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健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阜阳市臻膳坊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7 00:45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阜阳市臻膳坊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孟献萍,注册资本10万人 民币,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食品生产;食品销售;保健食品生产;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生 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 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食品添加剂销售;宠物食品及用品批发;保健 食品(预包装)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农产品 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食用农产品零售(除许可业务 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
保健食品抽检合格率超99%
人民日报· 2025-09-15 22:47
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公布的数据给消费者吃下"定 心丸"。据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通过严格监管、压实责任、严厉打击和科普 宣传等多项举措,保健食品市场秩序显著规范,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保健食品就是保健品吗? 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王振宇向记者解释,"保健品"与保健食品有很大区别。"保健品"涵盖的范围非常 广泛,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是消费者对声称具有功能或者功效的食品、用品的俗称。比如,宣称"保 健酒""增高粉""瘦身咖啡"的食品,宣传具有特定保健作用的床垫、理疗仪、饮水机等日用消费品等都 属于"保健品"范畴。 "而保健食品是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依法注册或者备案的特殊食品,具有明确的法律定位,可以声称明 确的保健功能,其他食品则不得声称保健功能。"王振宇说。 自2020年4月以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方开展了为期5年的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市场监管 总局特殊食品司司长刘松涛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始终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强化全过程风险 防控,严把保健食品安全、功效、质量关。 在准入环节,对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的注册与备案管理,科学评价质 ...
金达威9月11日获融资买入2249.98万元,融资余额4.44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12 01:27
股价与融资交易 - 9月11日公司股价下跌0.25% 成交额达1.84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249.98万元 融资偿还2372.08万元 融资净流出122.10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4.44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3.70% 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1]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11日融券偿还1.56万股 融券卖出1300股 卖出金额2.56万元[1] - 融券余量2.20万股 融券余额43.30万元 低于近一年20%分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07万户 较上期减少4.30%[2] - 人均流通股14976股 较上期增加4.50%[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93.72万股 较上期增加159.15万股[2] 机构持仓变动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281.29万股 较上期增加52.15万股[2] - 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166.24万股 较上期增加39.80万股[2] - 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7.28亿元 同比增长13.46%[2] - 归母净利润2.47亿元 同比增长90.12%[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新阳工业区 成立于1997年11月24日[1] - 2011年10月28日上市 主营业务为保健食品制造和营养食品制造[1] - 收入构成:营养保健食品54.57% 辅酶Q10系列22.04% 其它11.98% 维生素A系列11.41%[1]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61亿元[2] - 近三年累计派现4.88亿元[2]
《线下实体店保健食品无理由退货工作规范》审查会在南京顺利召开
扬子晚报网· 2025-09-11 03:29
9月9日下午2时,《线下实体店保健食品无理由退货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团体标准审查会 在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召开。 同时,专家们也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包括补充起草单位及人员信息、完善编制原则、将标准名称调 整为《保健食品 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优化退货服务流程图、增加"服务评价与改进"章 节等。编制组表示将根据专家意见尽快修改完善,并按程序推进报批工作。 会议邀请江苏省标准化协会秘书长许峰、专家韩玉坤,以及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食处、常州市市场 监督管理局特食处、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食处等多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由江苏省标准化协会秘 书长许峰主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审查委员会专家在听取标准起草工作组汇报后,对标准文本、编制说明等材料进行了细致审阅,并逐条 审议标准内容。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标准结构合理、内容全面,对规范保健食品行业退货服务、增强消费 者信心、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意该标准通过审查。 ...
