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船
icon
搜索文档
一周要闻·阿联酋&卡塔尔|卡塔尔宣布申办2036年奥运会/阿布扎比港务集团在华设立首个国际办事处
36氪· 2025-07-28 09:01
阿联酋投资与商业动态 - 阿布扎比港务集团在北京设立首个国际办事处,将领导协调集团在中国和亚洲的商业和投资活动,物流部门Noatum Logistics也将在此运营新商业分支机构 [2] - 阿联酋与欧盟就"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展开讨论,双方认为该协议将在深化经贸协作、拓展私营部门合作及促进共同增长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3] - 阿联酋银行业投资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4月底达7743亿迪拉姆(约2110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其中阿布扎比银行投资额最高达4089亿迪拉姆(约1110亿美元) [3] - 阿布扎比主权基金ADQ完成对中东快递巨头Aramex的控股收购,合计持有63.16%股份,Aramex将被纳入ADQ的交通与物流业务板块 [4] - 德国资产管理公司DWS Group计划在阿布扎比设立中东首个办事处,该公司目前管理资产规模达1.01万亿欧元(约1.36万亿美元) [4] 阿联酋房地产与交通发展 - 迪拜房地产市场2025年上半年交易额超1124亿美元同比增长25%,吸引94717名投资者同比增长26%,其中新投资者占比62% [5] - 中铁十八局承建的迪拜LIV LUX精品住宅楼项目主体结构封顶,以194.75米檐高刷新滨水住宅天际线 [5] - 阿布扎比机场2025年上半年接待旅客1580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其中扎耶德国际机场旅客量达1550万人同比增长13.2%,新增16个国际目的地 [5] - 阿联酋航空宣布开通杭州-迪拜直飞航线,将于2025年7月31日启航,这是其在中国内地的第五个门户航点 [3] 阿联酋科技与航天 - 阿联酋卫星公司Space42获得6.9亿美元融资,用于开发下一代地球静止卫星Al Yah 4和Al Yah 5,以增强国防和民用领域的安全通信能力 [6] 卡塔尔投资与商业动态 - 卡塔尔第二季度新成立2911家非卡塔尔公司,同比增长640%,商业注册和许可证数量分别增长15.66%和2.04% [7] - 沪东中华造船为卡塔尔能源项目建造的第51艘LNG运输船"阿尔玛哈比耶"号命名,该船容量17.4万立方米 [7] 卡塔尔体育与活动 - 卡塔尔正式申办2036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建立在成功举办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等多项国际体育赛事的基础上 [6] 中东市场服务与活动 - 36氪出海推出"出海中东社群"和系列讲座,帮助企业了解中东市场信息并创建交流平台 [7] - 36氪出海将联合迪拜IFZA自贸区举办线上活动,解析迪拜落地路径与关键决策 [10] - KrASIA面向中国出海企业发布全新英文媒体服务,约60%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商业人群 [13] - 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吸引超17000位出海人加入,提供全球跨境资讯和定期交流活动 [15]
日本已经被逼上绝路!美日关税谈判后:日本或将疯狂撕咬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7-28 08:15
日本国防白皮书与军事部署 - 日本2025年国防白皮书明确将中国视为最大战略挑战,计划建设针对中国的"防御圈" [11][13] - 日本大幅增加自卫队军力,2025年国防预算增长9.7%至551亿美元,优先发展通信卫星、远程反舰导弹等项目 [16][17] - 日本在西南地区强化军事部署,包括宫古岛、石垣岛等岛屿防卫,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16] 台海问题与美日联盟 - 日本制定台海冲突应急预案,计划6天内撤离12万人至九州,2025年底将进行大规模演习 [17] - 美日联盟加强合作建立联合威慑力量,日本军事和政治决策受美国深度影响 [9][16] - 日本YS-11EB侦察机在东海与中国JH-7战机发生对抗,日方设备遭电子干扰 [20] 美日贸易协议与经济困境 - 日本在美日关税谈判中被迫让步,协议被媒体称为第二个"广场协议",汽车业面临25%关税威胁 [20][23] - 日本制造业全面衰退,半导体、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领域失去竞争力,对中国逆差达424亿美元(2024年) [26][29] - 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依赖汽车出口,但整体经济受制于美国,国际政治被动性加剧 [29] 中日韩自贸区与产业链机会 - 中国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试图将日本纳入中国制造产业链 [30] - 日本若持续战略误判,未来5-10年可能彻底失去与中国产业链合作的机会 [30]
