参加2025新疆国际茶文化博览会 展示产品魅力与文化底蕴 [35][36] - 通过博览会拓展市场版图 加强国内外茶叶行业交流合作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36][37]
第四届福州茶叶交易会启幕 台企踊跃参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07:05
展会概况 - 第四届福州茶叶交易会于9月5日在福建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1][3][4] - 展会主题为"中国茶·世界享" 展览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 [3][4][6] - 活动吸引众多台资企业踊跃参展 [1][3][4] 参展内容 - 台湾茶配套产品在展会上受到民众关注 [3] - 台湾茶点产品亮相展会并吸引参观者 [6] - 台湾茶器制造商积极参与展会展示 [7][9] - 台湾茶企集体亮相展会现场 [11] - 台湾工艺品同时参展 [11]
八马茶业更新上市申请书 为中国最大的高端茶企
搜狐网· 2025-09-05 06:53
上市申请与保荐人 - 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华泰国际 农银国际 天风国际为联席保荐人[1] - 已完成港股上市备案 或很快进行上市聆讯[1] 市场地位与品牌优势 - 公司是中国高端茶市场领导者 2024年高端中国茶领域销量第一名 中国最具知名度茶品牌[3] - 按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在中国茶叶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排名第一 在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3] - 铁观音销量连续10余年全国第一 武夷岩茶销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 红茶销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3] - "八马"品牌在中国连锁茶叶品牌中知名度排名首位[3] - 八马品牌自2010年起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信记号子品牌2024年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6]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中国茶叶市场整体规模从2020年2889亿元增长至2024年325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0% 预计2029年达4079亿元 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4.6%[3] - 中国高端茶叶市场规模从2020年890亿元增长至2024年1031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7% 预计2029年达1353亿元 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5.6%[4][9] - 高端茶叶前五大企业总市场份额从2020年5.5%增长至2024年5.6% 预计持续上升[4] - 公司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份额从2020年1.1%提升至2024年1.7%[4] 产品体系与生产能力 - 产品覆盖乌龙茶 黑茶 红茶 绿茶 白茶 黄茶等全品类茶叶及茶具 茶食 茶饮等非茶叶产品[3] - 拥有八马核心品牌 信记号子品牌专注高端年份普洱茶 万山红子品牌专注年轻消费者及女性消费者[6] - 拥有两个茶叶精制生产基地 安溪基地主要生产铁观音及组合茶 武夷山基地主要生产武夷岩茶及红茶[6] - 武夷山生产基地配备第七代智能化生产线 安溪生产基地第六代生产线获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9] 销售渠道与门店网络 - 线下门店总数从2613家增加至3633家 包括一线城市396家 新一线城市755家 二线城市1039家 三线及其他城市1443家[5] - 高端茶叶销售主要依赖线下渠道 规模从2020年838亿元增长至2024年975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9% 预计2029年达1287亿元 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5.7%[9] 募资用途 - 募资金额拟用于扩建生产基地 提升品牌价值 扩大产品组合 扩张直营线下门店网络 提升数字化水平 行业收购投资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10]
浙江加力“浙茶出海” 目标2027年茶叶出口额5亿美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5:41
政策支持措施 -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与杭州海关、宁波海关联合印发《支持"浙茶出海"的十条意见》 推动浙江茶叶走向世界 [1] - 政策涵盖建设标准茶园 开发多元产品 提升品质 完善服务 培育企业 打造品牌 拓展市场 优化生态 文化传播 保障机制等十个方面 [3] - 支持主产区开展茶园宜机化改造和生态低碳茶园管理技术推广 支持科研院所参与ISO、FDA等国际标准制修订 [5] -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海外仓建设等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 深化茶叶出口监测预警机制 [5] 行业出口表现 - 浙江是中国茶叶出口大省 出口茶类主要是珠茶和眉茶等绿茶 [3] - 2024年茶叶出口量达15.6万吨 出口额4.7亿美元 持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3] - 2024年上半年呈现茶叶产品出口多元化特点 除珠茶、眉茶外 抹茶、名优茶、新式茶饮等产品出口形势良好 [3] 产品发展战略 - 深化产学研协同 推进茶叶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研发应用 [3] - 构建传统茶类、新茶饮及功能衍生品协同发展体系 [3] - 支持开发便捷茶产品和精深加工茶制品 培育新茶饮产业 拓展茶食品、茶用品领域 [3] - 推动茶出口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 [3] 品牌建设目标 - 用好"中国国际茶博会"等平台 深化产业链国际合作 [4] - 构建"区域公用品牌+龙头企业品牌+特色产品品牌"体系 [4] - 加快培育茶叶出口自主品牌 重点培育具有国际辨识度的区域性公用品牌 [4] - 支持企业创新产品设计、设立海外体验中心 [4] - 目标到2027年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品牌5个 [4] 出口量价目标 - 目标到2027年全省茶叶出口额达5亿美元 出口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 [3] - 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占茶叶出口总额比重达10% [3]
