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搜索文档
中石化取得一种煤焦油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8-01 03:58
公司专利动态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一种煤焦油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8185658B 申请日期为2022年12月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 总部位于北京市 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 注册资本达1217.3969亿人民币 对外投资企业263家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持有商标45条 专利5000条 行政许可40个 [1]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22年 位于大连市 主营研究和试验发展业务 [1] - 注册资本33.8459亿人民币 对外投资企业1家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1172次 持有专利4658条 行政许可58个 [1]
中石化取得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蒸馏反应器及应用该反应器的加氢处理系统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8-01 02:03
公司专利与技术发展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蒸馏反应器及应用该反应器的加氢处理系统"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6948702B 申请日期为2022年4月[1]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 注册资本338459.08万人民币 专注于研究和试验发展领域[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 注册资本12173968.9893万人民币 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 公司资产与商业活动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6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持有商标信息45条 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40个[1]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172次 持有专利信息4653条 行政许可58个[1] 行业技术领域 - 专利涉及煤焦油加氢处理技术领域 具体为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蒸馏反应器及配套加氢处理系统[1]
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取得SEBS专用环烷基白油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8-01 00:54
专利技术突破 - 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联合获得SEBS专用环烷基白油制备方法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7304976B 申请日期2022年6月 [1] - 专利涉及高端石油化工产品SEBS(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专用白油的制备技术 属于高附加值精细化工领域 [1] 公司业务规模 - 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注册资本515.15亿元人民币 专注于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注册资本1830.21亿元人民币 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企业运营数据 - 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对外投资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603次 持有93项专利 获得113项行政许可 [1]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对外投资1285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445次 持有5000项专利 拥有38项商标信息和168项行政许可 [1]
新锦动力(300157)7月3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889.8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1 12:5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7月31日收盘价4.97元 单日下跌4.79% [1] - 换手率14.83% 成交量104.98万手 成交金额5.2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889.83万元 占成交额7.41%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2953.49万元(占比5.62%) 大单净流出936.34万元(占比1.78%)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2434.34万元 占成交额4.64%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1455.48万元 占成交额2.7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531.00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62.01% [1] - 归属净利润6710.39万元 同比增长284.47% [1] - 扣非净利润1469.92万元 同比增长44.99%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0.658 速动比率0.357 [1] - 资产负债率达90.13%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5年 位于北京市 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 注册资本71211.3257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6000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王莉斐 [1] 企业运营与资产 - 对外投资2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36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39条 专利信息42条 行政许可5个 [2]
*ST新潮(600777)7月3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670.29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1 12:4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7月31日收盘价4.16元 单日下跌5.02% [1] - 换手率0.86% 成交量54.68万手 成交金额2.3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670.29万元 占成交额15.92%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1034.34万元(占比4.49%) 大单净流出4704.63万元(占比20.41%)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1280.14万元 占成交额5.55%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2390.15万元 占成交额10.3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1.63亿元 同比增长1.33% [1] - 归属净利润5.90亿元 同比减少3.65% 扣非净利润5.89亿元 同比减少3.81% [1] - 流动比率1.901 速动比率1.875 资产负债率36.09% [1] 企业基本信息 - 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 位于烟台市 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 注册资本680049.5825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680049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张钧昱 [1] 商业投资与资产 - 对外投资17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8条 专利信息7条 行政许可4个 [2]
让西方没料到,深耕75年后,中国石油实力如今会处于领先地位!
