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

搜索文档
京东MALL今日亮相双井商圈,聚集多家首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4 10:53
京东MALL北京双井店开业 - 京东MALL北京双井店于6月14日开业 面积达5万平方米 以"沉浸式体验+全品类覆盖+场景化服务"为特色 [1] - 富士instax博物馆为华北地区首个以一次成像文化为核心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吸引消费者互动打卡 [1] 线下跨境体验店与复古元素 - 京东华北地区首家线下跨境体验店落地 采用"跨境货源+线下体验+线上商城"模式 覆盖50多个国家上万种商品 [3] - 商场二层1:1复刻京东1998年中关村创业柜台 展示公司历史 吸引市民打卡 [3] 科技与区位优势 - 开业现场展示23个品牌的26款机器人 包括AI电脑、AI眼镜等前沿科技产品 [5] - 双井商圈依托CBD区位优势 成为"Z世代"潮流聚集地及数字经济赋能下的北京商圈新"顶流" [5]
财经聚焦 | 从商业新地标看城市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6-12 15:53
商业新地标发展现状 - 北京中海大吉巷开业首日吸引20万客流,端午假期销售额达1200万元,客流量超50万人次 [1][10][15] - 上海张园改造后吸引30多个国内外品牌开设首店,平均每周1.5场"全球上新",日均客流3万人次 [2][7] - 成都京东MALL四川首店"五一"假期单日客流超2万人次 [8] - 贵阳新印1950日均人流量5000人次 [9] -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五一"假期接待游客64万人次,同比增长150% [14] 首发经济驱动商业升级 - 上海前5个月新增首店365家,北京中海大吉巷首批入驻品牌中超半数为首店或定制店,海淀大悦城首店占比近30% [7] - 成都一季度落户首店148家,贵阳2024年新商业项目引进首店248个 [7] - 首店经济显著提升客流量和销售额,形成"首见、首购、首体验"的破圈效应 [8] 创新消费场景与业态融合 - 贵阳新印1950保留工业遗迹,改造为艺术展厅和文创市集,引入潮牌、咖啡、异国料理等多元业态 [9][10] - 杭州湖滨商圈结合虚拟换装、AR互动等科技手段,打造"滨次元"线上体验和"西子廊桥"实景剧场 [10] - 商业地标通过文化、商业、休闲融合满足多元化需求,成为消费升级重要抓手 [11] 城市更新与历史文脉结合 - 北京大吉巷采用"传统工艺+现代技术"复原四合院,地下开发商业体并新增1.2万平方米公共绿地 [12][14] - 上海蟠龙天地商业区植入古镇文脉,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通过新业态吸引年轻消费者 [14] - 商业地标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桥梁,推动"人、城、产"融合发展 [15]
从国际争端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到长沙万家丽的商业智慧
搜狐财经· 2025-06-02 09:34
全球贸易局势 - 特朗普政府提议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 并针对苹果等企业实施关税举措 对全球经济布局造成冲击 [1] - 国际关税威胁导致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供应链和商业模式受到干扰 [1][4] 万家丽国际MALL的商业布局 - 公司拥有多种核心业态 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等功能融合 地下负2层生活超市提供丰富生鲜和日用品 满足周边居民需求 [4] - 地上楼层设有时尚百货和国际名品店 分区明确 品牌汇聚 通过促销和推广活动吸引大量消费者 [4] - 公司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保障商品稳定供应 不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 [4] 文化与商业融合策略 - 公司设立文化大观园 包含世界名人蜡像馆、百帝汇和湖湘文化馆 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结合 [5] - 文化元素吸引大量游客 带动购物和餐饮消费 形成文化与商业的良性互动 [5] - 游客在参观文化展览后 对湖湘文化产生兴趣 购买相关纪念品并体验地道湘菜 [5] 公司发展优势 - 公司在国际争端背景下为商家提供稳定经营环境 帮助商家茁壮成长 [4][5] - 独特的商业布局和文化融合策略使公司在商业综合体中脱颖而出 展现强大生命力 [5]
县城万达:王健林打死不卖的底牌,原因是什么呢?
