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中兴商业:上半年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年轻化创新营销成效显著
证券时报· 2025-07-17 19:12
经营数据与营销策略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运营质量稳步提升,交易笔数、提袋率等指标同比上升,年轻化创新营销成效显著,线上运营为线下引流并转化会员资产 [2] - 上半年共推出10档促销活动(71天占营业天数39%),活动销售额占总销售额65%,围绕"三引三来"思路将传统节点升级为长线运营 [3] - 营销活动融合文化、艺术、体育内容,包括新春音乐会、非遗展、篮球赛等多元化主题活动,吸引年轻及家庭客群 [3] 会员体系与数字化转型 - 2025年上半年实体业态会员消费人数同比上升1.6%,消费金额同比上升8.3%,会员消费占比达75%(同比+4.3pct),纳新人数同比上升6.3% [4] - 强化短视频矩阵、迭代抖音店铺、升级小程序,构建"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社交新生态 [4] 文博商旅融合与首店经济 - 全国首家商业综合体恐龙博物馆"沈阳·中兴博物馆"落成,结合数字交互技术打造"文博商旅"融合新业态 [7] - 引进朱炳仁·铜等辽宁首店、完美影城等沈阳首店及知名餐饮品牌,扩充品类宽度与体验深度 [8] 政策红利与行业环境 - 2025年1-6月家电类零售额同比+30.7%,通讯器材类+24.1%,家具类+22.9%,政策带动增量需求 [9] - 公司成为辽宁省首批"即买即退"离境退税零售企业,受益于入境游政策加码及退税便利度提升 [10] 战略定位与未来方向 - 通过高密度年轻化活动+会员运营守住线下基本盘,同时利用首发经济拓展增量空间 [10] - 计划持续强化年轻化经营优势,培育新型消费场景,引领东北地区实体零售潮流 [10]
北京市16区举办500余项特色活动助力暑期消费
北京商报· 2025-07-17 03:47
暑期促消费活动 - 北京市围绕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四大领域开展促消费活动 [1] - 将举办500余项特色活动 联动16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重点商圈、景点 [1] - 重点商圈、大型商场、博物馆等单位将开展百余项夏日消费季活动 [1] - 步行街、重点商圈等企业联合国际精品、国货潮品品牌开展惠民促销 [1] - 结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助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 [1] 文商旅体融合 - 文商旅体多业态融合成为北京提振消费的发力点 [2] - 北京市出台《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2] - 挖掘文娱消费新内涵 深化"演艺之都""博物馆之城"建设 [2] - 鼓励历史文化场所活化利用 推动会馆、园区等建设文化新空间 [2] - 支持线上演出、在线观展、直播拍卖等新业态发展 [2] 消费提质升级 - 通过"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2] - 以政策赋能、场景创新和品牌培育为抓手 [2] - 契合商务部"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要求 [2] - 通过多元业态融合助力打造特色消费地标 [2]
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核心区一批重点文物向社会开放
新京报· 2025-07-16 15:28
城市规划与老城保护 -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实施两轮行动计划顺利推进,推动老城整体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包括太庙等重点文物腾退和修缮[1] - 北京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桦皮厂胡同8号楼采用"原拆原建"方式,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改善居民环境[3] - 皇史宬南北院通过央地协同实现文物资源整合开放,展现明代皇家档案库建筑群风貌[4] - 北京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腾退太庙、社稷坛等文物,修缮景山万春亭等建筑并开放皇史宬等场所[5] 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 - 核心区控规实施五年来推动建筑规模减量,完成第一阶段目标,疏解天坛医院等9家市属医院[7] - 金融街吸引北京证券交易所落户,打造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地标[9] - 盘活老旧楼宇建成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等项目,形成2个万亿级、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9][11] 民生改善与公共服务 - 完成200余台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实施光明楼17号楼等危旧建筑改建并实现居民回迁[10] - 新建普惠托位数2000余个,建成安定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20余个急救工作站[10] - 新增近9000张家庭养老床位,建成15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44.3万老年人[10] 生态建设与空间优化 - 北京成为"千园之城",全市各类公园达1100个,创建首个全域国家森林城市[12][13] - 城市轨道里程从2015年631公里增长至2024年1244公里,优化住房供给结构[13] - 城市副中心承载力增强,平原多点地区推动高精尖产业落地实施[13]
