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能源

搜索文档
CIAPS副秘书长冯思遥:未来三年,储能产业头部聚集效益显著
新浪科技· 2025-09-27 08:37
据悉,2024 年,成都先进能源产业规模迈上千亿级,新材料产业规模近两千亿元。年内全市共引进先 进制造业项目291个,总投资4581.18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75个、总投资3859.12亿元;百亿级项 目8个、总投资1337.12亿元。下一步将瞄准产业发展新趋势,加快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引育,加强与大湾 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联动,推进多样化重点产业招引。 责任编辑:凌辰 新浪科技讯 9月27下午消息,在由成都产业投资集团等联合主办的先进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对接会上,中 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IAPS)副秘书长冯思遥指出:"截至8月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已突 破104GW,新型储能电站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未来三年,储能产业头部聚集效益显著,应用场 景多元化、商业模式将逐步完善。" 她援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表 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0GW以上,将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
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开幕,全市初步构建起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
新京报· 2025-09-22 16:18
论坛活动与结构 - 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于9月22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 包含开幕大会、闭幕大会及19场专项活动 [1][2] - 专项活动包括1场绿色产业博览会、5场绿色发展会客厅和13场平行论坛 涵盖成果发布、经验交流、产业推介和政策发布 [2] - 绿色产业博览会于9月21日至25日举办 展示约80家企业在零碳园区、先进能源、合成生物制造等领域的成果 并设互动体验区 [2] - 5场绿色发展会客厅于9月23日举办 由城市副中心(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房山区、平谷区推介绿色产业发展成果和投资政策 设绿色投资洽谈区和媒体采访交流区 [2] - 13场平行论坛于9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多地同时举办 由国家级科研院所和央企龙头牵头 汇聚5位院士和100余位行业专家 讨论低碳路径、区域协同治理等议题 [3] 绿色经济发展成果 - 北京市初步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 GDP能耗和碳排放量保持全国最优水平 绿电消纳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提升至近30% 煤炭消费占比不足1% [3][6] - 北京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达6.7万件 年均增速14.6% 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近200家 [6] - 绿电利用占全社会用电量近30% 加快推动11个新型储能试点项目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50% 保有量超119万辆 为"十三五"末的近3倍 [6] -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以北京绿色交易所为主体设立 首批6项绿色技术交易签约落地 包括秸秆糖发酵为非粮生物基乙醇技术等 [7] - 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布2025年度"揭榜挂帅"榜单 包含10项课题 如城市副中心站城融合绿色发展示范片区建设策略研究 [7] 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 - 城市副中心新建公共建筑100%执行绿建三星标准 新建居住建筑100%执行绿建二星级及以上标准 行政办公区实现绿色三星建材100%应用 [8] - 集中建设区路网密度增长22%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将建成全国首个绿色三星站城一体化枢纽 成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 [8] - 行政办公区实现100%绿电供应 环球度假区为全球首家全绿电运营的超大型主题公园 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26.4% 供热面积居全市前列 [9] - 通州区森林覆盖率34.6% 绿化覆盖率49% 为北京市首个平原地区国家森林城市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成为全市首个"全域零碳公园" [9] - "十五五"时期将深入推进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减碳 实施产业园区、工业厂房、低效楼宇绿色化改造 探索绿色建筑市场化路径 [1][9] - 加快M101线一期、地铁平谷线等轨道交通建设 扩大绿电消纳规模 逐步实现市区行政事业单位绿电全覆盖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9] - 深入实施0.1微克攻坚行动改善空气质量 与北三县共建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 高标准建设六环高线公园 [9] 政策与规划支持 - 《关于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意见》于2024年10月26日发布 生态环境部支持北京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建设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5][6] - 生态环境部将推进京津冀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到2027年底形成一批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 [5] - 城市副中心连续三年发布绿色发展重大课题"揭榜挂帅"榜单 推动理论研究和技术突破 [7]
IASP2025年世界大会昌平活动举办
北京商报· 2025-09-19 00:44
4-8 T I P C 据悉,IASP是全球唯一一个以科技园区为主要会员的协会,在80个国家拥有300余家会员,每年举办一次世界大会。2023年9月,中关村昌平园管委会与市 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共同出访卢森堡,代表北京市争取到了IASP2025年世界大会的举办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次突破了IASP世界大会议程框架,总时长增加至5天,并在拟定的议程中增加了昌平园对接活动版块;打破了固有会议组织模式,除 主会场外,首次在我区设置分会场。 作为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昌平区始终锚定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核心承载区的战略定位,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系统思维推动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了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前瞻性布局合成生 物、机器人等未来产业赛道。近年来,全区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GDP实现了7.1%的高增长,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 投资等主要指标持续领跑全市。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茜琦)9月17日,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以下简称IASP)2025年世界大会昌平活动在昌平区举办。本次活动以"追求卓 ...