我国首个“全国茶叶碳足迹数字化平台”发布
新华网· 2025-09-04 14:05
平台发布与目标 - 我国首个聚焦茶叶全产业链碳足迹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全国茶叶碳足迹数字化平台"近日对外发布 旨在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探索路径 [1] - 平台建设目标是对茶叶实现全产业链碳足迹的精准量化与管理 [1] - 平台围绕茶产业碳足迹建立相关核算量化体系和数据库 并推动碳足迹认证结果的广泛应用 例如消费者扫码查看茶叶环保数据及未来可能用于碳汇交易 [1] 政策背景与体系构建 -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 提出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 [1] - 意见要求建立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 推进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建设 拓展和丰富应用场景 发挥体系对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 [1] 生态低碳茶定义与推广 - 生态低碳茶指具备优质 安全 低碳特性并通过专业机构认证的茶叶产品 要求认证茶企科学构建和管理茶园及周边生态环境 同时通过减排固碳措施降低茶园管理和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 [2] - 我国生态低碳茶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国一品"项目 该项目是2021年启动的五年计划 总体目标包括增加健康食品获取途径 改善农民生计 促进经济增长 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 同时最小化化学品投入和自然资源使用 [2] - 生态低碳茶已在16个省份推广 认证茶企131家 覆盖10.3万亩茶园 辐射面积达100万亩以上 [2] 研讨会与平台研发 - 研讨会在浙江安吉举行 聚焦生态低碳茶推进茶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交流农业减排固碳措施 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及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1][2] - "全国茶叶碳足迹数字化平台"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 [2]
八马茶业再战港股IPO!三年半超23亿营销费难阻盈利滑坡,加盟商依赖症待解
搜狐财经· 2025-09-04 11:14
上市申请与资本市场历程 - 公司于2025年8月28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此为继2025年1月17日首次递表失效后的重新申请[1] - 公司资本市场历程曲折 曾于2015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834754NQ) 2018年4月摘牌 2021年4月申报深交所创业板 2022年5月撤回 同年8月转报主板 2023年9月撤回[1] - 2025年7月17日已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及"全流通"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2913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106名股东拟将43987万股境内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1] 市场地位与经营规模 - 按2024年12月31日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 公司在中国茶叶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 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排名第一 同时在乌龙茶和红茶市场排名第一[2]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 公司拥有3633家线下门店 包括241家直营店及3392家加盟店 会员人数超过2600万人[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18亿元 2122亿元 2143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 206亿元 224亿元 呈现增收更增利态势[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63亿元 同比下降423% 净利润120亿元 同比下降1781%[2]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533% 523% 550%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升至553%[4] 业务模式与销售结构 - 业务高度依赖加盟模式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加盟收入占比分别为502% 506% 509% 491%[5] - 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1033名增至2024年1252名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1246名[5] - 直营店毛利率维持在747%-790%之间 加盟渠道毛利率在425%-460%区间[4] 