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MR

搜索文档
炬光科技(688167):公司事件点评报告:Q2利润实现扭亏为盈,光通信、消费电子双成长赛道打开新空间
华鑫证券· 2025-09-24 15: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2025年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01.39万元,同比及环比均扭亏为盈 [3][4] - 公司通过业务结构优化、工艺良率提升及新业务拓展推动毛利率显著改善 [4] - 光通信与消费电子领域布局为公司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5][6][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26.20% [3][4]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减亏 [3][4] -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达33%,主要受益于工业收入占比降低、汽车微透镜阵列产品毛利率转正及固定成本摊销降低 [4]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22亿元、9.80亿元、12.89亿元,同比增长32.6%、19.2%、31.5% [8][10]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0.56亿元、1.17亿元,2026-2027年增长率分别为226.8%、109.0% [8][10] - 预测毛利率从2024年28.1%提升至2027年41.1% [11] 业务板块分析 - 激光光学元器件、汽车应用、全球光子工艺与制造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实现显著增长 [4] - 光通信领域:通过并购瑞士炬光布局CPO(外置激光器、光引擎接口、光纤阵列单元)及OCS(NXN大透镜、V型槽阵列)赛道 [5] - 消费电子领域:通过Heptagon资产掌握WLO/WLS/WLI技术,为AR/VR/MR设备提供微相机模组,已向多家北美客户送样 [6][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70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895倍、274倍、131倍 [8][1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S分别为18.7倍、15.7倍、11.9倍 [11]
天宜微发布1.3英寸集成4K Micro OLED驱动芯片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28 05:50
产品技术突破 - 天宜微成功研发专为1.3英寸Micro OLED显示屏设计的4K超高清电流型驱动芯片凤凰(TY130)[1] - 芯片采用高塔半导体硅基微显示定制工艺 实现4032 PPI像素密度[4] - 支持90Hz刷新率与10比特gamma校准 满足游戏及医疗动态成像需求[4] - 高度集成时序控制、电源管理、Gamma校正等功能 提供低成本集成化解决方案[4] 产业链合作 - 清越科技子公司梦显电子参与OLED发光显示工艺环节[4] - 高塔半导体为全球特种工艺晶圆代工领导者 客户覆盖汽车、医疗等多领域[5] - 梦显电子掌握晶圆设计与半导体制程工艺核心技术 具备全流程技术能力[5] 商业化进程 - 芯片已向首批核心客户送样 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量产[5] - 天宜微成立于2023年7月 已有多颗Micro OLED驱动芯片量产出货[5] - 梦显电子2022年实现8英寸硅基OLED微显示器晶圆量产线批量出货[5] 应用领域 - 产品可应用于下一代AR/VR/MR、高端医疗及工业设备[4] - 梦显电子产品覆盖0.23至0.96英寸微型显示器 用于AR/VR、可穿戴设备及智能家居等领域[5]
佳创视讯营收连续6年不足2亿亏逾5亿 陈坤江拟包揽1.4亿定增又筹划转让股份
长江商报· 2025-08-04 23:55
公司控制权变动 - 实际控制人陈坤江筹划协议转让所持股份 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2][3] - 陈坤江当前持股比例18.63% 持股市值约5.5亿元 [4] - 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4日起停牌 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 [3] 定增计划进展 - 2025年4月公告拟向陈坤江定增募资不超过1.4亿元 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 [2][4] - 定增完成后陈坤江持股比例将从18.63%提升至24.84% [5] - 定增预案发布近4个月未公布进展 [10] 财务状况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89.15% 2025年一季度末降至87.79%仍处历史高位 [5][6] - 货币资金1535.43万元 短期负债8895.84万元 存在偿债压力 [9] - 应收账款余额较大:2022年末1.7亿元、2023年末1.98亿元、2024年末1.6亿元 [7] 经营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连续6年未超2亿元 净利润累计亏损5.14亿元 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5.67亿元 [2][11] - 2022-2024年持续亏损:净利润分别为-7708.69万元、-6661.95万元、-5805.43万元 [11] - 2025年一季度业绩回暖:营业收入5610.27万元同比增长207.34% 净利润194.01万元同比增长115.85% [2][13] 业务结构特点 - 主营业务为广电行业系统集成及服务 回款周期较长占用营运资金 [7][11] - VR业务中"大空间内容运营"项目成本高 收入贡献未达预期 [12] - 研发投入持续保持高位: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309.91万元、2219.38万元、2020.70万元 [15] 行业环境 - 广电行业正消除"全国一网"工程实施带来的需求停滞影响 [13] - 行业处于升级转型期 5G技术应用催生新需求 [13] - 公司积极布局AR/VR/MR、AI等新兴技术融合应用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