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

搜索文档
三川智慧跌2.13%,成交额1.1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43.7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02:4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日盘中股价下跌2.13%至7.36元/股 成交额1.19亿元 换手率1.59% 总市值76.5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43.72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3.05%卖出占比1.86% 大单买入占比9.66%卖出占比23.8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8.24% 近5日下跌13.31% 近20日上涨23.91% 近60日上涨65.39%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22日净买入3.31亿元 买入总额4.82亿元占比29.26% 卖出总额1.51亿元占比9.19%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以智能水表为核心 涵盖水务管理系统、投资运营及智慧云平台建设 [2] - 收入构成:水表62.92% 稀土氧化物28.01% 其他5.14% 软件2.50% 二次供水设备1.33%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 概念板块包括智慧水务、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等 [2] - 股东户数8.18万户较上期增加14.01% 人均流通股12292股较上期减少12.29%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0亿元同比减少33.49% 归母净利润4492.02万元同比增长0.5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5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14亿元 [3]
华盛昌: 关于“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备案通过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2 13:11
公司技术进展 - 公司"DeepSense 深度感测大模型"正式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标志着在"AI+测量智能体"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1][2] - 该大模型为垂直领域大模型 主要应用于仪器仪表 专业测量和检测等相关行业 提供智能化高效化的专业技术支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 [1] - 大模型可服务于仪器仪表操作 维护 校准等环节 结合传感器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 优化测量流程 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应用于设备运维 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等领域 [2] 业务影响与战略转型 - 大模型备案通过将助力工业和专业领域实现设备效能提升 生产流程闭环控制与数字化管理转型 [2] - 推动公司从单一硬件供应商向智能化工业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拓展应用场景并降低业务实施成本 [2] - 公司将持续推进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入智能仪器仪表与智能医疗器械产品矩阵 推出新产品并加强市场开拓 [3] 监管合规与实施计划 - 备案历经属地网信办初审 中央网信办终审及六大部委意见征询 符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 [2] - 大模型将适时向用户开放内测 上线开展业务 [2]
华盛昌:公司“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2:45
公司动态 - 华盛昌开发的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于9月2日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2] - 该大模型主要应用于仪器仪表、专业测量和检测等相关行业 [2] - 大模型为下游应用企业和专业人员提供智能化高效化的专业技术支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 [2] 战略意义 - 备案通过标志着公司在AI+测量智能体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2] - 对公司应用场景拓展、业务实施成本降低和竞争力持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
华盛昌:公司“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通过备案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2:44
公司动态 - 华盛昌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正式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1] - 该大模型为垂直领域大模型 主要应用于仪器仪表 专业测量和检测等相关行业 [1] - 大模型为下游应用企业和专业人员提供智能化 高效化的专业技术支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 [1]
华盛昌(002980.SZ):“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备案通过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2:40
公司技术进展 - 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正式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1] - 大模型可提供仪器仪表操作、维护、校准等环节的实时技术支持 [1] - 技术结合传感器数据与深度学习优化测量流程并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1] 应用领域与解决方案 - 技术可服务于设备运维、故障诊断及预测性维护等领域 [1] - 为行业客户提供测量类垂域大模型及"AI+传感器"工业深度感测解决方案 [1] - 助力工业领域实现设备效能提升、生产流程闭环控制与数字化管理转型 [1] 战略转型与业务影响 - 公司实现从单一硬件供应商向智能化工业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1] - 技术上线对应用场景拓展、业务实施成本降低及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华盛昌:“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备案通过
新浪财经· 2025-09-02 12:37
