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印度汽车经销商协会联盟(FADA):6月份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4.84%,对短期前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考虑到稀土短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及美国关税溢出影响,需保持警惕。
快讯· 2025-07-07 03:33
行业销售数据 - 6月份印度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4 84% [1] 行业前景 - 印度汽车经销商协会联盟对短期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1] - 需警惕稀土短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及美国关税溢出影响 [1]
5月汽车零售同比环比增长均超10%,经销商要抓住窗口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6 01:23
乘用车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全国乘用车零售193 2万辆 同比增长13 3% 环比增长10 1% 今年累计零售881 1万辆 同比增长9 1% [1] - 5月汽车零售较2018年5月181万辆的历史峰值增长6% 呈现超强增长态势 [1] 政策驱动因素 - 以旧换新政策显著拉动消费 5月补贴申请量达123万辆 环比4月109万辆增长13% 占私人购车比例近70% [3] - 地方促消费政策与车展活动助推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增换购需求成为主流 首购用户占比降至30% [3] 行业转型方向 - 新能源车进入规模化阶段 经销商需加速构建销售服务增长曲线 拓展充电储能 动力电池等绿色服务 [4] - 二手车业务成为市场内生动力 经销商需强化经销与零售业态 打造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4] - 数字化赋能成为新主题 经销商需通过精准营销 经营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 向"数商"转型 [4] 厂商关系重构 - 新能源品牌与百强经销商深化渠道合作 传统油车渠道面临网点过剩 盈利不足等问题 行业洗牌加速 [5] - 协会将推广含退出条款的经销商授权合同示范文本 旨在建立公平有序的新型厂商关系 [5][6] - 退出机制被视为厂商关系升级为战略同盟的关键路径 推动供需动态平衡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 [6]
永达汽车(3669.HK):短期迎困境反转,长期受益于领先的新能源战略布局
格隆汇· 2025-06-04 01:20
市场情绪与政策影响 - A股大盘走出"四连阳"行情,汽车板块成为资金追逐的宠儿之一 [1] - 汽车经销商板块集中爆发,港股汽车零售板块连日大幅反弹 [2] - 最新的汽车乘用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细则出台,超越市场预期,2.0L排量及以下和30万元以下车型受益范围比预期更广,80%的燃油车符合减半条件 [4][5] - 上海全面重启并配套"50条"重振措施,嘉定区对购车补贴1万至2万元 [7][8] 汽车行业复苏与新能源趋势 - 汽车行业步入复苏周期,伴随情绪修复、估值修复再到基本面修复,产生"三阶段反弹"行情 [9] - 新能源车作为历史大潮,仍是政策的"宠儿",新能源车下乡活动提升吸引力,油价上涨进一步推动需求 [9] - 新能源车渗透率迈过10%的拐点后逐步走高,国内主流车厂提前停产油车 [9] - 八家新能源车企5月交付量显示供给改善,积压订单有望快速释放,蔚来、小鹏和理想等将于Q3开启新品周期 [10] 永达汽车的核心优势 - 永达汽车是上海刺激措施的核心受惠者之一,拥有该市30%的汽车经销店,预计6-12月销量将超过10% [9] - 永达符合条件的车型占新车销量约50%,受益于购置税减免政策 [5] - 永达是国内新能源车经销商的先行者之一,4S店渠道环节加速进入电气化阶段 [10] - 永达新能源车销量近1.6万台,涨近六成,占整体销量7.4%,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12] 新能源战略布局 - 永达2018年起设立独立新能源车板块,加强与中高端品牌代理合作,介入其他业务链条 [12] - 2021年底永达旗下独立新能源品牌网点达18家,新增13家,覆盖小鹏、Smart、上汽智己等主流品牌 [12] - 计划到2025年销售网点增至500家,销量实现25万台,收入达300亿元,毛利占比达17% [13] - 永达发展出多样化新能源业务模式,如与小鹏合作的"轻资产"模式,初期开店投入仅500万元左右 [14] 业务模式与增长潜力 - 永达通过切入特斯拉后端服务,设立钣喷中心,毛利率达48%,高于传统车售后服务 [14] - 永达更倾向于"小鹏模式",负责从订单招揽到维修等环节,快速扩大新能源品牌覆盖范围 [14] - 传统豪车是永达的基本盘,新能源车作为新的增长曲线将决定未来发展天花板 [15] - 下半年小鹏G9、华为问界M7等多款高端车型上市,对永达销量和利润率形成有利支撑 [15]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齐挫,恒指跌1.2%,医药股逆市走高
