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成生物
icon
搜索文档
拓新药业领投,仅三生物完成Pre-A+轮数千万元融资!
战略投资与合作 - 拓新药业完成对仅三生物的战略投资,领投其Pre-A轮融资,显示资本市场对麦角硫因产业化的看好[1] - 仅三生物在完成亿元Pre-A轮融资后仅三个月即获得拓新药业战略投资[1] - 拓新药业作为核苷类原料药细分领域标杆企业,此次投资瞄准全球抗衰市场新风口[1] 拓新药业战略转型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深耕核苷类似物领域20余年,是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领域的标杆企业[2] - 2024年公司前瞻性布局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及保健食品领域,储备麦角硫因等热门功能原料技术[2] - 未来战略包括深耕抗肿瘤、抗病毒领域研发,同时拓展大健康赛道,构建"原料+终端"产业生态[4] 仅三生物技术突破 - 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实现99.99%超高纯度麦角硫因规模化量产,月产能达3-5吨,原料成本降低90%[6][8] - 建立制药级cGMP生产标准平台,完成菌株构建、发酵、提纯、工程化量产全环节技术突破[8] - 参与制定中国首个《化妆品用原料麦角硫因》团体标准,主导制定洗眼液质量安全规范标准[17] 麦角硫因应用拓展 - 应用场景从护肤拓展到眼部健康、睡眠健康、肝健康等多个领域[10] - 人体临床研究显示:30天补充后血清ALT、AST水平分别下降21.3%和19.6%,日间功能障碍改善51.56%[11] - 每粒口服胶囊含30mg麦角硫因,2粒≈1.5斤新鲜灵芝含量[11] 市场表现与科研合作 - 仅三麦角硫因产品在小红书实现428倍搜索增长,蝉联热搜词第一[11] - 与Barry Halliwell教授(麦角硫因研究之父)签署科研合作协议,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应用[13] - 与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合作研究生殖系统功能衰退干预[15] 行业影响与全球化 - 拓新药业与仅三生物合作标志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向预防性健康和大健康领域延伸[17] - 仅三生物已通过美国食品安全GRAS认证,为国际化铺平道路[18] - 中国企业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有望实现从技术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18]
重大突破! 二氧化碳制作蔗糖,仅需17小时!
二氧化碳制糖技术突破 - 我国每年白糖消耗量超过1500万吨 进口量超过500万吨 传统蔗糖种植需12-14个月 而二氧化碳制糖技术仅需17小时 [1]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团队主导实现从二氧化碳"从头合成"己糖 含葡萄糖等4种单糖 碳转化率0 67克/升/小时 是光合作用效率10倍以上 [2][3][8] - 2025年进一步实现从二氧化碳直接合成蔗糖 产物浓度14g/L 转化率86% 能耗仅2ATP/蔗糖 比自然路径节能85% [4][8][9] 技术核心优势 - 通过工程化改造酶蛋白分子精准控制合成4种己糖 解决糖分子立体结构可控难题 理论上可合成任一类型糖 [9] - 采用"甲醇→3-磷酸甘油醛→葡萄糖-6-磷酸→蔗糖"高效路径 跨团队协作实现光伏电解水制氢与体外生物转化系统结合 [4][11] 应用前景 - 医药领域合成人参多糖等药用糖分子成本仅为天然提取1/3 [13] - 工业生物制造领域每年消耗超千万吨葡萄糖原料 改用该技术可减少60%粮食消耗 [14] - 环保领域每合成1吨糖可消耗1 6吨二氧化碳 相当于3辆家用汽车年排放量 [15] 行业活动 - SynBioCon 2025大会8月在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智造等五大方向 探讨生物制造产业趋势与革新技术 [17][21]
广州挂牌出让四宗工业用地,8月4日10时起竞价
搜狐财经· 2025-07-17 11:30
土地出让概况 - 广州白云区集中出让四宗工业用地 总面积62418平方米 计容建筑面积208440平方米 [1] - 地块分布于太和镇大沥村未来产业创新核心区和钟落潭镇美丽健康产业园 均为一类工业用地(M1) [1] - 集群式出让体现白云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战略考量 涵盖科学研究、现代化美妆、合成生物等领域 [1][9] 未来产业创新核心区地块 - AB1207046地块面积最大 23891平方米 计容建筑面积84348平方米 拟建设中试验证科技平台 [1] - 平台聚焦精密仪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领域 加速产业技术成果转化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1][2] - 中试环节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关键瓶颈 平台建成将促进实验室技术向市场化过渡 [2] 美丽健康产业园地块集群 现代化美妆研造中心 - AB0808060-5地块面积13273平方米 计容建筑面积45244平方米 定位多功能现代化美妆研造中心 [2] - 集成仓储、研发、生产功能 为新兴美妆品牌提供全链条服务保障 [2] 合成生物制造基地 - AB0808060-4地块面积14912平方米 计容建筑面积43912平方米 专注合成生物制造技术 [5] - 助推白云区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5] 综合性生产基地 - AB0808060-6地块面积10342平方米 计容建筑面积34936平方米 建设综合性基地 [7] - 覆盖科技研发、检测检验、智能制造等环节 服务护肤彩妆多品类规模化生产 [7] 战略意义 - 土地出让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 完善重点产业链条培育新质生产力 [9] - 广州市坚持"产业第一 制造业立市"路线 保障产业用地需求支撑转型升级 [9]