搜狐财经· 2025-07-31 07:16
历史认知与理论突破 - 西方学者曾普遍认为中国陆相地层不具备生油条件 形成中国贫油论[1][7] - 中国学者潘钟祥通过研究陕北及四川白垩系地层 于1941年提出陆相生油理论 打破西方定论[8] 关键勘探突破与产量增长 - 1959年大庆油田松基三井喷出工业油流 标志中国首个大型油田诞生[10] - 1962年山东营2井实现日产55吨油流 后续在渤海湾 辽河 华北等地发现大规模油田[11] - 1970年代中原油田 冀东油田投入开发 石油自给率显著提升[11] 技术发展与全球拓展 - 2012年南海深水钻探技术突破 海洋石油981平台完成深水钻探任务[13] - 2014年重庆涪陵页岩气田投产 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采的国家[14] - 2024年塔里木盆地塔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万米 成为亚洲第一口万米深井[14] - 2024年中国成功中标伊拉克七项油气开发项目 展现全球竞争力[5][14] 能源供需结构变化 - 改革开放后工业交通需求激增 国内石油产量与需求出现巨大差距[12] - 石油进口依赖度上升 马六甲海峡成为关键运输通道 存在航道封锁及安全风险[12]
四川盆地首个页岩油田诞生,首期探明石油储量逾2010万吨、天然气储量逾123亿立方米
搜狐财经· 2025-07-31 06:39
复兴油田战略突破 - 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复兴油田诞生 实现西南地区页岩油从无到有的战略性突破[1] - 首期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10.06万吨 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 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1] - 油田位于重庆市境内 是重庆市第一座油田 开辟四川盆地页岩油气勘探新领域[1] 勘探开发技术突破 - 2012年涪陵页岩气田发现后 公司联合科研机构开展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3] - 2021年钻探泰页1井试获日产油58.9立方米 日产气7.35万立方米 取得重大突破[3] - 完试探井成功率达100% 测试日产油大幅提升 突破陆相页岩体积压裂技术瓶颈[3] 公司页岩油布局 - 已探明新兴 溱潼 复兴三个规模页岩层系新油田[4] - 新兴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 页岩层系石油地质储量达14024万吨 为我国首个亿吨级页岩油田[4] - 溱潼油田位于苏北盆地 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4002万吨[4] - 2024年公司页岩油年产量达70.5万吨 同比增产30.8万吨[4]
中石化申请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工作液配方及其应用专利,在高氢效时提高氧化效率
搜狐财经· 2025-07-30 02:29
专利技术突破 - 中石化和其研究院申请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工作液配方专利 公开号CN120383298A 申请日期2024年1月[1] - 新配方采用二异丁基甲醇和/或四丁基脲混合物溶剂 完全不含重芳烃 工作载体含2,7位双取代烷基蒽醌[1] - 该技术可在高氢效下提升氧化效率 减少氧化装置尺寸 降低过氧化氢生产整体设备投资[1] 公司研发实力 - 中石化股份公司成立于2000年 注册资本1217.4亿元人民币 主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 - 公司对外投资26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000次 拥有专利信息5000条及商标45条[1] -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 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 专注研究和试验发展[2] - 研究院对外投资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592次 拥有专利1294条及行政许可292个[2]
中石化等取得改性聚丙烯材料相关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7-30 02:23
公司专利动态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及宁波致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取得"改性聚丙烯材料组合物和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6925462B 申请日期为2022年3月 [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 注册资本1217.4亿元人民币 对外投资263家企业 拥有5000条专利信息 [1] -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 注册资本10.55亿元人民币 拥有121条专利信息 对外投资1家企业 [1] - 宁波致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 注册资本837.216万元人民币 拥有53条专利信息 对外投资5家企业 [2] 企业运营数据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持有45条商标信息 获得40项行政许可 [1] -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参与招投标项目84次 获得14项行政许可 [1] - 宁波致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招投标项目1次 持有10条商标信息 获得8项行政许可 [2] 行业技术发展 - 三家企业联合开发的专利涉及改性聚丙烯材料制备技术 属于石油化工行业新材料创新领域 [1]
中石化申请自支撑高能量密度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规避了粘结剂、导电剂、与集流体的使用
搜狐财经· 2025-07-30 02:06
专利技术突破 - 公司申请自支撑高能量密度电极材料专利 公开号CN120388993A 采用石墨烯复合物压合技术 石墨烯含量15-40wt% 金属氧化物含量60-85wt% 羧酸基和酚羟基总含量≥0.01mol/g [1] - 电极材料具备自支撑特性 无需粘结剂/导电剂/集流体 质量密度与能量密度显著提升 电池倍率性能与循环性能增强 [1] - 材料具有可加工再利用性 电极片碾碎后可通过挤压重新成型为自支撑片 [1] 公司研发实力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 注册资本1217.40亿元人民币 拥有5000条专利信息 对外投资263家企业 [2]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 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 持有1661条专利 参与招投标1274次 拥有938项行政许可 [2] 行业技术方向 - 专利涉及电极材料领域 采用石墨烯与金属氧化物复合技术 直接面向高能量密度电池应用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