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服务

搜索文档
学区房危险了?2025出新规:多校划片摇号,家长都说白买房了
搜狐财经· 2025-07-27 22:44
教育改革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市教育局2025年率先推行多校划片摇号入学模式,打破学区房与优质教育资源捆绑,随后二十余个省市跟进[1] - 改革核心为计算机随机派位,适龄儿童在片区内3-5所学校中分配,覆盖全国6500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及4300万家庭[3] - 教育部调研显示85.7%家长将学区房价格列为最大教育焦虑来源,76.3%认为现行资源分配极不合理[3] 学区房市场影响 - 北京学区房价格2025年6月环比下跌17.3%,创五年最大跌幅,全国重点城市成交量同比下降52%,价格跌幅普遍超15%[2] - 北京中关村学区房案例显示1200万房产现贬值至900万,全国40万套学区房2025年上半年滞销[2] - 全国重点城市学区房市值蒸发达3.7万亿元,房地产行业担忧对高端住宅市场及经济稳定的连锁影响[2] 教育资源配置调整 - 2024年各地投入1923亿元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师资调配、设施更新和课程体系建设[4] - 北京海淀区将152所小学重组为47个教育集团,上海静安区试点后集团内学校教学质量差异缩小43%[4] - 深圳将451所公办小学划分为118个教育共同体,配备相同资源包实现服务均等化[4] 政策实施效果 - 试点城市家长满意度提升32个百分点,学生入学机会公平性显著改善[3] - 全国2371所学校推出校本特色课程(较2023年增长217%),STEAM教育覆盖率达65.3%[7] - 试点城市学生跨区就读比例下降57%,课业负担指数降低23个百分点,家长对公平度评价提升29%[9] 学校运营模式变革 - 北京西城区四大名校被拆分到不同教育集团,校长调任集团总校长负责质量提升[5] - 深圳南山区教师工作满意度提升27个百分点,流动率下降15%,竞争转向教学模式创新[5] - 广州越秀区发起"教育创新100计划",推动学校从生源竞争转向管理创新[5] 长期规划与国际影响 - 教育部规划2027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实施多校划片,2030年建立教育共同体新体系[10] - 政策使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从41%降至32%,年均节省4.7万元[7] - 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模式,认为是对学区房制度的创新性突破[9]
监督推动教育收费“阳光运行”
新华日报· 2025-07-27 21:45
阳光食堂平台与校园餐整治 - 阳光食堂平台实现一屏统览并配备智能电子秤确保食材质量可追溯 [1] - 常州市武进区纪委监委将校园餐问题作为整治重点 查处39件问题并推动整改63个问题 [1] - 全区175个学校幼儿园食堂实行自营 大宗食材统一招标采购覆盖率达100% [1] - 学校食堂满意度测评平均值同比增加1.5% 12345信访件投诉量比整治前下降74件 [1] 教育领域专项整治扩展 - 纪委监委扩大监督范围至校外实践 教辅材料 校服采购等收费乱象问题 [2] - 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健全12项制度 促进教育管理程序化规范化透明化 [2] - 专项整治推动行风 教风 学风持续向好 [2]
“启创·InnoSpark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1.0”在沪“诞生” 专为教育而生
中国新闻网· 2025-07-26 20:39
教育大模型发布 - 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创智学院联合研发"启创·InnoSpark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1.0"正式发布 [1] - 该模型基于国产千问基座自研,专为教育场景设计,聚焦解答教育问题、赋能学科教研、实现教学育人一体化 [1] - 相比通用大模型,该版本在塑造正确价值观、培养创新思维、实现因材施教方面优势显著 [1] - 模型创新引入神经坍缩理论,破解教育数据长尾分布难题,支持跨学科教案生成、学情诊断与情感交互 [1][2] 技术特点与功能 - 模型具备三大核心突破:价值观引领、创造力培养和个性化学习 [1] - 现场演示展现实时生成启发式数学讲题与古诗文创作辅导能力 [2] - 预计9月备案完成后开放教案设计、作业批改等核心功能,目标服务百万教师 [2] 行业影响与趋势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教育论坛吸引全球近2000名学者、教育实践者及产业代表参会 [1] - 人工智能已成为21世纪最具挑战性、催化力和赋能特征的战略性技术,赋能教育成为必然趋势 [2] - 教育大模型被视为支撑未来教育生态重构的"新基座"和人工智能教育全场景的关键基础设施 [2] - 人工智能将推动教育从"知识点灌输"向大规模个性化的"思维晋级"转变 [3] 行业实践与配套 - 论坛征集千余份"智能教育在中国"示范案例,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 [3] - 同步发布《大中小一体化人工智能通识教材》,覆盖K-16全学段,填补AI素养培养空白 [3] - 国内外专家呼吁重构AI时代学习范式,促进技术创新与教育变革的融合发展 [3]
