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赛事
icon
搜索文档
释放体育消费20条发布,港股IPO火爆券商收入激增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9-06 00:30
服务贸易增长 - 2025年1-7月服务进出口总额45781.6亿元同比增长8.2% 出口19983亿元增长15.3% 进口25798.6亿元增长3.3% 逆差减少1836.2亿元至5815.6亿元 [2] - 旅行服务进出口12594.6亿元增长10.4% 其中出口增长62.9% 进口增长3.9%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7756亿元增长6.8% [2] - 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比重仅14.6% 未来需提升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开放度 通过制造业高端化与数字服务发展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 [2][3] 体育消费政策 - 国办印发释放体育消费潜力"20条" 目标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7万亿元 培育世界级企业与赛事 [4] - 体育消费属体验型场景类消费 存在巨大开发潜力 民间体育活动如苏超赛事可带动多元消费 [4] - 政策需精准捕捉新消费需求 通过培育场景激发市场活力 同时需补收入短板作为长期基础 [4] AI对就业影响 -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40%服务业企业使用AI(高于去年25%) 44%预计半年内部署 制造业26%已采用 三分之一计划跟进 [5] - 仅13%企业预计未来六个月解雇员工 11%服务业企业因AI增加招聘 AI当前影响有限但长期将减少用工需求 [5] - AI应用生成内容需人工微调 传统行业认知有限 技术进步将逐步替代白领工作 创造性思维成为关键 [5][6] 美国芯片关税政策 - 特朗普宣布对未在美建厂半导体企业加征关税 豁免条件宽泛(有计划即可) 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已宣布在美建厂 [7] - 关税政策遭法律挑战 法院裁定大部分加征措施非法 但多国已与美国签订贸易协定并做出让步 [7][8] - 全球芯片企业原有产能扩张计划 关税实际影响有限 企业可通过延期计划规避风险 [7] 房地产抵债案例 - 云南城投接受七彩公司92套房屋(1.36万平方米)抵债8105.58万元 评估价值8105.41万元 单价低于市场价 [9] - 抵债房产位于偏远区域 配套设施不足 变现需大幅折价或抵押给银行 但避免了坏账损失 [9][10] - 城投公司加速退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非上市城投公司存在潜在财务风险 [10] 社交媒体盈利与估值 - 小红书2025年利润预计翻三倍至30亿美元 估值飙升至310亿美元 超越Pinterest(利润高50%)及Snap [11] - 盈利增长受益于广告业务与电商发力 "生活方式电商"挖掘年轻用户消费力 TikTok禁令带来国际流量 [11] - 盈利支撑估值提升 赴港上市预期升温 但商业模式稳定性与内容商业化平衡待验证 [11][12] 港股IPO与券商收入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融资规模同比增长714%至140亿美元 日均成交额增118%至2402亿港元 [13] - 54只IPO募资超1300亿港元 上市费用54.92亿港元(平均每只1.02亿) 券商承销收入91.7亿港元(去年同期70.6亿) [13] - 中资券商在保荐人前五中占四席 市场份额46.8% 较2020年提升34个百分点 主导地位增强 [13] 股市行情表现 - 9月5日沪指涨1.24%至3812.51点 深成指涨3.89% 创业板指涨6.55% 成交额2.3万亿元(缩量2396亿) [15] - 新能源板块(固态电池/光伏/风电)及CPO概念股活跃 超4800只个股上涨 价值板块(白酒/饮料)表现较弱 [15] - 市场宽幅震荡 成长风格热情略减 投资者关注个股业绩 成交缩量显示活跃度下降 [15][16]
时报观察丨全方位激活体育消费增长潜力
证券时报· 2025-09-06 00:07