仅余10席!生物制造青年论坛,8月宁波SynbioCon 2025探索合作机遇!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包含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等特色专场[2][5]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机构[5] - 大会顾问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5]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 - 青年论坛将于8月20日举办,设置30+场报告,分为13:30-17:30和19:00-20:30两场[2] - 论坛聚焦15分钟快速了解研究方向,涵盖科学问题、解决方案、成果转化及未来发展方向[3] - 已确认参与高校包括安徽工程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12所院校[4] - 演讲嘉宾包括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廖苍松、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爽等10位专家学者[4] 特色活动安排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第3期)将邀请30位行业领袖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11] - 优质项目路演与对接(第4期)面向合成生物新产品/工艺/技术团队,提供投融资对接平台[14] - 科技成果展示专区将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领域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20] 分论坛专题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 化学品专场(8月21日)聚焦大宗化学品、生物基材料(PHA/尼龙/菌丝体蛋白)的低成本规模化开发[15] - 新型碳源专场(8月22日)关注非粮碳源(CO2/甲醇)转化饲料蛋白/能源化学品的产业化案例[16][18] AI+生物智造 - 圆桌讨论AI与生物制造双向赋能,拟邀AI技术企业、生物制造企业及智能反应器厂商[17] - 专题包括AI辅助酶发掘、生物合成大语言模型、工业发酵动态控制等应用场景[18] 未来食品&农业 - 重点开发生物质转化食品原料技术,涉及功能糖、乳铁蛋白、天然香料等高值配料[19] - 探索非粮原料高效转化路径,结合AI技术优化风味控制与底盘细胞筛选[19] 美妆原料 - 聚焦生物基化学品(苹果酸/己二酸)制造路径开发及化学-生物法协同产业化[17][22] - 开发虾青素、类胡萝卜素等功效原料,研究生物材料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创新[22] 参与方式 - 提供青年论坛、科技成果展示、项目路演三种参会形式[10][20] - 支持通过扫码报名,选择具体参与板块[10][22]
探索未来食品&农业!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生物制造行业趋势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 是我国继绿色制造 智能制造后推进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 [1] - 各地政府正通过"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模式发展合成生物 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 [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未来食品 未来农业 美妆原料) [1] 大会核心内容 - 大会设置"1+4"主题 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趋势 革新技术与产品生命力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化 [1] - 特色活动包括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 聚焦"十五五"发展趋势 邀请30位行业头部企业高层与专家 [9] - 设置100+融资项目路演 创新科技成果展示 青年创新技术分享等环节 发掘合作机遇 [5][12] 分论坛技术焦点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 重点开发生物基材料(PHA 尼龙 菌丝体蛋白)低成本规模化技术 [13] - 关注生物基化学品(苹果酸 己二酸 二元醇 胺类 芳香族)制造路径及化学法&生物法协同案例 [16] - 探讨非粮碳源(CO2 甲醇)转化饲料蛋白 能源化学品的产业化案例 [17] AI+生物智造 - 涉及AI智能开发技术 生物合成天然香料 新质蛋白等产业化应用 [17] - 利用AI分析工业菌株基因型与产量 耐受性的关联关系 [17] - 圆桌讨论AI与生物制造双向赋能的关键问题 [17] 未来食品&农业 - 开发高值新质蛋白 功能糖 乳铁蛋白等食品原料生物合成技术 [20] - 研究非粮生物质转化未来食品与农业应用 [20] - 探索AI在食品风味控制 成分合成底盘筛选的应用 [20] 美妆原料 - 突破新型蛋白质原料生物制造技术 开发虾青素 类胡萝卜素等绿色制造 [20] - 研究生物材料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营养糖生物学与皮肤健康 [20] 大会组织与规模 - 主办方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 [2] - 往届大会已连续三年在宁波举办 2024年第三届由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支持 [23] - 设置30+场青年论坛报告 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创新成果进行展示对接 [13][18]
