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

搜索文档
2025上海书展:主宾省湖南在黄浦江畔呈现“湘味”文化大餐
中国新闻网· 2025-08-13 13:13
活动概况 - 中南传媒在2025上海书展开幕日举办精品图书推介暨合作伙伴签约活动 集中展示湖南出版集团近年出版的300种重点图书并推动湘沪出版文化资源深度融合 [1][3][7] - 湖南作为主宾省亮相书展 组织旗下12家单位携带近4000种图书策划29场活动推进两地文化融合 [3] - 活动通过推介好书 签约作家 聚合平台 推出福利四大举措实质性推动长期战略合作 [7] 出版内容布局 - 300种重点图书分为三大书单:悠久的历史文化书单 厚重的革命文化书单 活跃的现代文化书单 [3] - 特邀知名作家现场分享创作心得 包括《古物说》作者王仁湘 《靠什么团结 凭什么胜利:中共七大启示录》作者丁晓平 《家山》作者王跃文 [3][5] 战略合作拓展 -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发布拟签约的100位作家 与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深度合作挖掘红色资源和渠道拓展 [8] - 与三大头部平台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拓"书+消费者"生态新格局 [8] - 与上海在数字出版 知识服务 沉浸式阅读 IP运营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结合湖南内容资源与上海数字技术优势 [6] 行业合作方向 - 两地出版力量将联合挖掘党史资源和红色文化富矿 推出有深度有温度的主题出版物 [6] - 通过连接电商及新媒体平台创新发行模式 协同科研教育机构注入知识动能 整合区域政策资源构建出版产业生态圈 [6] - 历史合作基础包括抗战时期上海出版机构迁至湖南 改革开放后湖南文艺社在沪设版权窗口 以及《湖湘文库》与上海图书馆的高清影印合作 [8]
中文传媒: 中文传媒2025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3 09:16
融资活动概述 - 公司完成2025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 总额5亿元人民币 票面利率1.55% 期限269天 兑付日为2026年5月8日[1] - 超短期融资券注册额度为30亿元人民币 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2024年12月25日批准 注册额度自通知书落款之日起2年内有效[1] 发行细节 - 债券简称"25中文天地SCP003" 代码012581914 发行日为2025年8月11日 起息日为2025年8月12日 上市流通日为2025年8月13日[1] - 发行价格为100元/百元面值 计划发行总额与实际发行总额均为5亿元[1] - 簿记管理人和主承销商为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联席主承销商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 融资目的 - 公司发行超短期融资券旨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优化债务结构 降低融资成本[1] 信息披露 - 发行相关文件详见中国货币网 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和上海清算所网站[1] - 公司于2024年12月27日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了超短期融资券获准注册的公告[1]
出版板块8月13日涨0.21%,荣信文化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766.1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3 08:38
出版板块市场表现 - 8月13日出版板块整体上涨0.21%,荣信文化以1.99%涨幅领涨 [1] - 上证指数当日上涨0.48%至3683.46点,深证成指上涨1.76%至11551.36点 [1] - 涨幅居前个股包括中文传媒(1.88%)、中文在线(1.72%)、龙版传媒(1.11%) [1] - 跌幅最大个股为ST华闻(-1.87%)、世纪天鸿(-1.27%)、时代出版(-1.09%) [2] 个股交易数据 - 中文在线成交额最高达10.38亿元,成交量39.93万手 [1] - 荣信文化成交量7.86万手,成交额2.05亿元 [1] - 中文传媒成交量31.87万手,成交额3.25亿元 [1] - 龙版传媒成交额5268.26万元,皖新传媒成交额8853.45万元 [1] 资金流向 - 出版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766.12万元,游资净流入2547.27万元,散户净流入1218.85万元 [2] - 中文在线主力净流出8679.87万元,占成交额8.36% [3] - 中文传媒主力净流入2402.71万元,占成交额7.38% [3] - 新华传媒主力净流入997.14万元,凤凰传媒主力净流入901.01万元 [3] - 龙版传媒游资净流入237.57万元,占成交额4.51% [3]
时代出版:公司积极拥抱人工智能,AI技术已经或即将在智能编辑、选题策划、数字教辅等多领域进行应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8:29
公司AI技术应用 - 公司积极拥抱人工智能,AI技术已在多个领域进行应用或即将应用 [2] - 具体应用领域包括智能编辑、选题策划、数字教辅等 [2] 投资者关注点 - 投资者询问公司是否已部署DeepSeek及具体应用业务 [2] - 投资者关注部署DeepSeek的成本、收益考量及未来计划应用场景 [2] 公司回应 - 公司未明确回应是否已部署DeepSeek,但提及AI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 [2] - 公司未详细说明成本、收益考量及未来具体部署计划 [2]
国家高新区首家“火炬阅空间”落户无锡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3 06:39
转自:新华财经 近日,国家高新区首家"火炬(无锡)阅空间"首发活动暨火炬研学活动发布在无锡高新区举办。期间, 国家高新区首家"火炬(无锡)阅空间"、"工信学堂授权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无锡高新区首批10所"工 信学堂进无锡"试点学校现场授牌。 活动现场,中信出版集团向"火炬(无锡)阅空间"捐赠一批图书,丰富馆藏书籍资源;寻真文化荣蠡公 益基金会与资深媒体人、著名作家高仲泰共同捐赠《江南荣家》等著作;配套功能区"火炬咖啡屋"启动 运营。同时,中信书店同步签约落户无锡软件园,双方将充分利用中信书店在图书资源整合、阅读空间 营造以及文化生活服务领域的专业优势,携手共建一个集知识传播、文化交流与创意体验于一身的高品 质平台。 活动同期,启动了"工信AI学堂,少年火炬行"首届火炬研学活动,将围绕江南文脉、科创高地、名人故 居、非遗传承等无锡地域特色,以研学为载体讲好"无锡故事",提供"科技+文旅"创新实践平台,助力 青少年在实践中积蓄创新力量。 火炬文化既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创新文化,更是不断向高向新、攀高逐新的高新文 化。"火炬阅空间"作为擦亮"火炬"品牌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传播火炬创新文化、讲好高新故事的重要 ...
