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服务

搜索文档
辽宁两位青年科学家获“科学探索奖”
辽宁日报· 2025-08-28 01:27
奖项概况 - 第七届科学探索奖评选50位获奖者从1238名申报者中脱颖而出 [1] - 奖项由杨振宁等14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共同发起 [1] - 每位获奖人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并可自由支配 [1] 获奖者分布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黄延强和大连理工大学刘巍代表辽宁省获奖 [1] - 截至2024年奖项共资助297位杰出青年科学家 [1] - 获奖者年龄要求为男性45周岁及以下、女性48周岁及以下 [1] 奖项设置 - 覆盖数学物理学、化学新材料、天文和地学等十个领域 [1] - 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全职工作者 [1] - 支持范围包括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科研人员 [1]
释放创新潜能!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上海证券报· 2025-08-26 11:43
科技体制改革进展 - 科技创新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1] - "十四五"期间持续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藩篱 [1]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 -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达16.9万家 [2] - 企业牵头和参与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占比约80% [2] -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 [2] - 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占比近四分之一 [2] - 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 [3]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20年2.8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6.8万亿元 [5] -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期间向40家单位科研人员赋权超4000项成果 [4] - 580余家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直接融资规模达9000多亿元 [4] - 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加快布局建设 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4] 人才创新活力激发 - 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5岁及以下科研人员获资助项目数占比约80% [7]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超80% [7] - 青年科研团队单设赛道支持40岁以下科研人员 [7] - 三轮减负行动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 学风作风建设持续优化 [7]
成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有了新变化 企业是“出题人”“答题人”,也是“阅卷人”
四川日报· 2025-08-22 07:29
核心政策修订 -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与财政局联合修订并印发《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1] - 科技计划项目由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聚焦科学技术研发 成果转化 科技服务及其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活动 [1] - 新管理办法在项目指南编制 组织 评审和验收全周期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同时担任出题人 答题人和阅卷人角色 [1] 企业主导机制 - 项目指南编制阶段采用企业出题与政府定题联动机制 通过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并联合产业部门论证形成指南 [2] - 企业获得技术路线制定权 攻关任务分解权 参与单位决定权和项目资金分配权四项核心权益 [2] - 科技成果产品化 工程化 产业化类项目原则上采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实施 [2] 流程优化措施 - 指南申报时长不少于15个工作日以确保企业有充足申报时间 [2] - 市场化评价项目经审核程序后可直接立项支持 提升政策响应效率 [3] - 揭榜挂帅类项目由需求企业作为用户代表深度参与评审论证与验收 验收需在真实应用场景实施 [3]
城市24小时 | 造价约3亿元/公里,这条高铁有多重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6:01
