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SIC芯片技术变革
icon
搜索文档
AI算力下半场,具备预期差的方向
格隆汇APP· 2025-09-11 12:40
文章核心观点 - ASIC芯片行业正在崛起 从AI算力需求的配角转变为主角 成为科技投资不可忽视的新势力[2] - 博通等ASIC厂商表现强劲 涨幅甚至超过英伟达 反映出科技投资格局的重大变化[2] - 全球ASIC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120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3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34%[2] ASIC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ASIC芯片市场规模达120亿美元[2] - 预计2024-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34%[2] - 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推动ASIC从配角变身主角[2] 博通公司业绩表现 - 博通三季度AI芯片营收同比暴涨63%[5] - 获得第四家大客户价值100亿美元的定制AI芯片(XPU)订单[5] - 采用模块化ASIC架构 开发周期缩短 从谈判到落地仅用9个月[6] ASIC与GPU技术对比 - ASIC像定制菜刀 为特定任务优化 GPU像多功能瑞士军刀 能应对各种场景但不够极致[6] - ASIC在AI大模型推理场景中优势明显 过去设计周期18-24个月 现在压缩至6-12个月[6] - 成本降低60%以上 得益于IP核复用和云设计平台等技术革新[6] 海外巨头布局动态 - AWS Trainium2在同等预算下完成推理任务速度比英伟达H100更快 性价比提升30%-40%[8] - 谷歌第七代TPU Ironwood支持10MW级液冷机柜 FP8算力超越英伟达B200芯片[8] - Meta的MTIA系列ASIC计划采用170kW高功率液冷机架 专为短视频推荐算法优化[8] - 2024年云厂商自研ASIC占其算力采购量的25%[13] 技术优势指标 - AWS Trainium2的TOPS/W(每瓦算力)比英伟达H100高40%[9] - 谷歌TPUv4的三年总拥有成本(TCO)比GPU低55%[9] - 针对Transformer架构优化的ASIC 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的延迟比GPU低30%[9] 国内厂商发展状况 - 寒武纪推出思元590芯片 采用Chiplet技术实现算力灵活扩展[7] - 某电信运营商使用寒武纪芯片搭建边缘计算节点 AI推理成本降低45%[7] - 中芯国际14nm FinFET工艺良率提升 支撑国内50%以上的ASIC量产需求[14] - 长电科技2.5D封装技术使ASIC互联带宽提升3倍[14] 产业链投资机会 设计端 - IDM巨头博通在数据中心互联场景占据60%份额[13] - 专业设计公司芯原股份ASIC定制服务收入从2022年8亿元增至2024年2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70%[10] 制造与封装端 - 北方华创刻蚀机已用于ASIC生产[14] - 中微公司薄膜沉积设备进入ASIC产线[14] - 通富微电提供Chiplet封装服务[14] 配套产业 - 液冷系统在ASIC服务器中成本占比达15%-20% 是普通服务器的3倍[11] - 光互联部件价值量随算力提升呈指数级增长[11] - 英维克提供浸没式液冷方案 单机柜液冷价值量是风冷的5倍[14] - 高澜股份冷板式液冷产品进入博通供应链 2024年相关收入增长翻倍[14] - 太辰光为博通XPU提供MPO连接器 每机柜光模块需求从16个增至48个[14] - 中际旭创光模块在ASIC集群中渗透率行业领先[14] 投资逻辑框架 - 看订单能见度 优先选择有长期大客户的厂商[17] - 看技术壁垒 关注拥有自主IP核和快速设计能力的公司[17] - 看配套弹性 液冷和光互联环节能获得更高业绩增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