格隆汇· 2025-05-30 08:39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全天维持跌势 恒生科技指数跌2 48%表现最差 恒生指数 国企指数分别下跌1 2%及1 49% [1] - 本周恒指累涨1 32% 恒生科技指数累涨1 46% 国企指数累涨1 77% [1] - 南向资金净买入96 47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81 67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14 79亿港元 [17] 行业板块表现 下跌板块 - 大型科技股集体下跌 网易跌近5% 百度跌近4% [2] - 苹果概念股大跌 瑞声科技 比亚迪电子跌超6% 丘钛科技跌超5% 舜宇光学跌超4% [4][5] - 影视股走低 欢喜传媒跌超9% 阿里影业跌超5% 猫眼娱乐 比高集团跌超3% [6][7] - 汽车零售股普跌 首控集团跌超20% 浙江世宝跌超7% 英恒科技跌超6% [8] - 加密货币概念跌幅居前 博雅互动跌超6% OSL集团跌超5% [9][10] 上涨板块 - 医药类股上涨明显 复星医药大涨近10% [2] - 生物医药B类股表现强势 中国抗体涨超21% 宜明昂科涨超12% 创胜集团 百奥赛图涨超8% [11] - 禽畜肉类股涨幅居前 德康农牧涨超14% 中粮家佳康涨超2% [12][13] 个股异动 - 石药集团盘中一度大涨超12% 收盘涨6 3% 公司正与第三方磋商3项潜在交易 涉及EGFR-ADC等药品 潜在付款合计可能达50亿美元 [14][15] 市场展望 -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 恒生指数估值处于中等偏低位置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港股具有较高投资性价比 [19] - 建议关注科技成长及高股息占优的"哑铃"策略 包括自主可控 芯片 高端制造 部分互联网科技公司及高股息低波动行业 [19]
乘联分会:预测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85万辆 新能源98万辆
快讯· 2025-05-22 15:24
行业动态 - 5月月中整体车市折扣率约为24 8% [1] - 头部厂商本月零售目标同比去年5月增长8% 较上月目标增长约5% [1] - 综合估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约为185万辆左右 同比去年增长8 5% 环比上月增长5 4% [1] - 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98万 渗透率维持在52 9%左右 [1]
【乘联分会论坛】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85.0万辆,新能源预计98.0万辆
乘联分会· 2025-05-22 15:09
4月市场回顾 - 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75.5万辆,同比+14.5%,环比-9.4%,与预测一致 [2] - 新能源零售90.5万辆,同比+33.9%,渗透率51.5%,较上月稳定 [2] 5月车市展望 - "五一"黄金周车企促销叠加地方车展释放需求,节后销量回落,全月呈"前高后低"走势 [3] - 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85万辆,同比+8.5%,环比+5.4%,新能源零售预计98万辆,渗透率52.9% [4][6] 厂商销售动向 - 5月车市整体折扣率24.8%,头部厂商零售目标同比+8%,较上月目标+5% [4] - 新能源渗透率增速趋缓但有望回升,因新产品放量存在交付延迟 [6] 周度走势推算 - 第1周日均零售4.17万辆,同比-10.9%,环比+19.3% [5] - 第2周日均零售6.09万辆,同比+30.2%,环比+44.2% [5] - 第3周预计日均零售5.12万辆,同比+13.9%,环比持平 [5] - 第4周预计日均销量5.71万辆,同比+18.7%,环比-13.4% [5] - 第5周预计日均销量8.64万辆,同比-6.2%,环比-21.7% [5]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全国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累计突破1000万份 [6] - 车企推行"一口价"、"0息"金融方案,"五一"期间终端客流冲高,需求集中释放 [6]
京沪两地汽车大卖场开门迎客,汽车新零售:向左走,向右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4 01:36
汽车新零售发展现状 - 阿里巴巴2016年提出"新零售"概念后,汽车新零售已探索7年,近期绿地云车汇和国美车市智能汽车体验馆相继开业[2] - "五一"期间全国80多个城市举办近百场车展,商务部监测零售企业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13.7%和10.5%,前4天以旧换新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3] - 北京市朝阳区发放1800万元汽车消费券,最高可省5000元,结合5月机动车指标释放刺激消费[3] 新零售模式创新实践 - 国美车市智能汽车体验馆总面积4.5万平方米,聚合30多个新能源品牌,形成"多品牌聚合+场景化体验+OMO运营"模式,计划3年内在全国落地50家[6][7] - 绿地云车汇强调线上直播为主结合线下试驾,首家旗舰店选址上海外滩中心,计划年内布局10家线下店聚焦核心城市市中心[8] - 绿地集团成立新能源汽车出口公司,依托进博会构建国际化经营体系,目标打造百亿级出口平台[7]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行为 - 汽车新零售模式从电商发展到直营店、商超代理、主题商业体、仓储+直播等多种形态[9] - 新零售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实现商品服务体验一体化,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运营效率,注重智能化服务和定制化体验[9] - 消费者从关注价格转向关注品质体验和服务,传统4S店需数字化转型应对新零售冲击[10]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上海"五五购物节"推出6年来最大力度的汽车消费补贴,混动车首次纳入置换范围,燃油车置换补贴提升至1.3万元[4][5] - 2025上海车展与购物节同期举办,多款热门车型同步上市形成多重利好叠加效应[5] - 行业专家预计新零售市场份额将扩大,但传统经销商凭借成熟网络仍将发挥重要作用[11]
要乱套!京东入局汽车,刘强东将成为第二个雷军?
