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种植

搜索文档
越南,刚刚废除计划生育,真的假的?
36氪· 2025-06-06 10:14
越南人口政策转变 - 越南国会批准《人口条例》修正案,取消生育限制,允许夫妇自主决定生育[3] - 标志着越南实行37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取消[4] - 政策转变早有迹象,越共中央今年2月取消对生育三胎党员的纪律处分,卫生部3月提出放弃二孩限制[5] 越南人口现状 - 越南总生育率1.91,低于世代更替水平,胡志明市生育率仅1.3[5]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10%,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30年进入中度老龄化[19][20] - 人口增长主要依赖老年人寿命延长,平均寿命73.7岁[18] 越南人口结构变化 - 1945年独立时人口2000万,1976年统一时达4700万[11] - 2022年粗出生率千分之15.2,死亡率千分之6.1,人口仍增长但新生儿数量少[13][14] - 预计2051年人口达1.07亿峰值,之后将下降[50] 越南农业基础 - 拥有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两大农业区,自然条件优越[34] - 2023年大米出口820万吨,创汇48亿美元[36] - 成为世界重要大米出口国,不同于印尼和菲律宾等粮食进口国[35] 越南经济发展挑战 -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越南的说法流行,但工业基础等仍有待提升[46][47] - 人口黄金期即将结束,发展窗口面临关闭[50][53] - 需在有限时间内将人口优势转化为经济红利[52]
财经观察:“米荒危机”背后,日本吞下“轻农”苦果
环球时报· 2025-05-14 22:50
大米价格动态 - 日本平均米价在4月底5月初为每5公斤4214日元 较前一周下降19日元 实现18周以来首次回调 但价格仍为去年同期的两倍[1] - 品牌大米价格居高不下 整体米价下降空间有限[1] - 2024年夏季以来受大米歉收等因素影响 日本大米出现短缺 价格不断上涨[1] 市场供应状况 - 大型超市出现大米断货情况 东京和横滨超市实施"限购一袋"措施[5] - 消费者转向购买2公斤装大米而非5公斤装[3] - 日本政府投放储备米19.9万吨 但仅完成出货6.3万吨[12] 政策影响分析 - 减反政策(生产调控政策)通过限制产量和补贴机制维持米价稳定 但导致市场缺乏回旋余地[6] - 政策废除后14个道县提出增产计划 但2018-2023年实际产量持续下降 2024年略有回升仍未恢复废止前水平[7] - 政府仍通过补贴引导农民种植大豆和动物饲料等替代品[7] 成本结构变化 - 2024年化肥价格上涨约30% 能源成本上涨25% 机械修理费用上涨15%[10] - 农民开支较15年前增加60%以上[11] - 高额分销手续费压缩农民利润空间[10] 行业结构问题 - 稻农平均年龄约71岁 2015-2020年间稻农数量下降25%[10] - 农田分散难以扩大规模 农户依赖补贴缺乏商业思维[7][10] - 外国劳动力引进困难 日本在人才争夺中处于不利地位[13] 国际贸易影响 - 日本私营企业2月大米进口量551吨 超过2023财年总进口量[12] - 韩国农协计划向日本出口最多24吨大米[12] - 考虑增加美国大米进口作为关税谈判的一部分[12] 经济连锁反应 - 名义月工资30.8万日元连续39个月增长 但实际工资因物价上涨4.2%而减少2.1%[13] - 清酒企业面临"百年一遇"危机 米价暴涨造成极大负担[11] - 可能提升全球大米进口需求 改变贸易流向 引发政策反应[8] 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者通过添加玉米马铃薯萝卜等蔬菜增加米饭分量[13] - 萝卜饭重新出现在日本餐桌 让人联想到贫困时期的食品[13]
23万吨日本大米的失踪之谜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12 13:11
大米供应短缺现象 - 日本大米收成去年增加18万吨,但收购代理采购量比预期少23万吨,导致市场供应紧张[6] - 大米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5公斤装大米价格达3952日元,同比暴涨95%[13] - 超市实施限购措施,消费者转向购买面包等替代品[18] 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 去年8月政府发布地震预警引发恐慌性抢购,导致价格持续攀升[7] - 高温天气导致水稻减产,农民认为政府734万吨的产量数据高估实际收成[23][24] - 化肥和农药价格上涨挤压农民利润空间,种植成本上升[29] 供应链问题 - 日本大米流通体系复杂,由农民→收购代理→批发商→零售商构成[6] - JA集团控制约50%市场份额,小型收购代理为争夺货源支付3000-4000日元溢价[21][22] - 2004年政府放宽销售限制后,出现私人囤积大米的猜测[9][10] 行业结构问题 - 日本稻农平均年龄71岁,2015-2020年间农民数量减少25%[31] - 小规模农场生产模式难以为继,专家呼吁向大规模集约化转型[30] - 政府长期通过减少耕地控制供应以维持价格的政策加剧了短缺[28] 经济影响 - 便利店巨头7-11已上调饭团和便当售价,推高整体通胀[14] - 日本央行行长一年内三次加息,可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15] - 食品价格上涨成为去年选举中公众愤怒焦点,影响政治格局[16] 政府应对措施 - 决定释放21万吨紧急储备大米,首轮15万吨进行投标拍卖[26] - 政府储备约100万吨大米,但竞标制度可能无法有效降低价格[27] - 专家建议直接对零售和餐饮业设定价格上限[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