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搜索文档
暑期档119.66亿元收官
深圳商报· 2025-09-01 23:19
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持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1] - 破亿影片数量达到19部 涵盖动画、悬疑、历史、警匪、喜剧等多种类型 [1] 影片排名 - 《南京照相馆》以28.9亿元票房领跑暑期档 [1] - 《浪浪山小妖怪》以14.55亿元位居第二 [1] - 《捕风追影》《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分别以8.79亿元、6.78亿元和5.67亿元构成中段支撑 [1] 内容质量 - 票房前10影片中有6部豆瓣评分超过8分 [1] - 《南京照相馆》《罗小黑战记2》和《F1:狂飙飞车》均获8.7分 并列档期评分最高作品 [1] - 影片质量普遍过硬 口碑与票房实现双赢 [1] 创作力量 - 新生代导演编剧崛起为市场注入全新活力 [2] - 《南京照相馆》以普通百姓视角重构历史叙事 将"通行证困局"作为情感核心 [2] - 《浪浪山小妖怪》实现动画创新 《捕风追影》重塑传统警匪片类型 [2] 市场策略 - 行业呈现"头部突出、腰部支撑、小体量活跃"的健康格局 [1] - 《南京照相馆》采取长线口碑策略 点映阶段后热度持续攀升 [2] - 优质历史题材仍具强大市场号召力 最终以28.9亿元成为档期冠军 [2]
暑期档票房出炉!消费力旺盛
搜狐财经· 2025-09-01 18:43
服务型消费增长前景 - 服务型消费将在未来迎来爆发式增长 尤其2025年下半年外资大量涌入和公众精神追求增强将推动市场活力 [1][6] - 外资大规模进入和公众对精神层面享受的持续追求将支持电影及相关文化产业前景 [6] 电影行业表现数据 - 2025年暑期档票房截至8月27日达113.45亿元 超越2024年同期 显示行业韧性和增长势头 [3] - 2025年全年票房突破383亿元 观影人次超3亿 国产片市场份额达89.2% [3] - 夏季档约150部影片上映 竞争异常激烈 [3] 内容创作与消费趋势 - 热门影片如《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戏台》《长安的荔枝》成为票房关键推动力 [3] - 横店短剧日拍摄量达数百至数千部 体现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迅猛 [5] - 家庭朋友观影成为普遍娱乐方式 地区文化旅游活动促进电影产业良性发展 [5] 行业短期展望 - 假期尾声可能带来短期票房波动 但新片凭借实力与口碑仍有望赢得市场认可 [3] - 新一批影片上映将推动中国电影票房再创新高 [3]
多项“电影+”举措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活力
央视网· 2025-09-01 17:30
行业政策与消费刺激 - 多地政府通过发放观影消费补贴推动暑期档平均票价降至37.2元 较去年40.9元更具价格吸引力 [1] - 浙江省发放总额超3680万元电影消费券 创该省近年发放金额新高 [1] - 政策刺激下浙江省8月1日至15日电影票房达2.7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5.81% [1] 产业融合与消费场景拓展 - 各地开展"电影+旅游""电影+美食"联动活动 凭电影票根可享受餐饮游玩等多重优惠 [1] - 行业形成"可消费 可体验 可社交"电影新业态 激活电影市场第二增长引擎 [1] - 电影与零售跨界联动成为新增长点 《浪浪山小妖怪》上映前与超30家知名品牌达成合作 [2] IP商业化表现 - 《浪浪山小妖怪》上映首日周边销售额突破700万元 盲盒产品销量超300万只 [2] - 《罗小黑战记2》首映日盲盒预售2秒售罄 北京朝阳公园旗舰快闪店10天客流量超15万人 [2]
暑期档票房超去年:国产片票房占比七成,上海连续三年获得票房冠军
第一财经· 2025-09-01 15:15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达119.66亿元,同比增长2.76%,观影人次3.21亿,同比增长12.75% [3]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凸显本土创作活力 [3] - 档期内19部影片票房破亿,全年累计票房(含预售)超393亿元 [6] - 暑期档连续39天单日大盘破亿(7月18日至8月25日) [6] 头部影片及类型表现 - 票房前五影片:《南京照相馆》28.9亿、《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捕风追影》8.79亿、《长安的荔枝》6.78亿、《侏罗纪世界:重生》5.67亿 [5] - 仅两部影片票房破10亿(数量与去年持平),但5-10亿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6] - 动画电影表现突出:《浪浪山小妖怪》打破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纪录,《南京照相馆》打破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 [6][13] - 亲子观众比例提升带动平均观影年龄持续上涨,涨幅为历年最大 [13] 地域票房分布 - 广东省票房15.99亿(占比13.4%),江苏省票房12.16亿(占比10.2%),TOP10省份合计票房79.05亿(占比66.1%) [8] - 上海连续三年居城市票房榜首(7.54亿,占比6.3%),北京、深圳、广州、成都紧随其后 [7][10][11] - 25城票房破亿,江浙沪及华南地区票房增幅突出,广州、苏州、南京排名同比提升 [7][9][11] - 好莱坞大片及《戏台》在一线城市表现强劲,带动一线城市票房占比回升至近五年最高 [7] 用户行为变化 - 单人观影比例连续三年上涨且涨幅最大,双人购票比例为近五年最低(因头部影片社交属性较弱) [7] - 