IASP2025年世界大会昌平分会场签约四个国际项目,推动区域产业“出海”
北京商报· 2025-09-17 10:44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茜琦)9月17日,IASP2025年世界大会分会场活动在昌平举办。中关村科技园区昌 平园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常盛表示,昌平区以科技创新为区域发展定位,此次大会为产业支持 和企业"出海"搭建重要通道与平台。 活动期间,昌平区依托生物医药、先进能源和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与国际合作伙伴达成四项园区签 约。其中,与沙特达兰科技城在先进能源领域开展合作,与古巴哈瓦那科技园、德国波茨坦科技园就生 物医药达成合作意向,与意大利铅笔红墙科技园围绕先进制造建立合作关系。 ...
北京绿色发展论坛将于9月22日开幕 涵盖19场专项活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03:34
博览会将按照"1+7+N"灵活布局,集中展示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产业发展方 向。"1"为绿色发展会客厅,房山区、通州区、昌平区、平谷区和顺义区等5家单位,将召开5场会客厅 活动,对本区域绿色产业发展成果与优势进行集中推介展示;设置绿色投资洽谈区,促进供需对接与合 作落地;安排媒体采访交流区;滚动投放参会企业内容,服务企业宣传推广;集中展示最新的零碳园区 解决方案。 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政府定于9月22日-9月24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北京绿色发展 论坛。本届论坛包括开幕大会、闭幕大会,以及"1+5+13"共19场专项活动,即1场绿色产业博览会、5 场绿色发展会客厅、13场平行论坛,涵盖成果发布、经验交流、产业推介、政策发布等多个维度。 这是记者16日从2025北京绿色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表示,北京绿色发展论坛虽是首次举办,但连续成功 举办五届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已经具备的学术水平、业界认可、社会反响和办会机制,都为 各方合力办好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打下了基础,坚定了信心。 胡九龙说,论坛的宗旨是打造服务北京绿 ...
北京:拟融资总额超70亿元,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平原新城
中国青年报· 2025-09-17 03:23
项目投资与融资 - 北京市昌平区推出74个重点领域优质项目 涉及总投资5135亿元 融资需求708亿元 [1] - 现场签约金额达25亿元 包括京国瑞股权投资与松延动力 未来科学城产业基金与易加三维 昌平产业发展基金与中科先行医疗等合作 [2] - 安达生物药物开发 小鸟科技 华清钙钛矿光伏技术等企业进行融资推介 [2] 区域经济发展 - 昌平区作为"平原新城创投行"首站 "十四五"以来GDP年均增速62% 2023年上半年增速71%位居北京市前列 [1] - 平原新城涵盖顺义 大兴 亦庄 昌平 房山五区 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一环 [1] - 昌平区重点建设科技创新活力区和产教融合未来新城 聚焦生命谷 能源谷 沙河高教园等产业功能区 [1] 创新资源集聚 - 昌平区集聚88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210个工程技术中心 入驻41所高校 [2] - 清华南口国重基地等重大项目加速建设 集聚48万余名科研人员包括院士和海外高层次人才 [2] - 项目征集涵盖医药健康 先进制造 先进能源 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 [1]
昌平加速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廊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8 19:45