茂业商业: 茂业商业关于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更正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16:32
关于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更正公告 核心观点 - 公司对前期披露的担保公告内容进行更正,主要涉及担保合同的签订方由内蒙古银行变更为鄂尔多斯银行 [1] - 担保金额及条款保持不变,最高本金限额仍为人民币10,000万元,保证期间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3年 [1] 董事会决议更正内容 - 原决议中担保合同签订方为内蒙古银行,更正后明确为鄂尔多斯银行 [1] - 其他担保条款未调整:贷款额度10,000万元、单笔借款期限不超过1年、抵押资产范围不变 [1] 公告补充说明 - 公司声明除担保合同签订方更正外,原公告其他内容均未变动 [2] - 公司对因更正造成的投资者不便致歉 [2]
中百集团: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13亿元–2.9亿元
快讯· 2025-07-14 09:38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13亿元至2.9亿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97亿元至2.7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31元/股至0.43元/股 [1] 经营状况 - 公司营业收入下降 [1] - 行业竞争激烈 [1] - 固定成本负担及闭店损失导致净利润亏损 [1]
益民集团: 益民集团关于收到房屋征收补偿款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08:21
征收补偿概况 - 公司全资子公司金龙商业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东路157-161号的房屋被列入征收范围[1] - 公司全资子公司六一儿童商店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东路38号的房屋被列入征收范围[1] - 公司名下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顺昌路413-415号的房屋被列入征收范围[1] - 三处房屋性质均为公房 用途均为居住[1] - 公司与黄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及征收实施单位完成补偿手续[1] 补偿金额详情 - 建国东路157-161号征收补偿总计人民币3,490,983.14元[2] - 建国东路38号征收补偿总计人民币3,490,983.14元[2] - 顺昌路413-415号征收补偿总计人民币3,877,150.57元[2] - 三笔征收补偿款共计10,859,116.85元已全额到账[2] 财务影响 - 征收补偿款将对公司2025年度净利润产生正面影响[2] - 预计影响2025年度净利润约1200万元(扣除相关税费和成本后)[2] - 具体金额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结果为准[2] - 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2]
宠物友好商场越来越多 但携宠打车却遭拒 定制专线缓解“携宠出行难”
解放日报· 2025-07-14 02:01
宠物出行市场现状 - 上海市宠物犬猫数量超过200万只 携宠出行需求旺盛但供给严重不足 打车场景下司机拒载率极高[1] - 首条"携宠定制专线"于2023年5月在宝山朗香公园试运行 采用预约制 票价20元/人(含1宠) 单程100分钟[2] - 专线串联静安大融城 苏河湾万象天地等宠物友好商圈 每辆巴士设32个座位 可容纳16组携宠乘客[2] 商业模式创新 - 专线采用"灵活停靠"模式 乘客可在任意站点上下车 车厢配备宠物坐垫 零食及专业驯犬师随行[2][3] -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提供全开放宠物友好空间 覆盖50+商户 包含宠物推车 限定活动区及月度锦标赛[5] - 宠物巴士通过串联商业点位形成消费闭环 商场外摆位成为关键设施 带动咖啡等轻餐饮消费[4][5] 用户行为分析 - 专线乘客覆盖老年及年轻群体 66%用户为跨区域出行 主要动机为拓展宠物活动半径[3][5] - 当前专线仅2班/日 班次间隔达4小时 等待时间成为主要痛点[3] - 宠物主平均消费意愿较强 单次商场访问至少产生咖啡消费 潜在衍生消费场景丰富[5] 商业设施配套 - 所谓"宠物友好"商场实际存在限制 80%餐饮店禁止宠物入内 仅走廊区域开放[4] - 优质案例中商圈提供滨江步道 草坪区等互动空间 并承办宠物时装周等IP活动[5] - 专业驯犬师随车服务显著提升乘车秩序 佩戴专属牵引绳的宠物安静率达95%[2]
演唱会市场升温 上市公司多措并举抢抓机遇
证券日报· 2025-07-13 15:48
