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污水处理
icon
搜索文档
中环环保(300692) - 300692中环环保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9
2025-07-09 10:1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9日下午15:00 - 16:00,形式为电话会议 [2] - 参与单位有太平基金、国联安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东北证券等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总经理宋永莲女士,董事、董事会秘书江琼女士,董事、财务总监王炜先生 [2] 污水处理业务优势 - 公司有设计资质和能力,可从设计前端对项目进行一体化考虑,技术综合性更好,运营效率更高 [2] - 掌握高负荷水解酸化等多种关键核心技术,技术优势明显 [2] - 大部分项目早期获取,投资收益较高 [2] - 有二十年运营经验,有专业团队,通过节能技改和精细化管控,成本优势明显 [2] 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情况 - 垃圾焚烧发电厂整体产能利用率约92% [3] - 针对部分项目垃圾量不足问题,采取拓宽垃圾焚烧来源、加大创新研发投入等技术优化、开展蒸汽供热业务等措施 [3] EPC订单情况 - 2024年末有13个EPC在手订单,未确认收入金额为2.76亿元,预计上年结转项目会在2025年底陆续完工 [3] 光伏业务情况 - 光伏业务自用部分约占85%,可节约电费成本 [3] - 公司计划暂不再对外拓展光伏业务 [3] 多元化经营探索 - 公司仍在探索垃圾发电项目与IDC合作等多元化经营方向的可能性 [3] 分红政策 - 公司一般在盈利基础上尽量多现金分红,确保三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高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的30% [4] - 2025年公司会考虑加大分红,提高股息率 [4] 项目投资策略 - 近几年主动减少对污水处理等重资产项目投资,控制规模稳健经营,有选择性承接支付能力好或有专项债保证支付的项目,以工程项目、轻资产运营项目为主 [4] 新质生产力赛道投资 - 公司近年来一直在寻找调研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赛道项目,如有进展将按要求披露 [4] 可转债情况 - 距离可转债到期还有近三年,公司现金流充裕、持续盈利,欢迎债权人转股,若不转股有能力按时兑付 [4]
密云以科技创新筑牢首都水源安全防线
中国环境报· 2025-07-08 05:47
水源保护与生态治理 - 北京市密云区作为首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密云水库水质长期稳定在国家Ⅱ类标准,成为绿色典范 [1] - 黑山寺村因民宿产业发展导致污水处理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2019年成立科技小院以污水处理为切入点开展水源保护工作 [1] -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商务部支持下,专家团队创新构建"林药""林菇""林鸡"等复合生态模式,推动农业经济向林下经济转型 [1] 技术创新与污染防控 - 科技小院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筛选适应性强的湿地植物芦苇,研发以板栗壳生物炭为主的污水净化工艺 [2] - 黑山寺村建成日处理量15吨的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净水示范工程,出水稳定达标且运行成本优势明显 [2] - 升级坡耕地面源污染监测系统,研发"桑树+野牛草""黄芩+野牛草"等高效防控模式,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和经济效益 [2] 资源循环利用与产业升级 - 研发智能堆肥装备及农林有机废弃物快速腐解技术,农业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率达70%—95% [2] - 集成林药固土保水固碳等技术,建成"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示范点 [2] - 通过板栗壳、蘑菇渣等农林废弃物转化为肥料还田,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覆盖5个镇43个村 [1] 成效与示范效应 - 黑山寺村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水达标处理,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3] - 知识技能培训和科普活动提升居民就业技能与环保参与度,带动绿色有机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 [3] - 黑山寺村获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示范村""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成为面源污染防治样板 [3] - 密云区科技创新赋能生态治理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探索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 [3]
光伏逐绿、污水焕新、垃圾发电:中国节能多领域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20:52
光伏制造 - 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采用TPM智能管理系统及MES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和全方位检测,提升产品良率 [1] - 公司通过绿色创新发展战略持续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推动技术升级,布局TOPCon、BC及钙钛矿技术路线,已建立两个钙钛矿实验室并研发多种样品 [1] - 创新热应力切割工艺每年节省用电101.8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0吨 [1] - 升级节能型装备后每年额外节电514.6万度 [2] 污水处理 - 中节能国祯小仓房净水厂部署人工智能水务系统,覆盖工艺全流程,智能调控精度提升30%,减少人工干预 [3] - 胡大郢净水厂采用全地埋式设计节约67%土地资源,噪声与臭气100%密闭处理,日处理量10万吨 [2] - 小仓房净水厂通过"净水厂+光伏"模式安装1.8兆瓦光伏组件,年发电200万度,转型为碳减排枢纽 [3] - 公司开展超过20场节水教育活动,覆盖十余所中小学 [2] 固废处理 - 中节能环境肥西公司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累计处理垃圾410万吨,上网电量13.4亿度,解决合肥西部垃圾围城问题 [4][5] - 配套炉渣制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制肥、污泥干化燃料回用等项目,固废总处理规模达3900吨/日,构建能源自循环 [5] - 公司牵头长三角固废处置示范项目,累计申请专利32项、软著10项,形成核心技术提升处理效率 [6]
