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多方合力保障文化贸易扬帆远航
深圳商报· 2025-05-27 20:03
政策举措与创新经验 - 中宣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介绍了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政策举措 [1] - 深圳市分享了在数字文化贸易领域先行先试的创新经验 [1] 数字文化贸易实践 - Crazy Maple Studio、阅文集团、上海沐瞳科技、深圳市艾森视讯等公司分享了数智技术驱动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经验 [1] - 数智技术赋能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探讨如何让中国IP具备全球竞争力 [2] - 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专家、黑焰联动科技、北京奥哲维文化、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探讨了数智技术对经典IP国际化的推动作用 [2] 品牌与文化出海 - 比亚迪、海底捞、蓝色光标、名创优品等企业分享了品牌塑造、企业出海和运营服务的经验 [2] - 中国品牌如何在全球舞台上破圈突围成为讨论焦点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 数智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深圳商报· 2025-05-27 20:03
数智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 数智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全链条模式变化,极大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文化贸易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1] - 数智技术提升文化元素的提取、处理与生成效率,使文化产品具备"天生全球化"特质 [1] - AI辅助创作能力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极大改变文化产品的创作方式 [1] 文化贸易的四种形态 - 文化产品跨境销售,如泡泡玛特海外营收占比约40% [2] - 吸引境外消费者来华体验文化服务 [2] - 文化生产者赴境外商业运营 [2] - 生产者与消费者双跨境模式 [2] 文化产品的全球化案例 - 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海外玩家占比达三分之一,印证优质文化产品"国内国际一体化"的市场潜力 [1] AI时代面临的挑战 - 高品质中华文化语料缺乏,大模型语料以互联网内容为主,相较优秀中华文化典籍显粗糙 [1]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智赋能文化贸易论坛举行 数智时代激扬文化贸易新活力
深圳商报· 2025-05-27 20:01
数智技术赋能文化贸易 - 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影响国际文化贸易的融合与发展 [2] - 数智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全链条模式变化,极大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文化贸易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2] - 文化贸易的根本在于创新,包括文学艺术、科技文化创新以及文化贸易方式、手段和业态的创新 [2] 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 - 数智技术可激活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创意产业赋能 [3] - 探索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活化利用、永续传承的新路径 [3] 论坛活动成果 - 发布"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404家企业和121个项目入选 [3] - 举办三场产业圆桌会,主题涉及数字文化贸易拓展全球市场、数智赋能经典IP国际竞争、品牌与文化双向赋能等方向 [3] 参会机构与代表 - 政府部门:中宣部、商务部、文旅部、广电总局、中国外文局等机构高层出席 [2] - 学术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大学文化新经济研究院等专家学者参与 [2] - 企业代表:泡泡玛特、三七互娱、华强方特等文化贸易领域企业参会 [2]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全球文化贸易发展呈现三大趋势性特征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15:45
全球文化贸易发展趋势 - 文化贸易发展迅速,狭义文化贸易和货物相关文化贸易均增长强劲,各经济体普遍重视其服务价值地位 [1] - 文化贸易呈现多元化和多样性,发展中经济体更积极参与并带来创意性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新的增长点 [1] - 数字化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技术推动媒体、游戏、音乐和影视等行业变革,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个性化定制,提升国际贸易便捷性和消费者体验 [1] 中国文化贸易发展潜力 - 中国凭借5000年文明积淀和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的国内环境,有能力在高水平开放中推进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3] 文化贸易发展建议 - 坚持创新提升,包括文学艺术、科技文化创新及文化贸易方式、手段、业态的创新 [3] - 坚持开放包容,用国际市场通俗易懂的语言体系讲述本国故事 [3] - 坚持合作共赢,需要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环境,加强产业合作、贸易合作及规则层面的共商共建共享 [4]
