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赛事
icon
搜索文档
超160亿元 今年上半年511场重点赛事活动有力促进消费
央视网· 2025-08-19 03:30
体育赛事带动消费 - 上半年7地监测的511场重点赛事活动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 [1] - 杭州亚运会期间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达40%以上 [1] - 中国网球公开赛去年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 [1] - CBA 24-25赛季季后赛场均视频播放量超1500万 [1]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 [1] 赛事市场发展 - 职业赛事市场价格逐步提升 CBA WTT F1等热门赛事门票销售火爆 [1] - 群众赛事活动不断拓展创新 "村超""浙BA"等群众身边赛事火爆出圈 [1]
冯庆华:以足球架起桥梁促进粤港澳融通丨十五运365天365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02:53
(原标题:冯庆华:以足球架起桥梁促进粤港澳融通丨十五运365天365人) 清晨,"嗤啦"一声,番禺区木生缘体育中心的十六座球场传来少年们第一脚触球的脆响,像铜铃撞破寂 静。 据了解,这座珠三角规模最大的"木生缘"足球场群,正是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文化传播委员会副主 任、番禺区体育总会会长冯庆华多年来倾心打造。这里一年灯火不熄,过万场赛事滚动上演,校园联 赛、女子冠军赛、港澳台友谊赛等,成为粤港澳青少年"以球会友"的客厅。 多年来,冯庆华致力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足球文化交流,希望通过足球架起沟通的桥梁,拉进粤港澳 三地的距离。 作为番禺足球运动的重要基地,木生缘体育中心年均吸引超16万人次参与其中,为赛事注入新活力的同 时,也成为粤港澳青少年文化体育交流的纽带。"我们也见证着粤港澳青少年以球会友、携手共进的美 好情谊,希望各位足球健儿们,能够分享各自地区的故事,让友谊在交流中升华。"冯庆华自豪地表 示。 冯庆华认为,体育是最自然、最易落地的交流方式。赛事常态化让粤港澳三地的青少年从小一起比赛、 一起玩耍,长大后生活圈自然交织。通过组织体育比赛,让三地孩子们保持交流,让融合的观念从小根 植在他们心中,更好地促进 ...
苏州踢出文体旅融合发展“好球”
新华日报· 2025-08-18 23:25
赛事带动文旅融合 - "苏超"赛事推动苏州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通过免费开放40多个景区、定制"宠粉"礼遇、构建"赛事+"消费生态圈,实现"流量"变"留量" [1] - 苏州以足球为纽带,将"赛事"转化为"赛道",踢出融合发展"好球",例如昆山奥体中心单场吸引43617名观众,其中35%来自外省 [3] - 赛事期间昆山接待游客约25万人次,环比增长40.2%,周庄客流达7.33万人次,环比增长232%,12家商圈销售额暴涨60%,8家酒店营业额翻倍 [3] 文旅消费创新模式 - "白天游城,晚上看球"模式吸引跨省游客,如新疆游客辗转15小时赴苏州,美团数据显示苏州跻身异地游客消费热门城市前五 [2] - 球票联动消费场景:不足20元的球票撬动文旅几何级增长,如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推出"苏超"主题套餐,凭门票享优惠 [3] - 票根经济延伸至全场景消费,如金鸡湖游船半价、摩天轮优惠,"苏州超级夜"市集发放8000张消费券,联动泰州早茶名店派送千份美食 [5] 城市服务与流量转化 - 苏州通过志愿者服务、清洁保障、球迷驿站等精细化服务承接赛事流量,如周庄景区引导员、志愿者全天候维持秩序 [7] - 数字技术赋能文旅服务,"君到苏州"小程序整合预约、导览、消费功能,入选全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佳案例,实现"一部手机游苏州" [7] - 景区生态与文明形象打造成为"留量"关键,如延迟退房、行李直送等酒店服务提升复游率 [7][8] 文体旅融合实践 - 赛事带动文化体验升级,如苏州博物馆、夜游园林、昆曲评弹等传统项目与足球形成互补 [3] - 城乡联动举办足球夜市,狮山文化广场、桃花坞等点位通过"赛事直播+市集+互动"模式激活夜间经济 [6] - "苏超"从民间赛事蝶变为超级文化IP,为苏州注入新活力,书写"小票根撬动大文旅"的范例 [8]