船企半年度业绩超预期,船价出现企稳迹象-上半年造船市场总结
2025-07-28 01: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涉及造船、航运及相关产业链(如柴油发电机组、服装出口、大宗商品)[1][2] - 主要公司包括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船防务(国企)、恒力重工(民营)、苏美达、中国动力等[1][2][4][5][11][14] --- 核心业绩表现 **1 国企船企** - 中国船舶:2025H1利润28-31亿元(同比+90%-119%),Q2利润17-20亿元(同比+65%-95%,环比+48%-75%)[4] - 中国重工:2025H1利润15-18亿元(同比+200%+),Q2利润9.8-12.8亿元(同比+147%-222%,环比+89%-147%)[4] - 中船防务:2025H1利润4.6-5.4亿元(同比+213%-268%),Q2利润2.7-3.6亿元(同比+110%-170%)[4] **2 民企船企** - 恒力重工:重组后首份半年报利润5.8-7.0亿元(含非经常性损益4.7-5.7亿元),新接订单122亿美元排产至2029年,2027年排产量183万CGT[5] - 苏美达:船舶制造及航运业务利润同比+98%,全年预计贡献3-4亿元;服装出口同比+49%[11][13] **3 其他业务亮点** - 苏美达柴油发电机组业务受益于AIDC用电需求,2027年利润目标2亿元[12] - 中国动力收购中船柴油机16.51%股权(对价38.1亿元),预计增厚2025年EPS 14%[14] --- 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 **1 价格与订单** - 新造船价格周度上涨0.03%,二手干散货船价上涨2-3%,集装箱船价同步提升[3] - 2025H1全球手持订单3.9亿载重吨(同比+1%),集装箱订单占比45%,LNG船占比5%[18][20] - 订单运力比:全船型15.6%(历史42%分位),散货船10%,原油轮12%[18][19] **2 驱动因素** - 高价订单交付加速:中国船舶2025H1交付比例96%(全年100%),中国重工交付比例75%(全年96%)[9] - 商品期限结构从贴水转升水,叠加高矿价推动航运需求[7][8] **3 政策影响(301法案)** - 第二版政策取消累计收费、设豁免条款,短期缓解订单外流压力,长期船价上涨可覆盖附加费[15][16] - 积压需求释放:6月新签订单环比+44%,中国新签占比回升[17][20][23] --- 估值与投资机会 - 中国船舶PO 0.6倍(历史区间0.5-4倍),中国重工PO 0.7倍(历史0.6-10倍),均处底部[6] - 市场对造船板块基本面改善关注不足,中航重组后协同效应待验证[22] - 中日韩竞争:301法案影响减弱,中国新签占比回升,跑赢日韩时机显现[23] --- 风险与未来展望 - 老旧船替换进程过半,散货和油轮新订单增量可期[19] - 301政策落地后积压需求释放+船价企稳,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21]
俄罗斯,突发!普京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7-27 12:09
俄罗斯军事动态 - 俄罗斯取消圣彼得堡海军节阅兵式 决定基于总体形势和安全考虑 [1][4] - 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五个海军陆战旅将改组为海军陆战师 其中两个将在2025年完成 以提升舰队打击力量和作战能力 [2][4] - 俄罗斯海军将配备最现代化装备和武器 并提高舰艇、海岸部队和航空兵作战训练水平 [2][5] - 俄罗斯批准新的海军发展战略 规划至2050年 首次设定长期战略 反映对自身实力和能力的信心 [5] 俄罗斯航母状况 - 俄海军"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将被封存 未来可能出售或拆解报废 [2][6] - 该航母维修和现代化改造工作已暂停 维修费用估计达1000亿至1200亿卢布(约12.6亿至15亿美元) [6][7] - 封存过程中 舰上可用设备和机械将被拆除用于其他舰艇 舰体将做好长期存放准备 [6][7] - 军事专家认为封存优于拆解 可等待时机好转或找到合适买家 [7] 俄乌冲突相关 - 俄罗斯国防部称过去一昼夜摧毁并拦截99架乌克兰无人机 分布在多个州和黑海上空 [4]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称特朗普对等待俄罗斯采取行动结束俄乌冲突的耐心正逐渐消退 [3][7][8] - 特朗普表示若俄罗斯未在50天内同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 美国将对俄征收"非常严厉"关税 [8]
