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丨哈尔滨构筑“冰城制造”新优势
人民日报· 2025-08-15 06:12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 哈尔滨电气集团汽轮机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2%、产量同比增长49.8% [2] - 该集团在煤电、核电主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占国产装机总量1/3,大型水电机组占国产装机总量一半 [2] - 2024年哈尔滨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9.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8.5%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哈尔滨飞米智能科技研发的磁悬浮输送系统已进入第二代测试生产阶段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已孵化企业30余家,储备项目60余项 [3] - 2023年哈尔滨就地转化科技成果1080项,实现产业化投资93.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3041户 [3] 产业集群建设 - 联合飞机集团在哈尔滨研发的纵列式重载无人机获得1300架意向订单 [4] - 哈尔滨航空产业已形成涵盖通航飞机、无人机、卫星、发动机的全产业链布局 [4] - 2024年哈尔滨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2.5%、航空航天产业增长7.6%、新能源产业增长10.3% [4] 科技创新引领 - 哈尔滨成功研发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和"宇航级压电快反镜"等尖端技术 [1] - 城市聚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建设创新创业生态圈 [3]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哈尔滨构筑“冰城制造”新优势
人民日报· 2025-08-15 01:05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哈尔滨电气集团汽轮机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2%、产量同比增长49.8% [2] - 哈尔滨电气集团在煤电、核电主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占国产装机总量的1/3,大型水电机组占国产装机总量的一半 [2] - 哈尔滨市2024年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9.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8.5%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哈尔滨飞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磁悬浮输送系统进入第二代测试生产,技术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团队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新设企业30余家,储备优质项目60余项 [3] - 哈尔滨市2023年就地转化科技成果1080项,实现产业化投资93.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3041户 [3] 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延伸 - 联合飞机集团在哈尔滨研发的纵列式重载无人机铂影T1400获得1300架意向订单 [4] - 哈尔滨航空集群以航空工业哈飞、中国航发东安、东北轻合金为龙头,聚集核心配套企业百余家,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4] - 2024年哈尔滨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2.5%、7.6%、10.3% [4]
【人民日报】哈尔滨构筑“冰城制造”新优势
人民日报· 2025-08-15 00:33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 哈尔滨电气集团汽轮机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2%、产量同比增长49.8% [2] - 公司在煤电、核电主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占国产装机总量1/3,大型水电机组占国产装机总量一半 [2] - 2024年哈尔滨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9.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8.5%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哈尔滨飞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磁悬浮输送系统进入第二代测试生产,技术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团队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依托科研团队新设企业30余家,储备优质项目60余项 [3] - 2023年哈尔滨就地转化科技成果1080项,实现产业化投资93.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3041户 [3] 产业集群建设 - 联合飞机集团在哈尔滨研发的纵列式重载无人机铂影T1400获1300架意向订单 [4] - 哈尔滨以航空工业哈飞等3家企业为龙头,聚集核心配套企业百余家,构建全产业链布局 [4] - 2024年哈尔滨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2.5%、7.6%、10.3% [4] 科技创新引领 - 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宇航级压电快反镜"技术体现哈尔滨高端制造能力 [1] - 哈尔滨聚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 [3] - 哈尔滨电气集团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国之重器"竞争力 [2]
安徽有效发明专利突破20万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4 22:20
