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EO亲力亲为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老板一定要亲自干点“脏活”
虎嗅APP· 2025-09-16 14:05
文章核心观点 - 上市公司高管对业务实际运作的认知与实际情况存在显著脱节 高层往往沉浸于品牌战略叙事而忽视执行层细节 导致投资者依赖的信息存在系统性偏差 [6][7][14] - 企业CEO长期脱离一线业务操作 容易产生道德感弱化和责任逃避倾向 进而影响公司治理质量和经营透明度 [9][10][11][25] - 投资者需穿透管理层宏大叙事 通过观察CEO履历、中层沟通机制及业务实操细节 判断企业真实经营状况 [14][17][25] 企业治理与执行层脱节 - 西贝案例显示 餐厅后厨实际操作(如预制菜使用程度)与高管认知存在显著差异 根源在于执行层为迎合品牌叙事选择性屏蔽细节 [6] - 餐饮企业净利润率与定价无关 蜜雪冰城净利润率达18% 奈雪的茶为-19% 西贝净利润率仅5% 低利润率反映战略失误或经营效率低下 [24] - 富国银行虚假账户丑闻中 5300名员工(占总员工数2%)参与舞弊 造成客户损失超200万美元 体现KPI考核机制引发系统性造假 [21][22] 管理层认知偏差类型 - 波音737 MAX危机中 工程师早前反馈MCAS系统安全隐患 但官僚体系层层淡化风险 导致高层对致命问题"不知情" [16] - CEO认知脱节分两种模式:缺乏能力获取真实信息(如波音技术问题复杂化) 或主动回避过程细节(如富国银行追求结果导向) [15][19][22] - 理想主义CEO易被执行层欺骗 基层存在1000种方法迎合KPI目标 使管理层产生"站着赚钱"的错觉 [17] 投资者调研方法论 - 重点关注CEO从业履历 偏好从底层晋升且亲历业务实操(如假账处理、客户行贿、竞品打压等)的管理层 [13][14] - 需穿透财务指标表象 剖析高毛利/高增长数据的生成机制 例如富国银行远高于行业平均的交叉销售比例实为造假所致 [22][24] - 实地调研应观察CEO与中层管理者的互动模式 中层行为细节常暴露实际业务操作与汇报内容的差异 [25] 行业治理启示 - 餐饮行业后厨管理乱象为普遍现象 消费者抵触核心并非预制菜本身 而是管理透明度缺失引发的信任危机 [17] - 金融业强势销售文化(如富国银行每日8.5种产品销售指标)易诱发系统性道德风险 需重构考核机制 [22][23] - 企业需建立CEO定期参与一线机制(如亲自处理客户投诉、员工辞退等)以避免责任感知钝化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