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因检测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拟融资425亿港元;蔡崇信说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可能已有泡沫;Manner开出第2000家直营店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3-26 14:00
小米集团配股融资 - 小米集团拟以每股53 25港元配售8亿股 筹资约425亿港元用于业务扩张和研发投资[1] - 配售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3 2% 采用"先旧后新"方式[1] - 这是小米自2020年12月以来的首次配股 当时配售价23 7港元筹资240亿港元[1] 数据中心与AI投资 - 阿里巴巴董事长蔡崇信认为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存在泡沫 指出部分公司未获客户协议即开始建设[2] - 阿里巴巴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发展AI 聚焦基础设施 基础模型和应用创新[2] - OpenAI 甲骨文和软银成立的Stargate项目规模达5000亿美元 被质疑投资过度超前于需求[2] 快手AI与业绩 - 快手2024年总营收1269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72 5%[3][4] - 可灵AI视频生成模型累计营收超1亿元 1 6版本较1 5版本性能提升200%[3] - 平台AIGC营销素材日均消耗超3000万元 AI可降低短视频制作成本60%-70%[4] Manner咖啡扩张 - Manner在上海开设第2000家直营店 计划快速扩张至3000家[5] - 公司从2平米小店起家 现已形成规模化供应链 每周推出新品SOE[5] OpenAI管理层调整 - OpenAI调整管理层 COO负责全球运营 新设首席研究官加速研发转化[6] - CEO Sam Altman将更专注研究和产品开发 此前曾表示DeepSeek是"警醒"[6] 英特尔前CEO动向 - 英特尔前CEO Pat Gelsinger加入Gloo公司 分管产品开发[7] - 其团队选择开源模型DeepSeek替代OpenAI 看重透明和低成本优势[8] 招商银行业绩 - 招商银行2023年净利润1483 91亿元同比增长1 22% 不良贷款率0 95%[9] - 净息差收窄导致净利息收入下滑 但债券投资收益推动利润增长[9] 上海产业投资 - 上海落地21个重点产业项目 涵盖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和数字经济等领域[10] - 英雄游戏研发总部等项目投资均超10亿元 同时推出两个500亿级产业基金[10] 现代汽车美国投资 - 现代汽车计划至2028年在美投资210亿美元 提升本土化生产和自动驾驶研发[11] - 投资预计创造1 4万个直接岗位 特朗普称此举证明关税政策有效[11] 小马智行业绩 - 小马智行2024年营收5 48亿元 其中Robotaxi服务收入5328万元[12][13] - 经调整净亏损11 14亿元同比扩大29 53% 但新款车辆成本下降70%[13] TikTok人事变动 - TikTok广告销售负责人Blake Chandlee离职 部门将进行整合[14] - 公司2025年广告业务增长目标为50% 近期已有至少8名高管离职[14] 23andMe破产 - 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申请破产保护 市值从60亿美元峰值跌至低谷[15] - 公司曾发生700万客户数据泄露 创始人计划以竞标者身份收购公司[15][16] 阿里与浙江合作 - 阿里巴巴 蚂蚁集团与浙江省政府签署协议 将在AI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17]
医药行业周报:行业周报医药生物从TEMPUS出发,看AI赋能基因检测领域-20250319
兴业证券· 2025-02-19 09:12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AI 赋能基因检测领域已形成可行商业模式,数据是核心竞争力[2][14][16] - 医药板块当前处于历史低位,2025 年具备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创新药、创新药产业链及医疗器械[2][18][19] - 国内 AI 基因检测快速发展,华大基因等企业通过结合基因组数据与 AI 算法推出生成式生物智能模型[2][16] 细分领域总结 板块行情表现 - 2025 年 2 月 10 日至 14 日,医药生物板块上涨 2.63%,跑赢沪深 300 指数(上涨 1.19%)[2][4] - 2024 年初以来,医药板块指数下跌 11.13%,跑输沪深 300 指数 25.93 个百分点,在 30 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 29 位[4] - 截至 2025 年 2 月 14 日,医药板块估值为 25.91 倍 PE(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对沪深 300 估值溢价率为 113.72%[5] AI 医疗与基因检测 - Tempus AI 通过基因检测、数据分析及 AI 应用优化癌症诊疗,2020-2023 年营收 CAGR 为 41%,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 4.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8%)[14] - 基因组学业务占 Tempus 总收入的 60-70%,数据及服务占 30-40%[14] - 国内企业如华大基因推出生成式生物智能模型(GBI ALL),涵盖 GeneT、ChatGeneT 及 13311i 系统[2][16] 投资策略与细分领域布局 - 优先布局拥有优质数据入口和广泛用户基础的企业,包括:[2][17] - 影像领域(联影医疗、万东医疗等) - 基因检测领域(华大基因、贝瑞基因等) - 病理领域(安必平、兰卫医学等) - 机器人领域(微创机器人、天智航等) - 辅助诊疗领域(迈瑞医疗、金域医学等) - 健康管理领域(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 - 大数据服务领域(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等) - 制药与 CXO 领域(药明康德、晶泰控股等) - 创新药与国际化是核心方向,重点关注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2][20][21] - 创新药产业链(CXO)景气度复苏,海外投融资改善,订单回暖[21][22] - 医疗器械需求侧潜力大,关注医疗设备(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及高值耗材(心脉医疗、惠泰医疗)[23] - 中药板块估值低位,关注政策红利(基药、集采)及国企改革标的(华润三九、同仁堂)[24] - 消费医疗(爱尔眼科、爱博医疗)受益于消费回暖及优质供给集中[26] 推荐标的业绩预测 - 百济神州:2024-2026 年预计收入 266.53 亿元/354.90 亿元/424.03 亿元[27] - 恒瑞医药:2024-2026 年预计 EPS 0.99/1.09/1.28 元[28] - 药明康德:2024-2026 年预计 EPS 3.36/3.74/4.11 元[30] - 爱博医疗:2024-2026 年预计归母净利润 4.05/5.37/7.08 亿元[31] 行业政策与事件 - 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公布 274 个优秀项目和 534 个通过验收项目[12] - 国务院会议强调支持"人工智能+消费"和健康消费,优化消费环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