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

搜索文档
东方海洋现4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1586.5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2:46
大宗交易概况 - 9月16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4笔成交 合计成交量1586.50万股 成交金额4521.53万元 成交价格均为2.85元[2] - 所有交易均以当日收盘价2.85元平价成交 无折溢价[2] - 卖方营业部均为华泰证券绍兴府山证券营业部 买方营业部分别为国盛证券苏南分公司(719.60万股/2050.86万元) 中金财富烟台黄海路营业部(474.41万股/1352.07万元) 招商证券深圳益田路营业部(327.07万股/932.15万元) 国元证券广州珠江东路营业部(65.42万股/186.45万元)[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2.85元 上涨0.71% 日换手率4.79% 成交额2.15亿元[2]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721.06万元[2] - 近5日累计上涨4.40% 资金合计净流入620.05万元[2] 公司基本信息 -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19日 注册资本195894.65万元人民币[2]
农业农村部:中国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势头得到遏制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1:49
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成效 - 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势头得到遏制 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种类和数量缓慢回升[1] - 2021至2024年长江流域累计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 较禁渔前增加36种[2] - 长江江豚等濒危物种出现频率显著提升[2] 资源保护措施 - 实施全国重点海域及主要江河湖泊休渔禁渔制度 包括长江十年禁渔政策[1] - 严格管控海洋捕捞强度 试点推行限额捕捞制度[1] - 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1] 物种保护行动 - 对长江江豚 中华鲟 中华白海豚等濒危物种实施专项拯救计划[2] - 运用执法船艇 无人机等现代化技术加强水生野生动物执法监管[2] - 2023年全国增殖放流规模超300亿尾[2] 行业发展理念 - 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 生产与生态同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 - 中国拥有水生生物资源超2万种 是食品与渔民生计重要来源[1] - 通过给予水生生物繁殖洄游期保护 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1]
海鲜来源难追踪?最新报告聚焦如何完善渔获物追溯体系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11:01
行业背景与挑战 - 近海捕捞渔业在保障民生和水产品供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过度捕捞 海洋污染及栖息地破坏导致渔业资源严重衰退[1] - 渔业资源衰退态势尚未根本扭转 渔业管理体系完善与政策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1] 现有管理措施与成效 - 中国已推行渔获物可追溯相关管理措施并初见成效 构建"进港报备+定点上岸+渔捞日志"三位一体监管框架[1] - 持续推进数字化管控 建设渔获物与渔船数智化管理体系 多个沿海省份通过渔港试点探索可追溯平台建设[1] 追溯体系现存短板 - 国家层面缺乏系统性渔获物追溯立法与跨部门协调机制 现有规定注重大中型渔船而对小型渔船覆盖不足[2] - 追溯链条存在数据断点 缺乏统一渔获物标识体系与全国互认数据机制 导致捕捞量与上岸量难以对应验证[2] - 执行层面存在渔捞日志填写不规范 定点上岸制度覆盖有限且执行标准不统一 海上转载电子化水平低等问题[2] - 渔民参与数据记录的积极性不高 影响追溯体系实施效果[2] 行动建议与解决方案 - 加强顶层设计与法律框架 出台电子化管理与跨系统数据互通配套规定以填补制度空白[2] - 优先在重点渔区和高价值物种中开展试点 稳步推进全链条可追溯[2] - 实施差异化监管 根据物种和渔船规模分类管理以降低合规成本并确保监管有效性[3] - 通过补贴 技术培训 支持政策和市场激励等措施提高渔民参与度 增强其参与追溯体系的意愿与能力[3] 体系构建意义与展望 - 全链条可追溯治理有助于阻截非法渔获物入市 为渔业管理决策 资源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3] - 追溯体系有助于实现渔业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保护 保障沿海社区生计和民众海鲜供应[3]
19.4亿亩、1.75亿吨、7358万吨……“数”说百姓吃得更好、更健康 | 梳理↓
央视网· 2025-09-16 09:31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3]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中央累计投入超7000亿元[5] - 中央财政亩均投入标准提高至2000元以上 实现大灾少减产、小灾能稳产、无灾多增产[5] - 累计保护黑土地超4亿亩次 治理侵蚀沟3.3万条 遏制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趋势[9]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长18.8%[12] - 水产品总产量达7358万吨 较2020年增长12.3% 连续36年全球第一[18] - 设施蔬菜年产量达2亿吨 设施农业面积4000万亩 实现周年均衡供应[19] - 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稻渔综合种养及深远海养殖 打造蓝色粮仓[14] 居民营养消费水平 - 人均肉类年消费量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均超世界平均水平[15] - 人均奶类年消费量40.5公斤 较2020年提高2.3公斤[15] - 城乡居民三大营养素摄入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标准[17]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老百姓的餐桌:供给越来越多样 品类越来越丰富
新华网· 2025-09-16 09:27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进展 - 农业农村部门协同各方践行大食物观 通过开发森林 草原 江河湖海及设施农业等资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推动食品品类持续丰富 [1] 现代畜牧业生产数据 - 2023年底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加2778万吨 增幅18.8% [2] - 人均肉类年消费量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 - 人均奶类消费量40.5公斤 较2020年提升2.3公斤 [2] 渔业发展成就 - 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7358万吨 较2020年增长12.3% [4] - 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保持全球首位 涵盖鱼虾蟹贝等多品类充足供应 [4] 设施农业产能 - 种植业设施面积达4000万亩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6] - 食用菌年产量4200万吨 占全球总产量85% [6] 生物科技应用 - 通过生物科技与生物产业发展新型食品 [8] - 藻类养殖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8]