老牌教育出版商麦格劳希尔纽交所上市,募资4.15亿美金扩张版图
搜狐财经· 2025-07-25 13:15
上市与股权结构 - 公司以每股17美元价格发行2439万股股票 募资4.15亿美元 发行价低于原定19-22美元区间 [1] - 当前市值达32亿美元 Platinum Equity持有近87%股份 [1] - 2020年Platinum Equity以45亿美元从Apollo Global Management收购公司 [3] 财务表现 - 截至3月31日财年收入21亿美元 同比增长7% [1] - 净亏损858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1.93亿美元亏损有所收窄 [1] - 拥有2600万数字付费用户 [3] 业务概况 - 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 包括美洲、亚太、欧洲、印度和中东地区 [3] - 专注教育服务与教材供应 提供AI数学程序、AI阅读器等数字工具 [3] - 拥有135年历史 曾于2013年被Apollo Global Management以24亿美元收购 [3] 资本运作历程 - 2015年曾尝试上市 但2018年撤回计划 [3] - 最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股票代码为"MH" [1]
江西财经大学“知行赣商”实践队对话企业家
搜狐财经· 2025-07-25 06:21
和君小镇与赣商文化研究 - 江西财经大学"知行赣商"实践队在赣州市会昌县和君小镇开展企业家访谈,探索赣商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融合路径 [1] - 实践队对话和君小镇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秋麟及三位女企业家,解码赣商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 [2] - 和君集团由王明夫2000年创立,现为亚洲最大咨询机构之一,业务涵盖咨询、资本、商学培训三大板块 [4] - 和君小镇总投资50多亿元,以教育为核心,融合健康、会议、体育、文旅等主题,通过产教融合助力家乡发展 [4] 和君集团的"三赢"办学模式 - 和君集团办学模式实现"三赢":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学校结合需求设置特色专业、学生通过"1.5年理论+1.5年实习"提升就业质量 [6] - 王秋麟建议赣商企业主动规划数字化,通过数字化办公与教学培育时代所需人才 [6] - 赣商精神的核心是开拓创新与吃苦耐劳,建议高校举办赣商校友论坛发挥榜样作用,政府应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 [4] 女企业家的赣商精神实践 - 江西光大旅游集团姜江以"旅游+文化"模式拓展国际市场,倡导融合浙商与晋商智慧打造新时代赣商IP,坚持公益20年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 [9] - 赣西科教集团詹慧珍创办职业教育学院安置8万多名毕业生,累计捐款超3000万元,强调"吃苦耐劳"是赣商文化根基 [11] - 南昌梦想小镇杨华构建产学研孵化平台,疫情期间组织抗疫物资,建议高校学生参与创业培训并学会"抱团取暖" [13] 赣商精神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 女企业家群体通过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商贸服务等领域实践,如季季红火锅、洪都大拇指奶茶等品牌,展现"厚德实干、义利天下"精神 [14] - 江西省女企业家协会促进交流合作与公益事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她力量" [14] - 新一代赣商以创新和责任续写商脉,实践队将持续访谈优秀赣商助力文化传承 [14]
山海情牵 同心共进
辽宁日报· 2025-07-25 01:18
产业援疆 - 辽宁援疆资金支持建设的新丝路铁路专用线一期于1月底投入运营,串联国内国际市场,为区域经济和"一带一路"物流网络注入动能 [2] - 巴克图口岸的"丝路文化商品城"成为跨境商贸新地标,今年以来边民互市销售额达4亿元 [2] - 辽疆产业园聚焦农副产品深加工、跨境电商、仓储物流等领域,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一期已布满项目 [3] - 额敏工业园区已有34家企业入驻,2024年产值达12.3亿元,包括铝电解电容器用中高压化成箔项目和国家级发明专利的中试项目 [3] - 辽宁产业援疆累计落地300余个产业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共赢 [3] 人才帮扶 - 每年近千名医生、教师等柔性干部人才支援100余个受援单位和16个行业领域 [4] - 辽宁医疗援疆团队"以院包科"精准帮扶,柔性服务期延长至三个月,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如心包穿刺术等"第一例" [5] - 辽宁专家帮助乌苏市头台乡获得全疆唯一的准噶尔雅罗鱼人工繁育许可 [5] - 