数智赋能共绘文化贸易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5-27 14:57
数智赋能文化贸易论坛 - 论坛由中宣部主办,汇聚政府、学界、产业界人士,探讨数字时代文化贸易创新发展 [1] - 设置主旨演讲、专题发言、政策圆桌会等环节,聚焦政策支持、产业实践、文化品牌出海等议题 [1] 数智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 数智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全链条模式变革,为文化贸易创造广阔空间 [3] - AI技术重构创意设计范式,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助力传统文化行业焕发新生 [5] 文化贸易创新实践 - 文化贸易核心在于创新,涵盖内容、方式、业态等多维度 [3] - 中国企业从"借船出海"转向"造船出海",华强方特、三七互娱、泡泡玛特等成为文化出海代表 [3] - 泡泡玛特以"潮流+数字"全球化运营,IP为核心驱动力,连接全球消费者情感 [3] - 三七互娱在200多国发行120款游戏,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推动传统文化全球传播 [4][5] - 网络文学作为文化出海"新三样"之一,进入全球共创IP新阶段 [5] - 自贡彩灯借助数智技术焕发生机,实现千年灯会的国际化传播 [5] 政策与产业支持 - 政策圆桌会讨论多方合力保障文化贸易,中宣部、商务部等多部门介绍最新支持举措 [6] - 深圳分享大湾区数字文化贸易先行先试经验 [6] - 发布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404家企业和121个项目入选 [8]
数智赋能推动文化产业“出圈”又“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13:48
数智技术赋能文化贸易发展 - 数智技术极大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全球化,提升文化元素摄取、处理和生成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1] - 数智技术为小型文化生产者提供便利出海条件,实现大平台与个性化创意者高效匹配 [1] - AI辅助网剧、网文翻译提升创作能力,服务模式更加多元化 [1] - 数字化催生文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技术推动文化贸易变革带来全新体验 [1] 文化贸易发展趋势与路径 - 数字化相关国际贸易成为当代文化贸易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 [2] - 文化贸易助力文化强国建设路径包括创新提升、开放包容、合作共赢 [2] - 中国出海企业正从商品出口向系统出口转变,需具备供应链整合、交付韧性、市场预判和合规能力 [2] 故宫数字化实践 - 故宫已完成52%馆藏文物数字化,每年以7万件速度推进 [2] - 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活化,如"文以载道"数字孪生项目 [2] - 未来将继续利用数智技术激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传播 [2] 企业数智化应用案例 - 泡泡玛特建立技术研发团队,研发机器人商店购买系统和APP客户端,将数字化经验推向海外 [3] - 三七互娱将AI应用于游戏研发、推广、运营各环节,如AI动捕、文生视频,提升制作效率和品质 [3] - 华强方特打造国际领先高科技主题公园,拥有多项专利和著作权,推进智慧文旅建设 [3]
2024年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多部门热议合力助推文化抢滩全球新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06:56
文化贸易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文化贸易总额达到1.4万亿元,其中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数字文化贸易超过3700亿元,占比25.8% [1] - 商务部在全国认定112家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29家文化出口基地和14家语言出口基地 [1] - 深圳对外文化贸易营收占全国六分之一,居全国首位 [4] 政策与平台支持 - 文旅部联合商务部建立13家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和金融支持 [2] - 文旅部打造"线上一张网"平台,覆盖全国文化贸易出海 [2] - 文旅部推出"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品牌活动,推动14场活动形成交易额超5亿元 [2] - 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等政策,优化数字文化营商环境 [4] 行业推动措施 - 广电总局支持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微短剧等内容建设,从创意到推广全程资助 [3] - 广电总局组织企业参加法国戛纳、新加坡电视节等国际影视节展,拓展海外渠道 [3] - 广电总局推动修订中外合拍电视剧管理规定,降低合作门槛 [3] - 商务部计划优化文化贸易支持政策、对外开放环境和平台载体建设 [4] 关键发展要素 - 文旅产业本质是内容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2] - 推动文化贸易需聚焦内容建设、渠道建设和主体培育 [2][3] - 产权保护和创新环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3] - 科技赋能与文化融合可提升文化影响力 [3][4]