高价值发明专利增长 - 安徽省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56件 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1] - 从"十四五"初期不足5件增长至12.56件 显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1] - 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达76851件 较"十四五"初期增长1.5倍 [1] 产业分布与专利培育 - 近4.2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 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 [1] - 围绕六大传统优势产业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七大创新领域未来产业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 [1] 市场监管与执法行动 - 累计发布专利开放许可声明1009条 [1] - 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 重点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代理 [1] - 完成296家专利代理机构年报审核 核查涉嫌违法违规线索25条 立案14件 [1] 整体专利情况 - 安徽省有效发明专利突破20万件 居全国第7位 [1] -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3.3件 [1]
哈尔滨构筑“冰城制造”新优势(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14 22:13
哈尔滨制造业转型升级 - 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和"宇航级压电快反镜"等"冰城制造"产品展现技术领先优势 [1] - 哈尔滨电气集团汽轮机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2%、产量同比增长49.8% [2] - 哈尔滨电气集团在煤电、核电主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占国产装机总量1/3,大型水电机组占国产装机总量一半 [2] 数字化与高端装备制造 - 2024年哈尔滨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9.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8.5% [2] - 哈尔滨以数智化转型提升高端装备制造竞争力,推进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2] - 哈尔滨航空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通航飞机、无人机、卫星、发动机全产业链布局 [4] 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 -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已新设企业30余家,储备项目60余项 [3] - 哈尔滨飞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第二代磁悬浮输送系统即将投放市场 [3] - 2023年哈尔滨就地转化科技成果1080项,实现产业化投资93.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3041户 [3] 产业集群发展 - 联合飞机集团纵列式重载无人机铂影T1400获1300架意向订单 [4] - 2024年哈尔滨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2.5%、7.6%、10.3% [4] - 哈尔滨聚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佛茂协作新速度:项目每周一签约、两周一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09:29
对口帮扶协作成果 - 佛山市-茂名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累计推进签约项目127个,计划总投资498 68亿元,其中落地项目74个总投资179 80亿元,已投产项目28个预计达产年产值120 56亿元 [1] - 高州申菱特种空调数字化智造基地占地130多亩,建筑面积超6 5万平方米,是佛茂合作园首个重大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 [1] - 蒲康工业园盘活低效用地后吸引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总投资额约7 2亿元,预计年财政贡献6000万元,解决就业2000人 [2][3] 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 建立"佛茂指挥部+商务部门+小分队"联合招商机制,提供厂房新建/购买、设备购置、固投贷款等全方位政策支持 [2] - 合作园区项目可叠加享受省主平台、合作园区及茂名当地三重优惠政策 [2] - 装备智造、电子轻工片区已形成"龙头项目+配套企业集聚"的现代化园区雏形,规划总面积18200亩中已完成土地整备4600亩 [3] 重点产业项目进展 - 申菱集团高州基地聚焦核电空调、医院净化设备,计划2027年收入超10亿元,2030年突破20亿元,带动本地产业链协同发展 [2] - 广东长鸿艾凯茵丙烯酸产业园项目瞄准高吸水性树脂(SAP)领域,推动县域精细化工产业链强链补链 [3] - 园区以"每周签约1项目、每两周落地1项目"的速度推进,已建成标准厂房36万平方米,在建20万平方米 [3][4] 未来发展规划 - 强化要素供给保障,提升专业化配套和产业链支撑能力,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4] - 优化政务服务线上中心,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4] - 通过存量盘活与新项目开拓双轨并行,加强省内外联动招商 [4]
“十五五”规划系列报告(五):从新兴支柱产业看“十五五”
民生证券· 2025-08-14 06:23
政策导向与产业布局 - 政治局会议为"十五五"锚定产业新坐标,强调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突围,新兴支柱产业成为关键策略[3][10] - "十五五"产业部署延续"十四五"框架,战略新兴产业范围将拓展至深海空天开发、智能网联汽车等方向[5][24] - 未来产业探索力度显著强化,包括量子信息、基因技术、6G等前沿领域[5][24] 历史规律与当前部署 - 五年规划产业布局聚焦补短板和育新兴,持续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3][12] - "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分布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占国家级产业集群的17%[15][17] - "十四五"首次部署未来产业,如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技术孕育期需10-20年[14][15] 风险提示 - "十五五"产业具体部署可能与预期不一致,政策方向存在演变风险[31] - 新兴支柱产业部署力度可能不及预期,推进情况具不确定性[31]
