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版权治理

搜索文档
版权诉讼下的MiniMax:AI独角兽的上市迷途
36氪· 2025-09-28 09:19
AI产业的终极竞争,终将是技术创新与规则适应能力的双重比拼。 此次诉讼的核心指控直击MiniMax的商业模式根基。原告方举证显示,用户通过海螺AI输入"达斯·维德在死星上行走"等提示词,即可生成包含蜘蛛侠、 蝙蝠侠、小黄人等受版权保护角色的视频内容,而这些角色分属三大影业的核心IP资产。更致命的是,原告指出MiniMax在收到停止侵权函后未作实质性 回应,构成"系统性盗版商业模式",依据《美国版权法》每项侵权作品最高可索赔15万美元,潜在赔偿或达数亿美元级别。 对正冲刺上市的MiniMax而言,这场诉讼的打击具有毁灭性。资本市场对存在重大法律风险的企业向来保持警惕,尤其是拟上市公司的合规性更是监管审 查的核心。此前MiniMax已明确推进港股或A股上市计划,并聘请财务顾问启动筹备工作,而版权纠纷的爆发直接触碰了上市审核的"红线"。对于年营收 仅7000万美元的MiniMax来说,即便不考虑巨额赔偿,诉讼引发的收入不确定性已足以让投资者却步——海螺AI作为核心增长引擎,若因法院禁令被迫重 构模型或下架功能,将直接切断主要收入来源。 融资层面的冲击同样立竿见影。AI企业的持续发展高度依赖资本输血,MiniMax的 ...
AI版权全球治理观察
36氪· 2025-04-21 09:39
AI版权治理全球模式 - 欧盟采取风险把控下的规则先行与监管介入模式 通过《欧盟单一数字市场版权指令》《欧盟人工智能法案》《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构建版权责任豁免依据、透明度义务及合规标准 [4][5][6] - 美国采用行政、司法、立法三重路径并行推进的治理模式 通过版权局行政裁决、司法诉讼及国会听证会应对AIGC版权挑战 但暂未形成立法共识 [13][14][15] - 日本推行应用导向下的行政指导与规则细化模式 通过文化厅发布《关于AI与著作权相关问题的意见》等文件 明确著作权法在AI领域的适用规则 [22][23][24] 模型训练版权规则 - 欧盟和日本均沿用早期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法律框架 欧盟通过"文本与数据挖掘规则"提供版权豁免 日本通过"非欣赏性利用规则"允许信息分析用途 [29][30] - 当前关注重点转向限制"例外的例外" 欧盟要求AIGC厂商保障版权人拒绝训练的权利 日本禁止使用盗版内容及规避技术手段获取商业语料库 [30][31][32] - 美国通过司法判例认定文本与数据挖掘属于合理使用 谷歌图书项目扫描超过两千万本图书最终被最高法院认可 [30] AIGC内容可版权性 - 全球共识需区分"AI自动生成"和"AI辅助创作" 仅人类具有创造性贡献的内容才受版权保护 [33][34][35] - 美国版权局拒绝四起AIGC内容版权登记 坚持"只保护人类作者"立场 [13][34] - 日本明确人类将AI作为工具创作的内容可构成作品 需综合评估提示词具体性、生成次数及选择行为 [38][39] - 欧盟未直接立法回应 但成员国判决强调自然人创作贡献为核心标准 [35][36] 侵权责任分配机制 - 域外普遍认定用户承担直接侵权责任 AIGC平台承担间接责任 但平台注意义务边界尚未统一 [40][41][42] - 日本要求AI厂商采取技术措施防止输出侵权内容 并提供语料来源及合规使用指引 [42] - 欧盟通过《人工智能法案》设定版权合规义务 违规罚款可达全球营业额3%或1500万欧元 [43] - 美国司法案件聚焦平台是否明知用户侵权 适用"帮助侵权"责任认定 [41] 中国本土实践与挑战 - 国内出台全球首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要求训练数据来源合法 [45] - 司法判决认定AI辅助创作内容可受版权保护 但需体现人类独创性投入 [46] - 平台注意义务遵循"红旗规则"+“必要注意义务”+“通知-必要措施”框架 需建立投诉机制及内容标识体系 [47][48] - 模型训练版权豁免制度尚未成熟 现行合理使用规则可应对争议 激进立法可能影响内容产业平衡 [49][50][51]