新用户年龄层较过往五年更年长:《南京照相馆》拉新占比近30%,《罗小黑战记2》和《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吸引年轻新观众 [7] - 《戏台》带来最年长新用户,《聊斋:兰若寺》带来最年轻新用户 [7]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家电影局表态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优化供给结构以孵化本土优质内容 [14] -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面临票房与口碑双重挑战,国产电影质量逐年上升 [14] - 行业需聚焦内容创作多元化,满足分众化、理性化观影需求,挖掘IP衍生价值 [14][15]
“2025俄罗斯电影节”在北京开幕
新浪财经· 2025-09-01 15:04
中俄电影节活动 - 2025俄罗斯电影节于9月1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开幕 由中俄两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共同主办[1] - 活动出席人员包括中宣部副部长慎海雄 俄罗斯文化部长柳比莫娃 以及两国电影界代表和600多名观众[1] - 电影节是落实两国元首倡议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动 属于中俄人文合作路线图的一部分[1] 电影合作项目 - 中俄合拍影片《红丝绸》将于9月6日在中国上映 被描述为两国电影人最新合作成果[1] - 开幕影片为俄罗斯电影《未列入名册》 在开幕式上共同放映[1] - 合作方包括俄罗斯天然气传媒控股股份公司和俄罗斯ROSKINO电影公司等机构[1] 行业合作意义 - 电影合作被视为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 活动旨在丰富两国人文交流内涵 推动文化交流走深走实[1] - 每年在对方国家举办电影节成为两国固定的文化交流机制[1]
口碑与票房的双赢!这个暑期档如何激活银幕内外
央视新闻· 2025-09-01 13:49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超去年同期水平 [1] - 年度总票房(含海外)突破400亿元 [3] 头部影片数据 - 《南京照相馆》以28.9亿元成为暑期档票房冠军 刷新影史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 [6][7] - 《浪浪山小妖怪》收获14.55亿元 成为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6][8] - 《捕风追影》票房8.79亿元 《长安的荔枝》票房6.78亿元 [6] - 五部影片豆瓣评分超8分 包括《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罗小黑战记2》《戏台》 [6] 产业升级驱动因素 - 文化铸魂:传统故事再创造(如《浪浪山小妖怪》基于《西游记》创新) [9] - 技术突破:《东极岛》攻克水下实拍与海洋特效世界级难题 [9] - 海外票房达7.7亿元 代表作包括《哪吒之魔童闹海》《南京照相馆》 [9] 衍生品市场爆发 - 周边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120% 市场规模达千亿级 [12] - 《浪浪山小妖怪》上映当日衍生品销售额破700万元 盲盒产品销量超300万只 [12] - 《罗小黑战记2》售出14万件周边衍生品 [12] - 自研文创品牌推出超200款衍生品 授权单品超400款 [12] IP全产业链运营 - 《浪浪山小妖怪》与30余家企业达成IP联名 覆盖汽车/餐饮/潮玩领域 [14] - 与咖啡品牌联名饮品上线3天销量突破500万杯 [14] - 衍生品收入反哺续作开发 形成"内容-衍生-内容"闭环 [13] 电影+消费生态 - "票根经济"联动全国30余商圈 凭票根享消费折扣 [15][16] - 上海国际电影节带动旅游收入17.74亿元 外地观众占比30% [16] - 吉林省投入1000万元以观影消费撬动多行业协同 [16] - 电影取景地客流量翻倍(如山西古建/襄阳影视基地) [17] 海外市场拓展 - 《南京照相馆》在澳/美/加等国引发共鸣 [7] - "跟着电影游中国"活动推动海外观众转化为入境游客 [9] - 电影出海成为服务贸易新增长点 预期进入"裂变时刻" [10] 市场需求特征 - 57.67%受访者将电影列为首选文化娱乐消费 [11] - 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影院票房占比持续提升 [11] -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仅次于北美 [11]
2025暑期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出炉,江苏贡献12.16亿票房
扬子晚报网· 2025-09-01 12:29
暑期档整体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1] - 观影总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上座率6.9% 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1] - 票房前十影片贡献超七成票房 [3] 省份票房表现 - 广东省票房15.99亿元居首 平均票价38.4元 占比13.4% [3] - 江苏省票房12.16亿元位列第二 平均票价36.4元 占比10.2% [1][3] - 浙江省票房9.51亿元排名第三 平均票价38.6元 占比7.9% [3] - TOP10省份合计票房79.05亿元 占比66.1% 平均票价37.9元 [3] 城市票房表现 - 上海市票房7.54亿元居首 平均票价49.2元 占比6.3% [3][5] - 北京市票房6.22亿元排名第二 平均票价48.7元 占比5.2% [3][5] - 深圳市票房4.39亿元位列第三 平均票价44.2元 占比3.7% [5] - 苏州市票房2.56亿元排名第七 南京市票房2.33亿元排名第十 [1][6] - TOP25城市合计票房59.45亿元 占比49.7% 平均票价40.7元 [6] 内容特征与观众偏好 - 故事情节为观众观影决策最重要因素 感官刺激和情感共鸣对观影感受有加成 [7] - 《南京照相馆》助力单周拉新 打破近五年暑期档纪录 [7] - 人均观影次数同比持平 《南京照相馆》多人结伴观影突破两成 [7] - 历史、战争、动画等类型影片满足度较高 [7] - 进口片和讽刺题材偏好高线城市 情感向影片更受下沉市场关注 [7]
