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

搜索文档
天津深层地下水水位6年累计回升11.8米
人民日报· 2025-08-11 00:33
地下水治理成效 - 2018至2024年天津市深层地下水水位连续6年回升累计11.8米 [1] - 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由1.5亿立方米减至0.42亿立方米降幅72% [1] - 平原区平均地面沉降量由20毫米减至1毫米降幅95% [1] 节水措施实施 - 完成9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2] - 推动11家公共机构、7家企业及1个工业园区获评国家水效领跑者 [2] - 全市万元GDP用水量降至17.75立方米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8.1立方米 [2] 水源置换与管理 - 实施2817个村286.8万农村居民水源转换 [2] - 完成1684家企事业单位和35万亩农田水源转换 [2] - 关停深层地下水机井10418眼并对备用封存机井实行台账管理 [2] 多水源统筹调度 - 每年为生态和农业用水提供超10亿立方米水源保障 [2] - 综合利用外调水、再生水、淡化海水等实施优水优用 [2] - 通过调换蓄补手段扩大地表水供水范围 [2] 监管体系强化 - 重新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区与限制开采区 [2] - 禁采区和限采区均未新增深层地下水取用 [2] - 严格实行以供定需原则强化用水管控 [2]
东营市创建特色“水源置换、价水分离”水权交易新模式
齐鲁晚报网· 2025-08-09 02:39
水权市场化交易创新举措 - 东营市首创"水源置换+价水分离"新机制 通过黄河水使用权出让方设定合理收益并使用长江水 受让方支付长江水价格并使用黄河水 解决引黄指标短缺问题 [3] - 成功推动广饶县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全国首笔500万方长江水与黄河水的水量交易 获得中国水权交易所鉴证书 成为省内首例通过水源置换实现的区域水权交易案例 [3] 水权交易监管体系 - 出台《东营市水权交易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等系列文件 明确交易原则、类型、程序、监管等关键环节 [4] -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允许远期意向与近期协议结合 及时变更取水许可和水量调度计划 [4] - 形成交易前严格论证 交易中规范审核 交易后跟进履行的闭环监管模式 [4] 交易成效与推广 - 连续三年与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累计交易1.99亿方 为东营市黄河水资源超载治理成功"摘帽"提供水资源保障 [4] - 该模式被水利部《水利改革动态》刊发 入选水利部《用水权改革典型案例汇编》 [4] - 在全省率先提出长江水与黄河水省内水权交易思路 获省政府批准 [4]
阿布扎比工商会成员大幅增长
商务部网站· 2025-08-08 12:38
会员增长与行业表现 - 阿布扎比工商会会员总数突破15 8万 同比增长4 9% [1] - 农业类会员增长显著 达21% 反映对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1] - 信息通信技术等新兴行业会员增长突出 体现经济多元化趋势 [1] - 传统行业如建筑 制造 金融保持稳步增长 [1] - 水资源管理行业受环保意识推动增长9% [1] - 教育 房地产 物流等领域发展势头良好 [1] 经济战略与政策支持 - 私营部门被视为推动阿布扎比高速发展的核心力量 [1] - 工商会通过创新服务和战略合作支持企业 推动经济多元化 [1] - 阿布扎比正构建以知识 技术与可持续性为核心的新经济体系 [1] - 未来导向产业发展得到重点支持 旨在增强全球竞争力 [1]
广西获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国考”第三名
广西日报· 2025-07-23 02:04
水资源管理成效 - 广西在2024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排名全国第三位,创下历年最好成绩,这是广西第三次获得考核优秀等次[1] - 2024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50.5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至87.4立方米[1] - 全区1.58万个取水口实现动态精准管理,取水计量设施电子建档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1] 水资源市场化配置 - 水权交易被纳入政府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全区共开展水权交易26单,交易水量达1.4亿立方米,交易金额2400万元[1] - 探索用水权质押融资新型交易模式,出台"水权贷""节水贷"等省级财政贴息的绿色金融政策,累计实现融资授信6.34亿元[2] - 创新推动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完成珠江流域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交易量2.24万吨[2] 水生态保护与治理 - 对西江等41条重点河流开展生态流量监测,全区重点河流生态流量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1] - 所有需泄放生态流量的小水电站均实现在线监管[1] - 建立178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库,确保水质达标率100%[1] 绿色水经济平台建设 - 建设广西(中国—东盟)绿色水经济交易服务平台[2]
四川首部用水权交易规范性文件印发 可依法有偿转让节约的取水权
四川日报· 2025-06-26 03:36
用水权交易管理办法出台 - 四川省首部用水权交易规范性文件《四川省用水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于8月1日起试行 [1] - 用水权包括区域水权、取用水户的取水权、灌溉用水户水权、公共供水管网用户的用水权 [1] - 用水权交易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地区间、流域间、流域上下游、行业间、用水户间的流转 [1] 水权交易实施情况 - 2022年初四川启动水权水价改革以来累计完成水权交易1394宗 [1] - 交易水量达9766万立方米 [1] - 实现跨省区域水权交易、跨省取水权交易等多个全国首单 [1] 管理办法具体内容 - 明确用水权交易应在国家和地方用水权交易平台进行 [1] - 灌溉用水户用水权等小额交易可通过水权交易App便捷开展 [1] - 取用水户通过节水措施节约的水资源可在取水许可有效期内依法有偿转让 [2] - 水资源超载地区新增用水需求原则上应通过取水权交易解决 [2] 管理办法实施目标 - 规范省内用水权交易 [2] - 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 [2] - 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 [2]
2025年郑州市河湖长制工作这样做
郑州日报· 2025-06-18 00:59
水资源管理 - 郑州市2025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4.1亿立方米以内 [1] - 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 [1] -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5% [1]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目标为0.672 [1] - 非常规水利用量目标为3.5亿立方米 [1] 河湖治理与保护 - 开展乡村河湖管护攻坚行动并建立长效机制 [1] - 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行动 [2] - 完成水土流失防治面积50平方公里 [2] - 建设不少于2个生态清洁小流域 [2] - 全市水土保持率目标为79.95% [2] 水环境与生态修复 - 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 [2] - 加强南水北调和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 [2] - 加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2] 幸福河湖建设 - 推进流域、省、市、县级美丽幸福河湖保护与建设 [2] - 建立幸福河湖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 [2] - 强化幸福河湖建设宣传与示范引领作用 [2]