沪杭高铁项目获批 - 新建沪杭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线路长度223.8公里 总投资670.97亿元 平均每公里造价约3亿元 [1][2] - 项目设计时速350公里 西起杭州西站 东达上海东站 利用沪苏通铁路二期至四团站 经嘉兴南站衔接通甬高铁 经桐乡站衔接杭州机场高铁 [2] - 沪杭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组成部分 被列为国家"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涉铁项目 [2] 长三角高铁网络现状 - 截至2024年底长三角铁路已拥有29条高铁 动车组开行范围覆盖除舟山外所有地级城市 [2] - 沪杭间现有沪昆高铁沪杭段和沪苏湖两条高铁通道 沪昆高铁沪杭段常"一票难求" 沪苏湖高铁需绕行湖州对客流缓解有限 [2][3] - 南京与上海间已有多条高铁直通 沪宁高铁车次远多于沪杭 杭州在与上海的高铁连接水平上明显落后于南京 [2][3] 项目战略意义与影响 - 项目将更短距离直接连通沪杭两大长三角超大城市 加强核心城市快速直连 [3] - 上海东站与浦东机场将共同组成东方枢纽 集航空、国铁、市域铁路、轨道交通于一体 杭州市民可坐高铁直达浦东机场 [6] - 嘉兴等上海杭州两大都市圈之间的城市将受益 杭州规划预控上海方向超高速铁路建设空间 未来杭沪列车运行时间或缩短至15分钟 [6] 其他区域政策动态 - 浙江公布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目标2027年数字贸易规模居全国前列 基本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7] - 河南印发未来产业行动计划 目标202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以上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27% [8] - 安徽推出通用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支持建设科研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基地 按研发投入30%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9] - 海南自贸港启动跨境资产管理试点 面向全球境外机构和合格个人投资者 投资产品涵盖R1-R4风险等级资管产品 [10] 全国用电量数据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创历史首次月度破万亿千瓦时纪录 [11]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03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8% 河南、陕西、山东等省居民用电量同比增长超30% [11] - 新能源发电占比显著提升 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量接近总量四分之一 [11] 两院院士增选情况 - 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39人 中国工程院660人 增选名额各不超过100名 [12] - 清华大学以58名候选人居首 北京大学55名 浙江大学39名 上海交通大学31名 [13][15] - 候选人数量前十高校还包括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13][15]
【私募调研记录】神农投资调研阿拉丁
证券之星· 2025-08-14 00:07
公司调研概况 - 知名私募神农投资于8月13日调研上市公司阿拉丁 涉及喀斯玛平台运营、竞争力及财务表现等议题 [1] 平台运营数据 - 喀斯玛平台为市场化运作的科研产品采购平台 注册会员24.7万家 入驻科研机构超1,800家 供货商达10,218家 [1] - 平台年交易额近40亿元 收入来源包括店铺费、过桥费、增值服务费及广告费 [1] 财务表现分析 - 2023年利润高增长主要源于非经常性收益 2024年利润下降与主营业务无关 [1] - 2023年8月完成合同签署、付款及资产交割流程 [1] 商业模式特征 - 持续采用经销商模式 因其能提供更优质的客户服务 [1] - 平台区别于厂商自建销售平台 定位为第三方科研采购平台 [1] 投资布局 - 已完成6单投资并购 覆盖多个领域 后续将持续寻找新投资项目 [1] 机构背景 - 调研机构神农投资创立于2009年 专注医药、科技和消费赛道 采用极品投资策略 [2] - 机构8次获得金牛奖 并获金樽奖、英华奖及福布斯最佳私募基金经理等荣誉 [2]
【私募调研记录】景领投资调研阿拉丁
证券之星· 2025-08-14 00:07
公司调研概况 - 知名私募景领投资于8月13日调研阿拉丁上市公司 通过线上交流形式进行[1] 喀斯玛平台运营 - 平台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 不依赖中科院系统支持[1] - 业务覆盖范围广泛 注册会员达24.7万家 入驻科研机构超过1,800家 供货商数量为10,218家[1] - 年交易规模接近40亿元人民币[1] 收入构成分析 - 收入来源多元化 包括店铺费 过桥费 增值服务费及广告费[1] 利润波动原因 - 2023年利润较高主要源于非经常性收益贡献[1] - 2024年利润下降并非由主营业务表现导致[1] 资产交割进展 - 2023年8月完成合同签署 付款及资产交割全部流程[1] 销售模式选择 - 继续采用经销商体系 因其能提供更优质的客户服务[1] 平台定位差异 - 喀斯玛定位为科研产品采购平台 区别于厂商自建销售平台[1] 投资并购活动 - 已完成6单投资项目 覆盖多个业务领域[1] - 后续将持续寻找新的投资项目机会[1]
【私募调研记录】域秀资产调研阿拉丁
证券之星· 2025-08-14 00:07