暑期档票房超去年:国产片票房占比七成,上海连续三年获得票房冠军
第一财经· 2025-09-01 11:05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达119.66亿元,同比增长2.76%,观影人次3.21亿,同比增长12.75% [2] - 档期内19部影片票房破亿,全年累计票房超393亿元 [5] - 暑期档连续39天单日票房破亿,从7月18日持续至8月25日 [5] 国产影片主导市场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达76.21%,彰显本土创作活力 [2] - 票房前五影片中国产片占四席:《南京照相馆》28.9亿、《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捕风追影》8.79亿、《长安的荔枝》6.78亿 [4] - 《浪浪山小妖怪》累计观影人次超3800万,创国产二维动画票房纪录 [14] 区域市场特征 - 上海连续三年居城市票房榜首,票房7.54亿元 [2][12] - 广东省以15.99亿元居省份票房首位,江苏省12.16亿元、浙江省9.51亿元分列二三位 [9] - 一线城市票房占比回升至近五年最高,华东地区票房在头部影片带动下实现增长 [6] 观影行为变化 - 单人观影比例连续三年上涨且涨幅最大,双人购票比例为近五年最低 [5] - 新用户年龄层上移,《南京照相馆》拉新占比近三成 [6] - 亲子观众比例提升带动平均观影年龄持续上涨,涨幅为历年最大 [14]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家电影局表示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优化影片供给结构 [15] -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面临票房收益与口碑双重挑战 [15] - 动画电影表现突出,《戏台》带来"银发观影"增长空间,IP深度开发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15]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为119.66亿元,同比增长2.76%
经济观察报· 2025-09-01 10:4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1] - 观影人次达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76.21% [1] 头部影片表现 - 《南京照相馆》以28.9亿元票房位居榜首 [1] - 《浪浪山小妖怪》以14.55亿元票房位列第二 [1] - 《捕风追影》以8.79亿元票房排名第三 [1] - 《长安的荔枝》以6.78亿元票房排名第四 [1] - 《侏罗纪世界:重生》以5.67亿元票房排名第五 [1]
2025年暑期档票房119.66亿:40岁+观众成观影主力
新京报· 2025-09-01 09:30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票房前五影片为《南京照相馆》28.9亿元、《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元、《捕风追影》8.79亿元、《长安的荔枝》6.78亿元、《侏罗纪世界:重生》5.67亿元 [1] - 总场次3764.3万场 为近10年同期第二高 平均票价37.2元 创近4年暑期档最低 [1] 影片质量与口碑 - 票房前十影片中六部豆瓣评分超8分 包括《南京照相馆》8.7分、《罗小黑战记2》8.7分、《F1:狂飙飞车》8.7分、《浪浪山小妖怪》8.5分、《捕风追影》8.2分、《戏台》8分 [1] - 近五年暑期档前五影片豆瓣平均分7.78分 位居第一 其中2025年三部影片评分超8分 [7][11] - 《南京照相馆》以8.7分成为近五年暑期档口碑最高影片 [9] 档期票房结构变化 - 进口片主导暑期档前半场 《侏罗纪世界:重生》成为春节档后首部破5亿影片 [2] - 国产片《酱园弄·悬案》票房3.3亿 《恶意》票房2.2亿 《无名之辈:否极泰来》票房4600万 均低于预期 [2] - 档期中段《长安的荔枝》《你行!你上!》《罗小黑战记2》上映带动市场热度 [3] - 后程《南京照相馆》首周末票房破4亿 最终收获28.9亿 《浪浪山小妖怪》刷新国产二维动画票房纪录 [6] 观众结构变化 - 40岁以上群体取代20-24岁年轻观众成为消费主力 《南京照相馆》该群体占比42.7% 《戏台》占比52.4% [12]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40岁以上观众占比31.7% 《罗小黑战记2》占比31.4% [12] - 购票观众平均年龄从2021年27.7岁升至2025年32.5岁 [14] - 短剧、游戏等娱乐方式分流年轻观众 电影行业面临吸引观众回归的挑战 [16] 行业发展趋势 - 高口碑与高票房正相关趋势增强 观众更注重影片质量而非明星阵容或宣传噱头 [10] - 电影创作者需提升内容质量以应对观众理性化选择趋势 [10] - 暑期档涵盖历史、悬疑、动作、喜剧、动画等多类型 满足多元化观影需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