昌平区经济发展 - "十四五"期间GDP年均增长6.2%,总量突破1800亿元,2023年上半年增速达7.1% [1] - 医药健康产业收入年均增长9.2%,总量达1040亿元,2023年上半年增速9.7% [3] - 先进制造产业2022年收入突破1600亿元,2023年上半年增速翻番达15% [3] - 先进能源产业2022年收入达2532亿元 [3] 科技创新布局 - 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北京市三分之一,高校数量全市最多 [1] - 沙河高教园与10所高校共建未来大学科技园,已投用北航空天产业园等3个项目,北师大未来生命健康产业园已开工 [1] - 南口镇与清华大学共建国重基地,首批2个实验室已入驻,年内实现一二期整体投用 [2] - 马池口镇打造北京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创新集群,首批9个实验室年底封顶 [2] - 两大创新极核将入驻超4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2] 产业空间规划 - G6科创走廊规划产业空间超1400万平方米,已建成521.8万平方米,包含生命科学园等10多个创新组团 [3] - G45产业走廊以先进能源、未来健康和央企集群为特色,包含央企创新创业集聚区等多个组团 [4] - 京北生态走廊串联奥北森林公园"十园"等节点,构建连片成带的生态空间 [5] 社会民生建设 - "十四五"时期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75%,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6万元 [6] - 新增中小学学位2.8万个,名校名园达33所 [6] - 回天地区投用180个重点项目,引进名校17所,平均通勤时间降低11%,居民满意度达97.8% [6]
上半年昌平区GDP同比增长7.1%,三大主导产业聚集成势
新京报· 2025-08-18 13:27
经济发展 - "十四五"期间区域GDP年均增长6.2% 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 总量突破1800亿元 [1][2] - 2024年上半年区域GDP增长7.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2% 建安投资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市前3 [2]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6万元新台阶 上半年增速5.9%排名全市第三 [2] -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增长28.9% 商品房销售面积78.5万平方米 两项指标均排名全市第一 [2] - 上半年旅游消费增长38.8% 工业增加值增长15.4% 科技服务业收入增长12.8% 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9.3% [2] 产业建设 - 医药健康产业收入年均增长9.2% 总量达1040亿元 上半年增速9.7% [4] - 先进制造产业2023年收入突破1600亿元 上半年增速实现翻番达15% [4] - 先进能源产业2023年收入达2532亿元 汇聚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60个 [4] - 落地亿元以上项目493个 拥有"小巨人"企业81家 专精特新企业882家 国高新企业2946家 均排名平原新城首位 [3] - 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企业123家占全市总量50% 上半年收入34亿元 机器人产业集聚企业138家 [5] - 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2.7万户排名全市第一 累计兑现政策资金31亿元 [5] 创新生态 - 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全市1/3 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全市最高 [4] - 上半年272家企业上榜2025年第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排名全市第三 [3] - 搭建合成生物制造共性技术平台13个 发布全球首个"智简内生6G原型系统" [5] 人才建设 - 实施"星斗计划""雨燕计划""骐骥计划""云台计划"四大人才计划 近两年引育支持人才1300余名 [9] - 每年投入1亿元财政资金开展"昌聚工程" 近两年评选支持高层次人才315名 给予50万-300万元资金支持 [9] - 青年人口占比40.5% 每年投入1.3亿元财政资金实施19条青年人才政策 规划5处人才公寓近千套房源 [10] - 五年来新增就业岗位超25万个 [10] 基础设施 - 在建及建成轨道线路8条 站点46个 总里程超130公里居平原新城首位 [6] - 五年来供应住宅用地157公顷排名全市前列 [7] - 推动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年内开工 18号线年底开通 规划20个轨道微中心 [7] - 回天地区投用180个重点项目 引进名校17所 平均通勤时间降低11% [7] 生态环境 - 森林覆盖率49.46% PM2.5年均浓度达"20+"水平 [8] - 规划"千里绿道体系" 温榆河绿道和42公里绿道惠及沿线120万群众 [8]
“抓强、壮干、提弱” 四川夯实县域新底座丨“城”势而上