以“全链条治理”重塑消费信任新生态
消费日报网· 2025-09-05 02:40
监管成效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5年专项整治行动 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1] - 累计查办违法案件3.1万件 罚款金额达5.4亿元 侦破刑事案件1.2万起[1] - 5年抽检17.5万批次 相当于日均检测近100批次产品[1] 监管机制 - 建立全链条监管模式 涵盖产品注册备案 生产过程动态监控和市场流通随机抽检[1] - 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和问题整改率均达到100%[1] - 2024年创新开展"你拍我查"活动 通过消费者手机拍摄收集违法线索[1] 行业影响 - 监管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 有企业表示生产车间洁净度超过手术室[1] - 对直销企业实施"责任清单"管理 将监管延伸至销售终端[1] - 消费者信心逐步回升 大部分受访者更倾向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2] 市场发展 - 监管革新重塑消费信任 形成规范有序 充满活力的保健食品市场[2] - 行业治理成为释放消费潜力的关键举措 支撑"健康中国"建设[2] - 智慧监管持续深化 推动中国消费市场在严监管与促发展间实现平衡[2]
民生健康(301507):25H1维矿类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 新产品新业务逐步亮相
新浪财经· 2025-09-02 10:5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16.37%,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6.65%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7.32%,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增长7.08%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92/9.64/11.60亿元,同比增长24%/22%/20% [3] 产品表现 - 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剂系列产品实现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9.84% [1] - 主力产品21金维他多维元素片在药店终端数量份额35.12%,同比增长3.26个百分点,金额份额25.05%,同比增长5.85个百分点 [1] - 线上保健食品类维矿产品通过扩大销售平台取得较好增长 [1]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54.35%,同比下降6.0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17.82%,同比下降1.62个百分点 [2] - 毛利率下降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保健食品及功能性食品增长速度快于OTC药品类 [2] - 销售费用率25.80%,同比下降3.26个百分点,主要系渠道结构的费用配比不同所致 [2] 新业务发展 - 益生菌业务构建了涵盖菌粉、OEM到制剂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3] - 推出专业医美品牌"肌素然",探索医美与药店融合的创新经营模式 [3] - 戒烟新品酒石酸伐尼克兰片和生发产品米诺地尔搽剂已取得批文,将陆续推向市场 [3]
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已连续5年低于0.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4:23
行业监管框架 - 保健食品行业实行全链条监管 包括事前准入 事中生产和事后监管三个环节 [2] - 事前准入采取严格的注册与备案管理 依法科学评价质量安全功效并规范功能声称和标签说明书 [2] - 事中生产严格审查生产许可 确保配方工艺符合注册要求 并强化体系检查落实企业自查报告制度 [2] - 事后监管加强日常检查与飞行检查 5年全国抽检保健食品17.5万批次 对不合格产品采取下架召回处罚等措施 [2] 专项整治成效 - 5年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查办案件3.1万件 罚款5.4亿元 侦办假劣保健品刑事案件1.2万件 [2] - 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 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和问题整改率均达100% [3] - 通过集中行动与长效治理组合拳 有效遏制违法生产 非法添加及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2] 市场乱象治理 - 保健品市场存在三大营销乱象:违法营销向线上发展 渠道更加隐蔽 手段更具欺骗性 [4] - 2020年以来全国查办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案件6304件 罚没金额2.6亿元 [5] - 创新监管方式包括开展"你拍我查"活动拓展线索来源 并压实直销企业主体责任严禁违规直销 [5]