公司技术进展 - "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正式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1] - 大模型主要应用于仪器仪表、专业测量和检测等相关行业 [1] - 为下游应用企业和专业人员提供智能化、高效化的专业技术支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 [1] 行业应用价值 - 为行业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测量类垂域大模型 [1] - 为下游客户提供"AI+传感器"的工业领域深度感测解决方案 [1] - 助力工业和专业领域实现设备效能提升、生产流程闭环控制与数字化管理转型 [1]
50家上市仪器仪表公司中报出炉,净利最高暴增907%
搜狐财经· 2025-09-02 09:41
行业整体表现 - 50家上市仪器仪表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659.65亿元 归母净利润87.35亿元 [1] - 40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占比80% 其中14家营收增幅超20% [1][4] - 3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68% 其中10家净利润增幅超50% [1][4] 头部企业营收表现 - 14家企业营收超10亿元 汇川技术以205.09亿元居首 同比增长26.73% [5] - 三星医疗营收79.72亿元(+13.93%) 川仪股份32.81亿元(-12.37%) 华测检测29.6亿元(+6.05%) [5] - 营收增幅超50%的3家企业:苏奥传感增长99.2% 高德红外增长68.24% 汇中股份增长51.67% [5] 净利润表现优异企业 - 16家企业净利润超1亿元 汇川技术29.68亿元(+40.15%) 三星医疗12.30亿元(+6.93%) [5] - 净利润增幅超500%的企业:高德红外增长906.85% 新联电子增长555.38% 科陆电子增长579.14% [5] - 显著增长案例:汇中股份增长102.72% 海得控制增长234.32% 四方光电增长103.41% [5] 业绩下滑企业情况 - 16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其中8家降幅超30% [7] - 聚光科技净利润下降210.86% 秦川物联下降209.73% 万讯自控下降253.92% 蓝盾光电下降1877.03% [7][8] - 业绩下滑主因:市场竞争加剧 需求下降 固定成本占比提升 业务拓展投入压力 [8][9] 企业具体业务动态 - 高德红外因军品交付恢复和民品市场拓展 营收大幅增长 [6] - 科陆电子业绩增长源于行业推动、客户需求及管理精细化 [6] - 聚光科技仪器及耗材营收8.96亿元(-7.39%) 服务类营收2.13亿元(-11.83%) [8] - 蓝盾光电环境监测业务收入1.54亿元(-25.45%) 交通管理业务0.22亿元(-25%) [9] 行业趋势判断 - 业绩分化趋势可能持续但程度缓和 2025年A股盈利有望边际改善 [9] - 宏观政策发力下各行业存在修复机会 但企业竞争力差异仍导致分化 [9]
为行业做实事:仪器信息网承办2025上海AI+仪器仪表集聚区投融资峰会圆满落幕
仪器信息网· 2025-09-02 03:58
峰会概况 - 2025上海AI+仪器仪表集聚区高峰论坛暨投融资峰会于8月29日在徐汇举行 由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和上海仪电集团联合主办 聚焦AI技术与科学仪器的融合创新 搭建产研投互动平台 促进项目落地与成果转化[4] - 作为全国首个AI+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启动后的首个高级别活动 峰会包含主题报告和11家硬科技企业路演 覆盖生命科学、显微成像、分析仪器等领域[4][15]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中国三大谱(色谱、质谱、光谱)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730亿元 但面临美国高端半导体制造与检测设备对华出口限制[8] - AI技术显著降低分析仪器使用门槛 增强功能价值 推动仪器向高性能、智能化、微型化、绿色化及多技术融合发展[10] - 生命科学自动化领域企业数量最多 体现AI与生命科学深度融合趋势[35] 企业技术与产品创新 - 巨哥科技自主研发热像仪、红外相机、光谱仪等光电检测产品 应用于锂电池、半导体、光伏、制药等10余行业 赋能智能制造与前沿科研[8] - 上海仪电科学仪器作为国内最大科学仪器制造集团之一 拥有雷磁、上分、仪电物光三大品牌 推动国产科学仪器发展[10] - 信立方平台拥有460万注册用户和2700万全年独立访客 通过六大业务板块助推仪器企业全生命周期高质量发展 并推出科学仪器行业首款AI智能体"仪智星"[12] 投资视角与战略方向 - AI将推动生物医药从科学向工程转变 赋能科学实验实现高通量数据采集、智能决策与自动化 中国需从AI角度研发新一代仪器实现弯道超车[6] - AI仪器面临成本、技术壁垒、供应链风险等挑战 需通过明确技术路径匹配市场需求、构建开放合作生态、重视政策合规等策略获取资方支持[13][14] - 国产科学仪器崛起虽艰但不可逆 需坚守初心持续突破 内外兼修全球竞胜[13] 路演项目分布 - 11家路演企业成立时间多在近五年内 覆盖仪器产业全链条 体现中国仪器行业在技术创新和国产替代方面的快速发展[38] - 生命科学自动化领域企业最多[35] 显微成像领域有无锡曦光和微仪光电致力于高端显微技术国产化[36] 分析仪器领域有依利特科技专注液相色谱国产替代[37] 售后服务领域有立迅维保体现仪器后市场服务数字化趋势[38] - 具体项目包括全自动流式工作站、智能蛋白质组研究平台、傅里叶全景多模态数字显微镜、黑光光电镊、空气感染颗粒在线检测系统、合成生物学AI+自动化实验室等[22][25][27][29][31][32]
东华测试(300354):营收规模稳步增长 机器人力传感器前景广阔
新浪财经· 2025-09-02 02:4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83亿元 同比增长2.44% 归母净利润0.76亿元 同比增长2.80% [1] - 销售毛利率为67.73% 同比提升2.73个百分点 维持高位水平 [1] - 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收入1.94亿元 同比增长2.35% 毛利率69.62% 同比提升3.30个百分点 [1] - 结构安全在线监测及防务装备PHM系统收入0.35亿元 同比下降13.03% 毛利率64.99% 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 [1] - 电化学工作站收入0.28亿元 同比增长10.33% 毛利率67.83% 同比提升2.93个百分点 [1] 业务发展 - 公司力传感器产品最早用于风洞测力天平 在抗干扰技术 放大器内置 矩阵解耦算法等方面优势明显 [2] -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对力传感器形成集中需求 公司已进行产品布局 [2] - 东华校准实验室成为国内首批具备机器人多维力/力矩传感器检测能力的CNAS实验室 [2] - 六维力传感器处于小批量试制阶段 下游应用包括工业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航空航天 汽车 电子 医疗等领域 [2] 资本运作 - 公司发布定增预案 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亿元 [2]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智能化测控产业升级项目1.05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0.45亿元 [2] - 智能化测控产业升级项目将对现有厂房升级 引进行业先进生产设备和软硬件设备 [2] - 项目建设将构建智能化产品制造 组装 测试生产线 助推业务规模有效增长 [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32亿元 7.93亿元和9.88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 2.23亿元和2.79亿元 [3] - 6个月目标价55.68元 对应2025年45倍P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