搜狐财经· 2025-05-29 16:25
下沉市场商业表现 - 江苏沭阳万达广场单日客流量突破8万人次,优衣库、海底捞等品牌出现排队盛况[1] - 浙江苍南万达广场开业当天创下多项纪录:挤塌200个护栏、奶茶日销10327杯、周大福单日销售额破千万[4] - 全国138个县域万达广场租金回报率达8.2%,是一线城市项目的2.3倍[4] 万达县域战略布局 - 采用错位竞争策略:布局MJstyle、UR等"千元时尚圈",配置室内滑雪场、卡丁车赛道等体验业态[6] - 县域拿地成本仅为核心城市1/8,政府专项补贴覆盖建设成本15%[8] - 带动周边地价上涨47%(沭阳),创造3200个就业岗位(苍南)[8] 县域消费力特征 - 沭阳家庭主妇年均消费2.1万元(相当于4个月工资),苍南00后月均到访4.3次且客单价187元[9] - 结婚刚需消费占比38%(黄金珠宝、婚纱摄影、婚宴酒店)[9] - 三代人同行模式使单个顾客消费贡献值达一线商场1.8倍[13] 消费升级驱动力 - 县城居民日均通勤仅17分钟(一线城市45分钟),多出2.3小时/天可支配时间[11] - 奶茶店等业态成为"县域社交货币",喜茶、星巴克被赋予社交认证功能[12] - 即时消费场景填补时间蓝海,实现"下单十分钟取货"的便利性[10] 万达战略转型 - 2024年至今出售17座一二线广场回笼300亿资金,但负债仍达2800亿[17] - 县城项目贡献集团43%现金流,成为抵押融资核心资产包[18] - 信用评级下调至BB ,融资成本升至9.8%[18] 县域商业进化方向 - 政商融合:承接行政服务中心、自助政务终端等职能[18] - 文旅地标化:沭阳打造"花木主题街区"并举办文化节[19] - 产业孵化:联合政府建立直播电商基地、农产品展销中心[19]
卖不掉的县城万达,可能更有性价比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29 13:40
万达商管资产出售策略 - 万达商管近期出售48家万达广场100%股权,交易金额或达500亿元[2] - 2023-2024年已累计出售超30座万达广场,2024年初再售7座[2] - 出售策略聚焦一二线城市项目,保留县城市场资产[3][11] 下沉市场价值分析 - 万达广场在百强县布局近30个项目,数量居行业第一[8] - 县城项目运营成本低(租金/人力),选址得当可形成稳定盈利[11] - 县级市项目获政府资源支持力度大于一二线城市[11] - 湖北宜都万达开业3天客流40万/销售额千万,重庆忠县万达首日客流23.6万/销售额750万[14] 县域经济支撑力 - 长三角三省占全国百强县超40%,昆山GDP突破5000亿且人均超北上广[14][15] - 下沉市场消费升级明显,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高且时间充裕[15] - 移动互联网普及使下沉市场消费习惯与一二线趋同[15] 竞争格局变化 - 吾悦广场在三四线布局占比达60%(140家中约84家)[18] - 万象汇通过引入首店和高端品牌提升商业档次[18] - 行业出现"万达开到哪里,吾悦就跟到哪里"的跟随策略[18]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加速剥离重资产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3] - 513座万达广场中227个城市覆盖,重心明显偏向三四线[16] - 2015年王健林已指出三四线项目租金回报比可能优于一二线[16]
助推“立园满园” 成都东郊记忆艺术区产业联盟成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23:45
