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授权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iPhone曾经的心脏,现在更以Pixel形态出击
36氪· 2025-08-28 07:02
Google Pixel 10系列与Tensor G5芯片 - Google发布Pixel 10系列,搭载由台积电代工的Tensor G5芯片,标志着其首次采用纯自研架构,告别三星工艺和Exynos基础设计[1][3] - Tensor G5的GPU部分采用Imagination的PowerVR架构,这是该架构自Apple A10X芯片后再次重返高端智能手机市场[5][39]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历史与技术创新 - 公司前身VideoLogic于1985年成立,早期专注于PC和Mac的多媒体拓展卡开发,积累视觉计算经验[6] - 1992年技术总监Hossein Yassaie推动战略转型,开发革命性PowerVR架构,采用TBDR(分块延迟渲染)技术,通过HSR(隐藏面移除)显著提升渲染效率并降低功耗和内存带宽需求,相比主流IMR架构具有显著优势[7][9][13] - 1993年PowerVR架构在SIGGRAPH会议展示,1994年VideoLogic上市融资支持技术研发[13] 商业化与市场扩张 - 公司通过与NEC、意法半导体等合作,将PowerVR技术授权用于PC显卡产品,例如Kyro II芯片在3D Prophet 4500显卡上以更低价格实现优于NVIDIA GeForce 2的性能[14][16] - 1998年PowerVR Series 2 GPU被世嘉Dreamcast采用,总销量超1000万台,NEC出货超100万颗芯片,巩固行业地位[16][18] - 1999年公司更名为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转型为IP授权模式,类似ARM商业模式,专注于GPU设计授权给德州仪器、三星等半导体公司[19] 重大商业风险与转型 - 2001年世嘉Dreamcast停产导致公司年利润暴跌30%,暴露对单一超级客户的过度依赖风险[20][22] - 2007-2017年与Apple合作成为核心收入来源,A4至A10X芯片均采用PowerVR GPU,但Apple贡献超一半营收,形成依赖[26][28][29] - 2017年Apple宣布停止使用Imagination技术,导致公司股价单日暴跌70%,市值蒸发数亿英镑,随后被私募基金Canyon Bridge收购[31][33][34] - 公司通过出售MIPS业务给美资基金,规避地缘政治风险,确保收购完成[35] 当前业务与市场策略 - 公司聚焦四大战略支柱:汽车电子、数据中心与桌面计算、移动设备GPU及边缘侧AI计算,推行多元化降低客户依赖风险[37] - 2020年与Apple重新达成多年授权协议,表明Apple自研GPU仍依赖PowerVR技术基础[39] - 2021年公司推出RISC-V架构Catapult CPU内核,但因市场反馈不佳于2024年初停止开发,重新专注于GPU和AI业务[41] - PowerVR GPU当前应用于智能电视(如LG U+ TV Soundbar)、开发板(如Retroid Pocket 3)和边缘计算设备,但在手机市场缺乏高端用例[41][43][44] 市场机遇与挑战 - Google Tensor G5采用PowerVR DXT-48-1536 GPU,小米玄戒芯片也计划采用DXT-72-2304 GPU,但性能表现不及上代Tensor G4,且Android生态对Adreno和Mali优化更成熟[46][49][50] - Android GPU Inspector工具优先支持Adreno和Mali,游戏兼容性优化不足,限制PowerVR在移动市场竞争力[50] - 三星与AMD合作Xclipse GPU失败,可能回归Mali架构,为PowerVR提供潜在市场机会[52] - Google Pixel采用PowerVR可能推动Android系统层优化和生态支持,借助Pixel销量增长为公司提供研发资金[54] 公司未来展望 - 2024年初传闻Canyon Bridge计划出售Imagination,公司展现技术韧性和商业模式适应性,但未来方向仍不确定[56]
外媒爆ARM挖角亚马逊AI芯片掌门人,剑指自主芯片设计
环球网资讯· 2025-08-19 03:29
公司战略转型 - ARM聘请亚马逊前AI芯片部门高级总监拉米·辛诺担任高级副总裁 全面主导自主AI芯片研发项目 标志着公司从传统IP授权模式向"IP+芯片设计+制造"全链条生态的战略跃迁 [1] - 公司为招揽辛诺展开近半年谈判 最终达成500万美元年薪加价值2000万美元限制性股票加业绩对赌奖金的组合方案 [4] - 今年7月 ARM宣布计划将部分利润投入自有芯片及其他组件的制造 首席执行官Rene Haas曾谈及超越设计、构建芯片以及完整系统的可能性 [4] 人才与技术布局 - 辛诺在亚马逊期间主导开发Inferentia推理芯片和Trainium训练芯片 这两款产品已部署于AWS全球数据中心 支撑Alexa语音助手和Amazon Rekognition图像识别等核心AI服务 [4] - 辛诺的技术经验与ARM在低功耗架构领域的优势形成互补 为突破AI芯片能效瓶颈提供关键支撑 [4] 行业竞争态势 - ARM通过垂直整合战略直面英伟达、AMD等巨头的竞争 [1] - 此举或为应对大客户"去ARM化"风险的防御性策略 苹果M系列芯片已实现ARM架构自研 高通、英伟达亦在探索定制化架构 [4]
不想再当“裁判员”,Arm要下场做芯片了
36氪· 2025-08-05 11:23
公司战略转型 - Arm公司决定亲自开发自有芯片 包括Compute Sub Systems物理载体产品 未来将打造从Chiplet到系统的全套产品[1] - 公司首席执行官雷内・哈斯确认正在投资开发自有芯片业务[1] 商业模式背景 - Arm采用高度灵活的IP授权模式 提供指令集架构/微处理器/图形核心和互连架构IP[3] - 客户包括小米玄戒/联发科天玑/苹果A系列芯片 使用APoP IP/IP Core/Architectural等多层级授权[5] - IP授权模式使芯片厂商无需担心技术限制 各大厂商均愿意采用Arm技术[5] 行业竞争格局 - 英伟达2020年曾试图以400亿美元收购Arm 但最终失败并损失20亿美元[6] - 行业反对收购因担忧出现横跨服务器/桌面端/移动端的产业链垄断企业[6][10] - Arm若亲自造芯将导致与高通/联发科/小米/苹果等客户形成直接竞争关系[7]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12.4亿美元 净利润增长55% 但下季度营收指引低于预期9%导致股价闪崩[9] - 2026财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3亿美元 同比下降42% 美股盘后跌幅超8%[9] - 三大核心业务数据中心/智能汽车/消费电子均出现增长失速[9] 业务挑战 - 数据中心业务仅能从英伟达Grace Hopper等芯片收取0.8%专利费[11] - 汽车领域主要客户特斯拉转向自研Dojo芯片 替代Arm的Cortex-A78AE[11] - 消费电子领域与高通发生诉讼战 因高通使用自研Oryon CPU脱离IP授权体系[11] 战略动因 - 客户试图减少授权费支付是公司面临的最大危机[11] - 主要客户如特斯拉/苹果/高通/英伟达均具备深厚技术自研能力[11] - 公司通过亲自下场造芯反制试图脱离授权体系的客户[11] 行业影响 - 移动端芯片市场将迎来重大变局[13] - 智能手机SoC市场可能重新洗牌 打破高通与联发科的双头垄断格局[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