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

搜索文档
中国足球生态正在被“苏超”重塑
36氪· 2025-07-09 07:0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足球产业总产值达8500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42%,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 [1] - 2025年1-5月新增足球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增加120%达8.7万家,江苏占比超30% [1]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前三轮吸引18万现场观众,单场最高上座率3.2万直逼中超平均2.4万,带动周边餐饮、民宿收入增长305% [1] 赛事运营与商业化 - 苏超通过"去职业化"规则激活基层生态,每队限3名现役职业球员,强调属地化参与,形成职业球员与业余赛事的双向流动 [2] - 2025年苏超已集合21家赞助商,包括京东、伊利、小米等知名品牌,赞助席位价格飙升至300万元且"一席难求" [18] - 江苏银行作为总冠名商实现亿级曝光,京东通过赛事互动深度触达消费群体,淘宝闪购冠名常州队并推出进球触发100万份免单福利 [11] 传播与影响力 - 抖音平台江苏城市足球联赛话题播放量高达38.2亿次,相关话题热度持续高涨 [4] - 央视频App上线苏超专属频道,江苏卫视联合新媒体推出《江苏超会玩》,实现赛事"上星"传播 [9] - 赛事影响力报告显示95.2%的江苏居民知晓苏超,近八成关注者是非球迷群体 [7] 品牌与产品策略 - 国产运动品牌卡尔美聚焦次级联赛与基层足球,150元以内球衣定价为国际品牌三分之一,85%销量来自政府、学校等团购业务 [16] - 双象股份强化球革等体育用品研发生产,扩大产品占比 [18] - 江苏银行手机银行"苏超专区"存款增长35%,左心房奶茶因主场联动日销翻3倍 [21] 政策与区域发展 - 江苏省推出《城市足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省级财政每年专项拨款8000万元,各市配套资金超2亿元 [18] - 常州市提出《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体育与文旅等深度融合 [21] - 苏超成为传播地域文化、增强城市凝聚力的重要平台,80%市民认为"苏超是常州的新名片" [18]
“贝卢斯科尼”输给了外资
36氪· 2025-07-08 00:20
贝卢斯科尼足球产业版图终结 - 贝卢斯科尼家族已就蒙扎俱乐部出售与美资投资集团达成协议 交易估值约4500万欧元 其中股东权益部分为3000万欧元 [1][11] - 此次出售标志着贝卢斯科尼家族正式退出足球产业 其曾通过AC米兰和蒙扎两支俱乐部在意大利足坛建立巨大影响力 [1][14] AC米兰王朝的兴衰 - 1986年收购AC米兰后 贝卢斯科尼通过金元攻势将其打造为世界顶级俱乐部 31年间共夺得29座正式奖杯包括8座意甲和5座欧冠 [2] - 2008年金融危机后 费宁韦斯特集团财务压力增大 面对中东资本的竞争压力 最终在2017年将AC米兰出售给中资集团 [4] - AC米兰在贝氏治下既是体育帝国也是其政治名片 帮助其三次当选意大利总理 [4] 蒙扎俱乐部的经营轨迹 - 2018年收购意丙球队蒙扎 4年内完成三级跳升入意甲 2022-23赛季初登意甲即获第11名 [5][7] - 俱乐部经营持续亏损 2023年营收6830万欧元但支出达1.343亿欧元 亏损超6000万欧元 6年累计亏损超2.4亿欧元 [12] - 降级后估值大幅缩水 账面价值从1亿欧元减值至交易时的4500万欧元 [11][16] 费宁韦斯特集团资产重组 - 集团2024年净利润从1.01亿欧元骤降至300万欧元 主因蒙扎俱乐部资产减值 [16] - 出售蒙扎是集团剥离不良资产计划的一部分 同期还计划出售贝氏两处别墅资产 [17] - 核心业务Mediaset电视台、Mondadori出版社和Mediolanum银行仍保持良好盈利能力 [16] 意大利足坛资本格局变迁 - 上赛季意甲20队中已有12家被外资掌控 其中9家为美资 包括本次收购蒙扎的Beckett Layne Ventures基金 [18][19] - 美资基金在交易中保留加利亚尼等原管理层 采用分阶段股权交割方式(80%立即交割 剩余20%2026年前完成) [18] - 交易标志着意大利本土资本主导足球时代的终结 外资占比已达60% [19]
A股收评:沪指窄幅震荡微涨,电力、电网设备板块集体大涨