体育消费增长趋势 - 扩大体育消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1] - 2023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5% 较上年提升0.07个百分点[1] - 上海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超4000元 2016-2024年年均增速超13%[1] 体育赛事驱动消费 - 体育赛事活动成为激发体育消费活力的关键引擎 服务消费占比随经济水平提高而提升是普遍规律[2] - 贵州 江苏等地区通过结合区位优势和消费者偏好开拓特色化场景 挖掘群众赛事潜力[2] - 群众体育赛事成功核心在于回归运动本身和人的需求 让爱好者更好体会竞技精神愉悦[2] 消费场景与热点创新 - 飞盘 浆板 匹克球等小众运动成为社交媒体爆款 个性化精细化消费热点不断涌现[2] - 需通过推动供给侧创新形成更多体育消费新场景 新产品和新模式[2] - 应优化消费场景供给 落实休假制度以减少扩大体育消费的长期阻碍[1]
时报观察丨全方位激活体育消费增长潜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23:44
体育产业发展态势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 [1] - 2023年体育产业占GDP比重1.15% 较上年提升0.07个百分点 [1] - 上海居民人均体育消费超4000元 2016-2024年年均增速超13% [1] 体育消费驱动因素 - 体育赛事活动成为激发体育消费活力的关键引擎 [2] - 服务消费占比随经济水平提高而提升是普遍规律 [2] - 居民收入增长和休假制度落实有助于持续激活消费潜力 [2] 区域发展模式创新 - 贵州、江苏等地区结合区位优势开拓特色化赛事场景 [2] - 群众体育赛事成功核心在于回归运动本质和人的需求 [2] - 因地制宜挖掘群众赛事潜力成为重要发展路径 [2] 新兴消费热点 - 飞盘、浆板、匹克球等小众运动成为社交媒体爆款 [2] - 个性化、精细化体育消费热点不断涌现 [2] - 通过供给侧创新形成新场景、新产品、新模式 [2]
全方位激活体育消费增长潜力
证券时报· 2025-09-05 23:21
行业增长态势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 [1] - 2023年体育产业占GDP比重升至1.15% 较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 [1] - 上海居民人均体育消费超4000元 2016-2024年年均增速超13% [1] 消费驱动因素 - 服务消费占比随经济水平提升是普遍规律 [2] - 群众体育赛事通过地域文化及政策引导激活消费潜力 [2] - 个性化运动如飞盘、浆板等成为新消费热点 [2] 区域发展模式 - 贵州、江苏等地区结合区位优势开拓特色化赛事场景 [2] - 赛事设计回归运动本质与消费者需求 [2] - 需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和落实休假制度持续激活消费 [2]
时报观察 | 全方位激活体育消费增长潜力
证券时报· 2025-09-05 19:13
"苏超"新赛季激战犹酣,"渝超"也将在9月13日开赛……城市足球联赛模式在更多地区复制推广,群众 体育赛事热度居高不下,这反映了以赛事激活体育消费的潜力所在。扩大体育消费大有可为,未来,应 进一步优化消费场景供给、落实休假制度等,以减少扩大体育消费的长期阻碍,全方位激活体育消费的 增长潜力。 体育产业规模攀升的背后,是居民消费支出的持续扩大。以体育消费居全国前列的上海为例,2023年, 上海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就已超过4000元,从2016年到2024年,这一数据年均增速超过13%。 近年来,体育赛事活动成为激发我国体育消费活力的关键引擎。一方面,从体育产业相对成熟国家和地 区的发展经验看,服务消费占比随经济水平提高而不断提升是普遍规律,参与、观看体育赛事活动正是 体育服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顺应发展规律基础上,如贵州、江苏等原本国际知名赛事 资源并不丰富的地区,能够结合区位优势、面向当地消费者偏好开拓特色化场景,因地制宜挖掘群众赛 事潜力。 群众体育赛事的成功,有地域文化、组织传播、政策引导等多方面因素助推,但最核心也最打动人心的 经验在于回归运动本身、回归人的需求,让体育爱好者更好地体会体育竞 ...
