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车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常州苏超笔画保卫战背后:城市如何玩转“梗”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05:26
赛事营销与城市品牌推广 - 常州通过苏超赛事成功打造"人气王"形象,官方下场互动接梗如"丢笔画"和"借笔画",推出《守卫笔画》《无所谓》等爆款作品,联动其他城市发起"补笔画"挑战[1][6] - 官方网感绝佳,迅速反应推出全域A级景点免票政策、"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等创意活动,带动本地萝卜干品牌线上销量翻倍[1][9] - 赛事期间"文旅常州"抖音号粉丝增长33.6万,登顶江苏省地市文旅抖音号榜首,重度活跃粉丝超8成[6] 流量转化与产业联动 - 采用"一场一主题"策略:第三轮吸引15万人次扬州游客,第四轮举办"苏超·江阴集市",第五轮带火中华恐龙园,第七轮推介理想汽车等本地制造"土特产"[9] - 第七轮比赛以"平凡点亮理想"为主题,配套推出"看球游城赢大奖"活动,奖品包括理想L6 Pro、小牛Umax等,理想汽车CEO李想亲自到场助阵[1][9] - 赛事经济显著拉动旅游:6月重点景区接待游客533万人次(同比+13.4%),营收4.8亿元(同比+10.7%),7月接待量同比+22.04%,中华恐龙园暑期客流同比+80%[12] 政府协作与创新机制 - 每轮主场比赛前由市长或副市长召集10余个部门召开策划会,形成"统筹协作+群策群力"的创新机制[10][11] - 各部门展现积极主动服务意识,如常观APP上线"许愿池"收集市民建议,上线第二周收到81条建议且办结率超96%[7] - 成熟的大型活动协作经验支撑高效执行,此前通过承办演唱会、马拉松等活动积累沟通机制[11]
“被动安全+主动智能”双重守护,九号两轮电动车安全进化论
财富在线· 2025-08-14 04:02
核心观点 - 两轮电动车安全是系统性底层工程 贯穿设计制造选材到最终体验的每一环 安全应成为产品的标配而非高配或噱头 [1][2][9] - 公司通过硬件被动安全和智能主动安全双体系构建安全护城河 将安全作为产品的起点和不变底线 [2][6][9] - 公司推动安全技术下放和标准引领 促进行业向安全普惠迈进 体现对行业及用户的责任担当 [4][6][9] 被动安全体系 - 车架采用HC420合金钢等高强度材料 F2z110MAX车型扭转刚性提升48% 纵向刚性提升61% [2] - 电摩M3 95C MAX车架管壁从2.0mm增厚至3.5mm 采用QSTE420高强度合金钢 增强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 - 全面推广大尺寸碟刹系统 MMAX110 mk2等车型采用前220mm+后180mm盘径 M3 95C MAX配备前240mm+后200mm超大碟盘 [3] - 2025年新品标配ALC全景光幕系统 统一采用远光38000cd 近光15000cd的高亮度照明标准 [4] 主动安全技术 - RideyFUN功能结合5英寸液晶屏实时显示导航信息 减少操作失误和分心风险 [6] - ABS防抱死系统从中高端车型下放到主力产品 防止急刹或湿滑路面车轮锁死 [6] - TCS牵引力控制系统成为全系新车标配 提升起步加速及转弯时的防滑能力 [6] - CBS联动刹车系统通过智能分配前后制动力简化操作 [6] - BMS6.0电池管理系统提供三十多项安全防护 包括双重过流/短路保护及过充过放保护等 [7] - 行业首创一键SOS紧急呼叫系统 长按6秒自动联系紧急联系人并发送定位 [7] - AHRS姿态感应系统在碰撞或摔倒时自动触发报警 争取救援时间 [7] - 陡坡缓降功能智能保持低速下坡 坡道驻车防止溜车 [7] - 坐垫感应需检测超过15公斤重量才解锁电源 防止误操作突然加速 [8] 行业影响 - 通过技术下放推动ALC照明系统等行业标准升级 让用户享受安全红利 [4] - 将主动安全配置从高端车型普及到大众产品线 缩小制动和操控环节的失误空间 [6][7] - 安全普惠策略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安全标准迈进 [9]
雅迪控股建议委任德勤为新任核数师
智通财经· 2025-08-13 09:15
公司核数师变更 - 罗兵咸永道辞任核数师 自2025年8月12日起生效 [1]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获建议委任为新任核数师 [1] - 变更基于公司业务状况及未来审核服务需要 经审核委员会推荐 [1]
小牛电动(NIU.US)Q2营收增长33.5%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1:54