一张球票,撬动消费几何级增长
新华日报· 2025-08-18 21:53
赛事带动文旅融合 - "苏超"赛事推动苏州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通过免费开放40多个景区、定制"宠粉"礼遇及构建"赛事+"消费生态圈,实现"流量"变"留量" [1] - 美团数据显示,"苏超"开赛以来江苏省休闲玩乐消费线上订单稳居华东首位,苏州跻身异地游客消费热门城市前五 [2] - 昆山奥体中心单场赛事吸引43617名观众,其中35%来自外省,带动昆山游客量环比增长40.2%,周庄客流环比增长232%,12家商圈销售额增长60%,8家酒店营业额翻倍 [3] 文旅消费创新模式 - 苏州推出"白天游城,晚上看球"模式,游客凭球票享受景区免费或优惠,覆盖40多个景点及"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 [4][5] - 票根经济效应显著,如金鸡湖游船半价、"苏州之眼"摩天轮优惠,将观赛延伸为城市深度体验 [5] - 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借势推出"苏超"主题套餐,凭门票享优惠,吸引游客体验夏日冰雪项目 [3] 城市服务与流量转化 - 苏州通过志愿者服务、球迷驿站、酒店延迟退房等举措提升游客体验,数字技术如"君到苏州"小程序整合文旅资源,实现"一部手机游苏州" [7] - "苏州超级夜"主题市集发放8000张消费券,结合赛事直播与美食市集,形成"赛事直播+美食市集+互动体验"模式 [5][6] - 全城设立多个球迷驿站及清洁维护机制,保障景区秩序与卫生,强化"留量"转化能力 [7] 文体旅IP价值提升 - "苏超"从民间赛事蝶变为超级文化IP,带动文旅消费升级,如昆山单场赛事拉动25万人次游客 [3][8] - 赛事联动苏州博物馆、夜游园林、评弹昆曲等文化场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深化文旅融合 [3][8] - 苏州通过"小票根撬动大文旅"策略,将赛事热度转化为城市发展效能,形成"双面绣"城市品牌 [8]
项目“加速跑”叠加消费“热力值” 成都火力全开冲刺三季度丨成都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18 14:40
项目建设 - 成都青白江国际名品奥特莱斯项目投资约30亿元 引入300余家国际品牌折扣店 一期6.9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第四季度开业[4] - 盛屯集团西区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 计划2026年初全面完工[5] - 成渝数字科创产业园投资3.5亿元 计划2025年10月竣工 已与8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7] 消费促进 - 成都世运会市场开发收入创历史新高 招募26家赞助企业及33家捐赠企业 特许经营招募48家企业 推出500余款特许商品 开设218个线下零售店[10] - 成都1月至7月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达492.6亿元 同比增长9.6%[10] - 成都市通过4家平台发放1000万元旅游住宿消费券 分两轮每轮500万元[10] 进口贸易 - 成都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274.7亿元 同比增长9.4% 其中冰鲜三文鱼进口5.6亿元增长31.9% 螯龙虾进口4.9亿元增长321%[14] - 成都开展进口嘉年华系列活动 推动100个以上进口消费特色场景建设[15] - 成都计划8月及11月分别组织进口供需对接活动 推广进口商品海外直采模式[15]
2024-25赛季NYBO全国总决赛在鄂尔多斯收官
中国新闻网· 2025-08-18 14:06
赛事规模与参与情况 - 全国总决赛吸引350支球队和3200名青少年运动员参赛 [3] - 赛事设置9个组别并在7天赛期内完成1809场比赛 [3] - 赛事覆盖4-16岁青少年群体并搭建业余赛事体系 [3] 赛事组织与专业支持 - 采用小组赛加交叉排位赛赛制并由国家一级及以上裁判员执裁 [3] - 邀请CBA及传统篮球高校资深教练进行现场指导 [3] - 同步开展教练员培训与球探计划提升人才培养体系 [3] 产业协同与社会影响 - 主办方提供涵盖21处热门景区的文旅大礼包促进体旅融合 [3] - 通过赛事有效促进当地文化体育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3] - 赛事以"大场面 无极限"为主题强化品牌影响力 [3] 赛事历程与发展规划 - NYBO青少年篮球公开赛自2017年9月创办至今 [3] - 新赛季计划于今年金秋十月正式启动 [4] - 本届总决赛由鄂尔多斯市体育局与众辉体育联合主办 [3]
