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RU因子行业轮动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轮动周报:双创涨速明显提升,ETF资金配置思路偏补涨-20250901
中邮证券· 2025-09-01 12:01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扩散指数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名称:扩散指数行业轮动模型[24][25]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价格动量原理,通过计算行业扩散指数来捕捉行业趋势,选择向上趋势的行业进行配置[25][3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每个中信一级行业的扩散指数,该指数反映行业价格趋势的强度[26] 2. 扩散指数的计算基于价格动量指标,具体公式未在报告中详细给出[25][38] 3. 每月末选择扩散指数排名前六的行业作为下月配置组合[25][29] 4. 2025年9月建议配置行业为综合、有色金属、通信、银行、传媒、商贸零售[25][29] - 模型评价:在趋势行情中能较好捕捉行业机会,但在市场风格切换至反转行情时可能失效[25][38] 2.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名称: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32][33]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分钟频量价数据,通过GRU深度学习网络生成行业因子,捕捉短期交易机会[32][3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使用GRU(门控循环单元)深度学习网络处理分钟频量价数据[39] 2. 生成GRU行业因子,该因子反映行业短期表现预期[33] 3. 每周根据GRU因子值排名,选择排名靠前的行业进行配置[33][37] 4. 2025年8月29日当周调入石油石化,调出电子[37] - 模型评价:在短周期表现较好,长周期表现一般;对极端行情适应性较差[32][3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扩散指数行业轮动模型 - 2025年累计超额收益:5.08%[24][29] - 2025年8月以来超额收益:4.54%[29] - 本周超额收益:1.94%[29] - 本周平均收益:2.97%[29] 2.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 - 2025年累计超额收益:-7.65%[32][37] - 2025年8月以来超额收益:-2.53%[37] - 本周超额收益:0.93%[37] - 本周平均收益:1.85%[3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行业扩散指数因子 - 因子名称:行业扩散指数[26][27]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价格动量原理,衡量行业价格趋势强度[25][3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详细计算公式,仅说明基于价格动量指标计算[25][38] - 因子评价:能有效识别趋势性行情,但在反转行情中效果较差[25][38] 2.GRU行业因子 - 因子名称:GRU行业因子[33][36]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分钟频量价数据,通过GRU神经网络生成行业预期表现因子[33][3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使用GRU深度学习网络处理高频量价数据[39] 2. 输出行业因子值,正值表示看多,负值表示看空[33] 3. 因子计算具体公式未在报告中详细给出[33] - 因子评价:对短期交易信号捕捉能力较强,但长周期稳定性不足[32][39] 因子的回测效果 1.行业扩散指数因子 - 最新值排名前六行业:综合(1.0)、有色金属(0.973)、通信(0.971)、银行(0.965)、传媒(0.945)、商贸零售(0.916)[26] - 周度环比变化最大行业:电力及公用事业(+0.069)、综合(0.0)、银行(-0.004)[27][28] 2.GRU行业因子 - 最新值排名前六行业:石油石化(3.38)、非银行金融(3.16)、商贸零售(2.59)、食品饮料(1.29)、电力及公用事业(0.21)、煤炭(0.16)[33] - 周度环比变化最大行业:石油石化、非银行金融、商贸零售(提升较大);计算机、电子、通信(下降较大)[33]
行业轮动周报:ETF资金偏谨慎流入消费红利防守,银行提前调整使指数回调空间可控-20250804
中邮证券· 2025-08-04 07:00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扩散指数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价格动量原理,通过行业扩散指数捕捉行业趋势,选择扩散指数排名靠前的行业进行配置[2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各中信一级行业的扩散指数,反映行业价格趋势强度 2. 对扩散指数进行排名,选择排名前六的行业作为配置标的 3. 每月进行轮动调仓,保持组合与当前趋势一致 4. 扩散指数计算公式: $$DI_t = \frac{N_{up}}{N_{up}+N_{down}}$$ 其中$N_{up}$为行业成分股中上涨股票数量,$N_{down}$为下跌股票数量[27] - **模型评价**:在趋势行情中表现优异,但在市场反转时可能失效[26] 2. **模型名称: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GRU深度学习网络处理分钟频量价数据,生成行业因子进行轮动[3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使用GRU网络处理行业分钟频量价数据 2. 输出行业因子得分,反映行业短期动量特征 3. 选择因子得分最高的六个行业进行配置 4. 每周进行调仓,动态适应市场变化[34] - **模型评价**:在短周期表现较好,但对极端行情适应性有限[4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行业扩散指数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行业成分股涨跌数量比衡量行业趋势强度[2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每个中信一级行业成分股当日涨跌数量 2. 计算扩散指数值: $$DI = \frac{\text{上涨股票数}}{\text{上涨股票数}+\text{下跌股票数}}$$ 3. 对DI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0-1区间因子值[28] 2. **因子名称:GRU行业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GRU网络提取行业量价特征[3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输入行业分钟频量价数据至GRU网络 2. 网络输出行业特征得分 3. 对得分进行标准化处理,生成可比因子值[36]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扩散指数行业轮动模型** - 2025年8月超额收益:-0.44% - 2025年以来超额收益:-0.40%[30] - 本周超额收益:0.04%[30] 2. **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 - 2025年8月超额收益:0.16% - 2025年以来超额收益:-2.35%[38] - 本周超额收益:1.70%[38]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行业扩散指数因子** - 钢铁行业因子值:1.0 - 综合金融因子值:1.0 - 非银行金融因子值:0.999 - 综合因子值:0.998 - 有色金属因子值:0.997 - 建筑因子值:0.996[27] 2. **GRU行业因子** - 非银行金融因子值:-1.15 - 有色金属因子值:0.5 - 建材因子值:-2.63 - 汽车因子值:-2.81 - 钢铁因子值:0.7 - 家电因子值:-5.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