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ard Technology
icon
搜索文档
摩尔线程IPO首发过会,中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新浪科技· 2025-09-26 10:30
公司上市进展 -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首发上市获得通过 [1] - 发行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法律及审计服务分别由竞天公诚和安永华明提供 [1] 审核效率表现 - 从受理到过会全程不足三个月 体现科创板审核效率提升 [1] - 恰逢科创板"1+6"系列深化改革政策推出百日 新政市场积极效应持续显现 [1] 板块定位意义 - 体现科创板支持"硬科技"的属性定位 [1] - 为深耕硬核科技的企业传递明确信号 [1] - 推动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迈向新阶段 [1]
破1000亿元!武汉首家,今天诞生
长江日报· 2025-09-26 09:41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从1999年脱胎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办企业起步 逐步成长为全球光电子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1][4] - 公司市值突破千亿 成为光电子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1][4] - 千亿市值形成磁极效应 吸引光电子领域产业基金和高端人才向光谷聚集 [1]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76.29亿元 同比增长44.66% [4] - 光模块业务上半年营收37.44亿元 同比增长124% 占总营收49.1% [4] - 光模块业务成为公司重要增长引擎 营收占比近半 [4] 技术创新与产品进展 - 成功推出业界最新的单波200G自研硅光芯片 用于1.6T光模块 [4] - 已开发1.6T系列光模块产品方案 [4] - 3.2T CPO技术全球首发 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4] 产业集群与区域优势 - 光谷已汇聚200余家激光企业 形成完整产业链 [5] - 湖北共有716家激光企业 其中5家上市企业位于光谷 [5] - 华工科技 锐科激光 帝尔激光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位居全国激光上市企业前十 [5] 行业地位与发展前景 - 光谷成为全球领先的激光产业聚集区 全球市场份额位居前列 [5] - 公司有望进一步整合资源 加大研发投入 向全球激光行业巅峰迈进 [5] - 公司与光谷共生共荣 为建设世界级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贡献核心力量 [5]
全球风险投资额预计近4400亿美元,生成式AI最具吸引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9-24 05:29
此外,本次大会不仅聚焦于思想交流,还设置了实地走访产业一线、优质项目精准路演、重点项目集中 签约等环节。 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将于9月26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次会议 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委金融办、青岛市财政局承办,以"科技赋能·开放共融:金融新业态与 新趋势"为主题,将从"创投风投盛会"转型为"金融行业盛会",为推动青岛创投风投中心建设发展注入 新动能。 "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科技为金融发展持续赋能,如何在开放共融进程中有效应对金融市场波动与外 部冲击,如何在金融新业态与新趋势下构建适配的监管体系,成为行业亟须解答的重要课题。这也是本 次大会所要探讨的内容。"上述负责人说。 据了解,本届大会将广邀业内具有影响力的重磅嘉宾出席。大会邀请国家部委、金融监管部门领导进行 主旨演讲,确保政策解读的权威性和前瞻性。邀请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创投风投头部机构、重点险资 代表等百余位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与投资机构代表,实现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创投等金 融业态的全覆盖。同时,重点高校、知名智库的学者专家参与,为大会讨论提供理论支撑和学术深度, 确保讨论成果的科学性和 ...
科创50逆市涨超2%,领涨宽基指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2:52
截至10:30,A股主要指数翻绿。科创50指数逆市涨超2%。持仓股龙芯中科、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传 音控股、华海清科涨幅居前。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银河称,AI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通道。2025年~2035年,中国AI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通道,成为驱 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力量。回顾中国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呈现出从"技术跟跑"到"系统并跑"再到"逐 步引领"的清晰轨迹。与技术相伴随的,是中国经济增长底层逻辑由"土地财政"转向"数据要素",并朝 着"智能原生"目标前进。展望2035年,结合政策红利释放与技术渗透节奏,AI核心产业规模在乐观、中 性、悲观情景下将分别达到36.63万亿元、24.92万亿元、16.72万亿元。 科创50ETF(588000)追踪科创50指数,指数持仓电子行业68.77%,医药生物行业9.85%,合计 78.62%,行业分布集中。同时涉及半导体、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等多个细分领域,硬科技 含量高。从当前位置来看,科创50指数仍在基点附近,参照创业板历史走势,未来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看好中国硬科技长期发展前景的投资者建议持续关注。 ...
