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

搜索文档
支持科技创新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探索科技成果“先尝后买”(人民眼·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人民日报· 2025-05-22 21:48
核心观点 - 先使用后付费模式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通过降低企业试错成本和提升高校专利利用率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1][5][15] - 该模式在浙江、北京、陕西等地试点成效显著 累计促成超1100项专利转化(北京440余项、陕西700余项)[5][17][18] - 配套风险防控机制是关键 包括专利保险(浙江保障2000件专利约10亿元)、担保赔付(西咸新区)及法律咨询服务 [8][9][11][12] 技术突破 - 云泰纺织采用浙江理工大学技术后 色彩还原率达99.99% 退单率归零 并新增3万种颜色数据库 [1][15][16] - 金信天钛应用西安理工大学技术后 零件性能差异控制在3%以内 可靠性提升50% 研发效率整体提升30% [7] - 宁波厨企通过FTO保险化解侵权风险 洗碗机产品转化获保障 [9][11] 商业模式创新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采用"零门槛+阶段性支付+收入提成"模式 许可费按产品台数提成 分3年支付 [13][14] - 浙江推行"先转后股" 衢州巴菲尔以10%股权置换宁波大钺专利技术 形成长期绑定 [15] - 浙江建立60个产业专利池 包含190多个子池 实现技术"货比三家" 匹配效率显著提升 [16][17] 行业痛点解决 - 传统模式痛点:高校专利转让费动辄数十万元 企业担忧"水土不服" 色差问题导致10余次返工 [2][3] - 供需对接障碍:2018年申请的混色打样专利闲置6年 因推广能力不足和价格分歧 [3] - 流程效率低下:维泰凯信技术交易谈判周期长 需完成市场/投资/风险三重评估 [3][5]
磁性超材料结构调整能改变特性
科技日报· 2025-05-11 01:10
磁性超材料技术突破 - 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与哈佛大学联合团队通过实验证实,调整内部磁体排列或施加外部磁场可改变磁性超材料的力学和结构特性 [1] - 研究团队将微型柔性磁体排列成旋转菱形阵列,通过动态调整磁体分布或外部磁场实现整体刚度与能量吸收能力的调控 [1] - 实验发现改变磁体排列方向或精确调控磁体间距产生的相互作用可使超材料展现截然不同特性 [1] 超材料设计新范式 - 传统材料研发关注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而超材料利用内部几何形状和空间排列赋予新特性 [1] - 通过几何构型与空间排列实现性能调控的新范式为可重构机械结构开辟新领域 [1] - 技术突破依赖化学组分优化性能的传统,转而通过几何构型和磁相互作用实现功能重构 [2] 应用场景潜力 - 在软体机器人领域可化身为"智能护甲"实现冲击吸收自动调节 [2] - 运动鞋底植入后可动态调整区域软硬度提升跑步效能 [2] - 医疗领域可在磁场引导下疏通血管 [2] 技术颠覆性价值 - "可编程材料"理念为高科技领域带来颠覆性思路 [2] - 降低新材料开发成本和复杂性,为实时远程调控材料性能提供可能 [2] - 有望成为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结构系统的重要基础 [2]
英伟达已向中国三家企业通报;海力士DRAM颗粒价格上调超10%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5-05 02:39
海力士DRAM颗粒价格上调 - 海力士DRAM(消费级)颗粒价格已上调约10%+ [1] - 用于个人电脑的通用DRAM DDR4 8Gb产品的固定交易价格较3月上涨22.22% [2] 稀土光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成立 - 国创稀品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共建"稀土光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1] - 双方将在研发新一代稀土光功能材料、建立产业基地、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 [1] - 目标是缩短产业化周期、推进行业标准制定、联合申报省部级及以上科技专项 [1] - 将搭建"产学研资用"对接平台加速技术市场化 [1] 英伟达中国AI芯片计划 - 英伟达正加紧开发符合美国出口规定的AI芯片以保住中国市场份额 [1] - 已向中国三家企业通报正在调整AI芯片设计 [1] - 新款芯片样品预计最快6月交付测试 [2] - 同步研发最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的"中国专属版本" [2] - 美国政府无限期禁止向中国出口H20芯片导致公司预估55亿美元潜在损失 [2]