财务业绩 - 第二季度营收12.55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3.5% [1] - 净利润590万元人民币 实现扭亏为盈 上年同期净亏损2490万元人民币 [1] - 每股ADS净利润0.07元人民币 上年同期每股ADS亏损0.31元人民币 [1] - 毛利率20.1% 较2024年同期17.0%提升3.1个百分点 [1] 销售表现 - 电动滑板车总销量350,090辆 同比增长36.7% [1] - 中国市场销量318,719辆 同比增长53.6% [1] - 国际市场销量31,371辆 同比下降35.5% [1] 运营网络 - 中国特许经营店数量4,304家 [1] - 国际分销商数量57个 覆盖53个国家 [1] 资金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合计12.266亿元人民币 [1] - 持有限制性现金2.148亿元人民币 [1] - 短期银行借款2.200亿元人民币 [1] 业绩展望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14.33亿元至16.3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0%至60% [2]
越南调研录:精细化出海时代的到来
虎嗅· 2025-08-10 23:3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制造企业通过产能转移和本地化运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 实现全球化扩张和竞争力提升 [2][3][4] - 企业出海不仅是生产地点的变化 更是原有能力与本土化条件结合后形成新能力的过程 涉及管理 人才和文化等多维度融合 [4][11][14] - 精细化运营和长期主义成为中企出海新特征 通过生产创新和本地化管理提升全球竞争力 [43][44] 京东方越南运营策略 - 2019年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租厂房建设智慧终端一期工厂 2024年4月在巴地头顿省自购土地建设二期工厂 [3] - 2024年6月二期工厂提前两个半月量产 达产后年产TV/显示器终端超1400万台 电子纸终端超5000万台 车载终端超500万台 提供4000个岗位 [8] - 越南人工成本仅为墨西哥三分之一 且贴近中国供应链 具有成本优势 尽管对美出口关税3.9%高于墨西哥0% 但某些尺寸产品从越南出口更划算 [8] - 采用人才本地化培养模式 派遣越籍员工到中国学习 中方干部到越南工作 越南工人执行力强 产品品质与国内一致 [8] - 一期工厂自动化程度低 工人较多 二期自建工厂自动化率高 可移植国内工艺 因越南技术人才短缺 招聘电气工程师困难 需从家电维修人员或应届生培养 [9] - 通过SOP分解工序 实现快速复制工艺和达产 建立改善建议平台 吸收本地工艺优化建议并反向输出国内 [9][10] - 强调语言能力重要性 优先招聘懂中文员工 倡导中越干部互学语言 以准确传递技术知识 [11] TCL东盟市场拓展 - 1999年通过收购陆氏彩电工厂进入越南 为出海第一站 在泰国电视机市占率已超过LG [12] - 东盟市场中日韩企业竞争 日企份额下滑 中企超越日韩 受益于中国品牌整体好感度提升及奥运会赞助等品牌活动 [12] - 不同东盟国家市场差异显著:泰国电商覆盖率30% 越南仅10% 菲律宾导购员60-70%为第三方签约 越南以直聘为主 越南人均GDP为泰国60%但彩电均价3000元高于泰国2000多元 越南55寸以上电视占比55%高于泰国45% [13] - 本地化语言能力是关键 能减少管理误解和心理孤独感 在泰国推行"人货场"革新:调整优化团队 提升专业力 全品类出击使空冰洗产品进入市场Top3 把握供应链周期避免库存成本侵蚀毛利 更新产品形象并开拓线上市场 率先在家电领域开展直播电商 [14][15][16][17] - 前方团队产品认知与总部供应链节奏把握同等重要 [18] 雅迪越南本地化实践 - 2019年在越南建厂 2024年建第二家工厂总投资1亿美元 现为越南双轮电动车销量第一 2023年销量12万台 2024年预计18-20万台 [20] - 建厂原因:整车进口关税45%高于零部件13-15% 本地化生产降低车架等重物运输成本 增强经销商信心 [22][23] - 采取单店加盟模式 40多个业务人员发展终端 产品针对越南市场研发如电池放置位置差异 提供"2年2万公里质保" 聘请本地明星代言 [21] - 越南员工职业化程度高但偏安逸 需适应本地文化节奏 如午休闭店 周末不接工作电话 促销活动因天气炎热效果有限 [25][26] - 越籍员工占比提升 销售公司5个部长中越籍2人 制造端9个部长中越籍3人 计划年底提拔越籍副总 [26] - 出海为长期战略 通过做好海外市场提升应对国际品牌竞争的能力 [27] 联宝全球供应链管理 - 联想采用"中国+N"全球分布式供应链 核心制造在中国 海外工厂做最后组装 提升应对市场和政策变化能力 [28] - 越南PC工厂占地2.6万平方米 服务器工厂8000平方米 标准高 数字化程度高 采用MES系统全流程追溯 环保方面使用低温锡膏技术 