快讯· 2025-07-07 07:04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微涨0.02% 深成指跌0.7% 创业板指跌1.21% 北证50指数跌0.93% [1] - 全市场成交额12270亿元 较上日缩量2274亿元 [1] - 超3200只个股上涨 [1] 板块表现 - 中船系、电力、电网设备、跨境支付、房地产、多元金融、足球板块涨幅居前 [1] - 减肥药、CPO、AI PC、6G概念股跌幅居前 [1] - 电力电网设备板块集体大涨 欣灵电气、长城电工、韶能股份等10余股涨停 [2] - 跨境支付板块活跃 京北方、青岛金王、信雅达等股涨停 [2] - 房地产板块维持涨幅 渝开发、南山控股、沙河股份等股封板 [2] - 足球概念股走高 共创草坪、双象股份双双涨停 [2] - 创新药概念股冲高回落 科兴制药盘中大跌17% [2] - CPO概念股多数调整 东山精密、生益电子、兆龙互连跌幅靠前 [2] - 存储芯片板块表现低迷 诚邦股份尾盘触及跌停 [2] 涨停连板个股 - 3连板个股包括金安国纪、金一文化、华光环能、华银电力、森林包装 [3] - 2连板个股包括深南电A、韶能股份、九鼎新材、兄弟科技、京北方、信雅达、新中港 [4] 最强风口板块 - 电子商务板块13家涨停 1只连板股 最高3连板 代表股金一文化、沃顿科技 [5] - 储能板块12家涨停 4只连板股 最高4天3板 代表股韶能股份、新中港 [6] - 光伏概念板块11家涨停 5只连板股 最高6天4板 代表股华光环能、韶能股份 [7] 热点题材驱动因素 - 电力板块受全国多地高温天气影响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10] - 跨境支付板块受央行新规推动 强化CIPS全球竞争力 明确多币种业务拓展可能 [11] - 足球板块受江苏城市足球联赛推动 前5个月江苏体育用品出口68亿元同比增长7.8% [12][13]
世俱杯|再见穆勒,再见拜仁25号
新华网· 2025-07-07 01:01
比赛表现 - 穆勒在世俱杯四分之一决赛第80分钟替补登场,拜仁当时0:1落后[2] - 穆勒上场后积极拼抢,在伤停补时阶段用头抢先触球险些为拜仁赢得点球[1] - 拜仁最终0:2不敌巴黎圣日耳曼,止步世俱杯八强[4] 职业生涯数据 - 穆勒为拜仁出场756次,打进250球并送出276次助攻[7] - 随队赢得13次德甲冠军、2次欧冠冠军等30多个冠军奖杯[7] - 成为继梅西之后第二位在同一支欧洲俱乐部完成"250进球+250助攻"的球员[9] 职业生涯历程 - 穆勒10岁加入拜仁青训,25年职业生涯从未离开拜仁[7] - 2008年首次为拜仁一线队出场[7] - 本届世俱杯小组赛首场完成第250粒进球里程碑[9] 比赛细节 - 比赛最后阶段巴黎圣日耳曼球员卢卡斯·埃尔南德斯被红牌罚下[7] - 拜仁曾扳回一球但因越位被判无效[4] - 穆勒认为若进入加时赛拜仁11打9取胜机会很大[4]
发展足球事业 呼唤“事业心”(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7-06 22:23
中国足球发展现状 - 中国男足曾在2002年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并在2004年获得亚洲杯亚军 [1] - 2023年3月浙江杭州奥体中心男足赛事上座人数达70588人创主场纪录 [1] - 足球在中国拥有深厚球迷文化、热烈发展氛围及坚实政策支撑 [1] 职业联赛问题与改进方向 - 中超联赛曾因"金元足球"导致本土球员水平未提升且存在薪酬虚高问题 [2] - 俱乐部面临入不敷出、青训体系荒废等运营困境 [2] - 职业化需完善财务监管、提高营收水平并培育本土足球文化 [2] 足球领域法治建设 - 足球运动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运动员选用、裁判、人事任用等腐败问题 [2] - 系列腐败案查处将推动足球领域生态改善 [2] 改革与青训体系建设 - 当前核心任务是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 [3] - 需加强青少年足球普及并完善青训体系 [3] - 体育管理部门需强化监管制度解决权力制约、赛事管理等问题 [3] 竞技水平提升路径 - 基本功不足表现为射门不准、停球失误等技术缺陷 [3] - 需借鉴其他项目如乒乓球、游泳、篮球的高强度训练模式 [3] - 国家队应展现进取精神以激发民众体育热情 [3]
升级版足球夜市点燃苏城
苏州日报· 2025-07-06 00:54
赛事活动与城市经济融合 - 南京队与苏州队的"苏超"焦点战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同时苏州全市11个足球夜市同步开放,为球迷提供"第二现场"体验 [1] - 喜福里广场设置近100个观赛专座,免费提供红色助威T恤及煎饺、贝果、啤酒、奶茶等美食,吸引大量市民参与 [1] - 苏州市会议中心广场使用12平方米投影屏幕直播比赛,现场氛围热烈,球迷反应与比赛现场同步 [1] 足球夜市消费场景创新 - 书香"苏超"快闪集新增罐装啤酒、小龙虾、小酥肉、薯条等热门小吃,满足球迷多样化需求 [2] - 苏州工业园区文星广场聚集数百名球迷,集体观赛氛围远超家庭观看体验 [2] - 亲子家庭参与度高,家长认可足球夜市兼具观赛与集体活动价值 [2] 球迷参与与城市文化 - 球迷高度评价足球夜市氛围,认为其结合了竞技激情与城市烟火气 [2] - 跨城市球迷(如南京队支持者)在苏州夜市中仍能保持归属感,体现活动包容性 [2] - 活动设计强化地域认同,市民通过助威T恤、同步欢呼等行为表达对家乡球队的支持 [1][2]