产品销售与定价策略 - 2022年至2024年茶叶平均售价分别为694元/公斤 680元/公斤 646元/公斤 销量从22564万公斤增至29304万公斤[5] - 2025年上半年平均售价657元/公斤 销量14523万公斤[5] 成本费用结构 - 2022至2024年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617亿元 681亿元 692亿元 占营收比例均超过32%[6] - 广告及宣传开支从2022年209亿元增至2024年276亿元[6]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开支332亿元[6] 三年半累计营销费用约232亿元[6] - 行政开支2025年上半年增至9142万元[2] 销售费用明细 - 广告及宣传开支占比从2022年339%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16%[7] - 员工成本占比从2022年381%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59%[7] - 使用权资产折旧占比从119%降至92%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48%降至33%[7] 存货与资产风险 - 存货由2023年末436亿元增加至2024年末439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增至444亿元[7]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王文彬 王文礼 王文超 王小萍 吴小宁及陈雅静为一致行动人 合计控制5590%投票权[8] - 股权结构呈现典型家族控股特征 王文礼任董事长 王文超任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 王文彬任执行董事[8] - 与福建商界存在多重联姻关系 王文彬之女分别嫁予高力控股实控人高力 七匹狼实控人之子周士渊 儿子王焜恒与安踏董事会主席丁世忠之女丁斯晴联姻[8] - 2023年1月证监会曾发布46条反馈意见 涵盖行业定位 业务模式 财务数据 关联交易 家族治理等核心领域[8]
2025年7月中国茶叶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为3.28万吨和1.21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09-03 01:16
行业出口数据 - 2025年7月中国茶叶出口数量达3.28万吨,同比增长16.4% [1] - 同期茶叶出口金额为1.21亿美元,同比增长9.6% [1] - 出口数量增速高于金额增速,显示单价可能存在结构性调整 [1] 数据来源 - 出口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 [1] - 行业报告由智研咨询整理发布 [1]
【咸阳】茯茶宣传推广展销活动走进银川
陕西日报· 2025-09-02 22:49
活动中,咸阳市供销合作社与宁夏陕西商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咸阳茯茶特色农产品展销有限公司 与宁夏陕西商会、宁夏酒歌汇商贸有限公司签署销售合作协议。 "此次展销活动不仅为银川市民带来了醇香地道的咸阳茯茶,还搭建了陕宁两地企业深度合作的平 台。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咸阳 市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张乐佳) 8月28日,记者从咸阳市供销合作社获悉:日前,"丝路茯茶香 魅力宁夏行"2025年咸阳茯茶银川宣 传推广展销活动在银川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推动咸阳茯茶走进宁夏市场,深化两地经贸合作与文化交 融。 活动现场,咸阳茯茶芬芳馥郁,咸阳特产琳琅满目。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等10家茯茶企业,泾阳 县、礼泉县、永寿县供销合作社,以及咸阳茯茶特色农产品展销有限公司,带着沙棘茯茶、十二生肖茯 茶、永寿槐花蜜等近百种咸阳特产亮相,邀请当地群众现场品鉴。据统计,活动现场销售额达6.5万 元,签订意向订单合同7个。线上直播同步进行,观看人数累计突破10万人次,线上订单额达2.5万元。 ...
澜沧古茶上半年收入降近4成,面临经营重压与战略调整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9-02 20: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0亿元,同比下降38.75%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894.6万元,同比降幅达668.80% [1] - 线上销售收入2880万元,同比下降15.9% [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260万元,较去年末6540万元大幅减少 [2] 销售渠道表现 - 经销商渠道收入3510万元,同比骤降71.5% [1] - 线上运营推广费用同比减少63.7% [1] - 三大核心产品系列(1966、茶妈妈、岩冷)收入均出现下滑 [1] 产品与成本结构 - 1966系列收入同比下降约41.54% [1] - 1966系列毛利率大幅下降12.3个百分点 [1] - 存货规模约9.0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达71.93% [2] - 存货周转率低至0.06次 [2] 行业环境变化 - 2024年普洱茶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库存消化周期延长 [2] - 头部企业转向大众消费市场,推出千元以下战略单品 [2] - 小罐茶等品牌推出平价茶叶品牌满足市场需求 [2] 公司治理与战略 - 管理层期内进行调整,影响业务运营 [1] - 原总经理王娟因经营理念与市场需求偏差辞职 [2] - 公司减少产成品生产和原材料采购以应对库存压力 [2] - 战略调整滞后于行业头部企业 [2][4] 历史背景与挑战 - 公司源自1966年成立的澜沧县古茶山景迈茶厂 [4] - 凭借普洱茶资源和地理位置成为行业佼佼者 [4] - 需积极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4]
天福9月1日斥资2.13万港元回购7000股
智通财经· 2025-09-01 10:56
公司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1日斥资2.13万港元回购7000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