演唱会市场概况 - 全国多地演唱会市场如火如荼 7月12日周杰伦 邓紫棋 周笔畅 许嵩等歌手在厦门 沈阳 深圳 济南同日开唱 [1] - 今年以来演唱会市场显著升温 场次 观众量和票房均实现大幅增长 华东 华南地区为主要市场 [1] - 暑期档旺季各地演唱会密集开演 有利于进一步拉动消费 [1] 粉丝经济与消费拉动 - 演唱会影响力溢出场馆 激发周边乃至城市重点商圈的商业活力 深圳龙岗区万象汇购物中心作为指定应援点吸引大批年轻粉丝 设置签到墙并出售衍生品 [1] - 购物中心举办粉丝应援活动时客流量暴涨几倍 活动高峰期粉丝排起长队 给商户带来销售增量 [1] - 大型购物中心通过演唱会应援活动吸引客流 武商集团打造明星演唱会官方指定应援点 开展"潮铺打卡对暗号"活动 实现粉丝流量向品牌消费转化 [1] - 1元门票消费可带动4.8元消费 促进购物中心消费外 还能激活城市酒店业 交通业 旅游业等多领域消费 [2] 产业链机遇 - 演唱会市场火热间接拉动周边消费 同时给演出设备制造 场馆运营 票务平台等产业链企业带来直接市场机遇 [3] - 浩洋股份巩固海外市场同时加强国内营销渠道 研发部门持续开发新品类 立足舞台演艺灯光板块加大产品开发力度 [3] - 珠江股份2024年度体育场馆在管项目拓展数量及新增管理资产规模达历史最高水平 将进一步提升在管场馆竞赛表演市场竞争力 [3] - 演唱会赞助商获得良好品牌曝光机会 水井坊赞助明星演唱会获得较好反响 [3] 下半年市场展望 - 多地演唱会排期密集 深圳7月1日至13日已有张靓颖 旅行团乐队 杨和苏等演出 刘宇宁 陈慧娴 汪苏泷 吉克隽逸 陶喆 水木年华 黎明等歌手已排期 [4] - 多个城市下半年演出计划显示知名歌手巡演众多 市场需求旺盛 观众热情不减 下半年市场热度有望延续 [4]
四川离境退税商店达四百多家 超百家店可“即买即退”
四川日报· 2025-07-13 01:07
离境退税业务发展现状 - 截至6月四川省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达454家,其中超百家商店可实现"即买即退"服务[1] - 成都SKP上半年累计办理离境退税业务1190笔,同比增长224%,新政实施后首月环比增长16%[1] - 成都SKP案例显示,境外游客单笔消费3万元人民币可通过"即买即退"当场领取约2000元退税款[1] - 小米之家等线下门店已开通离境退税业务,退税起退点由500元下调至200元[1] 政策与服务优化措施 - 商务部等六部门4月27日发布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和服务系列措施[1] - 税务部门下半年重点推动三方面工作:扩大退税商店覆盖范围、完善多元化服务模式、加大世运会期间宣传[2] - 服务模式创新包括商圈集中退、店内直退和线上"码上退",并试点川渝通办服务[2] - 计划在世运会场馆、交通枢纽设立服务点,配备双语志愿者[2] 商家参与机制 - 企业备案成为退税商店需提交申请表,税务机关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并颁发标识[2] - 提供"即买即退"服务需与指定银行(工行/建行四川省分行)达成预付金协议[2] - 税务部门重点拓展国际名品、国货潮品和老字号店铺加入退税商店体系[2]
成都文商旅体融合实践:向世界递出的“立体名片”
经济观察报· 2025-07-12 14:02
成都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 成都聚焦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公园城市·幸福成都"为理念打造立体名片 [1][3][23]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扩容、跨境支付便利化升级等举措吸引外国游客,2025年暑期文旅预订同比上涨38% [3][9] - 天府绿道体系达5188公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生态场馆构建全民健身新场景,夜间消费如锦里古街、宽窄巷子形成特色文旅体验 [9] 文化底蕴与城市吸引力 - 成都拥有4500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以茶馆、火锅、蜀锦、川剧、熊猫等文化为核心,形成独特天府文化 [6] - 对标米兰等世界级城市,成都强调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综合吸引力,通过物质载体与体验场景双重支撑提升沉浸式氛围 [7][8] - 2024年巴黎卢浮宫展出成都青铜面具和"二十四伎乐",非遗节达成数亿元IP签约,展现传统基因的现代表达 [19][20]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 重点商圈外语服务标识覆盖率将达100%,外籍人士15分钟生活圈覆盖率达90%,春熙路-太古里商圈支持16国语言跨境支付 [13][14] - 全市布设4.2万台支持40种语言的智能支付终端,外卡POS机在IFS、太古里覆盖率100%,数字人民币试点非遗消费 [15][16] - 天府国际机场提供41种外币兑换服务,AI翻译屏覆盖14种语言,优化"吃喝游购娱"全链条体验 [14][16] 青年经济与全球标签 - 成都14-45岁青年占比45.87%,Z世代推动非遗、时尚消费,第九届国际非遗节吸引年轻游客并达成近两千项合作 [20]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举办34个大项赛事,结合文创、旅游、赛事三张名片,强化"三城三都"城市品牌 [21][23] - "慢活"与"会耍"的年轻文化形成多元消费场景,历史与现代交融成为成都的全球识别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