苏超已成为名片!赣超也要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7-05 12:35
赞助商增长 - 苏超联赛赞助商数量从初始6家激增至27家 其中官方战略合作伙伴从1家增至8家 官方合作商从1家增至7家 官方赞助商从1家增至4家 官方供应商从2家增至7家 并新增2家公益支持单位 [3] - 赞助企业包括京东 伊利 小米等巨头 喜力啤酒等国际品牌也加入官方供应商行列 [3] - 赛区球队吸引淘宝闪购 支付宝 花呗等企业冠名 如淘宝闪购冠名常州队 支付宝冠名徐州队 花呗冠名无锡队 [4] 消费带动效应 - 美团数据显示苏超赛事带动江苏省休闲玩乐消费线上订单同比增速达40% 异地游客消费TOP5城市为苏州 南京 无锡 扬州 常州 [4] - 第六轮赛事前 江苏五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9% 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55% [5] - 唯品会平台6月江苏省足球及足球鞋销量同比增长超60% 运动服饰及暑期户外用品销量显著增长 [5] - 调研显示58.9%江苏居民将因苏超增加体育消费 65.5%增加文旅消费 62.3%会购买周边衍生品 [5] 城市品牌提升 - 苏超吸引深圳60余人高科技企业代表团观赛考察 含5家上市公司和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代表 [7] - 个体商户"东哈·东北街边烧烤"与京东等大企业同登广告牌 成为当地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7] - 专家指出苏超带动文旅产业创新 优质赛事供应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8] 行业扩展影响 -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推动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 重点开展拓展健身空间 发展户外运动等工作 [9] - 苏超模式引发多地效仿 江西将举办66场比赛的赣超联赛 浙江将启动覆盖全省11地市的浙BA篮球联赛 [10]
苏超赞助商倍增、带动力爆表,赣超也要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7-05 11:15
赞助商增长 - 苏超联赛赞助商总数从初始6家增至27家 其中官方战略合作伙伴从1家增至8家 官方合作商从1家增至7家 官方赞助商从1家增至5家 官方供应商从2家增至7家 [2] - 新增赞助企业包括京东 伊利 小米等巨头 喜力啤酒首次赞助中国本土足球赛事 [2] - 赛区及球队赞助活跃 淘宝闪购冠名常州队 支付宝冠名徐州队 花呗冠名无锡队 [3] 消费带动效应 - 美团数据显示苏超赛事期间江苏省休闲玩乐消费订单同比增速达40% 异地游客消费TOP5城市为苏州 南京 无锡 扬州 常州 [3] - 第六轮赛事前夕江苏五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9% 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255% [3] - 唯品会平台6月江苏省足球及足球鞋销量同比增长超60% 运动服饰及户外用品销量显著增长 [4] 产业联动影响 - 58.9%受访居民计划因苏超增加体育消费 65.5%将增加文旅消费 62.3%有意购买周边衍生品 [4] - 苏超赛事带动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领域企业高管组团考察 盐城赛区吸引5家上市公司代表参与 [5][6] - 个体商户"东哈·东北街边烧烤"与京东等大企业同登场边广告牌 体现商业机会普惠性 [6] 区域经济赋能 - 苏超成为城市招商引资名片 深圳后援团60余人中近40名为高科技企业高管 [5] - 国家发改委指出苏超反映群众体育需求潜力 将推动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 [7] - 苏超模式引发多地效仿 赣超联赛将覆盖江西11地市 浙BA篮球联赛覆盖浙江90个县区 [8]
超2.5万人注册,303人进入备选库!中国足协公布自荐初步结果!