氮气炉含量标准要求低于1000(友商为5000) [31] - 越南工厂本地员工占比80% 中方派遣20% 预计年底降至15% 越方希望进一步本地化带动就业 [32] - 文化差异:越南员工集体主义强 不推崇个人英雄主义 培训中习惯单线学习而非多线并行 [32][33] - 联想质量体系经历四阶段:从质量检验到研发阶段控制 并购IBM后学习技术溯源 转向客户中心双轮驱动 2017年后采用数字化智能生态管理 [34][35] - 出海建议:强化语言培训(中越干部互学语言) 尊重本地文化(如拉美工厂放音乐) 永不满足精益求精 [36][37][38] 越南制造发展浪潮 - 第一波由韩资带动:2007年越南加入WTO后 2008年三星建立手机和电视生产线 LG跟进投资 [40] - 第二波由果链企业带动:2018年苹果供应商17家在越投资 2023年增至35家 [41] - 第三波由中企带动:中美贸易战后更多中企到越南投资 具有产业特征而非贸易套利模式 [42][43] - 中企出海进入生产性创新和提升本地化管理运营水平的精细化时代 [44]
英伟达(NVDA.US)近60%运营利润率领跑“七巨头” 特斯拉仅8.76%垫底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8-08 03:59
美股七巨头运营效率对比 - 英伟达以过去四个季度59 86%的营业利润率成为运营效率最高的企业 市值达4 3万亿美元 [2] - Meta以44 42%的滚动12个月营业利润率位居第二 微软排名第三 [2] - 特斯拉以8 76%的利润率垫底 主要受CEO涉足政坛及比亚迪竞争影响 [2] 行业利润率排名 - 港口运营(38 5%)、金融投资(32 4%)、烟草(31 2%)和铁路运营(30 1%)位列行业平均利润率榜首 [7] - 汽车制造商中法拉利以28 7%的营业利润率领先 丰田为15 4% 远超行业平均4 8% [7] - Rivian等电动初创车企面临严峻挑战 营业利润率低至-70 3% [7]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研究收集了39个主要行业中1189家市值超100亿美元企业的财务数据 [5] - 采用过去12个月的季度数据计算各行业平均营业利润率 [5] - 英伟达超高利润率印证其在AI和游戏GPU市场的领导地位 [5]
上市当年“业绩变脸”,现要跨界收购,增值率高达325%!
IPO日报· 2025-08-08 02:30
公司战略转型 - 绿通科技计划斥资5.3亿元跨界收购半导体设备企业江苏大摩半导体51%股权,以应对业绩下滑和战略转型需求[1] - 交易采取"股权受让+增资扩股"两步走策略,第一步以4.5亿元收购46.9167%股权,第二步以8000万元增资获取7.6923%股权[4] - 收购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IPO超募资金,截至2025年6月底账上仍有16.90亿元未使用[5] 业绩表现与市场困境 - 2024年公司净利润暴跌45.98%至1.42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827万元,同比下降26.16%[9][10]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53.22%骤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4.63%,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及美国"双反"调查影响[12] - 全球场地电动车市场增速放缓至5%-8%,国内竞争更趋白热化[12] 收购标的分析 - 大摩半导体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晶圆量检测设备,产品覆盖6至12英寸晶圆产线,最高支持14nm制程工艺[14][15] - 2023年营收2.31亿元,净利润5857万元;2024年营收增至2.70亿元,净利润6511万元,净利率稳定在25%左右[15] - 评估增值率高达325.74%,净资产账面值2.26亿元,评估值9.64亿元[6] 交易条款与预期效益 - 交易设置业绩对赌机制,大摩半导体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万元、8000万元和9000万元,三年累计不低于2.4亿元[6] - 大摩半导体预估毛利率35%-45%,远高于绿通科技2024年的26.41%,有望改善公司整体盈利结构[16] - 公司明确收购旨在拓展半导体领域,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15] 公司历史与跨界尝试 - 绿通科技成立于2004年,长期专注于高尔夫球车、观光车等场地电动车研发制造[8] - 2024年公司通过产业基金完成对快递物流应用材料企业江华九恒数码科技27.50%股权的战略投资[12]
上市当年“业绩变脸” 现要跨界收购 增值率高达325%!