水利部印发意见 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
人民日报· 2025-06-15 21:55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水利部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进行总体部署 [1] - 目标是用2—3年时间建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 [1] 用水权交易具体安排 初始分配体系 - 细化明晰区域水权,严格核定取用水户的取水权 [1] - 明晰灌区和公共供水管网内用水户的用水权 [1] 跨省区交易机制 - 鼓励区域间对结余、预留或闲置水量开展交易 [1] - 支持取用水户有偿转让节约的取水权 [1] - 允许水资源配置工程管理单位转让工程达效前暂时结余的取水许可指标 [1] 交易平台建设 - 强化全国水权交易系统应用,推进用水权相对集中交易 [1] 监测与监管体系 - 加快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共享 [1] - 实行用水权交易负面清单管理,加强日常监管 [1] 组织实施要求 - 黄河水利委员会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需加强组织领导和协作 [2] - 国家用水权交易平台需做好服务保障 [2] - 将用水权交易作为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重要举措 [2]
中办、国办发文定调后,水利部积极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
新京报· 2025-06-13 08:11
黄河流域用水权交易制度推进 - 水利部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目标在2-3年内建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 [1] - 中国水权交易所成立以来累计成交2.8万单,交易水量超60.5亿立方米,显示用水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1] 跨省区用水权交易机制 - 明确以黄河水量分配方案、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及调水工程批复文件作为各省区用水权利边界 [2] - 鼓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或授权单位对结余、预留水量开展省际间交易,支持同一调水年度内结余水量的交易 [2] - 取用水量超标的地区需通过交易满足新增需求,应急调度除外 [2] 交易规范与生态保护 - 下游向上游转让用水权需分段实施且限于同一河段,交易前须经生态环境影响论证并获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准 [3] - 对取用水户从严核定许可水量,支持其通过节水措施有偿转让取水权,鼓励地方政府回购节余水量用于跨省交易 [3] 监管与市场建设 - 加快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共享,避免交易制度成为"空中楼阁" [4] - 建立用水权交易负面清单,禁止向水资源超载区域、政策限制类项目及失信主体交易 [4] - 严格管控向外流域转让用水权及新增引黄灌溉用水量,符合《黄河保护法》要求 [4] - 重点监管交易水量真实性、程序合规性及负面清单情形,对违规行为纳入信用评价 [5]
我省“双控”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优秀 用水管水护水 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四川日报· 2025-06-11 06:06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 2024年四川全社会用水总量255.21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相比"十三五"末分别下降16.8%、31.2% [4][7] - 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六成以上,通过管道输水系统改造,灌溉水利用率达50.9%(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09) [6] - 工业领域节水成效显著,例如四川华油中蓝能源公司投资2500万元改造循环水系统,水重复利用率达98%以上 [7] 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 - 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对超计划取水企业实施处罚(如宜宾某水务公司被罚49800元) [8] - 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行差别税率(地下水税额高于地表水,节水行为免税),例如四川保宁醋公司地下水用量占比降至4% [9] - 推进取用水计量监管,要求企业安装合规计量设施并线上报送数据 [8] 水土保持与水环境改善 - 2024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261.65平方公里,强烈及以上侵蚀面积减少135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9.34% [4][10] - 通过遥感监管查处水土流失违法案件99起,征缴水土保持补偿费10.64亿元 [10] - 水环境质量连续两年全国第一,345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 [5][11] 节水技术应用与产业升级 - 农业领域推广管道输水技术,例如德阳市中江县永太镇石狮村耗损率大幅降低 [6] - 工业领域高耗水行业基本建成节水型企业,推动节水产业供需衔接与科技创新 [7] - 完成69个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建立228个集中式水源地管理名录 [11]
如何遏制甘肃河西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趋势?
中国环境报· 2025-06-09 03:08
水资源短缺现状 - 甘肃河西地区年水资源供需缺口达数十亿立方米 占年水资源总量近1/3 [1] - 区域年均降水量仅36-200毫米 年蒸发量高达2000-3500毫米 降水量不足蒸发量1/10 [2] - 人均水资源量990立方米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 [2] 地下水位下降原因 - 地下水超采严重 开采量大于补给量 [1][2] - 祁连山冰川退缩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 黑河流域径流量逐年减退 [2] - 地表径流入渗补给量占地下水资源总补给量80%以上 但补给量大幅减少 [2] - 粮食种植面积从2015年282.36万亩增至2020年330.15万亩 增幅16.9% [2] 政策调控影响 - 张掖市用水总量指标从2015年23亿立方米降至2020年20.11亿立方米 减幅12.6% [2] - 6-8月降水占全年59% 与灌溉时段错峰形成"卡脖子旱" [2] 解决方案方向 - 实施外流域调水工程 加强内陆河综合治理 [3] - 建设地表水源置换调蓄设施 用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 [3] - 鼓励井河混灌区优先使用地表水 禁止新增开采难以更新的地下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