金河生物:拟投资1.58亿元建设污水处理项目
快讯· 2025-07-07 12:00
投资计划 - 全资子公司金河环保拟投资1.58亿元建设污水处理扩容及水资源再生利用提标扩建工程项目 [1] - 项目建设工期预计为2年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 [1] 项目背景 - 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趋势 [1] - 旨在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及水资源再生利用提标规模 满足客户增长需求 [1] 预期效益 - 项目建成投产后有助于扩大金河环保业务规模 [1] - 将增强公司综合实力并提高未来盈利能力 [1] - 项目符合公司战略规划 [1]
江河保护治理按下快进键 智慧水务绘制人水和谐新图景
中国证券报· 2025-07-06 20:44
污水处理厂创新模式 - 中节能国祯与中节能环境在肥西公司展示了污水治理和有机固废集约化处置成果,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光伏发电与集约化设计的应用 [1] - 胡大郢净水厂采用全地埋式设计,日处理量10万吨,节约67%土地资源,实现噪声与臭气100%密闭处理 [2] - 小仓房净水厂日处理量40万吨,采用反硝化深床滤池加消毒工艺,污泥焚烧后作为建筑材料,并铺设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1.8兆瓦,年发电量约200万度 [2] 科技驱动水资源管理 - 小仓房净水厂部署人工智能水务系统,实现水质超标预警、数据异常识别等全流程闭环管理,调控精度较人工提升超30% [3] - 实施16项大型技术改造,精准调控工艺参数,在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 [3] - 依托电力监测系统动态优化供配电网络,形成精细化能源管理方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3]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提出加强江河水环境治理,完善监测网络,提高数智化监测预警能力 [4] - 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深化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认识,强化入河湖排污总量控制,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 [4]
地下治污地上造景,通州又一家公园向市民开放
新京报· 2025-07-02 13:09
项目概况 - 碧水污水地下再生水厂地面景观公园于7月1日向市民免费开放,实现"地下治污+地上造景"的创新模式[1] - 地下日均处理18万吨污水,地面改造为110亩生态绿洲,颠覆传统污水处理厂形象[1] 功能分区 - 科普体验区与水科学教育区设置老式压水井等互动装置,通过物理原理演示水循环过程[1] - 四座工艺排放塔融入"海晏河清"等水文化元素,兼具功能性与景观价值[2] - 大众活动区设置大运河文化墙,林间休憩区种植油松、海棠等复层混交林[2] 运营安排 - 地上景观区7月1日至10月15日每周二、四、六10:00-18:00开放,10月15日后转为每日开放[2] - 地下工艺段需通过小程序预约参观,可观摩污水处理全流程及国家工程实验室[2] 社会效益 - 项目消除传统污水厂"脏乱差"印象,成为亲子科普与市民休闲的热门场所[1] - 通过节水宣传板与工艺展示牌实现环保教育功能,提升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1][2]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宁夏吴忠市生活污水直排溢流黄河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02:51
吴忠市污水处理问题 - 吴忠市城区雨污合流问题突出 现有510公里排水管网中有402公里为雨污合流 未按要求开展分流改造 [1] - 雨污不分流和管网破损导致第一 第二污水处理厂雨季超负荷 2024年分别出现7次和8次污水溢流厂区 部分排入黄河 [1] 污水直排黄河数据 - 2023至2024年11个雨天中 城区3家污水处理厂共溢流23次 [2] - 第一污水处理厂8次排放约120万立方米污水入黄河 污染物超标15 3倍(化学需氧量) 21 7倍(氨氮) 20 5倍(总磷) [2] - 第二污水处理厂9次排放约36万立方米污水经清水河入黄河 [2] - 第三污水处理厂6次排放近10万立方米污水经南干沟入黄河 污染物超标30 6倍(化学需氧量) 8 4倍(氨氮) 18倍(总磷) [2] 管理责任缺失 -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薄弱 职能部门未落实管网建设管理责任 [2] - 督察组指出生活污水直排溢流和污泥违规处置问题突出 将开展进一步调查 [2]
广东中山:治水三年,踏平坎坷成大道
南方农村报· 2025-07-01 06:03
治水成效 - 中山市通过三年治水攻坚,城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河涌,全市106条主干河涌基本消除劣V类 [10] - 新建6450余公里污水管网,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从45%提升至8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2021年的25%提升至98% [11] - 大溪河流域治理后水清岸绿,成为群众休闲好去处 [8] - 坦洲镇安阜涌水质改善,时隔20年再次举办龙舟赛 [12][13] 经济发展 - 2024年中山GDP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工业投资较2021年增长96.7% [17] - 工业投资总实现量三年翻一番,结束了过去十年负增长的历史 [18] - 翠城1号低效工业园改造项目总投资3.5亿元,总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 [48][49] - 低效工业园改造后,村集体年租金从不足100万元增至300万元 [50] 产业升级 - 三年累计拆除整理超4.7万亩低效工业用地 [53] - 累计淘汰落后企业超500家,规划建设25个环保共性产业园 [63] - 环保共性产业园建成后将容纳2500家企业,每年减少COD排放量720吨 [63][65] - 繸子跨境电商产业园两个月内入驻20多家企业,平均每周入驻两三家 [56][57] 智慧治水 - 中山市智慧排水平台实现管网状态监测、污水处理厂全链条监测等功能 [82] - 累计建设499套感知设备,完成57个泵闸站自动化改造 [86] - 南朗人工湿地每天可处理6.5万立方米尾水,排出水质达IV类以上 [70] - 人工湿地具有生态补水功能,可为7条河道提供清洁水源 [73]