国际金融报· 2025-08-07 13:36
核心交易 - 绿通科技计划斥资5.3亿元跨界收购大摩半导体51%股权[2] - 交易采取股权受让加增资扩股两步策略 先以4.5亿元收购46.9167%股权 再以8000万元增资获取7.6923%股权[3] - 全部资金来源于IPO超募资金 截至2025年6月底账上未使用超募资金达16.90亿元[4] 交易估值与对赌 - 大摩半导体净资产账面值2.26亿元 评估值9.64亿元 增值率达325.74%[6] - 设置业绩对赌机制 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万元/8000万元/9000万元 三年累计不低于2.4亿元 未达标将以现金补偿[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从2022年14.71亿元降至10.81亿元 同比下滑26.51%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71%[8] - 2024年营收进一步降至8.31亿元 降幅23.13% 归母净利润暴跌45.98%至1.42亿元[8]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827万元 同比下降26.16%[9] 市场环境变化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从2023年53.22%骤降至2025年一季度14.63%[12] - 全球场地电动车市场增速放缓至5%-8% 国内竞争更趋白热化[13] 标的公司业务 - 大摩半导体专注于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晶圆量检测领域 产品覆盖明暗场缺陷检测设备/套刻仪等主流品类 最高支持14nm制程工艺[16] - 已实现部分设备自主研发 产品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台积电/GlobalFoundries等全球龙头晶圆厂[16] 标的公司财务 - 2023年实现营收2.31亿元 净利润5857万元 2024年营收增至2.70亿元 净利润6511万元 净利率稳定在25%左右[16] - 预估毛利率35%-45% 远高于绿通科技2024年26.41%的毛利率水平[17] 战略转型动机 - 公司坦言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积极寻找外延增长机会 希望通过并购进入新领域[14] - 收购旨在实现从场地电动车单一业务向半导体领域拓展 形成新利润增长点[16] - 此前2024年已通过产业基金战略投资快递物流应用材料企业江华九恒数码科技27.50%股权[14]
上市当年“业绩变脸”,现要跨界收购,增值率高达325%!
国际金融报· 2025-08-07 13:21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计划斥资5 3亿元跨界收购半导体设备企业江苏大摩半导体51%股权 以实现战略转型 [1] - 公司受美国市场萎缩和贸易摩擦影响 业绩连续大幅下滑 2024年净利润暴跌45 98%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从53%骤降至14% [1][4] - 公司坦言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积极寻找外延增长机会 希望通过并购进入新领域 [7] 收购方案细节 - 交易采取"股权受让+增资扩股"两步走策略 第一步以4 5亿元收购46 9167%股权 第二步以8000万元增资获取7 6923%股权 [3] - 全部资金来源于公司IPO超募资金 2023年上市时超募资金净额16 96亿元 截至2025年6月底账上仍有16 90亿元未使用 [3] - 交易设置业绩对赌机制 大摩半导体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万元 8000万元和9000万元 三年累计不低于2 4亿元 [3] 公司业绩下滑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4 71亿元降至10 81亿元 同比下滑26 51%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 71% [4] - 2024年营收降至8 31亿元 降幅23 13% 归母净利润暴跌45 98%至1 42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827万元 同比下降26 16% [5] 市场环境变化 - 美国市场销售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53 22%骤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4 63% [7] - 全球场地电动车市场增速放缓至5%-8% 国内竞争更趋白热化 [7] - 公司2024年通过产业基金完成对江华九恒数码科技27 50%股权的战略投资 涉足快递物流应用材料领域 [7] 标的公司情况 - 大摩半导体成立于2017年4月 是国内半导体前道量检测修复设备领域的重要企业 [8] - 公司产品覆盖明暗场缺陷检测设备 套刻仪等主流品类 适用于6至12英寸晶圆产线 最高支持14nm制程工艺 [8] - 2023年营收2 31亿元 净利润5857万元 2024年营收增至2 70亿元 净利润6511万元 净利率稳定在25%左右 [8] - 大摩半导体预估毛利率35%-45% 远高于公司2024年的26 41% [9] 收购目的 - 收购旨在实现从场地电动车单一业务向半导体领域拓展 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8] - 通过纳入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优质资产 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8]
VinFast印度电动车组装厂落成
商务部网站· 2025-08-06 16:08
公司全球扩张战略 - 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建成全球第五个项目和第三座正式运营的生产基地 体现全球布局雄心和大型项目实施实力 [1] - 工厂是战略性里程碑 体现对印度市场的长期承诺 为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1] - 未来计划将工厂扩建为面向南亚 中东及非洲市场的最大出口中心 [1] 生产制造能力 - 工厂占地160公顷 采用国际标准高度自动化和现代化生产线 [2] - 初期年产能5万辆 未来可提升至15万辆 [2] - 初期组装C级车型VF 7与B级车型VF 6两款高端电动车 [2] 市场与产品定位 - 向印度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且价格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产品 [1] - 不仅专注于电动汽车 还在可再生能源 医疗保健和生物技术等领域进行投资 [1] 经济与社会影响 - 全面投产后预计创造3000至3500个直接就业岗位 [2] - 在供应链生态系统中带动数以千计间接就业机会 [2] - 为泰米尔纳德邦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助力该地区成为印度重要制造基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