搜狐财经· 2025-05-12 03:38
京东布局Robotaxi - 公司旗下公司密集申请Joyrobotaxi商标 覆盖运输工具、科学仪器、广告服务等9大类别 显示其全链条布局野心 [1][2] - 商标策略与2017年美团注册打车商标类似 预示公司可能对自动驾驶出行生态进行系统性谋划 [3] - 公司此前已在出行领域有所试探 包括与乐道汽车合作、与比亚迪签署5亿元战略协议推动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等 [3][5] 公司Robotaxi战略优势 - 公司将物流基因注入出行场景 自研无人配送车已在北京、上海实现常态化运营 积累数百万公里城市道路数据 [5] - 亚洲一号智能仓储的路径规划算法与自动驾驶实时调度系统存在技术共通性 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用户地址数据可能转化为Robotaxi高频订单场景 [5] - 公司拥有5.8亿年度活跃用户 用户月均打开APP次数达12.7次 远超垂类出行软件的4.2次 为Robotaxi提供天然流量入口 [7][13] 与小米造车战略对比 - 小米选择重资产投入 自建工厂、自研三电系统 走硬件+软件全栈自研路线 已投入150亿元研发费用 [5][7] - 公司延续平台+服务模式 明确不造车 而是围绕汽车后市场构建生态 核心优势在于供应链效率与场景整合能力 [5][7] - 公司物流领域运营亚洲最大无人仓群 配送时效领先行业30% 零售端覆盖3C家电、生鲜百货等全品类消费场景 [7] Robotaxi行业竞争格局 - 百度萝卜快跑累计订单量突破500万 覆盖北京、武汉等10城 滴滴无人车在上海获得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许可 [9] - 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等初创公司在广州、深圳展开常态化运营 百度Apollo累计测试里程超3000万公里 滴滴无人车拥有百万级真实订单数据 [9][14] - 截至2025年5月全国仅有6个城市允许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 且限速不超过60公里/小时 [14] 公司在汽车后市场布局 - 公司提出三步走战略 打通线上购车+线下体验零售闭环 构建维保服务+车品供应链网络 切入电池回收+数据服务增值赛道 [15] - 已与比亚迪、蔚来、小鹏等12家新能源车企达成合作 2024年双11期间线上销量同比增长87% 新能源车型占比达62% [15][17] - 全国20个城市试点汽车体验中心 车品供应链覆盖5000+SKU 合作门店超3万家 平均配送时效较传统汽配城快48小时 [17] 公司战略转型背景 - 拼多多靠低价策略抢占下沉市场 抖音电商用内容流量重构人货场 公司传统优势被稀释 2022年营收增速降至9.9% 用户增长率跌破5% [19][21] - 公司推动多领域变革 包括重启京东外卖、与抖音合作直播电商、建设物流+零售产业基地等 目标是从电商平台转型为全场景服务平台 [19] - 汽车产业是承接公司供应链、物流、技术三大优势的最佳载体 公司选择生态赋能之路 避免与传统车企正面交锋 [21]
乘联分会:中国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4.5%,环比下降9.4%。
快讯· 2025-05-11 02:07
行业销量数据 - 中国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4.5% [1] - 中国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环比下降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