证券时报· 2025-07-05 04:50
中国足协球员自荐系统进展 - 中国足协球员自荐系统于2025年3月1日正式上线,旨在创新足球人才选拔机制,拓宽选拔渠道并防治选材不正之风[1][4] - 截至6月30日,系统注册人数达25487人,其中6813人提交基础信息,1055人完成技术数据上传并启动自荐流程[3] - 自荐流程包含五大环节:主动注册、信息填报、初筛评估、选拔入库、动态复评,目前已有303人通过专家团队评估进入备选库[4] 球员结构分析 - 1055名自荐球员中男子球员占比98%(1035人),女子球员占比2%(20人),年龄跨度从5岁至47岁[6] - 2011-2013年龄段球员占比达69%,显示青少年为自荐主力群体[6] - 海外地区自荐球员11人中有4人入选备选库,国际化程度初显[4] 人才选拔动态 - 备选库中16名球员已进入2011/2012年龄段大区训练营,采用"训练观察+教学比赛"模式进行五环模型评估[4] - 国家队管理部重点跟踪2010年及以前出生的27名球员,女子足球部对3名女球员进行动态评估[4] - 专家团队选拔标准涵盖身体条件、技术能力、比赛理解等多维度评分体系[4] 教练团队调整 - 德扬·久尔杰维奇被任命为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代理主教练,率队参加2025东亚杯,其曾带领亚运队晋级八强并执教U19国家队[7] - 中国足协同步启动新周期男足主教练选聘工作,久尔杰维奇拥有塞尔维亚U17国家队等执教经历[7] 系统未来规划 - 中国足协将持续优化自荐系统功能,完善选拔机制以挖掘优秀人才[7] - 精英球员库入选者将参与南北区及全国训练营的进阶选拔[4]
足球发展重点城市,“重”在哪?——山东足球观察之三
新华网· 2025-07-05 00:51
职业足球发展 - 青岛形成"一城双超双甲"职业足球格局,拥有青岛海牛和青岛西海岸两支中超球队,青岛红狮和青岛西海岸女足分别参加男足和女足甲级联赛,职业俱乐部规模和发展层级位居全国前列[3] - 2024赛季青岛职业队伍全面保级,顺利完成62场职业联赛主场比赛组织工作,"青岛德比"和"齐鲁德比"吸引大量球迷现场观赛[3] - 青岛西海岸女足成立于2023年4月,仅用两年多时间即成长为中国女足甲级联赛劲旅,同时积极参与社区和校园足球普及工作[1] 社会足球普及 - 青岛市建立城市足球超、甲、乙、丙四级联赛体系,共计69支队伍参赛,社区足球锦标赛吸引24支球队600多名运动员参与[3] - 全市每年开展各类足球赛事30余项,市级群众性足球赛事超6000场,常年参与足球活动人口达50余万人[4] - 青岛城市足球联赛获评全国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赛事深入基层社区[3][4] 校园足球建设 - 青岛市拥有400多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其中200余所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4] - 构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校园足球联赛体系,实现校园足球赛事全面化、一体化建设[4] - 校园足球活动显著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成为学校体育引领项目[4] 足球文化传承 - 青岛足球历史可追溯至1924年成立的中华足球队,20世纪30年代已有百余支业余球队,形成独特的地域足球文化[2] - 1993年成立的青岛海牛俱乐部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创始成员,2022年青岛入选"十四五"首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2] - 当前青岛足球呈现职业足球、社会足球、校园足球均衡发展格局[2][3] 发展挑战 - 尽管职业球队数量多,但成绩不突出导致市民观赛热情下降,国足国际赛事表现不佳影响公众对足球态度[4] - 市区体育场馆收费高迫使城市联赛使用偏远场地,增加民众观赛时间和交通成本,出现赛事"叫好不叫座"现象[5] - 计划借鉴"村超""苏超"经验,探索品牌化和商业化路径提升赛事吸引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