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国产化替代

搜索文档
未来智造局 | 寒武纪股价登顶A股 国产GPU阵营“拨云见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8 13:03
公司股价表现 - 寒武纪股价于8月28日突破1500元 收盘价达1587.91元/股 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1][2] - 公司总市值攀升至6643亿元 创科创板市值新高 [1] - 近一个月股价涨幅达133.86% 显著高于同业及主要指数涨幅 [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38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5.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第二季度营收17.69亿元 同比增长4425.01% 净利润6.83亿元 [2] 业务发展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公司凭借AI芯片产品核心优势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领域头部企业技术合作 [2] - 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激增 AI芯片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 [3] - 公司定增募资40亿元投入AI大模型芯片研发 [3]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726亿美元 生成式AI推动高性能芯片需求 [4] - 我国计划2025年算力规模超300EFLOPS 智能算力占比目标35% [4] - 2024年国产AI芯片出货量占比近30%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6] 国产GPU发展现状 - 华为昇腾、沐曦科技、天数智芯、燧原科技、壁仞科技等企业组成国产GPU阵营加速崛起 [5] - 国产芯片在制造工艺、计算性能方面仍存在短板 与英伟达70%市场份额相比存在差距 [6] - 软件生态建设滞后 特别是相比英伟达CUDA生态仍待完善 [7] 市场估值水平 - 公司市盈率达595.33倍 显著高于英伟达57.72倍、中芯国际209.44倍及贵州茅台20.2倍 [8]
股价一度超过茅台,寒武纪靠什么成为“寒王”?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14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一度达1464.98元/股 超越茅台实时股价1456元/股 市值突破6000亿元[1] - 当日收盘股价1372.1元/股 总市值5740亿元 年内累计上涨108% 近一年涨幅超468%[1][2] - 高盛将目标价上调50%至1835元/股 对应市值达7700亿元[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暴增4347.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38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5.3亿元大幅扭亏[1] - 毛利率达55.93% 研发费用4.56亿元同比增长2.1% 占营收比例15.85%[1][3] 产品与技术定位 - 主营ASIC类AI专用芯片 产品包括推理芯片思元270/370 下一代思元590已小规模流通[6] - 思元590对标英伟达A100 GPU 但性能较新款H100低67% 较B200低93%[6] - 区别于英伟达通用GPU路线 产品应用于云服务器/边缘计算/终端设备[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本土AI芯片出货量超82万张 国产芯片占比约30% 预计年底升至40%[6] - 国产AI芯片前三名为华为昇腾/百度昆仑芯/寒武纪 同属智算中心采购第一梯队[7] - 英伟达仍占据中国70%市场份额 出货量超190万片[6]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定增募资40亿元投入AI大模型芯片研发[3] - 创始人陈天石持股28.57% 员工持股平台与投资基金合计持股近37%[5] - 中科院计算所间接持股15.7% 公募基金及游资章建平合计持股超7%[5] 市场驱动因素 - 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激增与AI芯片国产化替代趋势强化[3] - 标的稀缺性吸引机构资金抱团 被纳入沪深300/上证50/中证A500指数[4] - ChatGPT引爆AI算力需求 公司成为A股算力板块龙头[4]
高层定调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ETF(515980)半日成交1.9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01 05:17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日午间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下跌1.48%,成分股涨跌互现,和而泰领涨3.94%,海康威视上涨3.63%,千方科技上涨2.15%,优刻得领跌 [1] - 人工智能ETF最新报价1.15元,近1周累计上涨4.58% [1] - 人工智能ETF近1年净值上涨53.97%,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248/2943,居于前8.43% [3] - 人工智能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0.38%,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3.9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94% [3] 流动性与规模 - 人工智能ETF换手5.8%,半日成交1.90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2.86亿元 [3] - 人工智能ETF最新规模达32.92亿元,融资买入额1324.91万元,融资余额9283.83万元 [3] 指数构成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选取50只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反映人工智能产业整体表现 [3]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1.26%,包括新易盛、寒武纪、中际旭创、科大讯飞等 [4] - 中际旭创权重8.20%但下跌2.48%,新易盛权重7.36%下跌2.36%,海康威视权重2.28%但上涨3.63% [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常会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7] - 中信建投指出AI端侧应用兴起,高端芯片亟需国产,科技摩擦背景下有望推动国内芯片厂商技术升级 [7] - AI芯片国产化替代有助于国内企业把握产业发展机遇,半导体设备、材料、EDA/IP国产升级有望加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