搞不定特朗普,韩国决定对中国征税,还要插手台海?中方斩钉截铁
搜狐财经· 2025-07-27 08:47
韩美经贸关系动态 - 韩美"2 2"经贸磋商因美国财政部长突发情况取消 但韩国经济代表团仍致力于推动关税谈判进程[1]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金正宽表达与美国在造船和半导体等战略性制造业领域合作意愿 希望换取美国减少对韩互惠关税和行业关税[1] - 韩国因未能在进口美国农产品方面妥协 迄今未能说服特朗普政府减免对韩关税 正考虑开放燃料市场并制定高额对美投资计划[3] 韩国对华贸易政策变化 - 韩国贸易委员会决定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热轧钢板和单模光纤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旨在保护相关行业在正式调查期间不受损失[3] - 韩国同时对日本进口热轧钢板加征反倾销税 显示此次行动并非单纯针对中国[3] - 分析认为韩国可能以牺牲中韩经贸合作为代价 换取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让步[6] 中美韩战略博弈 - 美国要求韩国扩大《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范围至"印太地区" 试图让韩国在台湾问题上扮演更积极角色[3] - 美方鼓励将韩美同盟重新定义为"未来型全面战略同盟" 实质是调整亚太战略布局 让韩国在中美博弈中扮演前锋角色[4] - 中方对其他国家随美国对抗中国的行为保持高度关注 商务部明确表示将坚决反制任何牺牲中方利益换取美方关税减免的行为[6]
筹备登陆韩国综合股价指数!大韩造船确定IPO发行价 | 航运界
搜狐财经· 2025-07-27 05:37
IPO发行价及募资情况 - 大韩造船IPO发行价最终确定为每股5万韩元,位于原定区间4.2万至5万韩元的上限 [1][3] - 预计总募资额约5000亿韩元,上市后市值预计达1.9263万亿韩元 [4] 机构投资者认购情况 - 路演吸引2106家机构投资者参与认购,总认购股数达15.1613亿股 [3] - 2104家机构报价达到或超过5万韩元,竞争比率高达275.7:1 [3] - 57%机构同意至少15天锁仓期,234家机构选择3个月锁仓期 [3] 公司业务及行业背景 - 大韩造船为中型造船企业,专攻中型船舶建造 [1] - 2021年起行业复苏推动公司转型,2024年营收突破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率达14% [3] 资金用途及上市安排 - 募资将用于投资可持续航运技术、强化设计能力及支持全球订单营销 [4] - 散户认购期为7月22日至23日,预计8月1日在KOSPI挂牌 [4]
韩国路走窄了,被传拒绝出席中国阅兵后,李在明开始对华加税
搜狐财经· 2025-07-27 05:34
韩国在中美博弈中的经济困境 - 韩国面临美国对汽车、钢铁、半导体等核心出口产品加征25%关税的威胁,涉及每年对美出口180亿美元的汽车产业和120亿美元的钢铁产业 [3] - 韩国政府对中国碳钢、热轧钢等产品加征28 16%~33 57%的反倾销税,时间点选择在与美国关税谈判的最后期限前夕 [5] - 韩国造船业严重依赖中国特种钢,现代重工生产线每小时消耗300吨中国钢材,三星重工仓库70%钢材来自中国 [8] 韩国加征关税的经济后果 - 三星重工因加税年度成本激增1 2万亿韩元(约63亿人民币),每艘船增加63亿韩元成本 [8] - 改用国产钢材可能导致船舶延期交付,首尔江南区132层双子塔项目因中国钢材断供已延误15天,全国47个大型基建项目预计损失6000亿韩元 [8] - 韩国钢铁巨头POSCO在研发投入和碳排放方面落后于中国宝武,中国太钢的0 015毫米"手撕钢"垄断韩国柔性屏基材82%市场 [8] 韩国对华贸易依赖与安全压力 -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2 33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韩国半导体对华出口依存度高达63%,涉及120亿美元生意 [9] - 驻韩美军2 85万人带来安全压力,特朗普政府传闻要求韩国支付4000亿美元"保护费",相当于韩国GDP的20% [9] - 韩国企业担忧中国反制,2017年"萨德事件"导致乐天玛特在中国关店74家,市值蒸发70%,依赖中国市场的产业链总价值达22万亿韩元 [11] 韩国应对策略与潜在风险 - 韩国政府提出"技术换关税",为美国建造军舰、转让降噪技术以替代直接支付保护费 [11] - 韩媒预测若中国采取对等反击,韩国GDP将下滑0 8%,200万人可能失业 [11] - 韩国造船、化妆品、旅游业等产业链面临重蹈"萨德事件"覆辙的风险 [11]