2025年半年度消费新潜力白皮书出炉:5大赛道洞察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8-30 08:12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 [2]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61191亿元,同比增长6.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 [2] - 吃类、穿类、用类商品网上销售增速相对领先 [2] 分品类增长态势 - 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12.3%,保持稳定增长 [5]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30.7%,呈现爆发式增长 [5] - 体育娱乐用品类同比增长22.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5.4%,家具类增长22.9%,通讯器材类增长24.1% [5] - 金银珠宝类增长11.3%,日用品类增长7.3% [5] - 饮料类同比下降0.6%,化妆品类仅增长2.9%,中西药品类增长1.4% [5] 食品饮料赛道 - 整体市场规模达2845.4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5.8%,销量增长7.8% [8] - 冲调泡、米面粮油及饮料赛道增速明显,其中冲调泡品类增速领跑全行业 [8] - 乳制品行业通过"体验迭代+功效深耕"重构消费逻辑,融合酸奶声量同比飙升129.3% [8] - 健康诉求从基础无糖高钙转向精准益生菌群和多元营养 [11] 保健食品赛道 - 线上销售额达604.1亿元,同比增长16.2%,销量约3.8亿件,增长13.5% [14] - 睡眠管理保健食品规模达13.7亿元,同比增长53.1% [15] - 女性占比74%,40岁以下人群睡眠问题占比提升,20+年轻群体睡眠障碍比例上升 [18] - 褪黑素产品规模6.6亿元,GABA产品规模3.6亿元,均保持增长趋势 [20] 家用电器赛道 - 线上销售额达2848.8亿元,同比增长8.0%,销量7.1亿件,增长2.5% [24] - 清洁电器销售额260.4亿元,同比增长31.6%,销量2893.2万件,增长16.1% [24] - 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合计占据78.3%市场份额 [24] - 创新趋势包括扫拖一体、防缠绕、智能功能和躺平设计 [28] 美妆护肤赛道 - 销售额达2352.3亿元,同比增长10.1%,销量25.64亿件,增长5.5% [30] - 抗衰老产品销售额654.9亿元,同比增长30.3% [30] - 面部护理套装销售额178.4亿元,增长37.6%;身体护理销售额增幅达283.9% [31] - 男士面部抗衰社交媒体声量同比增长83.7% [31] 3C数码赛道 - 总销售额超7850.4亿元,同比增长6.7%,销量34.3亿件,增长11.1% [37] - 运动相机销售额23.0亿元,同比增长150.9%,销量增长79.0%,均价上涨40.2% [37][38] - 大疆销售额12.4亿元,增长126.7%;影石销售额7.7亿元,增长86.0% [42] - 学生党和健身人群声量大幅增长,消费者最关注便携性、显示效果和尺寸 [43]
全链条监管保健食品生产质量安全 守护百姓健康生活“民生线”
央视网· 2025-08-30 02:38
行业监管成效 - 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五年低于0.6% [1] - 全国累计抽检保健食品17.5万批次 不合格产品均采取下架召回及处罚措施 [5] - 市场监管部门实现全国在产在营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全覆盖 累计检查2520家次并发现2.6万余个问题 整改完成率100% [5] 监管标准与要求 - 保健食品被列为特殊食品 需通过安全性保健功能和质量可控性严格评价 在生产环境原辅料管理质量控制和人员管理方面较普通食品有更高要求 [3] -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拟近期发布 新增资料性附录并对原料与生产过程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7] 消费者指引 - 消费者需认准保健食品"小蓝帽"标志及批准文号 按功能适宜人群和说明书要求食用 [9] - 警惕通过社交平台会销直播等渠道购买 防范虚构科学实验专家背书等方式宣称治疗功效的虚假宣传 [9][10]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6:30
行业监管政策 - 市场监管总局对保健食品实施全链条监管 包括事前注册备案管理 事中生产许可审查和事后抽检飞行检查[1] - 5年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共抽检保健食品175万批次 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1][3] - 查办违法案件31万件 罚款54亿元 侦办假劣保健品刑事案件12万件[2] 企业责任管理 -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全部由市级党政领导干部包保 实现责任到人[2] - 全国生产企业100%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2] - 企业自查报告率和问题整改率连续5年达到100%[3] 市场秩序改善 - 行业虚假宣传 夸大功能 误导消费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1][2] - 企业合规意识和消费者满意度持续提升[3] - 消费者认知显著改善 "认准小蓝帽"理念普及度提高[3] 科普宣传成效 - 发布健康饮食指南和消费提示500余篇[2] - 组织"保健食品大家谈"活动征集作品1000余件[2] - 公众访问量超过4000万人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