产业联盟成立背景 - 成都东郊记忆艺术区产业联盟成立标志着推动产业集群化、加速"四链"深度融合、探索文商旅城高质量发展新范式迈出关键一步 [1] - 联盟是落实成都市"立园满园"行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园区管理改革的有力抓手 [2] - 东郊记忆艺术区秉持"工业遗存+文创园区+科创基地+消费极核"四位一体发展理念,集聚发展以"文创科创、时尚消费"为主的优势企业 [1] 产业资源整合 - 联盟吸纳艺术区内10大红仓特色产业"园中园"、44栋专业楼宇及14处大型商业综合体资源 [2] - 聚合5大银行、5所高校、6支基金、16家商协会等多元主体力量 [2] - 采用"政府引导+多方共建"的资源聚合模式,构建信息共通、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品牌共塑的产业协同生态体系 [2] 项目签约情况 - 鹤谷山水商业综合体项目、红仓·103直播产业园等十余个高能级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 [2] - 辖区内高校人才科研成果转化项目、金融合作项目、协会合作项目等产业要素项目签约 [2] - 时代青桔项目、江湖如故项目等东八区影视文创园入驻项目签约 [2] 产业发展现状 - 东郊记忆艺术区已引聚优质企业近5.5万家 [1] - 拥有品牌"首店"和流量主力店100余家 [1] - 形成时尚范儿、年轻态、国际化的文旅消费场景 [1] 联盟成员构成 - 100余家联盟成员单位获授牌 [2] - 涵盖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业基金、人才智库多元产业支撑要素 [2] 未来发展目标 - 促进成都东郊的工业文化基因与现代创造力深度融合 [2] - 助推成都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2]
11个项目签约、总投资108亿元 成都温江区召开2025年项目集中签约暨招商大使启航大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15:05
温江区招商大会概况 - 成都市温江区召开"聚势金温江·领航新未来"2025年项目集中签约暨招商大使启航大会 近百家企业及行业商协会、金融机构参与 [1] - 温江区进行投资环境推介 展示产业生态、政策支持及营商环境优势 [1] - "四大战区"(温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电子科大科创谷、现代服务业战区)介绍载体资源与合作平台规划 [1] 项目签约与产业布局 - 11个项目集中签约 总投资达108亿元 覆盖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现代都市农业、现代商务等领域 [1] - 安徽鹿妈妈口腔护理项目将建立口腔清洁一站式解决方案中心 [1] - 弱水科技声学研发销售总部项目整合电子声学研发、全球电商营销及产品展示体验功能 [1] - 凤栖里·九巷商业综合体项目打造多元体验城市活力空间 [1] 招商大使机制与区域发展策略 - 温江区聘请13名招商大使 包括旭辉集团副总裁林祝波等代表 强化招商引资网络 [2] - 招商大使将协助推广"四大战区"发展机遇、投资政策及产业资源 [2] - 温江区推进"立园满园"行动 重塑"四大战区"经济地理 构建"3+6"现代化产业体系 [2]
京西将添消费活力新地标!首钢园融石广场“十一”开业试运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4 01:51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近日从石景山区了解到,位于首钢园的融石广场预计将于今年"十一"开业试运营,这是继2022年六 工汇开业后,首钢园又一全新商业综合体项目,将为京西地区文化消费带来新活力。 项目区位 图 融石广场位于北辛安路与首钢园二高炉南路交叉口,紧邻地铁6号线金安桥站、11号线北辛安站,距最 近的北辛安站仅150米。这个项目由首钢工业遗址改造而来,其前身为原首钢一烧结主厂房,始建于 1958年。 鸟瞰图 楼商业 目前,融石广场已确定将引入高品质商超、生活美学、人工智能+体验、未来健康、新派川菜等10余家 首店,依托首颐医疗高端医疗服务综合体、知嘛健康京西旗舰店等康养品牌集聚形成未来健康生活圈。 届时,项目将从艺术、商业、人工智能等方面为市民带来全新的场景体验,为京西文化、科技与商业活 力升级贡献新的强劲动力。 此外,营造机器人友好环境也是融石广场一大亮点。项目将整合首钢园高科技企业集聚优势,在商场引 入机器人零售店、互动体验区和定制化服务,部署配送机器人、智能导览与客服机器人,并定期举办机 器人表演、路演等活动。与此同时,融石广场未来还会高频落地城市级艺术策展、品牌快闪、文化共创 活动,以高品质文化 ...