第21届上海书展今开幕 迎接五湖四海“爱书人”感受阅读之美
解放日报· 2025-08-13 01:35
书展规模与创新 - 2025年上海书展首次设立双主场模式并首次开设阅界夜市 拓展文旅商体展融合新场景 [2] - 参展出版社质量与数量保持高位 展商结构优化覆盖主题出版、学术社科、文学艺术、科技科普、少儿读物及数字出版领域 [3] - 首次开设长三角方志文化周特设江苏日、浙江日、安徽日 举办新书发布、非遗体验及专家讲座活动 [4] 内容特色与首发项目 - 主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连环画及《上海抗日战争史》新书 首发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南史》平装本及2025敦煌学主题图书 [3] - 设立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五大文库书架并举办首批成果研讨会 展现理论社科界研究成果 [4] - 首次举办旧书新知全国邀请展及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展区 邀请全国古旧书店与精品书店集体亮相 [5] 跨界融合与体验升级 - 印发《2025上海书展阅读生活手册》系统收录论坛、好书推介及购票指南 同步解锁城市联动新玩法 [6] - 阅界夜市提供夜间休闲体验 上海书城作为双主场之一免门票开放 [6] - 中信书店打造播客会客厅声音书店 静安区推出数字化剧情式CityWalk项目覆盖14个AR点位 [7] 行业影响与读者参与 - 书展设立专柜专架反映主办方引领阅读风尚的用心 通过交流了解大众对图书阅读的见解 [5] - 出版业通过书展调整定位以适应读者消费习惯变化 达成传播优质内容与服务读者需求的目标 [7] - 书展巩固集体参与感与个人阅读习惯 形成稳定的精神力量与文化节日期待 [7]
出版板块8月12日涨0.03%,果麦文化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0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2 08:28
板块整体表现 - 出版板块当日上涨0.03%,上证指数上涨0.5%至3665.92点,深证成指上涨0.53%至11351.63点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涨幅最高为果麦文化(301052)上涨3.55%至67.70元,成交5.56万手,成交额3.77亿元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下跌,跌幅最大为粤传媒(002181)下跌1.54%至7.05元,成交34.64万手,成交额2.45亿元 [2] 资金流向 - 出版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07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2.3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07亿元 [2] - 果麦文化主力净流入3155.58万元(占比8.37%),新经典主力净流入717.38万元(占比11.61%),中南传媒主力净流入694.57万元(占比7.58%) [3] - 中文传媒游资净流入719.09万元(占比7.69%),中国出版游资净流入77.04万元(占比1.65%),出版传媒游资净流入168.93万元(占比2.60%) [3] 个股交易活跃度 - 成交额前三分别为中文在线(300364)成交6.13亿元、时代出版(600551)成交1.56亿元、天舟文化(300148)成交1.91亿元 [2] - 成交量前三分别为ST华闻(000793)成交35.25万手、粤传媒(002181)成交34.64万手、天舟文化(300148)成交37.15万手 [1][2] - 换手率较高个股包括果麦文化(成交额3.77亿元对应流通市值)、中文在线(成交额6.13亿元)及粤传媒(成交额2.45亿元) [1][2]
听有声书、视频“看”书、淘书社交……没时间看书?年轻人爱上“花式”阅读
新华网· 2025-08-12 06:07
阅读消费群体特征 - 年轻一代成为阅读消费主力 在全民阅读热潮中占据重要地位 [1] - 超七成青年受访者仍购买纸质书 半数受访者选择购买电子书或充值听书平台 [1] - 青年群体青睐多元阅读场景 包括图书馆 书店 书市 书展及读书会 [1] 阅读场景多元化发展 - 阅读空间延伸至创意书店 图书市集 城市书房等融合消费场景的场所 [2][3] - 广州已完成54个花城书房建设 青岛计划2025年底前城市书房突破百家 [3] -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配备阅读区 咖啡厅及活动设施 定期举办书友会和文化沙龙 [3] 数字阅读产业规模 - 2024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6.7亿人 行业总营收661.41亿元 [4] - 数字阅读行业同比增长16.65% 已成为覆盖全年龄段的大众化选择 [4][5] - 有声读物采用广播剧形式演绎 视频化阅读包含5分钟速览至450分钟深度解读 [5] 内容形式创新趋势 - 热播影视剧带动原著销售激增数倍 如《繁花》等作品借阅量位居前列 [6] - 漫画与专业知识结合降低认知门槛 如《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实现知识可视化 [6] - 短视频平台出现百万粉丝级读书UP主 通过深度拆解助力理解文学名著 [5] 阅读生态体系构建 - 数字阅读构建完整生态 涵盖各类阅读形式和全年龄段人群 [4][5] - 需要平衡快速阅读与深度阅读 构建数字信息性与滋养性阅读共生体系 [7] - 阅读形式创新反映数字文化发展 适应网生代青年群体数字阅读习惯 [5]