东方海洋9月16日现4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4521.53万元 溢价率为0.00%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21
股票交易表现 - 9月16日收盘价2.85元 单日涨幅0.71% [1] - 当日发生4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量1586.5万股 成交金额4521.53万元 [1][2] - 近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4.40% 主力资金净流入313.17万元 [2] 大宗交易详情 - 4笔交易成交价格均为2.85元 溢价率均为0.00% [1][2] - 买方涉及招商证券深圳益田路营业部(327.07万股/932.15万元) 国盛证券苏南分公司(719.60万股/2050.86万元) 中金财富烟台黄海路营业部(474.41万股/1352.07万元) 国元证券广州珠江东路营业部(65.42万股/186.45万元) [1][2] - 卖方均为华泰证券绍兴府山证券营业部 [1][2] 近期交易统计 - 近3个月累计发生4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4521.53万元 [2] - 所有交易卖方营业部均为华泰证券绍兴府山证券营业部 [1][2]
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势头得到遏制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9:04
核心观点 - 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势头得到遏制 水生生物资源家底增厚 行业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1][2] 资源保护措施 - 实施覆盖全国重点海域和主要江河湖泊的休渔禁渔制度 包括长江十年禁渔 禁止水生生物繁殖期和洄游期捕捞作业[1] - 严格控制海洋捕捞强度 试点推行限额捕捞 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等破坏资源的违法行为[1] - 大规模开展增殖放流 2023年科学投放各类鱼苗虾苗超过300亿尾[1] 生态建设举措 - 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建造人工家园和繁殖栖息地 兼顾生态渔业与休闲渔业[2] - 对长江江豚中华鲟中华白海豚等濒危物种实施专项拯救行动计划[2] - 运用执法船艇无人机等现代化监管技术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监管[2] 实施成效 - 长江流域2021-2024年累计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 较禁渔前增加36种[2] - 长江江豚等濒危动物出现频率显著提升 水生生物资源种类数量逐步回升[2]
农业农村部:我国人均肉类、禽蛋年消费量分别达72公斤、25公斤 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期货日报· 2025-09-16 08:53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进展 - 通过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设施农业及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和蛋白来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1] 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 - 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持续提高 畜禽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明显提升 [2] - 2023年底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加2778万吨 增长18.8% [2] - 人均肉类年消费量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 - 人均奶类年消费量达40.5公斤 较2020年提高2.3公斤 [2] 现代渔业发展水平 - 合理利用渔业资源 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和稻渔综合种养 [2] - 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 打造"蓝色粮仓" [2] 设施农业发展水平 - 设施农业快速发展 种植业设施面积达4000万亩 [2] -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基本实现周年均衡供应 [2] 农业发展空间拓展 - 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生物资源拓展 [2] - 加快发展生物科技和生物产业 成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2] - 新型食品不断涌现 [2] 居民营养健康水平 - 城乡居民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3] - 居民食物营养健康水平更加均衡 实现从吃得饱到吃得更好、更健康营养的转变 [3]
渔业板块9月16日涨0.39%,开创国际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5250.8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39
板块表现 - 渔业板块整体上涨0.39% 领先上证指数(涨0.04%)和深证成指(涨0.45%)[1] - 开创国际以3.25%涨幅领涨板块 收盘价12.40元[1] - 国联水产跌幅最大达0.50% 成交量为99.04万手[1] 个股涨跌 - 獐子岛上涨0.46%至4.39元 成交9.91万手[1] - 好当家微涨0.38%收于2.64元 成交70.04万手[1] - 中水渔业下跌0.12%至8.37元 大湖股份下跌0.70%至5.67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250.82万元 游资净流入99.77万元 散户净流入5151.05万元[1] - 开创国际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72.54万元(占比10.85%)[2] - 国联水产遭主力净流出4464.10万元(占比11.45%) 但获游资净流入1466.86万元[2] - 好当家主力净流出905.64万元 但散户净流入1787.94万元(占比9.77%)[2]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十四五”时期我国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新华网· 2025-09-16 08:09
粮食安全与产能提升 - 全国粮食亩产达394.7公斤 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 [1] - 粮食播种面积达17.9亿亩 较2020年增加3800多万亩 [1] - 单产对粮食产量增长贡献率超过60% [1] 粮食产量与供给保障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较2020年增产740亿斤 [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1] - 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得到全方位夯实 [1]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长18.8% [2] - 水产品总产量达7358万吨 较2020年增长12.3% 连续36年全球第一 [2] - 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4000万亩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2] 居民消费与营养水平 - 人均肉类年消费量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 - 城乡居民三大营养素摄入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 - 食物供给从吃饱向吃好、吃营养健康方向升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