刷屏!头部公募这个动作,释放出什么信号?
券商中国· 2025-08-27 14:53
基金限购政策调整 - 广发基金宣布取消广发上证科创板成长ETF发起式联接基金的100元限购措施 自2025年8月28日起恢复大额申购业务[1][3] - 该基金在8月26日晚曾以保护持有人利益为由宣布实施百元限购 限购政策仅持续一日[1][3] - 联接基金主要投资于广发上证科创板成长ETF 目标ETF规模约2亿元且未宣布限购[1][4][5] 基金产品表现与规模 - 广发上证科创板成长ETF发起式联接基金截至6月末资产规模为5700万元 年内收益率达53.73%[3] - 同期广发成长领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率高达118.88% 该基金自8月4日起实施5万元限购[3] - 联接基金94.9%资产投向目标ETF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海光信息 寒武纪(持仓占比9.7%) 澜起科技等 前十大仓位占比61.48%[4] 科技板块投资逻辑 - 基金经理认为AI需求预期上修带动国产算力产业链反弹 美联储降息预期助推A股向上突破[4] - 华安基金指出科创板硬科技企业具长期投资价值 AI 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7] - 长城基金认为科技板块估值相较2020及2015年高点仍有距离 但需警惕短期局部过热风险[8] 行业环境与政策支持 - 政策持续优化科创企业融资环境 科创债扩容和ETF兴起为科技企业提供低息融资渠道[7] - 硬科技国产替代进入攻坚期 芯片 创新药等领域技术突破验证国产替代逻辑[7] - 科技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具备明确产业化落地能力的企业估值有望持续提升[7]
机构投研凸显真功夫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0:10
机构调研动态 - 8月以来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应用软件、生物科技等硬科技行业上市公司获机构密集调研 [1] - 截至8月23日,集成电路行业有21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1] - 纳芯微业绩说明会吸引135家机构参与,包括IDG资本、博时基金等头部机构 [2] - 紫光国微业绩说明会获超100家机构参与,涵盖公募、券商、私募及外资 [2] 机构调研焦点 - 机构提问聚焦技术路线、商业化场景及管线进展,例如AI服务器产品进展、机器人领域布局等 [2] - 机构关注高端AI视觉感知芯片应用场景、宇航业务进展及FPGA芯片市占率等专业问题 [2] - 上市公司反馈机构投资者专业性显著增强,对投资者关系部门形成压力 [2] 机构持仓与配置变化 - 公募基金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硬科技领域占比提升 [2] - 公募基金加仓方向集中于创新药、硬科技及新消费领域 [2] - 私募基金和外资机构同样加大硬科技领域配置力度 [2] 投研策略转型 - 基金公司晨会及策略会内容转向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硬科技话题 [3] - 部分基金公司招聘要求工科+金融复合背景,面试环节直接考察技术术语理解 [3] - 外资私募中国科技研究团队成为全球投资核心,负责国内外技术对标及跨市场机会挖掘 [3] 板块市场表现 - 上周TMT行业全线爆发,通信板块上涨10.47%、电子板块上涨9%、计算机板块上涨7.8%、传媒板块上涨5.82% [5] - 液冷技术及光模块板块受OpenAI算力扩容、华为AI技术发布等驱动持续走强 [4] - 消费电子个股因iPhone 17及小米16系列发布预期维持强势 [4] - 医药板块进入盘整阶段,上周仅上涨1.17%,排名行业倒数第二 [5] 机构后市观点 - 诺安基金看好半导体板块主力资金加仓趋势及国内供应链创新节奏 [5] - 上银基金认为半导体与国产算力链将形成共振,科技主线向国产链转移 [5] - 机构整体维持对硬科技主线乐观研判 [5]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续创十年新高!
