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

搜索文档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每年可生产超18亿度清洁电能
搜狐财经· 2025-09-20 10:19
项目概况 -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从建设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运行准备阶段[1] - 工程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玛拉克河中下游 最大坝高247米(相当于80多层楼高) 创造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建设世界纪录[3] - 工程计划总装机容量75万千瓦 承担新疆南疆四地州电力系统调峰任务 兼具灌溉防洪等综合功能[3] - 项目计划于明年全面完工并投入运行[3] 经济效益 -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超过18亿度清洁电能 可满足65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3] - 工程将为阿克苏地区农业灌溉提供稳定水源[3]
破解一系列世界级难题!解码探秘这座集智慧和生态于一身的“大国工程”
央视网· 2025-09-20 09:08
工程概况 -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从建设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运行准备阶段[1] - 工程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玛拉克河中下游 最大坝高247米 创造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建设世界纪录[1] - 总装机容量75万千瓦 承担南疆四地州电力系统调峰任务 兼顾灌溉防洪等综合功能[3] - 建成后年发电量超18亿度 可满足65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 计划2026年全面完工投入运行[3] 技术创新 - 工程以智能建造破解高地震烈度 高边坡 高泄洪流速等世界级难题[3] - 数字孪生智慧中心实现全流程施工环节一屏可视 一键可控[5] - 坝体布设9000多节高强度抗震钢筋 每填筑10米分层铺设土木格栅[5] - 采用无人自行式振动碾与智能建造机协同作业 创新应用附加质量法实时监测坝体密度[5] - 首次引入区块链技术进行混凝土数据采集 建立混凝土身份证全程溯源系统[7] - 智慧中心融合云计算 人工智能 虚拟仿真等技术 通过上千个传感器实现实时数据回传[8] 生态保护 - 构建多层次生态保护体系 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补充土著鱼类种群数量[10][12] - 同步规划设计鱼类增殖保护项目 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施工[14] - 已联合放流9.2万尾鱼苗 包括新疆大头鱼 斑重唇鱼等珍稀物种[14] - 投资6500万元建设仿生态鱼道和鱼类增殖站 累计人工增殖放流保护鱼类14.1万尾[16]
世界最高,下闸蓄水!
中国能源报· 2025-09-20 08:15
工程概况 -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标志着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从建设阶段转入运行准备阶段[1] - 工程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玛拉克河中下游大石峡峡谷 主体由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左岸引水发电系统和泄洪系统组成[3] - 大坝最大坝高247米(相当于80层楼高) 坝体填筑量1890万立方米(可填满7000多个标准泳池)[3] 发电能力 - 安装3台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总装机容量达75万千瓦[3] - 年发电量超过18亿度清洁电能 可满足65万户家庭年度用电需求[5] - 承担新疆南疆四地州电力系统调峰任务[5] 综合功能 - 设计总库容11.7亿立方米(相当于6个天山天池蓄水量) 为农业灌溉提供稳定水源[5] - 每年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34.2亿立方米 改善流域生态环境[5] - 缓解下游800余万亩灌区缺水问题 将下游河道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5] 建设进度 - 工程于2019年11月全面动工 2024年12月完成大坝填筑封顶[5] - 计划2026年全面完工并投入运行[5]
世界最高、历时近六年!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
新浪财经· 2025-09-20 06:26
项目进展 -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标志着工程从建设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运行准备阶段 [1] - 该项目是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 属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1] 工程地位 - 项目被列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凸显其战略重要性 [1] - 大坝类型为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 且达到世界最高标准 [1]
中企承建的斯里兰卡供水项目建成投用
人民日报· 2025-09-19 22:08
项目概况 -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斯里兰卡阿塔纳供水项目于9月18日建成投用 [1] - 项目将为超过60万当地居民提供可靠清洁水源 [1] - 项目配备日处理能力5.4万立方米的水厂 [1] 基础设施规模 - 项目包含高效取水泵、储水池及近590公里管道系统 [1] - 管道网络确保水资源可靠输送至每个社区 [1] 项目意义 - 斯里兰卡外交部长维吉塔·赫拉特表示项目意义重大 加强两国关系纽带 [1] - 中国驻斯大使戚振宏指出项目将改善当地公共卫生和民生条件 [1] - 项目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1] 仪式活动 - 建成投用仪式在斯里兰卡加姆珀哈举行 [1] - 斯里兰卡外交部长和中国驻斯大使出席仪式并致辞 [1]
松辽水利委员会大力推进数字孪生西辽河建设
水利部网站· 2025-09-19 12:44
本站讯 松辽水利委员会持续推进数字孪生技术融合创新,通过数字孪生西辽河建设与应用,实现了对 复杂水资源调度过程的实时感知、动态模拟、智能研判和精准决策,为河湖生态复苏提供了技术支撑与 决策保障。 数字孪生西辽河平台作为调度的"智慧大脑",不断优化功能升级,平台接入多维实时监测数据,融合西 辽河重点河段二维水动力模型,依托模型模拟与实时数据双驱动,模拟调度方案实施过程,量化评估执 行情况,动态预演水头演进过程,智能辅助调水决策,有力推动了西辽河调度从"传统调度"向"智慧治 理"发展。 卫星遥感融合无人机监测 宏观掌握调水情况 利用高分、资源、环境等系列卫星遥感数据,动态监测西辽河、老哈河等主要河流有水无水河段情况, 编制27期汛期调水遥感监测专题图。结合红山水库放流情况和无人机拍摄成果,跟踪解译老哈河红山水 库以下河段河道淹没情况,统计分析禁种线内土地利用与农田淹没面积,为加强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提供 依据。 新型装备赋能地面监测 全面增强感知能力 运用无人遥控船、手持式视频测流系统等新技术装备,提升水文监测能力,汇集50处水文站实时监测数 据,对重点断面水位流量进行动态跟踪分析。通过视频级联集控平台对海日苏、苏家 ...