中国文化新经济发展基金赵迪:粤港澳大湾区能够用体系化力量助力文化企业出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04:20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 - 企业出海正从文化内容单点突破转向更深层次的系统出口阶段,涉及供应链整合、市场动态预判、合规控制与海外处置等多维度能力协同构建 [1] - 文化新经济发展基金管委会与智库合作推动体系化、模块化的国际化服务模式 [1] 出海企业案例与解决方案 - 广东某精品咖啡品牌通过"自带解决方案的电子护照"机制解决欧盟市场合规难题,该机制嵌入数据资产管理、品种认证、社区共生机制等关键合规要素 [2] - 案例反映中国企业出海经历从"内容输出"到"系统输出"的跃迁,需应对供应链融合、市场导航、合规风控、资源调动等复杂议题 [2] 体系化出海支持能力 - 实现体系化出海需具备国家级智库支撑、全球化资源调配能力及领先技术 [2]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内容集成创新港项目以体系化力量助力文化企业出海 [2] 未来体系化出海图景 - "一个体系"指精准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产业体系,"两个带来"指带来欧美订单和低成本资金,"三个聚集"指供应链企业、多层次服务机构、金融支持机构的聚集 [3]
“新文博”系列评论⑤ | 构建文化开放与出海超级贸易平台 彰显国家软实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5-25 15:49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出海联盟成立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出海联盟"在文博会宣布成立 首批成员包括三七互娱、百田科技、星辉娱乐、贪玩科技、君海网络等企业 [1] - 联盟将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打通政策、渠道、人才等关键环节 推动湾区文化IP与全球市场精准对接 [1] - 探索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在文化贸易中的应用 抢占数字文化新高地 [1] 文博会推动文化出海成果 - 深圳市酷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6年构建覆盖超20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发行网络 累计助推亿级价值文化内容出海 [1] - 深圳雅文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展示百余个国际出海传播业务相关IP、商品、品牌合作案例 吸引众多目光并达成多项合作 [1]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演艺出海推介舞台"汇集文艺表演团体、演出服务供应商、采购商等 搭建中国演艺与国际市场的专业化对话平台 [1] 文博会国际化发展 - 文博会自2015年设立"一带一路·国际馆" 重点展示沿线国家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及演艺内容 [2] - 文博会已在英国、法国、德国等11个国家开展文化推广活动 聚焦扩大文化进出口贸易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 [2] - 参展国家和地区从50个增至110个 海外线上线下参展商达305家 国际展商占比20% [3] - 与20余家国际头部展览机构合作 通过展示推介消除文化贸易壁垒 完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3] 文博会平台价值 - 文博会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21年来国际化程度持续提高 [3] - 通过交易撮合使国外企业了解中国市场 中国企业接触海外文化产品 拓展合作领域 [3] - 助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传承丝路精神 促进文明互鉴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3]
渝港协作共拓西部大开发新机遇
新华网· 2025-05-25 09:20
经贸投资合作 - 香港在重庆投资项目超过3700个,两年组织2405家重庆企业赴港对接发展需求 [1] - 香港是重庆第一大外资来源地、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2024年渝港进出口额575.3亿元人民币 [1] - 重庆企业在港上市数量达19家,在港发行债券累计27.87亿美元 [1] 金融与服务业合作 - 渝港两地签约金融服务、资本合作、金融科技等领域7个项目 [1] - 重庆首家渝港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成立,成为中西部地区探索内地与港澳律所合伙联营的重要里程碑 [2] 物流与基础设施 - "渝深港图定班列"2024年8月开通,重庆货物2天到深圳、3天到香港 [2] 区域协同发展 - 香港参与西部大开发合作范围从经贸拓展至人文交流等领域 [3] - 渝港澳三地举办电影、音乐、书法等文学艺术活动,香港位列重庆入境游客来源地首位 [3] 平台与机制建设 - 2023年渝港确立11个领域47条合作内容,组织29场服务港商活动,参与人数2153人 [1] - 香港作为国家双循环连接平台,积极担当"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 [2] - 西洽会成为香港与西部地区拓展合作机遇的重要平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