搜狐财经· 2025-08-11 05:41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 四川共有20个县(市、区)入选全国百强县、百强区榜单,总量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三、西部第一 [1] - 上榜区县数量占全省183个县(市、区)的不到11%,但贡献了全省经济总量的42%以上 [1] - 百强区数量从2018年的6个增至2025年的13个,百强县数量从2021年的2个增至2025年的7个 [2] 头部区县发展情况 - 成都市锦江区连续5年实现排名上升,从2020年第72位升至2025年第58位 [2] - 德阳市旌阳区、成都市新都区连续3年保持排名上升 [2] - 简阳市在全国百强县排名连续4年上升,2025年位列第79位,成为四川省内"首位县" [2] - 成都市武侯区GDP达4188.28亿元(同比+6.2%),双流区GDP达2225.95亿元(同比+5.9%) [6] 腰部县域发展情况 - 2024年四川GDP超百亿元的县域达133个,占比超70% [8] - GDP在500-1000亿元区间的县域数量过去四年增加17个 [9] - GDP在100亿元以下的县域从2022年的58个减少到2024年的50个 [9] 尾部县域发展举措 - 2024年39个欠发达县域GDP达3146.9亿元(同比+6.1%),其中10个县域GDP超百亿元 [14] - 欠发达县域三次产业结构首次调整为"三、二、一"型(服务业>工业>农业) [14] - 甘孜州签约65个托底性帮扶项目,协议总投资超1500亿元 [12] 产业发展策略 - 简阳市2025年签约引进18个工业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136.2亿元 [7] - 西昌市布局商业航天产业,推进千亿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建设 [7] - 成都市推动装备制造、先进能源等产业向简阳、彭州、金堂等县市倾斜布局 [11] - 德阳广汉市、南充南部县等多个县域明确提出争创全国百强县目标 [11] 特色产业发展案例 - 广元市苍溪县发展雪梨产业,年储存加工能力提升至千万吨 [13] - 甘孜州稻城县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单日游客接待量创1.1万人次新高 [14] - 南充市营山县促成7家企业落户,10家本地企业纳入省市质量品牌培育库 [13]
“抓强、壮干、提弱” 四川夯实县域新底座
搜狐财经· 2025-08-11 01:16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 四川共有20个县(市、区)入选2025年全国百强县和百强区榜单,总量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三、西部第一 [1] - 百强区县数量占全省183个县(市、区)的不到11%,但贡献了全省经济总量的42%以上 [1] - 四川提出"抓强、壮干、提弱"的县域经济发展路线图 [1] 百强区县发展情况 - 四川百强区数量从2018年的6个增至2025年的13个,百强县数量从2021年的2个增至2025年的7个 [2] - 多个区县实现持续进位:成都市锦江区从2020年第72位升至2025年第58位,简阳市连续4年进位至第79位 [2] - 百强区县覆盖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市(州)数量增至8个 [4] 经济数据表现 - 成都市武侯区GDP达4188.28亿元(增速6.2%),双流区2225.95亿元(增速5.9%),是四川仅有的两个两千亿级区 [5] - 简阳市GDP862.82亿元(增速7.9%)、西昌市803.43亿元(增速6.1%)是距离"千亿县"最近的县域 [5][7] - 2024年39个欠发达县域GDP达3146.9亿元(增速6.1%),其中10个超百亿元,4个超两百亿元 [13] 产业发展动态 - 简阳市2025年签约引进18个工业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136.2亿元 [7] - 西昌市布局商业航天产业,加快建设西部商业航天港和千亿产业集群 [7] - 德阳市旌阳区实施"优二进三"产业发展路径,推进工业数字化改造和服务业提升 [7] 县域经济结构变化 - 四川GDP超百亿元县域达133个(占比超70%),其中500-1000亿元区间24个,100-500亿元区间97个 [8] - 500-1000亿元县域数量过去四年增加17个,100亿元以下县域从2022年58个减少至2024年50个 [8] - 欠发达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从"三、一、二"型优化为"三、二、一"型,工业比重首超农业 [14] 区域发展策略 - 成都推动8个县市形成"一县一首位产业"格局,简阳、彭州、金堂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等产业 [10] - 甘孜州通过国资国企托底性帮扶签约65个项目,协议总投资超1500亿元 [12] - 多地培育特色产业:苍溪县发展雪梨加工,营山县建强汽摩配产业链,稻城县升级文旅产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