广西大藤峡船闸过闸核载量突破4亿吨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0:29
大藤峡船闸运营表现 - 自2020年3月试通航以来累计过闸船舶14.64万艘次 [1] - 过闸核载总量突破4亿吨 [1] - 日均运行闸次从初期4-6闸次提升至当前16-18闸次 [1] 航道升级与通航能力 - 库区266公里航道实现渠化改造 [1] - 通航等级从300吨级跃升至3000吨级(中国内河航运最高标准) [1] - 成为滇黔桂内陆水运出海通道的咽喉要道 [1] 技术管理与运营效率 - 采用数字孪生技术研发船舶智能过闸系统 [1] - 基于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全过程精准调度和智能管理 [1] - 过闸效率达到国内同级别船闸领先水平 [1] - 枯水期实施"航电协同"调度保障全年通航 [1] 战略定位与区域价值 - 作为珠江黄金水道重要中枢作用凸显 [1] - 是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关键支撑 [1] - 多项技术指标在世界或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1]
中国电建(601669) -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1月至8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
2025-09-18 10:30
新签合同金额 - 2025年1 - 8月公司新签合同总金额8007.97亿元,同比增长4.71%[2][3][5] - 能源电力业务新签合同金额5162.40亿元,同比增长14.30%[2] - 水资源与环境业务新签合同金额765.64亿元,同比下降25.78%[2][3] -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业务新签合同金额1661.94亿元,同比下降6.98%[3] - 其他业务新签合同金额417.98亿元,同比增长33.60%[3] - 境内合同金额6209.57亿元,同比增长0.61%;境外合同金额1798.41亿元,同比增长21.90%[5] 细分业务增长情况 - 能源电力业务中风电增长61.27%,水电增长58.88%,太阳能发电下降27.55%,火电下降56.36%[2] - 水资源与环境业务中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下降73.25%,水务增长18.69%[2][3] 大额项目合同 - 2025年8月越南茶荣V3 - 6 350MW海上风电项目金额39.77亿元[6] - 科克舍套能源供应综合体项目设备供应合同金额31.85亿元[6] - 加纳2600套保障房总承包项目金额18.24亿元[6] - 奥烜达(宁夏)新能源有限公司13GWh先进宽温改性镁基电池研发生产基地项目金额15.74亿元[6]
加力突破 提档进阶|九观桥灌区渡槽合拢让16万群众用水保障再升级
齐鲁晚报· 2025-09-18 08:57
近日,由水发建设权属淮海水利承建的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九观桥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第二期)渡槽施工顺利合拢,标志着这项惠及16万 群众的民生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为项目全线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洞庭湖区重要的粮食产区,衡山县九观桥灌区设计灌溉面积8.13万亩,覆盖7个乡镇88个行政村。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总、左、右干渠各1条,隧洞167 处,暗涵108处,倒虹吸管3处,渡槽132处,以及其他小型附属建筑物434处等关键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16万百姓生产生活用水难题。面对复杂地 质条件与极端天气考验,项目指挥部科学统筹,优化施工方案引入BIM技术进行模拟施工、墩身液压爬模技术、大型龙门吊进行预制件吊装等先进工艺工 法,确保了合拢段实现"无缝对接",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 "每一块混凝土都承载着民生期盼。"项目负责人表示,随着主体工程完工,建设团队已转入项目槽身接缝处理、预应力张拉及防水等关键工序,全体参建 人员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冲刺今年全线通水目标,确保这项重大民生工程早日发挥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水动能"。 ...
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8 03:35
叶尔羌河畔村民告别"汛期守河",和田绿洲棉田迎来"准点供水",玛纳斯棉农靠手机"管水",塔里木河 流域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稳步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水利事业实现从"人逐水 走"到"水为人用"的跨越,交出了一份惠及民生、守护生态、支撑发展的答卷,成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的坚实基石。 兴修工程,农田用水有保障 "过去每年5到8月,全村人都要守在河边防洪。"莎车县霍什拉甫乡阿尔塔什村村民玛尔江古丽·图尔荪 至今对10多年前的叶尔羌河记忆犹新。这条河曾是新疆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每年汛期,流域 90%以上劳动力都要投入防洪。 改变开始于2011年阿尔塔什水利枢纽的破土动工。这座工程从一开始就面临"高面板堆石坝、高边坡、 高地震烈度、河床覆盖层深"的难题。"上百家参建企业施工人员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用10年时间啃下 了这块硬骨头。"新疆叶河公司副总经理段新文说。 2021年工程投运后,叶尔羌河下游防洪标准大幅提升,灌溉面积从651万亩拓展至千万亩以上。玛尔江 古丽的生活变了样,"现在春灌、冬灌用水都准时,粮食产量翻了一倍!"她家买了运输车,还住进了宽 敞的新房。 智慧赋能,绿洲焕发新生机 在塔里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