建邺区文商旅体艺展融合发展联盟成立
江南时报· 2025-05-12 07:23
联盟成立背景与目标 - 南京市建邺区正式成立文商旅体艺展融合发展联盟 旨在通过跨界合作和资源整合探索创新模式 提升附加值和延长消费链 [1] - 联盟整合辖区文体旅资源与商业优势 搭建合作平台 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 联盟通过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和品牌共建建立跨行业协作机制 打通文化展示、商业消费、旅游服务、体育赛事、艺术展演、会展经济等产业链条 形成良性循环体系 [3] 票根经济模式与成效 - 票根经济成为消费新热点 以票根为纽带实现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转变 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1] - 建邺区借助南京半程马拉松赛事推动跨界合作 赛事期间沿线商业综合体日均客流量较平日增长5%以上 载体商户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 [1] - 票根经济模式打破传统消费孤岛效应 构建一票多用消费生态 提升消费者获得感的同时为商家精准引流 [1] 区域资源与商业基础 - 建邺区拥有8家10万平方米以上高品质商业综合体 总面积超150万平方米 去年新引进203家品牌首店 [2] - 文体旅资源包括南京国际博览中心(3A级国际展会每日吸引数万人参展)、江苏大剧院和保利大剧院(每年吸引超20万名观众)、南京奥体中心(年接待群众达500万人次) [2] - 南京眼旅游区联合青奥森林公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区内高等级酒店品牌涵盖安达仕、卓美亚等国际品牌和金陵、金鹰等本地豪华品牌 [2] 联盟发展策略与愿景 - 联盟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打造复合型消费场景 实现流量变留量 [3] - 联盟旨在形成文化引流—商业变现—旅游带动—体育赋能—艺术增值—会展集聚的良性循环体系 激发服务消费乘数效应 [3] - 目标是将建邺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文商旅体艺展融合发展标杆区域 提升区域综合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 [3]
武昌滨江“集齐”七大商业体
长江日报· 2025-05-12 00:33
武昌滨江商业圈发展 - 武汉滨江天街即将开业 标志着武昌滨江商业圈将聚集7家具有"全国首个""华中销冠""集团顶配"标签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商业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成为武汉商业密度最高片区 [1] - 武汉滨江天街设计包含270度瞰江的"浴霞之境" 提供独特消费体验 [1] - 武昌滨江已吸引游客进行商文旅融合消费 如武昌万象城、销品茂、亲橙万象汇等商业体通过特色活动提升参与感 [1] 消费促进活动与业绩 - 武昌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8.08亿元 居全市第一 [2] - 武昌区通过69场消费促进活动(如新春市集、樱花消费券等)发放约1600万元消费券 带动销售额约6400万元 [2] - 2024年计划开展200场促消费活动 推出4条商文旅体融合特色旅游线路 [2] - "五一"假期武昌区举办64场商文旅活动 客流量达405.55万人 [2] 首店经济与投资升级 - 武汉SKP、武昌万象城等引进24家武汉首店、湖北首店、华中首店 [2] - 武汉滨江天街原定"P1"级建设标准 后因看好武昌滨江发展潜力 龙湖集团与联投清能集团追加上亿元投资升级至"P1+"旗舰型产品 [2] 行业专家观点与政策方向 - 3公里聚集7家大型商业体的现象全国罕见 反映武汉线下体验型消费潜力巨大 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定位相符 [3] - 武昌区将持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区建设 通过"欢购武昌"系列活动打造全季促销矩阵 形成"季有亮点、月有热点"的消费热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