上海书香盛宴明开启 “双主场”探营看门道 今年推出上展中心、书城福州路店“双主场” 上展中心将在户外开设“阅界夜市”
解放日报· 2025-08-12 01:56
书展规模与结构创新 - 上海书展采用上海展览中心和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双主场"模式 首次在户外开设"阅界夜市" [1] - 上海书城作为垂直版书展空间 1-7层设特惠区域 参展出版机构约50家 58折至75折优惠品种约4万种 [11] - 双主场互相导流 书城购票满额赠展览中心门票 导览屏同步更新两地活动信息 [11] 特色展区与内容创新 - 新设"旧书新知"全国邀请展 汇聚北京中国书店 天津市古籍书店等7省市特色旧书店 [3] - 首次设立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展区 集结朵云书院 钟书阁等20家书店 提供特色集章活动 [3][4] - 中国出版集团展区以金色为主色调 展示23家出版机构产品 新增文创区展示中华文创等新品牌 [5] - 世纪出版集团设置数字出版馆和直播间 上海图书公司带来约4万册古旧书 较去年增加1万册 [8] 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 - 中央编译出版社推出"中国艺术里的马克思展"等展中展 通过文创产品拉近理论距离 [6] - 上海译文出版社"七海制造局"推出棉袜和口袋书囊等新品类 强化阅读与生活场景融合 [6] - 杭州南宋书房展示100多款自主研发宋韵文创 每日举办三场宋词"飞花令"挑战活动 [4] - 世纪出版馆集齐12家出版社印章可兑换十二生肖包挂 推出画家郑辛遥授权特别印章 [9] 惠民促销与服务体系 - 首次推出"惠民阅读券" 可通过抖音 美团平台领取 世纪出版馆与云闪付合作满200元减40元 [9] - 上海书城各楼层设计主题互动 包括侦探屋 稻米节 非遗体验等50多场活动 [11] - 设置老年人现场购票服务和关爱通道 提供母婴室及全家便利店餐饮服务 [12] - 户外"阅界夜市"每日运营至22时 周五周六延长至22时30分 服务晚间文化消费需求 [12] 主题展览与文化活动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展 展出丰子恺漫画及抗战书刊原件 [7] - 上海三联书店复刻邹韬奋故居 打造纪念诞辰130周年主题空间 [8] - 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引入"苏超"概念 各出版社展位设计球衣号码标识 [8] - 世纪出版集团与"上影元"合作设立"童年拾光"展区 展示孙悟空等经典IP形象 [8]
论文工厂产业化、AI代写成风 科学出版业面临学术诚信危机
科技日报· 2025-08-11 23:59
科学欺诈产业链现状 - 科学欺诈已形成涵盖论文工厂、出版商、编辑的复杂产业链[1] - 33名编辑存在异常 其中一名编辑处理的79篇论文中有49篇被撤回 比例高达62%[2] - 印度钦奈的学术研究与发展协会提供从论文写作到期刊发表的一站式服务 收费在250至500美元之间[3] - 2016年至2020年间疑似论文工厂产出的论文数量每1.5年就翻一番 增速是整体科学文献增长的10倍[3] 学术出版机构问题 - 《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存在编辑处理论文异常现象[2] - 英国Hindawi出版社旗下10种期刊因类似问题导致停刊[2] - 通过分析PubPeer上2000多篇含有重复图像的论文 识别出多个论文集群在同一时间段发表在有限期刊上[2] AI技术对学术研究的影响 - 自2022年ChatGPT问世以来 科学论文中AI生成内容比例持续上升[4] - 截至2024年9月 计算机科学领域约22.5%的论文摘要被识别为经过大语言模型修改[4] - 电气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AI生成内容比例为18% 统计学领域为12.9%[4] - 2023年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一研究人员无法识别ChatGPT生成的医学期刊摘要[4] 学术诚信应对措施 - 出版伦理负责人表示已意识到论文工厂存在并将对相关编辑展开调查[5] - 出版商已投入大量资源解决研究诚信问题[5] - 需要建立更严格的标准规范AI技术使用 要求作者明确标注AI参与内容及比例[6] - 期刊启用基于词汇频率的算法模型检测AI生成内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