CPS Technologies(CPSH)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1 14: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达750万美元,创公司新纪录,较2024财年第一季度的590万美元增长27%,较2月也增长27% [5][6][12] - 第一季度营业利润约13万美元,而去年同期营业亏损约26万美元 [5][9] - 第一季度净利润近10万美元,合每股0.01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约14万美元,合每股 - 0.01美元 [10] - 第一季度毛利润120万美元,占销售额约16.4%,去年同期毛利润90万美元,占销售额15.3% [8] - 第一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11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20万美元 [9] - 截至2025年3月29日,应收账款达630万美元,高于2024年12月28日的490万美元;存货增至480万美元,高于财年初的430万美元;应付账款和应计费用为420万美元,高于2024年12月28日的400万美元;现金为190万美元,可销售证券为100万美元,而2025年初现金为330万美元,可销售证券为100万美元 [10][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阿尔蒂克和创伤帕坦产品需求强劲,薄膜订单加速 [13] - 海伯泰克装甲上一份订单2月完成,未来仍可能有订单,其弹道解决方案市场大,获海军和国会支持,明年国防预算或有积极影响 [13] - 自新冠疫情结束后,MMC产品需求恢复到强劲水平,且有新机会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有多项举措提高资产利用率和运营效率,以增强盈利能力 [14] - 产品开发团队致力于以新方式满足客户需求,拓展新市场 [18] - 公司利用内部五轴加工能力,预计相关市场超5000万美元,高产量下毛利率在20% - 30%,小订单可能更高 [21] - 公司凭借独特技术和能力满足全球客户需求,利用混合技术品牌交付独特材料特性产品 [21][2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业务持续好转,产品需求上升,有望实现创纪录营收年,随着产能和效率提升,预计利润率和盈利能力将增长 [6] - 尽管无装甲销售营收增长可观,但仍需扩大利润率和增加净利润 [13] - 生产和发货量创纪录,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利润率将扩大,净利润将改善,资产负债表将增强,未来季度前景光明 [2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有6个外部资助的研究项目,包括5个SBIR项目(2个二期、3个一期)和1个来自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的合同,还有其他提案待回复 [16] - 纤维增强铝(FRA)首个外部资助项目显示市场兴趣,其轻质、高温强度高,适用于多种应用,预计今年将向潜在客户提供样品 [17] - 公司首个混合技术辐射屏蔽商业采购订单被取消,原因与公司无关,相关分包商将获已完成工作报酬;二期能源部辐射屏蔽合同持续到2026年末,该市场规模约40亿美元 [19][2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是否有引入其他合作伙伴帮助推广独特技术的可能性 - 公司在某些方面有日常合作的合作伙伴,如密封包装领域和不同地区的销售代表;未来会在接近商业化时关注相关机会,如纤维增强铝与飞机市场参与者有持续讨论 [27][28] 问题: 放射性屏蔽业务除一个合同取消外,还有哪些重要机会 - 市场对公司解决方案感兴趣,最初为运输核微反应堆开发的解决方案,在设施等其他市场也引起关注,公司在二期早期就开始探索这些机会 [30][31] 问题: 除海军合同外,是否还有其他潜在装甲业务机会 - 海军合同是首要机会,公司还在推进一个由SBIR一期资助为陆军开发的解决方案,用于军事直升机防弹地板;一期成功进行箱落测试,之后自行进行弹道射击测试结果良好,目前正与直升机原始设备制造商分享结果并进行沟通 [34][35][36] 问题: 如何看待当前关税环境 - 原材料在成品成本中占比不大,如铝在基板成本中占5% - 