四川仁寿:城市美活力足 持续推进县域文旅产业做大做强
中国经济网· 2025-08-18 14:03
城市生态建设 - 仁寿县打造景城一体公园城市新格局 将山 水 林 湖融入城市建设 形成园在城中 城在园中的布局[3] - 文化公园2024年底开放 与中央水体公园 城市湿地公园 响水六坊串联成生态与文化交融的绿色长廊[2] - 推进公园+创新实践 建设文化赋能体验长廊和15分钟绿色休闲圈 开展普法宣传 非遗传承 文体娱乐等活动[3] 文旅活动与经济效益 - 通过马拉松赛事推出跟着赛事游仁寿 跟着赛事品仁寿活动 提供跑友免门票 专项消费券 特色文创展销等礼包[4] - 赛事实现一日比赛 多日停留 一人比赛 多人旅游 直接经济效益突破3亿元[4] - 栖西里商业街区融合创新创意经济 直播经济和本地文化 打造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形成新经济产业生态集群[6] 文化设施与地标建设 - 仁寿县博物馆预计2024年9月试运营 12月底全面开放 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 设三层及五个展区[5] - 博物馆设置历史沿革展 黑龙滩艰苦奋斗纪念展 仁寿沉浸式体验展 冯建吴石鲁纪念展 非遗传承展等展区[5] - 博物馆将作为历史文化展示窗口 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公众科普教育宣传平台和地方文旅融合发展文化平台[5] 文旅产业战略规划 - 整合文旅资源 非遗作品 美食体验 通过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4] - 着力打造精品点 串联旅游线 拓展协作面 提升文旅服务质效[6] - 擦亮历史文化+旅游名片 深耕体育文娱+旅游场景 升级休闲度假+旅游业态 打造天府南门·大美仁寿旅游品牌[6]
体坛联播|阿森纳1比0曼联,马竞16年来再迎“开门黑”
新浪财经· 2025-08-18 10:37
体育赛事结果 - 中国男篮89比90惜败于澳大利亚,胡明轩表现突出,10投7中,三分球7投5中,贡献26分3篮板3助攻1盖帽 [2] - 阿森纳1比0战胜曼联,卡拉菲奥里打入制胜球,曼联控球率62%,射门21比9但未能得分 [4] - 马竞1比2不敌西班牙人,时隔16年再次输掉西甲首战,阿尔瓦雷斯任意球破门并当选全场最佳 [6] - 里尔3比3战平布雷斯特,38岁321天的吉鲁破门,成为里尔最年长的法甲进球者 [8] - 切尔西0比0水晶宫,水晶宫自1995年3月以来首次在英超客场零封切尔西,比赛中出现争议判罚 [10] 体育赛事成绩 - 斯巴达勇士赛崇礼站双周赛圆满落幕,中国小勇士夺得六个组别冠军,郑礼乾连续两年获得儿童世锦赛冠军 [12] - 2025年国际现代五项联盟障碍跑世界锦标赛将于10月21日至26日在北京举办,盛力世家负责组织障碍跑儿童世锦赛 [13] - 汇丰青少年清远站收官,霍旭冉成为本赛季首位三冠王,韩今以62杆逆转捧杯 [15]
报名丨第十二年,再登广州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0:27
赛事基本信息 - 第十二届广州塔国际登高赛正式开启报名 报名通过21财经客户端或广东经视APP进行[2][3] - 比赛时间为10月19日上午 阿尔法凌空探险赛道于10月18日上午比赛 机器人登高挑战赛于10月12日上午比赛[4] - 比赛地点为广州塔[4] 比赛赛道设置 - 设置三大赛道:2-112层核心筒赛道、33-67层千步天梯赛道和阿尔法凌空探险赛道[4] - 2-112楼核心筒赛道为塔身内楼梯赛道 包含2738级台阶[6] - 千步天梯赛道为塔身外螺旋式阶梯 共1096级台阶[9] - 阿尔法凌空探险赛道位于广州塔内168-330米高空[10] 比赛组别设置 - 核心筒赛道设个人组、精英组、三人团体组和慈善名额[7] - 千步天梯赛道仅设慈善名额组别[10] - 阿尔法凌空探险赛道设三人团体组[10] - 精英组申请需提交3年内(2022-2024年)广州塔登高赛最佳成绩证明[7] - 慈善名额无需抽签 名额有限先报先得[7][10] 奖金设置 - 破纪录特别奖3000元 仅为核心筒赛道个人组设置 需打破目前纪录14分08秒[11][12] - 核心筒赛道个人组和团体组前三名奖金分别为:冠军5000元、亚军2500元、季军1000元[12] 报名信息 - 报名时间从即日起至9月18日15:00[13] - 公布中签时间为9月24日[13] - 缴费时间为9月24日至9月28日[13] - 报名方式包括扫描二维码线上报名或通过中国光大银行广州分行网点报名[14][16] 