格隆汇· 2025-08-22 06:18
市场行情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关口 由AI和半导体等科技成长板块强势带动 [1] - 市场资金面保持健康 投资者无需过度恐慌 [1] 行业驱动因素 - 本轮行情以硬科技为核心驱动 [1] - 券商行业直接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和交易量放大 [1] - 券商行业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 [1] 板块估值水平 - 券商板块市净率处于近十年50分位左右 [1] - 在高弹性板块中具备较高性价比 [1] 投资配置建议 - 未及时布局科技板块的投资者可关注券商板块配置机会 [1] - 券商板块作为"牛市旗手"值得重点关注 [1]
“超级LP”在松绑
FOFWEEKLY· 2025-08-12 10:19
行业风向变化 - 全国多地引导基金政策出现巨大变化 过往决策流程、返投比例、属地化注册限制等要求成为GP募资痛点 [4] - 行业风向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多地引导基金开始探索市场化改革 [5] - 6月机构LP出资活跃度回升 环比增长8.15% 同比增幅达41.12% [7] 政策松绑 - 6月政策型LP出资占比最高达39.05% [8] - 安徽省允许母基金对单只子基金出资比例达70% 取消省市县三级财政联合出资上限 [8] - 荆州市设立20亿产业引导母基金 出资比例最高可达99% 直投基金投资比例最高达被投企业总股本20% 专项子基金达40% [8] - 多地多级联动出资比例攀升至60%-90%以上 [8] - 北京、天津、广西等地明确避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评价依据 四川、深圳提出100%容错机制 [8] 基金存续期延长 - 洛阳天使母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等多只母基金存续期明确为15-20年 [10]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 再次提及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10] LP决策提速 - 国家发改委公开征求意见 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13] - 河南某天使母基金决策流程效率高 中部省份母基金开年已设立3只子基金 [14] - 多地国资LP有急迫出资需求 开始接触优质GP [15] 行业影响 - 国资LP向市场化、专业化转型 为GP注入敢投信心 [17] - 长期资本生态构建 为硬科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埋下关键伏笔 [17]
20cm速递|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1%,硬科技研发投入与并购活跃度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03:57
科创创业ETF表现 - 科创创业ETF(588360)7月29日早盘涨超1% [1] - 该ETF跟踪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单日涨跌幅可达20% [2] - 指数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 [2] 科创板发展现状 - 科创板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总额达1680.06亿元,同比增长6.4% [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12.67%,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 [1] - 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产业 [1] 科创板市场机制 - 通过分层管理、专业机构参与和领域拓展化解未盈利企业融资困境 [1] - 2025年新增披露73单交易已完成,重大交易单数13起 [1] - 股权激励、分红、回购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1] 投资产品信息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科创创业50ETF发起联接C(013307)和A(013306) [2]
开市六周年—— 科创板成长为资本市场改革“示范田”
经济日报· 2025-07-23 22:05
科创板发展概况 -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定位"硬科技",形成覆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效应 [1] - 累计支持589家企业上市,IPO募资9257亿元,再融资1867亿元,总市值突破7万亿元 [2] - 海光信息、中芯国际、联影医疗等10家龙头企业总市值1.47万亿元,占比超20% [2] 行业集群效应 - 集成电路领域聚集120余家企业,占A股总数的六成,覆盖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全链条 [2] - 生物医药领域113家企业成为全球主要创新药上市地之一,贡献2018年以来国产创新药的12%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形成矩阵式产业集群 [2] 制度创新与改革 - 试点注册制,建立多元包容发行上市制度、灵活股权激励制度、市场化并购重组制度 [4] - 支持54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20家第五套标准企业上市 [4] - 22家未盈利企业实现盈利"摘U",19家第五套公司自研45款药品或疫苗获批上市 [4] - 新一轮"1+6"改革扩展第五套标准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试点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5] 研发投入与人才 - 2024年研发投入1681亿元,同比增长6.4%,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12.6% [6] - 研发人员24万人,占员工总数近三成,研发投入强度显著高于沪主板(2.7%)、深主板(3.33%)、创业板(5.3%) [6] 市场表现与资金引导 - 近5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9%和9%,2024年平均毛利率40%,海外收入占比约三成 [6] - 科创50指数跟踪产品规模超1800亿元,境内外跟踪产品161只,合计规模2600亿元 [6] - 约九成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前获得创投机构投资,形成"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风气 [6] 投资者回报 - 509家公司(87%)披露2025年度提质增效方案,科创50、科创100成分股全覆盖 [7] - 超六成公司推出202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累计分红388亿元,超290家公司分红比例超3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