国泰海通|策略:“反内卷”的国际经验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加码推动行业格局重塑,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宏观政策对"内卷式"竞争关注度持续提升,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进一步细化整治内涵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和"提升产品品质" [4][9][10] - "内卷式"竞争指经济主体为争夺有限市场投入大量资源却未带来整体收益增长的恶性竞争,表现为低价竞争、同质化竞争和宣传营销"逐底竞争",导致企业"增收不增利"困境 [4][13] - 反内卷本质是通过制度重构与激励机制重塑推动经济从低效无序扩张转向可持续高质量增长,核心逻辑包括强化监管机制纠偏资源错配和重塑企业增长动能转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 [4][15] 中国内卷成因分析 -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同质化与产业培育扶持政策降低市场进入壁垒是关键原因,导致行业同质化竞争蔓延 [16] -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使中国本土企业集中在低端环节加剧内卷,发达国家垄断核心原材料定价权迫使企业依赖低成本竞争 [17] - 新兴行业过度投资导致供需结构性矛盾,如光伏、锂电池等行业技术趋同后出现价格战 [18] - 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导致消费需求不足,2025Q1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降至74.1%接近2015年水平 [14][19] 国际反内卷经验 美国模式 - 供给侧通过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钢铁行业CR4从2000年35%提升至2024年78%,形成寡头竞争格局 [23] - 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破解内卷,1994年NAFTA生效加速产能外移缓解高成本问题 [25] - 需求侧实施"内外双驱"策略,2008年通过《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提供2370亿美元个人税收减免,1947年"马歇尔计划"输出130亿美元商品化解过剩产能 [27][31] 日本模式 - "抱团出海"形成产业链集群,2024年国际净投资头寸达533万亿日元占GDP87.5%,较1996年增长4倍 [33] - 行业大规模合并重构产业格局,钢铁业形成日本制铁和JFE双寡头占国内产量80%,汽车业CR5达81% [37][42] - 企业主动转型摆脱同质化竞争,如三井E&S退出造船业务专注船用发动机和新能源产品 [44] 欧洲模式 - 制度约束设定竞争边界,2017年对谷歌开出24.2亿欧元反垄断罚单形成市场威慑 [46][48] - 碳中和政策提高行业标准,《碳边境调节机制》对进口钢征收碳关税倒逼企业转向低碳技术 [50] - 社会文化转向"慢消费",2025年北欧80%消费者购物考虑可持续性因素,瑞典38%消费者参与二手交易 [55]
韩国产业部长与美国就包括造船、芯片和电池在内的战略产业的合作进行了讨论。
快讯· 2025-07-24 23:32
战略产业合作 - 韩国产业部长与美国讨论了战略产业合作 包括造船 芯片和电池领域 [1]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与美国就包括造船、芯片、电池在内的战略产业合作进行了讨论
快讯· 2025-07-24 23:17
战略产业合作讨论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与美国讨论了战略产业合作 [1] - 合作领域包括造船 芯片 电池等行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