探索新型碳源生物制造!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生物制造行业趋势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是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1] - 各地政府正通过"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推动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1] 大会核心内容 - 设置"1+4"主题框架:1个主赛道(AI+生物智造)+4个应用领域[1] - 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革新技术/产品生命力三大方向[1] - 设置100+融资项目路演/30+场青年论坛报告/100个科技成果展示的对接平台[5][13][18] 技术应用方向 - 绿色化工领域关注生物基材料(PHA/尼龙/菌丝体蛋白)低成本规模化开发[13] - AI+生物智造领域聚焦酶发掘/合成模型/工业发酵控制等6大应用场景[17] - 未来食品领域开发新质蛋白/功能糖/非粮生物质转化等7类技术路径[20] 产业生态构建 - 汇集头部企业/顶尖高校/园区资本/产业上下游全链条资源[5] - 设置高层闭门研讨会(30位行业领袖参与)和先锋对话圆桌论坛[9][17] - 覆盖从科研创新(青年论坛)到产业转化(项目路演)的全周期环节[12][18] 会议组织架构 - 由宁波德泰中研主办,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6家单位协办支持[2] - 顾问团队包括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等权威专家[2] - 往届会议已在宁波连续举办三届(2022-2024),形成行业品牌效应[23]
总规模破千亿!江苏省战新母基金又有新动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2:05
江苏省战新母基金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启动 - 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共5只 总规模155亿元 已进入实质性组建阶段 [1] - 至此江苏省战新母基金出资组建的产业专项基金累计达41只 总规模跃升至1069亿元 实现江苏全省13个设区市全覆盖 [1] - 其中规模100亿元的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江苏)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发起 是江苏省战新母基金与央企集团合作设立的首只产业专项基金 [1] 重点合作类基金详情 -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将依托江苏在新材料 先进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扎实基础 精准引导资金流向创新源头 为早中期科技项目及产业化提供资本支持 [1] - 该基金将进一步深化央地全方位合作 推动央企产业链落地江苏 更好发挥战新基金集群"撬动"效应和协同效应 [1] 设区市专项基金布局 - 第三批设区市产业专项基金共2只 分别落地徐州和镇江 总规模40亿元 [2] - 30亿元的江苏徐州新兴产业专项母基金由徐州市国盛控股集团发起 重点聚焦新能源 集成电路 新材料 绿色环保 安全应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2] - 10亿元的江苏镇江高端智能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由镇江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发起 [2] 全省产业覆盖情况 - 江苏战新基金集群已实现全省13个设区市全覆盖 重点投资新能源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 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 新型电力(智能电网) 海工装备与高技术船舶 新材料等产业领域 [2] - 江苏省农垦集团发起10亿元的江苏农垦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投资基金 围绕医药健康 生物农业 特色新型食品等相关领域开展直投 [2] 天使投资专项基金 - 5亿元的江苏省新智未来产业天使投资基金由江苏高投集团和苏州创新投资集团共同发起 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3] - 重点推动通用智能 先进计算 第三代半导体 量子科技 合成生物 前沿新材料 深海 深地 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领域前沿科技成果转化 [3] 基金运作成效 - 江苏省战新母基金运作一年来成效显著 前两批36只产业专项基金规模914亿元已全部组建落地 累计投资项目86个 [3] - 成功引导国投招商 中信建投 中车基金等央企及头部投资机构资本汇聚江苏 [3] - 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启动将吸引更多资本汇聚江苏 [3]
河南南阳发力合成生物产业 聚焦饲料氨基酸替代等多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03:37