拼出融合加速度 干出产业新高度 “区街一体”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镇江日报· 2025-08-13 23:43
体制改革 - 京口经开区与谏壁街道优化整合后实行"区街一体、统分结合、协同发展"模式,实现36平方公里区域资源高效统筹 [2] - 推行决策、人事、财务、管理、考核"五统一"机制,深化"大党工委"制度并与新民洲临港产业园形成"一区一园"协同发展格局 [2] 经济发展 - 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限上批发销售额等核心指标显著增长,铝基新材料和粮油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3] -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长三角、珠三角区域10亿级重大项目接连落地,实际到位外资提前完成市级目标 [3] - 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延链补链成效突出,产业集群效应加速显现 [3] 项目建设 - 省、市重大项目开工率和投资进度均达100%,国能八期项目加速推进保障区域能源安全 [4] - 谏壁船闸扩容工程优化物流效率,精密智造产业园实现"四证齐发",万马产业基地、天海装备等项目已投产 [4] 科技创新 - 诺贝丽斯、鼎胜新材等5家企业获评"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科技企业集聚效应增强 [4] - 人才计划申报成果丰硕,创业大赛活动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4] 产业生态 - 产业链党建联系点覆盖项目攻坚一线,"红色帮办团"有效提升营商环境和问题解决效率 [5] - 上堭村入选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生态治理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三大领域 [5]
大厂引进“外脑”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8-13 07:36
大厂出台专项方案,设立引智经费,今年已对2024年引智成功的4家企业发放补贴资金。近三年外籍质 量专家的持续引进,已协助企业成功申报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有力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助 力6家企业攻克产品工艺技术难题,推动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2个百分点。 在该县的另一家都市食品企业——顺泽肉类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与新引入的英籍华人专家视频连线,细 致探讨如何提升国产和牛雪花品质。该公司总经理王博说:"在专家的帮助下,公司的销售、生产等方 面都有提升,经济效益可提升20%-30%。" 引进外籍智力,助力本土企业发展。大厂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及零部件、都市食品等特色产业,成功帮助 6家企业引进英国、加拿大等国质量专家,借"外脑"破难题。 为实现精准引智,大厂构建起全链条服务体系,摸准120余家企业的6大类48项核心智力需求,通过"企 业提需求—部门来牵线—专家达合作"的高效对接机制,让智力资源高效匹配。为确保外籍质量专家"引 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从根本上巩固引智服务成果,大厂出台了《大厂回族自治县2025年"助企引 智"服务工作方案》,并制定"一企一策"专家适配方案。 顺泽肉类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与英籍华人专家进行视 ...
A股并购新图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开辟增长新航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4:55
核心观点 - "并购六条"政策推动A股并购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新增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达200单 并呈现交易模式创新 科创并购活跃 优质未盈利资产收购增加等特点 [1][2] - 2024年至2025年7月上市公司收购交易总量超250单 产业集团战略整合 地方国资版图完善和私募投资基金布局成为三大主要动因 [2] - 政策持续释放红利 并购重组有望成为优化资源配置 助力实体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 [2] 政策影响 - 证监会2024年9月发布"并购六条" 明确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加大产业整合支持力度 提升监管包容度等要求 [1] - 政策发布后至2025年7月中旬 全市场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达200单 [1] - 政策推动并购市场在活跃度 模式创新与产业导向等方面实现突破 [2] 交易特点 - 交易模式不断创新 定向可转债 差异化定价 灵活设置业绩承诺安排等创新方案频现 有效降低并购成本并提升交易成功率 [1] - 科创并购持续活跃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热点 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 [1] - 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的交易频现 市场对亏损资产接受度显著提升 支持采用多元化评估方法 [1] 收购动因 - 产业集团通过收购行业龙头上市平台强化业务布局 例如海尔集团收购上海莱士 华润集团收购长电科技 哈啰收购永安行 [2] - 地方国资机构收购产业龙头企业以完善区域产业规划 促进地方产业集聚发展 [2] - 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 如启明创投收购天迈科技 [2] 市场展望 - 随着各类创新交易模式不断涌现 2025年下半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值得期待 [1] - 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 并购重组有望成为优化资源配置 助力实体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