辽宁省农科院塔城分院建3个科技示范基地,带出300多名乡土专家,培训农民超3000人次,推广1500亩新果园和8500亩中草药基地 [5] 民生工程 - 辽宁援疆94%资金投入民生领域和基层建设 [6] - 塔城职业技术学院设置30个紧贴市场需求的专业 [6] - 2024年12月沙湾市引入32辆纯电动公交车取代旧燃油车 [6] - 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新生儿救治中心建成后新生儿死亡率从4.7‰降至3.4‰ [7] - 沙湾市人民医院血透中心新增13台血透机和10台血滤机,服务113名患者,县域内就诊率提升至85%以上 [7] 文旅融合 - 乌苏市九莲泉公园举办"同饮一杯酒·共话山海情"文艺演出,作为2025新疆塔城乌苏啤酒节重要活动 [8] - 辽宁援疆资金支持额敏县东街夜市改造,成为当地夜经济亮丽名片 [9] - "一地两师"多次在辽宁举行文旅推介会,辽宁企业助力塔城地区文旅开发 [9]
零关税低税率 海南自贸港大步迈向新起点
央视新闻· 2025-07-24 02:13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展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封关,全岛将建成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2] - 洋浦港作为关键口岸,6个封关项目主体工程已进入全面调试阶段,预计投用后集装箱吞吐量达500万标箱 [2] - 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二期项目预计10月底竣工投产 [2] - 截至2025年7月,海南累计完成121个封关硬件项目建设,覆盖港口、园区、交通网络等领域 [3] - 8个"一线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基础设施及查验设施已基本完备,配套信息化项目进入试运行 [3] 自贸港政策红利与企业动态 - "零关税""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等政策持续落地,加工增值内销货值超100亿元,免税约8.4亿元 [4][5] - 原辅料"零关税"清单增至653项,交通运输工具及游艇清单增至122项,自用生产设备清单新增8项 [5] - 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进口"零关税"货物241.6亿元,免税46.8亿元 [5] - 海南超七成经营主体为《总体方案》实施后新增,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 [5] - 企业案例:越南航空飞机在海南享受进境维修免保证金政策,咖啡厂利用加工增值政策减免关税 [4][5] 外资吸引与开放领域扩容 - 海南取消5类增值电信业务外资股比限制,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投资来源国家和地区达176个 [6] -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吸引约5000名中外师生,实现课程共享与学分互认 [5][6] - 已开立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330余个,开通民航境外航线77条,85国可免签入境海南 [6]
东软睿新集团盘中最高价触及3.8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7-23 09:0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截至7月23日收盘报3.79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上涨0.27%,盘中最高价3.8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66万港元 [1] 公司定位与战略布局 - 总部位于大连,是中国领先的数字化人才教育服务提供商及"教医养康旅"生态先行者,2020年9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1] - 依托"教育+科技+医养"创新研发能力,打造"教医养康旅"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新生态 [1][16] 教育科技业务 全日制学历教育 - 拥有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成都东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三所IT应用型本科高校,全日制在校生5.8万名,累计毕业生16.2万人 [2] - 实施TOPCARES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计算机与软件类等五大产业学院,2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22个为数字技术专业,占比90%) [2][14] 教育资源输出 - 构建4S产品服务体系(CaaS/SaaS/PaaS/DaaS),与全国700余所院校合作,包括30余所"双一流"高校和60余所"双高计划"职业学校 [3] 继续教育服务 - 业务覆盖26个省市,拥有80余项省级资质,在线教育平台注册用户超230万人 [4] 医疗康养与老年教育 - 推出"LIFECARES"模式(乐/养/医/学一体化),通过东软凤凰学院打造"活力老人梦想大学" [7] - 引入国际养老科技产品,规划养老人才培养认证体系,目标成为数智养老生态繁荣者 [8] 医疗与康旅服务 - 整合睿康心血管病医院等资源,构建城市级智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 [9] - 运营6家云舍酒店,建立"学-游-养"一体化老年教育新模式 [10] 研发能力与成果 - 聚焦教育数字化与智能化,研发覆盖AI导学、虚拟实验等技术,2023年通过CMMI3级认证 [12][13][15] - 疫情期间免费开放慕课平台,服务300所院校8.7万人次,获"ESG先锋60"社会责任奖 [16]