南阳生物质资源与产业基础 - 南阳市年产生物质原料超3000万吨 农作物秸秆超1000万吨 生猪牛羊出栏量超1000万头 具备发展生物制造的原料优势 [1] - 当地已形成以牧原为代表的产业成果 并快速落地 [1] - 构建了热电联产 蒸汽管网及公铁联运物流体系等全方位产业配套服务体系 [4] 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 召开"2025南阳合成生物产业大会" 成立"中原合成生物产学研创新联盟" [1] - 发布《生物制造先导区行动计划》1.0版 目标打造千亿级合成生物产业集群 [1] - 设立生物制造专项扶持基金 重点支持中试平台建设与非粮生物质技术攻关 [5] - 未来将聚焦饲料氨基酸替代 生物医药 生物基材料等核心领域 推动全产业链升级 [6] 牧原股份的合成生物技术应用 - 携手西湖大学成立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和牧原实验室 [2] - 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小品种氨基酸 实现豆粕减量替代 [2] - 年产3万吨合成生物产品项目已投产 推动氨基酸生物合成技术产业化 [2] - 该技术可节省2000万吨以上大豆进口 对保障粮食安全有重大贡献 [4] 牧原股份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102亿至107亿元 同比增长1129.97%至1190.26% [3] - 预计扣非净利润106亿至111亿元 同比增长882.95%至929.31% [3] - 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年初13.1元/公斤降至6月低于12.1元/公斤 目标全年平均12元/公斤 [3] 南阳其他生物技术企业 - 千亩制药用猪小肠生产肝素钠 实现边料高附加值利用 [4] - 唐河金海生物利用废弃油脂开发生物柴油等核心产品 [4] - 恒利康生物研发的辛夷 益生菌 植物酵素等产品达国际领先水平 [4]
寻找自然资源可持续的答案,新京报小记者们走进合成生物科学馆
新京报· 2025-07-11 17:26
合成生物技术发展现状 - 生物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合成生物技术阶段,通过设计改造微生物定向发酵实现"细胞工厂"生产[3] - 当前技术路径需以玉米、小麦等高产农作物作为发酵原料,经过基因改造、中试验证和生产发酵三阶段[4] - 华熙生物已建立完整的合成生物技术展示体系,包括科学馆和"细胞工厂"模型等实体展示[3][4] 合成生物技术应用前景 - 未来技术突破方向包括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所需物质[4] - 可替代传统生产方式获取燕窝酸、红景天苷等稀缺物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4] - 潜在应用包括食品改良(如草莓味香蕉)和濒危物种复活(如猛犸象)等领域[5][7] 合成生物技术商业化进展 - 华熙生物研发团队已具备基因编辑和细胞改造的技术能力[4] - 公司当前研发重点聚焦于可实现商业化的产品方向[9] - 通过科普活动培育潜在人才,推动行业长期发展[9] 合成生物技术行业意义 - 该技术可解决资源短缺(石油依存度73%)、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全球性问题[1][3] - 代表生物科技从自然发酵(第一代)到定向发酵(第二代)再到合成生物(第三代)的演进[3] - 行业处于实验室研究向产业化过渡阶段,部分应用已具备商业化条件[4][7]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生物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 是我国继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后推进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 [1] - 各地政府正通过"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模式发展合成生物 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 [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 [1] 大会核心内容 - 设置"1+4"主题:1个热门赛道(AI+生物智造)+4大应用领域 探讨革新技术与产品生命力 [1] - 目标包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品规模化及人才挖掘 邀请国际企业、专家、资本等多方参与 [1] - 高层闭门研讨会将聚焦"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与增长点 30位行业领袖参与深度讨论 [9] 技术应用方向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领域关注:大宗化学品生物制造路径开发(苹果酸、己二酸等有机酸)、化学法与生物法协同产业化案例 [13] - AI+生物智造领域重点:AI辅助发掘关键酶、合成生物大语言模型应用、工业发酵动态控制 [13] - 未来食品领域突破:高值蛋白/油脂生物合成、功能糖/乳铁蛋白制造技术、非粮生物质转化 [13] 产业活动亮点 - 设置100+融资项目路演 覆盖合成生物新产品/工艺/技术团队 [4][12] - 青年创新论坛将安排30+场报告 聚焦原始创新与价值创新 搭建高效对接平台 [12][13] - 科技成果展示专区公开征集100个从0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 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对接 [14] 行业生态构建 - 大会汇聚头部企业、顶尖高校、园区资本及产业上下游资源 [4]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上海未来产业专委会等权威机构 [2] - 往届会议已形成行业影响力 2024年第三届会议在宁波成功举办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