公司调研概况 - 知名私募域秀资产于8月13日调研上市公司阿拉丁 通过线上交流形式进行 [1] 喀斯玛平台运营数据 - 平台为市场化独立运营 不依赖中科院系统 [1] - 注册会员达24.7万家 入驻科研机构超1,800家 [1] - 供货商数量为10,218家 年交易额近40亿元 [1] 收入结构与利润表现 - 收入来源包括店铺费 过桥费 增值服务费及广告费 [1] - 2023年利润高增长主要源于非经常性收益 [1] - 2024年利润下降非主营业务因素导致 [1] 平台交易与投资布局 - 2023年8月完成合同签署 付款及资产交割全流程 [1] - 维持经销商合作模式 因其能提供更优质客户服务 [1] - 已完成6单投资 覆盖多领域 持续寻找新投资项目 [1] 平台定位差异 - 喀斯玛定位科研产品采购平台 区别于厂商自建销售平台 [1] 调研机构背景 - 域秀资本成立于2015年1月 由前上投摩根副总经理冯刚联合创办 [2] - 公司登记编号P1007730 为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 [2] - 采用有限责任合伙制 以人才为核心构建投资团队 [2]
【私募调研记录】健顺投资调研阿拉丁
证券之星· 2025-08-14 00:07
公司调研概况 - 知名私募健顺投资于8月13日对上市公司阿拉丁进行线上调研 [1] 喀斯玛平台运营 - 平台为市场化运作 不依赖中科院系统 [1] - 业务覆盖广泛 注册会员24.7万家 入驻科研机构1,800多家 供货商10,218家 [1] - 年交易额近40亿元 [1] 收入结构 - 收入来源包括店铺费、过桥费、增值服务费及广告费 [1] 财务表现 - 2023年利润高主要因非经常性收益 [1] - 2024年利润下降并非主营业务所致 [1] 交易与资产 - 2023年8月完成合同签署、付款及资产交割 [1] 销售模式 - 继续使用经销商模式 因经销商能更好服务客户 [1] 平台定位 - 喀斯玛定位为科研产品采购平台 区别于厂商自建销售平台 [1] 投资活动 - 已完成6单投资 涵盖多个领域 [1] - 后续将继续寻找新投资项目 [1] 机构背景 - 上海健顺投资管理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 由北京大学校友合作发起 [2] - 投资范围覆盖国内A股和香港股票市场 [2] - 专注于为机构客户和高端私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 [2]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淘沙取金”,全链条培育颠覆性技术
新京报· 2025-08-13 09:06
技术突破 - 微型化多光子显微镜仅重2.2克且尺寸如指甲盖 可实现自由运动小鼠大脑全皮层及海马体神经元实时成像[2] - 该设备突破传统台式双光子显微镜无法动态成像及微型单光子显微镜无法深层成像的限制 曾搭载天舟五号进入空间站开展在轨实验[2] - 技术服务60余家国际一流科研院所 产出20余项一流研究成果 包括全球首台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2] 创新机制 - 中心通过"全球分布式1+5架构"每年发掘约5000个颠覆性技术项目 与国际前沿时差控制在半年内[4] - 采用七维度过滤式论证体系(需求强烈/技术颠覆/生产可行等)筛选项目 聚焦"基因强、条件优、价值高"的潜力技术[5] - 形成"项目团队主导+中心人员支撑"联合攻关模式 例如向多光子显微镜项目派驻十余名研发人员[7] 资金支持 - 按项目阶段提供分级资助:极早期"播种"项目每期30-50万元 早期"育种"项目100-200万元 中期"育苗"及近期"育材"项目500-1000万元[7] - 采用国家+地方+企业多元支持体系 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的滚动资助机制[7] 成果转化 - 累计培育180余家科技企业 其中约40%(约72家)为京津冀外区域在京津冀的延伸布局[1][8] - 已产生50项全球首创或领先成果 当前储备库拥有400多个高潜力颠覆性项目[8] - 组建5个专业创新中心及9个产业创新中心 每年实施约100项重大颠覆性潜力项目[8] 人才培育 - 中心配备约100名专职技术经理团队 提供从项目发现到转化应用的全周期服务[4] - 通过研究生培养计划累计培养400名专业人才 深度参与技术研发与产业化[8]
从国际合著论文看中日美科研影响力
日经中文网· 2025-08-13 02:54
中国科技实力发展 - 2021~2023年国际合著论文数量平均值显示,美国18.6万篇,中国14.3万篇,日本3.3万篇,中国逼近美国 [2][4][5] - 81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科研存在依赖,约为日本的5倍,依赖中国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在10年间增至2倍 [2][6] -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马来西亚、南非)加强科研合作,战略性地扩大国际影响力 [6] 国际合著论文数据 - 国际合著比例:英国74.3%(96,221篇)、德国63.3%(77,012篇)、美国46.5%(185,600篇)、中国21.5%(143,176篇) [5] - 中国在81个国家和地区的合著论文排名前10,较2011~2013年的42个增长约2倍 [6][7] - 美国在98个国家和地区跻身合著前10,日本从22个减少至15个 [7] 受关注论文排名 - 中国在"受关注论文"(引用前10%)数量排名第1,美国第2,日本第13 [8] - 中国受关注论文的67%引用来自本国,美国23%,英国8%,日本9% [8] - 排除中国后,美国在G7和OECD国家的受关注论文仍居第1,中国第2 [9] 全球论文趋势 - 全球论文数量2022年达210万篇顶峰,2023年降至201万篇 [9] - 国际合著论文数量2021年约58万篇,2023年降至53万篇,受疫情和中美分断影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