时报观察 全方位激活体育消费增长潜力
证券时报· 2025-09-05 18:42
行业发展趋势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 [1] - 2023年体育产业占GDP比重升至1.15%(较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 [1] - 上海居民人均体育消费超4000元 2016-2024年年均增速超13% [1] 消费驱动因素 - 服务消费占比随经济水平提升是普遍规律 [2] - 群众体育赛事通过地域文化/政策引导激活消费潜力 [2] - 个性化消费热点(飞盘/浆板/匹克球)推动供给侧创新 [2] 区域发展模式 - 贵州/江苏等地区结合区位优势开拓特色化赛事场景 [2] - 城市足球联赛模式在多地复制推广(如渝超9月13日开赛) [1] - 赛事活动回归运动本质以增强参与者精神体验 [2]
地坛公园的银杏树火了!这才是体育顶流CP的正确打开方式
经济观察报· 2025-09-05 15:23
体育CP文化现象 - 孙颖莎和王楚钦认养地坛公园银杏树引发广泛传播 认养期限为2025年5月1日至2026年4月30日[1] - 体育CP融合竞技精神与粉丝经济 重塑年轻人对体育明星的认知维度并创造新的流量叙事方式[1] - "莎头组合"成为时代顶流符号 年轻人通过其言行进行自我表达[2] 体育明星价值重构 - 体育CP将竞技激情转化为浪漫情感 使观众获得更强情感共鸣并体验团队精神等价值[2] - 体育明星提供三种精神叙事方式:正能量情绪价值 昂扬向上的奋斗故事 适合年轻人的沟通方式[2] - 体育明星接棒品牌代言趋势 品牌选择标准从知名度转向信任度 进入从流量到责任的新阶段[4] 赛事商业影响 - 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第三阶段座无虚席 "莎头组合"改变过去送盒饭吸引观众的局面[3] - 体育CP作为超级媒介连接竞技硬实力与情感软价值 重新定义新时代体育明星立体形象[4] - 体育明星被国家体育光环放大 不仅是运动员更是国家形象代言人[4]
成都赛事经济再发力 世界体育舞蹈大赛将创新举办公园城市周末舞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4:51
赛事规划 - 第十三届世界体育舞蹈大赛将于2025年9月20日至21日在成都市金牛区城北体育馆举行 这是成都自创品牌的大型国际体育舞蹈赛事 已连续举办12届[1] - 本届大赛采用"8+3+5+1+N"创新办赛模式 包括8项赛事、3大仪式(新闻发布会/欢迎仪式/开幕式)、"5进"活动(进企业/学校/商圈/社区/公园)、1场公园城市周末舞会及N场配套活动[1] - 9月13日将首次举办公园城市周末舞会 打造体育/文创/美食市集 为体育舞蹈爱好者及市民提供特色周末体验[1] 经济效益 - 成都市体育舞蹈爱好者数量超过40万人 相关产业(表演/教学/服饰销售及旅游/餐饮/文娱等)产值总量超过20亿元[2] - 大赛通过"体育+文旅""赛事+惠民"模式拉动文商旅体全链条消费 每年举办将带来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1][2] - 体育舞蹈已成为促进全市体育产业与体育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2] 赛事影响力 - 大赛延续成都世运会热度 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选手参与 持续放大"世界赛事名城"声量[1] - 外籍裁判谢尔盖·辛金斯(世运会"九头身裁判"网红)将以技术官员身份参与本届裁判工作[2] - 配套活动营造"全城热舞"全民健身氛围 深化体育与文旅融合[1]
群众乒乓赛事亮相热门商圈 国球点燃体育消费活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5 12:34
赛事经济模式创新 - 京津冀乒乓球友谊赛在首钢园六工汇购物中心举办 实现体育赛事"进商圈"模式创新[1][3] - 赛事与WTT中国大满贯场馆形成联动 通过商场办赛提升赛事人气和项目普及度[3] - 石景山区持续推进体育赛事"三进"(进景区/街区/商圈) 已在万达/喜隆多等商圈举办多场国球进商区活动[5] 经济效益体现 - 去年WTT中国大满贯显著带动首钢园及周边消费场所/文旅点位的客流量和销售额[5] - 体育赛事成功将人气和流量转化为假日经济增量 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助力[5] - 石景山区制定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及配套政策措施[7] 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 "赛事+"产业融合模式持续释放赛事经济新动能 激发体育消费潜力[7] - 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实现体育业态与商圈经济/夜经济等城市经济形态的有机结合[7] - 未来将继续通过体育赛事活动为首都城市西大门建设贡献体育力量[7]
吴桂英调研重大赛事筹备、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长沙晚报· 2025-09-05 01:25
湘超联赛筹备与保障 - 湘超联赛开幕式和揭幕战将于9月7日在长沙贺龙体育中心举行 [2] - 市委书记实地调研设施调试、草皮养护、安全通道管理等筹备细节 [2] - 要求全面做好赛事组织和服务保障 确保流程高效衔接 [2] - 强调落实医疗保障、餐饮住宿、食品卫生、疏散及应急处置等配套工作 [2] - 需加强科学备战训练并利用赛事平台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2] 长沙奥体中心项目建设 - 长沙奥体中心是激活长株潭都市圈发展的重大牵引性产业项目 [6] - 项目当前处于场地平整施工阶段 建设进度加速推进 [6] - 要求加强用地、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并严守安全质量底线 [6] - 强调场馆建设需与赛事承接、体育事业及群众健身需求紧密结合 [6] - 目标实现项目早建成、早投用、早见效以造福群众 [6] 体育产业发展导向 - 践行"体育为民、体育惠民"理念 发展赛事经济 [1] - 通过丰富赛事活动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 [1] - 借助赛事平台加强社会宣传 激发体育热情并展示城市活力 [2] - 推动体育强市建设 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