济南市高中阶段招录第二批次志愿填报录取情况放榜(不含莱芜、钢城)
齐鲁晚报· 2025-07-23 07:28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情况 - 第二批次志愿填报范围包括市属及民办普通高中、区县属高中、高等职业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全市共有21395人填报志愿 [2] - 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最高为济南外国语学校606分(加试后综合成绩),最低为济南市新起点高级中学311分,多数公办学校完成招生计划 [11][32] - 民办学校中济南市深泉外国语学校录取767人(剩余计划33人),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录取406人(剩余计划194人),部分民办校未招满 [21] 重点高中录取数据 - 山东省实验中学三个校区分数线分别为591分(中心/东校区)、576分(鹊华校区),共录取721人 [3][4] - 历城第二中学唐冶校区分数线589分(录取488人),彩石校区581分(录取355人),济南稼轩学校585分(录取108人) [12] - 山师附中本部570分(录取204人),幸福柳分校558分(录取574人) [5] 职业教育类录取情况 -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录取37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录取2794人,本批次职教类合计录取3166人 [21] - 部分职校专业录取分数突出:历城职专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最低分472分(计划25人全部录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443分(录取63人) [25] - 技工学校中山东技师学院录取153人(最低分197分),济南神州工商技工学校录取84人(最低分439分) [29][31] 招生信息发布与后续安排 - 录取结果于7月23日15:00通过济南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平台及官方渠道公布,查询截止至24日17:00 [32] - 第三批次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5日8:00-17:00,可填报3所普通高中或1所职业类学校,需关注招生计划余额 [32]
“暑假伴读”,谁在悄悄买单?
36氪· 2025-07-21 23:37
城市家庭的"隐形雇主"需求 - 2025年暑假期间,"大学生暑假伴读"服务在经济发达地区迅速走红,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发帖频次最高,其中北京相关帖子达99条,上海77条,江苏53条,福建57条,广东52条 [1][3] - 双职工家庭面临暑假托管难题,传统托管班过于流水线化,夏令营成本高昂,家政服务无法满足作业辅导和情绪陪伴的双重需求,催生了对大学生伴读的"新刚需" [3] - 家长偏好大学生伴读因其"边界感强、精力充沛、文化素质高",能同时提供作业辅导和情感陪伴,使家长从家政服务中解放 [4] 大学生的"暑期实践" - 大学生将伴读视为"轻劳动+高亲密度"的兼职选择,相比工厂或商场工作更受欢迎,部分住家伴读岗位提供包吃住,预期月薪5000元以上 [5] - 伴读工作内容涵盖陪写作业、题目讲解、接送孩子等,部分大学生反馈能获得"幸福的家庭氛围"和"与孩子共同思考的快乐" [7] - 行业缺乏规范化,工作职责常与家政混淆,部分家长要求伴读承担家务、做饭等额外任务,报酬标准参差不齐,大学生权益保障存在隐患 [7] 教育服务的系统性缺位 - 伴读服务实质是填补教育服务体系空白,尤其在教培监管收紧后,学校假期托管和托育政策未能覆盖小学阶段,形成服务真空 [9] - 当前模式缺乏标准、培训和保障,属于"系统性缺位下的补丁",反映出教育行业对家庭陪伴场景的产品理解不足 [9][10] - 该趋势提示教育行业需关注非教学时段的家庭支持需求,而非仅聚焦AI工具、数据平台等技术产品 [10] 行业形态与社会意义 - 伴读既非传统家教也非保姆,属于教育个性化与陪伴稀缺时代的新型服务形态,连接城市家庭与青年群体 [11] - 行业主要依赖小红书发帖(样本显示730+条相关帖子)和熟人推荐,尚未形成正规中介平台,市场处于自发无序状态 [1][2][7] - 服务具有强临时性,假期结束即终止,责任边界模糊,难以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