暑假到!广东避暑「绿野仙踪」等你来探索 | 绿美热榜
南方农村报· 2025-07-01 03:06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 广东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通知》,严厉打击非法捕猎、交易和经营利用鸟类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 [8][9][10] - 林下经济在促进山区林区保就业、惠民生、增收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对发展林下经济进行部署 [14][15][16]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6.64亿吨,累计成交额456亿元,核证资源减排量累计成交量215万吨,累计成交额1.8亿元 [24][25][26] 生态文旅发展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推出16条首批美丽广东生态文旅路线,天河区"绿色全运 绿美之旅"路线是广州市唯一上榜的生态文旅路线 [29][30][31] - 东莞拥有众多森林公园与郊野公园,森林覆盖率高,是暑期避暑好去处 [97][98][99] - 江门"小鸟天堂"以"独木成林、万鸟翔集"的生态奇观亮相日本大阪世博会,成为绿美广东递给世界的生态名片 [109][110][111] 绿色产业发展 - 韶关首创"金融五篇大文章+林业"模式,出台专项政策文件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71][72][73] - 云浮市森林覆盖率超68%,城乡绿美空间持续拓展,西江云浮段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标准 [163][164][165] - 揭阳市出台《揭阳市全民义务植树条例》,推动全民爱绿植绿护绿工作再上新台阶 [155][156][157] 生态保护措施 - 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对违规捕捞行为采取罚款、列入黑名单等措施,保护红树林生态环境 [47][48][49] - 江门鹤山精细化工产业园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开工,借助6000立方米应急池与深度处理系统守护大湾区水源地 [115][116][117] - 汕头市从学校师生到环保志愿者等多个领域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55][56][57]
中持股份: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6-27 16:22
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8亿元,同比下滑33.83%,净利润-1.17亿元,由盈转亏 [2] - 分业务板块看,城镇污水处理、工业园区及工业污水处理、综合环境治理业务收入分别为5.04亿元、4.31亿元、1.2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9.81%、24.56%、69.13% [2] - 毛利率方面,城镇污水处理业务毛利率26.31%,同比下降11.61个百分点;综合环境治理业务毛利率-13.13%,同比下降45.82个百分点 [2] 收入下滑原因 - 环境基础设施建造业务新签合同数量及金额大幅下降,2024年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减少69.69% [3][4] - 政府客户支付能力减弱,尤其是河北和河南区域,公司主动收缩业务规模 [4] - 技术产品销售业务因2023年大额项目(吴江农污项目)基数较高,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 [5] - 在手订单合计8.69亿元,较2023年减少11.84%,主要因项目推后实施和主动放缓进度 [6] 业务结构分析 - 按产品分类,环境基础设施建造、运营服务、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1.63%、58.02%、20.35% [7] - 环境基础设施建造收入同比下降69.69%,是整体收入下滑的主因 [7] - 运营服务收入相对稳定,同比微增0.41% [7] 同行业比较 - 运营服务业务与碧水源、节能国祯等同行变动趋势一致,收入规模保持稳定 [9] - 环境基础设施建造业务收入降幅大于同行,主要因公司主动收缩策略 [9] - 技术产品销售业务毛利率下降15.08个百分点,与复洁环保等同行趋势相近 [9] 应对措施 - 聚焦长三角区域业务创新,推动战略南移 [10] - 提升运营项目效率,实施智慧化改造降低运营成本 [10] - 加强技术产品研发,提高高附加值业务占比 [10] - 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和费用控制 [10] 项目审减情况 - 灌云PPP项目因地方政府结算价格降低,收入调减2856.82万元 [21] - 延津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为加快回款让步结算,收入调减543.27万元 [22] - 灌南工业污水项目因工期争议让步结算,收入调减228.17万元 [23] 成本结构 - 环境基础设施建造业务设备材料成本占比下降15.11%,安装成本占比上升 [24] - 运营服务业务其他费用占比上升8.42%,主要因管网运维业务增加 [25] - 技术产品销售业务设备材料成本占比上升32.43% [26] 毛利率分析 - 环境基础设施建造毛利率从31.77%降至1.45%,主要因项目审减、成本增加和业务收缩 [27][30] - 技术产品销售毛利率从31.78%降至16.70%,主因吴江农污项目价格下调 [27] - 运营服务毛利率保持稳定,仅微降0.24个百分点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