报名费用 - 核心筒赛道个人组160元/人 三人团体组480元/组 慈善名额360元/人[17] - 千步天梯赛道慈善名额360元/人[17] - 阿尔法凌空探险赛道三人团体组900元/组[17] - 慈善名额报名费将定向捐赠至江门鹤山孤寡老人援助项目[17] 赛事装备与领取 - 赛事装备包含赛事T恤、参赛包、号码布、参赛手册和赛事奖牌[25] - 装备领取方式分邮寄和自取两种 邮寄预计10月11日-10月14日寄出 自取时间为10月11日-10月14日10:00-19:00[31] 赛事历史与影响力 - 广州塔国际登高赛已连续12年办赛不间断[47] - 自2014年创办以来累计吸引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超百万选手参与[48] - 赛事与"广州马拉松""广州国际龙舟赛"共同构建广州海陆空赛事体系 宣传辐射超11亿人次[48] - 累计捐赠善款251万元[48] - 本届赛事恰逢广州塔开业15周年 深度融合"十五运"盛会[50] 组织机构 - 指导单位包括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等[52] - 主办单位为广东经济科教频道和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3] - 承办单位为广东经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54] - 特别支持单位为中国光大银行[55][56]
世运会的活力密码:超越“入奥”的多元价值
中国青年报· 2025-08-18 08:37
赛事规模与成就 - 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 包括116个国家和地区6679名运动员 随队官员和技术官员 [1] - 52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获得金牌 81个代表团选手登上领奖台 获奖国家和地区数量为历届之最 [1] - 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6金17银11铜首次登顶金牌榜和奖牌榜 创历史最好成绩 [2] 项目发展与突破 - 中国获得世运会金牌项目从累计14个增加至23个 拓宽争金项目版图 [2] - 散打 泰拳 空手道 跑酷 自由式轮滑 霹雳舞 残疾人自由潜水 残疾人柔术等项目实现世运会金牌突破 多个项目首次参赛即夺金 [2] - 龙舟首次成为世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2支队伍中7支登上领奖台 印度尼西亚队获3金2银 乌克兰队获2金1银1铜 中国队获两枚银牌 [2] 文化多元性与国际影响 - 龙舟项目推动文化交融 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5000万爱好者参与 队伍成员包括政府职员 大学生 农民等多元构成 [3] - 世运会为武术 空手道 桑搏 泰拳等民族特色项目提供展示平台 促进跨文化理解 [3] - 赛事打破奥运会资源大国垄断奖牌格局 摩尔多瓦 哥伦比亚 突尼斯等中小国家在体育舞蹈 滑轮 地掷球等项目斩获奖牌 [4] 非奥项目价值定位 - 世运会与奥运会形成互补 60%到70%项目更适合在世运会展现特色 不应以"能否入奥"作为项目发展成功标准 [6] - 运动员背景多元 包括机器人软件工程师 木匠 农民 工程师 护士 学生等 体现体育全民参与特性 [7] -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强调奥运与非奥项目在竞技水准上无高下之分 关键取决于项目本身质量 [8] 小众项目发展路径 - 小众项目需完善顶层设计 建立运动员等级制度 裁判标准和赛事体系 同时注重社群运营和社交媒体传播 [9] - 学校尤其是高校为小众项目提供理想发展土壤 学生时间充裕 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场地资源丰富 [9] - 河南理工大学地掷球项目形成完整培养体系 一学期约五六百人选课 教师将世运会经验转化为教学素材 [9] 年轻群体与创新项目 - 新一代对多元化运动更感兴趣 世运会吸纳霹雳舞 无人机竞速等创新低门槛项目吸引Z世代 [10] - 广东省无人机竞速领域积累深厚 2019年已开展大规模赛事 现有众多飞行俱乐部和梯队化人才培养 [10] -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与成都体育学院签署备忘录 共同建立体育研究和推广中心推动非奥运动发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