10%,铝成本增加对底线影响不大;国内生产商可能会提高价格;公司会关注进口供应链并调整采购,目前销售市场未受报复性关税影响;公司会持续审查供应链和供应商以节省成本 [39][40][41][43][44] 问题: 营收达7.5亿美元时利润边际未更高的原因 - 去年夏末增加第三班后有学习曲线,产品良率下降,虽已回升但未达理想水平,这是利润边际未更高的主要原因;装甲营收对毛利率有积极影响,公司有内部和供应链相关举措提升利润 [45][46][48] 问题: 产量问题中工艺和人员配备问题的进展 - 人员配备方面仍在改善,第三班部分员工已工作一段时间,但仍有人员流动;之前的质量问题已解决,目前情况与之无关 [53][55] 问题: 若解决相关问题,公司希望毛利率达到什么水平 - 公司内部有提高利润率的举措,2023年末有几个季度毛利率在30%左右,这是一个目标,但不确定当前产品组合能否达到;目前目标是达到20% - 25% [57][58] 问题: 公司业务增长是因为从竞争对手处夺取份额还是市场增长 - 公司业务增长是两者结合,既获得新客户、从现有客户处获得更多产品,也受益于密封包装和阿尔皮克产品市场的增长 [62]
折纸结构陶瓷“弯而不断”
科技日报· 2025-04-29 23:56
实验结果显示,这种经过聚合物涂层处理的陶瓷结构,在不同方向施加压力时表现出优异的抗压能力和 弹性恢复能力。相比之下,没有涂层的传统陶瓷则在相同条件下迅速开裂或断裂。团队还在静态与循环 压缩条件下对这些结构进行了系统测试,并结合计算机模拟验证了其实验结果。数据显示,涂层结构在 陶瓷原本最脆弱的方向上展现出显著增强的韧性。 团队指出,折纸不仅是视觉艺术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功能性设计工具。它为解决生物医学 和工程领域的材料挑战提供了全新思路。这项研究展示出如何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在本质上脆弱的材 料中引入灵活、强韧的新特性。未来,这类结构有望应用于更多高性能材料的研发,推动医疗设备、智 能机器人及航天器材的创新发展。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休斯敦大学团队将古代折纸艺术的设计理念与现代材料科学相结合,开发出一种新型陶瓷结构。这 种结构在压力下虽然弯曲但不会断裂,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柔韧性和强度。这项技术为轻质、高强度材料 的应用开辟了新路径,有望在医疗假肢、航空航天以及机器人等对抗冲击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发挥重要 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先进复合材料和混合材料》期刊。 传统陶瓷因其高硬度和耐热性被广 ...
比利时媒体:对华合作是欧洲电池产业出路;万华化学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 | 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17 23:48
文章核心观点 欧洲电动车产业链寻求与中国在电池领域合作,万华化学2024年业绩有降有升,道氏技术推进碳纳米管材料在机器人领域应用并与头部公司合作,各事件对行业和公司发展有不同影响 [1][2][3] 欧洲电池产业 - 比利时《回声报》称欧洲在电池领域需借鉴中国当年引进欧洲企业合作实现技术积累的路径,“若无法战胜对手,就与其合作”成欧洲电动车产业链共识 [1] - 这种合作反映国际合作对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重要,给中欧电动车行业带来新机遇和挑战 [1] 万华化学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820.69亿元,同比增长3.83%;归母净利润130.33亿元,同比下降22.49%;总资产2933.33亿元,较期初增长15.92% [2] - 业绩下降受市场价格和原料成本波动、科研投入增加、对部分投资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报废处理影响 [2] - 公司短期内业绩承压,但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长期发展潜力仍值得关注 [2] 道氏技术 - 公司正大力推进碳纳米管材料在机器人领域应用拓展,已全面展开研发测试与市场推广工作,正与头部机器人公司合作 [3] - 公司主要产品有石墨烯导电剂、碳纳米管导电剂等多个领域,显示其在材料科学领域多元化布局 [3] - 公司在碳纳米管材料创新应用取得重要进展,有望带来新增长点,投资者应关注其应用领域进一步发展和市场接受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